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财务管理论文4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财务管理论文4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财务管理论文4篇

第一篇: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

一、高校财务管理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实践教学

目前高校的财务管理教学主要以授课为主,学生只能接受课本上的东西。这种教育方式,虽然减轻了老师的负担,但是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差。财务管理的课程涉及到基本的会记方法、管理方法、企业运营方面的理论等等,对于这些知识,如果学生只是通过上课、考试来学习效果很差。而实际的财务工作会有很多变化,面对新的情况,学生往往会手足无措。另外,由于企业中实际的工作环境往往要比课本上介绍的要复杂得多,如果学生没有相应的实践经验,很难应对这些问题。

1.2教学方法落后

很多学校仍然使用传统的黑板、粉笔、老师、学生简单的授课方式。以这种方式,传递信息量少,传递方式比较枯燥,学习效果比较差。另外,在教学方式上,老师和学生之间很少有互动,只是单纯的“填鸭式”教学。没有互动,老师很难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如何,得不到有效反馈,老师就无法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安排教学,进而导致学生的接受效果比较差。另外,受传统的教学影响,老师的教学内容依然是以课本为主,缺乏案例分析。只通过课本的学习,但是没有经过案例的学习,就没有办法把学过的知识整合到一起,在工作中也就不会很好地学以致用。

1.3教学内容单一

应对复杂的财务管理工作需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如,金融、经济法、管理甚至一些工程运营方面的知识。然而,目前很多高校为了降低管理成本,逐渐减少学生的课程。简单的学习财务方面的知识很难让学生对财务管理工作有一个很全面的认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出现复杂的问题,学生可能知识体系的不全面,不知道如何解决。

二、发展建议以及对策

2.1实践与教学相结合

财务管理需要学生进行很多的实践学习,不断运用掌握的知识。学校可以利用认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方式,鼓励学生不断地运用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国家的相关资格证明的培训和考核,如,会计师从业资格证、国家注册会计师等。这种以考促学的方式,能帮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知识、熟练地运用知识。另外,鼓励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了解企业的财务管理现状和需求,进而在学习中找到重点。多与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进行交流,或者聘请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来对学生进行实战工作环境的认识教育。通过企业工作一线人员的经验介绍,学生可以很好地学会如何组织运用知识。

2.2充分应用新的技术进行教学改革

首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一些图像、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观察到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的动态过程。目前,企业大多数是通过计算机信息技术等进行财务信息的管理。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学校可以投资一定规模的仿真实验室,购置相应的会计应用软件和财务管理软件,让学生在仿真状态下进行学习和完成知识的运用。

2.3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应该逐渐扩展财务管理相关专业的课程安排,让学生尽可能的掌握更加全面的知识,形成完整的、实用的知识体系。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需要对法律、金融、经济以及管理相关的知识有所了解。因此,学校在进行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计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其学科特点,注意学科之间的结合。另外,还要注意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情操的培养。学生将来的工作环境面临很多挑战,学生应该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强大的内心去应对工作中的出现的难题,有效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财务管理是企业运营的核心部分,成功的财务管理可以指导企业的运营,为领导者决策提供参考。这要求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恪守职业行为规范。这些素质需要在学生时期抓起。

2.4鼓励学生创新

要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创新建立在学生深入、扎实地掌握知识,并且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基础之上的。因此,鼓励学生创新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学校相关负责部门应该多举行一些鼓励创新的实践活动,例如“挑战杯”等。在活动中,让学生得到充分的锻炼,从而在心理素质和专业素质等方面得到提高。高校财务管理专业的老师需要精心设计一些相关的课程设计任务,通过这些课程设计,让学生在不同的任务环境下练习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学校应该鼓励学生参加相应的实践活动,对参加实践活动的学生进行相应的奖励。

三、总结

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人员。作为培养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摇篮,高校应该勇于承担这项任重而道远的使命,充分进行财务管理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为社会、为企业提供更多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

作者:李雪 单位: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篇:高校合并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一、高校合并财务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就是指合并后的高校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整体,而财务处作为学校合并后唯一的财务主体对全校各方面的经济活动作整体性的筹划和统一管理,其内容必须是全面的,既包括本级财务,也包括二级财务;既包括资金的筹集,也包括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既包括财务业务的合并,也包括财务机构的合并。因此,财务合并是对财务活动涉及的各个领域全方位的整合,必须全面、完整,不能有遗漏。

(二)可行性原则。合并前各院校财务部门在科室安排、人员配备、业务处理等各方面存在差异,财务合并要综合考虑各高校所处的环境、财务运行机制等因素,从实际出发,制定可行的方式、方法。合并初期可求大同存小异,以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财务工作的正常开展,而后再循序渐进直至财务管理各方面的完全统一。

(三)发展性原则。高校合并目的就是为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优势互补,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效益,而财务管理要为高校的发展服务,立足于长远,应着眼于未来,使合并高校产生“1+1>2”的规模效益,促进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扎实做好高校合并过渡时期的财务管理

高校合并的过渡时期,点多、面广、分散、特殊的复杂局面,给财务管理带来重重压力。在过渡期后,合并高校将以唯一的独立法人地位来规划学校的未来发展,财务工作要为此提供财力上的保证。因此,在过渡时期,学校应成立财务领导小组,认真分析合校前各校的财务状况、理清财产资物、明晰债权债务,以保障合校后各项经济活动正常进行。

1.正确评价合并前各高校财务状况,为建立健全合校后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奠定基础。理清合并高校的各项资金往来渠道,分清各类收入,审查收入来源是否合理合法,有无违反财务制度的乱收费现象,是否将全部收入都纳入单位财务统一核算和管理,有无设置小金库、账外账现象。对于合校期间的各项支出,应重点审查各项支出手续是否完备,支出项目是否真实、合法,有无非法违规支出,有无借并校之机突击花钱、购物的行为,是否专款专用,有无挤占、挪用或损失浪费情况,为合校后制定新的高校财务管理制度奠定基础。

2.加强对财产物资的清查,为并校后充分利用、合理配置现有资源提供物质基础。合并后高校的资产,尤其是固定资产存量巨大。而资产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因此,高校在合并过程中应抓紧合并的“契机”,对各类财产、物资进行彻底清查,着重审查资产的购置、建设、处置,查核帐实是否相符,有无非法处置等情况,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充分挖掘现有资产潜能,优化现有资产配置,实现彻底的资源共享,为合并高校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3.全面清查债权债务和各种往来款项,避免对合并高校造成严重负担,为合校后各项事业的发展扫清障碍。各高校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各种各样的债权、债务和各种内部往来款项,在合校前应全面清查这些款项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查明发生的时间、金额、性质、原因和用途,积极催收、追索拥有的债权,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清理呆账、死账,力求做到合校后债权债务清晰明确,由专人或专部门负责。通过合校前的财务清算,摸清家底,找出问题,为制订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措施提供依据,为合校后各项事业的发展扫清障碍。

三、全面加强高校合并后的财务管理

(一)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机构。会计机构是一种组织形式,又是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的重要内容。高校合并后,应加深会计机构的改革,处理好校本部财务与各分校区财务之间的关系。为了实现财务工作顺利、有序的展开,高校应设立一个统一的财务管理机构,即在校长负责下,设置财务处作为高校的一级财务管理职能部门,对全校的资金进行归口管理,统一领导全校财务工作,实现财务工作和财务人员的实质性合并。另外,根据高校合并后校区较为分散的特点,可建立各分校区的二级财务机构作为财务处的派出机构,接受财务处的领导和监督,组织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合理调配人员,定期轮换岗位。可利用互联网实现多校区间的财务局域网络,共同使用同一财务软件,同时将银行帐户合并为一个基本帐户,一套财务专用章,以避免多校区间财务工作的混乱和不必要的相互转帐,简化财务工作,减少重复劳动,从而促进财务工作的快速整合,有利于高校整体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另外财务集中核算减少了核算和管理的层次,提高会计信息的传递速度,强化高校对财务工作直接、集中的管理以及对预算执行的控制力度。

(二)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制度统一是高校合并财务统一的核心,是财务统一的出发点与归宿点。高校合并后应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及相关财经法规,在参考原各高校财务制度的同时,制定一套适合新建高校实际情况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报销流程,统一会计基础工作。首先,统一预算管理制度。预算是高校进行各项财务活动的前提和依据,也是高校办学规模和事业发展方向的综合反映,对于各部门的预算支出,可采用零基预算法,不考虑合校前的情况,一切从零开始,对所有财务支出项目按新的财务制度,逐一进行审核和评估,使项目支出指标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其次,在统一高校综合财务预算前提下推行分级预算管理。高校各教学行政管理部门是高校具体事务的组织者和执行者,因此高校在统一计划和资源配置的前提下,将综合预算下达至各个院系及行政管理部门,通过二级预算管理将教育经费的使用落到实处,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预算经费下达教学行政管理部门的同时确定经费“一支笔”审批权限,明确责、权、利的关系,由二级预算管理部门在权限范围内统筹安排经费的使用。

(三)建立统一的财务核算方式。财务核算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内容,是保证财务信息真实性、全面性、完整性的关键环节。一是按照财政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的规定和高等学校预算会计科目的要求,编制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实行统一的会计处理程序和方法,建立具有网络功能的多校区、多帐套核算功能的全校统一的财务软件,统一会计科目、部门代码、项目编码、统一核算口径,保证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和统一性,实现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数据统计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高效性。二是结合高校实际,明确会计科目的核算范围和内容,在财务清算的基础上,在新设置的统一的会计核算体系下,根据报表、账簿、债权、债务等相关明细帐,对各校区、部门、院、处的项目经费进行统一编码,对数据尽可能合理地进行初始化,建立一套与新高校发展相适应的系统的、完整的会计核算体系,实现一套帐核算。

(四)建立先进优化的财务管理系统。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财务部门利用网络技术优化财务管理系统,使财务管理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在短时间内延伸到管理的各个区域。通过信息化的管理,实现财务信息的无纸化网上传输,提高财务服务水平。目前,高校各层财务管理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细化,有教师对自己工资、公积金及个人所得税等信息的需求,有学生对自己学费缴纳及奖助贷学金发放情况的需求,有科研项目负责人对自己科研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的需求,有财务主管对会计信息的要求,还有高校领导及各主管部门领导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要满足高校多层次人员的需求,首先,要优化财务管理系统,作好财务基础工作,严格按预算要求设置会计科目和部门管理系统,财务核算按项目分类归集,为信息采集提供基础;其次,开发各种查询系统,建立多种财务查询终端和信息公开系统;再次,对各类查询终端进行系统培训,一方面,培训财会人员,使其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培训信息需求者,使其掌握相关操作方法,使各类人员利用校园网络在查询终端随时查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既满足了教职员工的需求,又简化了财务工作。

(五)切实提高财务人员业务素质。高校财务合并后要求每位会计人员必须全面熟悉各类财务事项的经济内容、经济用途。目前高校财会人员一般从事财务工作多年,工作经验丰富,业务基础扎实,但高校合并后工作环境和业务范围的变化,以及会计制度和会计政策的更新,要改变每个人多年形成的固有思维模式和业务处理习惯必然是一个艰巨而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不断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知识结构,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提高业务水平。首先,树立创新和不断学习的理念。财会人员应积极主动强化新准则、新制度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不断更新和充实自己的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单位财务主管应组织财务人员定期学习,不但学习所在单位的业务从而有助于控制管理,还要学习最新的财务法规以提高核算的准确性,更要学习本行业最新动向为管理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其次,加强后续教育培训和考核,充分利用财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的后续教育培训进行知识的更新,培训的内容应该尽可能涉及工作的各个方面。一是应进行财务软件的培训,现在的财务软件中都融入了会计、财务、管理等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应用软件的培训是实现会计信息化正常运行的前提。二是应进行新的核算体系的培训,正常有序的核算离不开对核算科目、项目的准确理解和使用,现有的财务人员都习惯了原有的科目和项目,因此在培训中应结合预算控制明确各科目核算的内容和范围以及在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三是定期实行工作岗位的轮换,让所有的财务人员在各个校区以及各种性质的岗位之间进行轮换也是进行人员培训的一种很好的方式,这样不但提高了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更加快和解决了原有各高校会计处理方式上的相互磨合。

四、小结

高校合并是一项系统工程,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财务工作是高校各项事业发展的保证,也是高校实质性合并的关键。因此,如何适应合并后高校管理体制的要求,建立新型的财务管理体制、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完备的财务管理制度等,是一项严肃而紧迫的任务,需要结合高校合并后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深入探讨、不断完善,以促进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作者:赵冬梅 雷振海 刘万保 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第三篇:高校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涵义和特点、原则

(一)基本涵义

高校财务管理是高校统筹开展各项经济活动并对产生的相关经济关系的规范行为,是贯彻执行政府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政策指令,维护财经纪律和社会经济次序,对教育经费的筹集、分配、支出、督促、评价等环节的全面规划管理。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对高校经营运转的效益效率具有重大的影响。

(二)特点

政策性强。高校的财务管理与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自身利益密切相关,也与素质教育的推行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密不可分。我国政府和有关机构督促高校必须严格遵循《会计法》、《高等学校会计制度》、《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等有关政策法规和规章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工作范围广泛。一方面,高校财务管理要求做好经费的筹措工作,在争取从国家获得更多财政拨款的同时,日益注重利用高校教学科研的资源优势与社会单位、个人开展各种形式的经济业务,积极多渠道筹措经费。另一方面,要求做好经费的统筹调配和支出管理,注重经费使用的监督工作,追求经费使用的精简节约和财尽其力。另外,在行使管理工作职能的同时也兼顾服务工作职能,要求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优质的财会服务。以促进教育事业发展为己任。高校财务管理在其任务导向方面与企业财务管理截然不同。对企业来说,财务管理以最小化的成本创造最大化的净利润为目标,如何取得更大的财富,如何持续性的有效增值是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对高校来说,财务管理的任务则是: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教育方针勤俭办学,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保障高校和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建立并逐步完善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生活条件,促进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性发展。

(三)原则

依法办事。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是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也是个体高校编制自身财务管理制度的基本准绳。勤俭节约、重视效益。在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经费并不充裕的情况下,还存在着不少盲目支出和浪费行为,导致经费使用效益总体不高。勤俭节约、绩效管理刻不容缓,如何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的效用是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一方面,高校财务管理要积极跟上社会经济的发展形势,准确把握自身发展方向。另一方面,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从自身条件出发,妥善处理高等教育事业的持续性发展与教育经费供给之间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国家、高校、师生员工三者利益之间的关系,在积极挖潜开源的同时强调统筹兼顾、循序渐进。注重时效。高校编制自身财务管理制度需要强调时效性,要紧跟社会发展形势和遵循国家政策调控导向,适时推陈出新。为教学服务。教学是高校的工作重心,提高教育产出质量是高校财务管理的最终目标,这一目标的达成需要广大高校财会工作者积极投身于推动高校发展的工作之中,强调奉献精神,不断加强职业道德培养,注意业务技能和相关知识的更新,善于了解、分析情况并解决高校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涵义和特点

(一)基本涵义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基于企业再生产过程中客观存在的财务活动和关系产生,是组织资金活动、处理各方面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对企业再生产过程中价值运动所进行的价值管理。

(二)特点

综合性。企业财务管理涵盖面广、信息量大,具有很大的

综合性。由于以价值为基础,必然以货币为计量尺度,不管是对于人、财、物,还是对于日常经营活动“供、产、销”的各个环节,凡是能以货币计量和显现的方面,企业财务管理都会涉及并充当最优秀的角色。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可以加重计算并据之获取成本费用、收入利润等价值指标,而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对资金活动的掌控可以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并据之形成科学的预测和决策,进而在决策实施过程中针对具体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调节有关的行为来有效地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开放性。在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中企业并不是孤立的个体,它的日常经营活动是在宏观的经济环境中运行的,其中金融市场对企业财务行为的社会化影响显著。发展迅速的金融市场为企业的财务活动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作为资金融通场所的金融市场完美的联合了资金供求双方,使企业的财务活动从企业内部扩展到企业外部,融会到开放性的金融市场体系中并随之开放,成为连接企业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企业财务管理与金融市场之间相互交融的辩证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企业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主导地位。

广泛性。企业财务管理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各方面都具有广泛联系。企业内任何一个部门要开展业务活动都必然会涉及到资金的收支活动,企业财务管理的触角也随之深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的方方面面。每一个部门、人员都会因为资金收支活动的开展与财务部门发生联系,并在资金开支的合理性、效益性等方面接受财务部门的指导并受财务制度的约束,从而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确立了基本的保障。

三、高校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接轨的趋势

高校财务管理与企业财务管理相比,核心区别在于其任务有所不同。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有利润最大化,投资者利益最大化等多种说法,但其实质都是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创造尽可能多的收益,这正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根本任务。而高校财务管理的任务主要是利用好资金,提高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人才。当今随着高校经费来源所发生的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任务也发生了变化,使高校财务管理模式有待于向一般企业的财务管理模式靠拢,这使得高校财务管理必须适应财务管理的大环境和发展趋势。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以预见高校财务管理将借鉴企业财务管理的成熟经验,呈现出以下的发展趋势:高校财务管理制度更加健全与灵活,逐步向企业财务管理制度靠拢;市场经济观念加强,对成本分担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不再单一依赖计划经济时期“等、靠、要”政府财政拨款的模式,而是通过主动为社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教育服务,通过经营性行为提升自己的竞争能力来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成本效益观念加强,对委托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作为委托人的政府与作为人的高校校长在目标上偏差逐渐减小,由于利益不一致和信息不对称产生的成本也逐渐降低;风险管理意识加强,财务管理上引入资金的时间价值概念,更加重视财务风险管理;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强,采用企业网络理财手段与方法,完善现代信息化的高校网络财务管理技术手段。

作者:傅扬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审计处

第四篇:高校会计制对财务管理的影响

一、高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

按照高校财务制度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法制原则、预算原则和统筹兼顾原则。

(1)法制原则就是依法办学。高校正在走产业经济发展之路,需要在法律的范围内展开各种经济活动,包括自主管理财产、依法筹集资金、管理校内行政事务并开展教育活动和科研活动等。

(2)预算原则在高校财务制度的内容中有所阐述。高校具有相对稳定的经济活动,政府提供资金形成了高校的主要经济来源,高校实施必要的财务管理手段,以有利于高校在经济管理上更为符合实际需要。

(3)统筹兼顾原则是针对于高校在财务管理上要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关系。那么在具体操作中,就兼顾各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包括长远利益与近期利益、学校、集体与职工个人之间所存在的利益关系,因为各自的工作环境有所不同,占有学校物质资源的比例有所差异,因此职工个人的表现也会存在着差异,主要体现在专业技能的不同。这就需要在按劳分配的基础上,按照工作质量以及所作出的贡献不同,将责任与绩效相结合,并根据实际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

二、在高校财务管理企业中,新高校会计制度的影响

2.1开拓了资金来源,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资金渠道简单并承担着巨大的财务风险是原有高校管理状况。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投资主体多元化,促使筹款渠道也逐渐多样化。高校原本依赖于政府拨款的财务管理方式不再适应新的形式和新的变化。虽然国家也不断地增加教育财政收入,但是无法满足扩大办学的规模。通过借外债来满足高校资金运转需求,导致了高校的财务管理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2.2提高高校学生培养成本的准确性

原有的高校会计核算统一采用的是单一会计制度,面对目前高校划分不断细化,如本科院校、高职院校等等,这就必然出现不同的高校学生培养成本。新会计制度中,对于高校各项经费都是分开核算,很好地解决了高校经费支出无法反映真实支出情况的问题。具体做法上,教学经费与科研经费进行分开核算,然后将基建会计纳入到“会计大账”管理中,采用了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制度。

2.3真实反映高校的资产状况

在高校的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所占比例非常大,因此会计制度中对于资金的提取做出了相关规定,即按照事业和经营收入将固定资产购置和维修的资金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在新会计制度对于固定资产的规定中,提出高校对于固定资产的计提可以按照月份来进行,对于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予以评估以分摊成本,使固定资产的计量更为准确,并真实地反映固定资产的状况。

2.4财务制度与会计制度共同规范

在高校会计制度中,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无法相互取代,相互之间却又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因此要共同规范高校财务会计行为。在会计制度中,核算要素的界定、核算内容、核算口径以及相关的报表等都要与财务制度一致。但是也规定了两者之间的不同,比如会计核算行为以及会计信息质量,在规定上就与财务制度存在着差异;会计制度在会计科目的设置上,根据对外投资的方向可以划分为“校办产业投资”和“其他”,而财务制度则不会对于对外投资的投向做出具体区分。会计制度需要报送会计报表附注,而财务制度则要按照规定编制财务说明书。

三、对高校财务管理进一步完善的对策

3.1补充高校会计报告体系

高校会计管理制度中的三张基本报表为“收入支出表”“、资产负债表”和“支出明细表”。然而需要获得更为详细的会计信息,还需要根据实际,增加“成本核算报表”“、现金流量表”以及“财务状况变动表”等,以详细地将高校内部管理和决策中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提供给会计信息使用者。通过详细的会计信息,高校的决策者能够对于学校的规模以及办学条件以正确地评估,并对办学效益以及领导业绩做出评价。

3.2建立财务预算管理计划

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计划,将学校的资金收入和支出以及对外投资等都纳入到计划中,特别是学校固定资产的构件,由于所涉及的资金庞大,因此要做好监督和控制工作,以利于财务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由于这一财务管理计划表现为法人的自主权,所以,在进行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过程中,要着重于学校的未来发展目标,并且包括预算的调整和执行,都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执行,并要经过论证研究才能够做出决策,以更好地控制好高校的资金活动。

3.3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为了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对于经济资源以及支出都要合理配置,而且还要加强资源的安全性管理,包括劳动力资源在内的经济资源都可以用货币表现并计量,其配置也是按照资金的分配来实现的。高校建立新的财务制度,随着自我管理权力的提升,通过完善创新机制,可以达到资源配置的最大化,以提高经济资源的使用率。

四、结论

综上所述,实施新的高校会计制度,堪称是一次创新式高校会计制度变革。根据目前新高校会计制度的运行情况,对于新高校会计制度以具体研究,并深入解读,对于促进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持续而稳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林洁莹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财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