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型期的过渡,事业单位的经济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在此背景下为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与新的经济环境的相融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也随之不断深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实施几年来,对其单位资源的划配和利益的疏导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与此同时新经济常态的背景对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本文将简要总结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革新,梳理并且剖析在此基础下加强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瓶颈,并且有针对性的提出可行性的强化和完善的规制路径,以期能提升事业单位与新会计制度和经济环境的契合度。
关键词:财务管理;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规制路径
一、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革新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变,新经济常态的出现和供给侧改革的日益深入,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变革也随之紧锣密鼓的推进,其对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乃至宏观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正向促进效果,经过文献梳理和实证案例经验总结,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与“旧版本”相比较,其主要的变化概况为以下几点。首先,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明显的比其原先的会计制度的范围大许多,原先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的各个行业和经济类型划分相当明显,其导致的结果是会计计量的口径指标比较混乱,而新的事业单位会计制度鉴于当前事业单位各行业的日渐融合而将其各个类型的行业会计计量口径标准化,范围扩展化;其次是还添加了相当部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内容,以积极的解决新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更高要求,使其核算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细化,一定程度上也更加真实的反映事业单位的财务资金的运转情况,也使其单位财务资金的使用和核算更加合理和实际,也响应当前政府简化审批的号召,进一步提升了事业单位工作效率;再者,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一个明显变化点是更加突出会计质量的核心要求之一的实质重于形式的特征,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对传统财务会计制度的实质重于形式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同时将实质重于形式的法条和规则直接纳入会计制度的规定范围内,对事业单位各类型资产的管理和归属进行了细化、完善和强化,更有利于资产的管理。在上述重要总结点的指导下,有必要对当前我国部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难点和制约点进一步梳理和剖析,为提出可行的规制路径,筹划出可行的参考建议,以此最终实现事业单位高效运转打好坚实的基础。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瓶颈
首先,鉴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核算和适用范围的拓宽,也更加精细和规范化,短期内事业单位相关财务工作人员很难转变和更新财务管理意识,理论素养和综合素养亟待提升,一定程度上导致很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与当前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很难交融,与实际经济环境也存在较大的脱节,财务管理意识边缘化现象突出。此外不容忽视的一点是,仍难以摒弃长久以来计划经济体制约束下事业单位财务观念的诟病,加之目前反腐廉政力度的加大,有相当部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对财政资金的管理和使用过于死板而墨守成规,不注重实际和变通,资金使用的合法性成为主标杆,抱有不扩大事态少为事的想法进而导致对财务管理工作框架的改革和变化,如何使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当前的实际环境相融合而置之不理;其次,会计核算内容的增多和细化,导致一方面财务工作人员理论知识的急需“充电”,另一方面是财务管理制度由于滞后性而出现不完善的情况,这是由我国事业单位长期计划经济和传统集中支付体系的约束导致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变革较为缓慢,严重束缚了财务管理职能的施展,最终导致财务管理水平提升的迟滞,特别是财务预算这一财务管理的重头戏容易出现问题,重点体现在不少事业单位对整体财务预算核算和管理整个过程的不够重视,严重制约着资金使用高效合理性这一财务管理的重头戏;我国新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瓶颈点上需要关注的是资产管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固定资产和货币资金两大方面,在固定资产方面主要是新旧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过渡期内衔接的不通畅,比如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要求对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进行折旧,并且明文规定了相关方法,但是不少事业单位仍用原来的会计科目核算,根本未设置专门的累计折旧科目等,在货币资金方面看主要是内部控制上的不规范和缺陷。
三、加强和完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规制路径
(一)提高事业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和机构部门的财务管理的意识,加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尤其是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框架下,首先必须重视新鲜血液的注入,紧随国家政策的变化,从思想根源上树立和变革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事业单位要加大单位文化的改革力度,鼓励和促使相关财务工作人员消除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而是要时刻关注经当前经济政策的不断变革和调整,与时俱进的调整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工作与制度镶嵌,与现实经济环境相融合,关注财务管理策略的使用和调整,进一步革新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此外,参照相关标杆企事业单位,牢牢把握和进行财务管理框架的重塑,首先要对本单位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调研梳理,然后要依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本单位宏观整体层面上进行合理的规划,主导方向必须明确。最后,不间断的对本单位相关财务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财务管理知识的输入和更新成为常态化机制,提升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事业单位要加紧构建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和强有力的执行体系,务必以本单位的长期发展为出发点,延迟财务管理制度与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脱节的情况,在新的财务管理制度的构建过程中要以各利益相关方最大平衡点为着力点。与此同时,对先前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识别、挑选、测评,以此去旧换新,最大限度的保证财务管理制度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二)着力构建和塑造全面预算体系,优化财务预算的各个环节,强化资金的规范运转
资金的运转是否规范,使用是否高效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乃至任何单位财务管理的重要关注点,财务预算的合理与否是资金高效使用的重要保证,因此必须构建新形势下全面预算体系,充分优化和融合财务预算的各个环节。在全面预算编制上,事业单位必须根据各个部门据实考量和规划,以单位资金合理高效使用为着眼点,对各个单位的具体预算规划进行详细的编写和测试,也要注意相关预算制度的规制和引导。在预算审批上必须引入内控措施,尤其是在重大预算项目上审批的权限等方面,最好采取联审联批的方法,严禁任何个人擅自更改。以此保证极其重大和重要的事项的可行性和公正性。在预算执行过程中,紧抓成本控制,预算的执行严格按照预算方案进行,不可随意根据个人意愿变更,有限度的在实践中根据实际情况在争取相关监督部门允许的条件下可以进行调整,但是必须做好备案,较好的掌握财务预算执行中灵活性的尺寸。在预算绩效的考核方面,塑造合适的考核和奖惩体系。基于最大限度增进员工福利和利益以及事业单位自身经济利益等双向利益线为中心点去重塑绩效考评体系,做大考核结果公正,考核过程透明,考核奖惩公正。
(三)建立和完善事业资产管理和监督的力度
首先事业单位对本单位的资产着实建立一套适合自身情况的财产保护体系,对于本单位资产的流进、使用、报废等各种情况实行统一口径的管控,同时加大从内控和外审两大角度构建和完善事业单位的财产监督的力度,确保财产的安全性和减少非法流失,最终建立起常态化而全辐射的监督机制,通过管理和监督两大主要手段加强和完善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力度。
四、总结
我国宏观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各个事业单位的指引和支持,在我国经济发展转型以及新经济常态下,事业单位急需以新经济环境为导向进行财务管理体系的重塑,使之能够满足当前事业单位自身乃至社会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急需依据现行的会计制度对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以资金和资产管理为核心的整顿,同时反过来也就是在实践中完善和深化与之相适应的财务管理管理制度,以此促进事业单位长久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梁结红.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探讨[J].财经界,2014(9):144-146.
[2]王颖.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加强和改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方法[J].会计师,2015(4):69-70.
作者:杨杰 单位:云南省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
第二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研究
摘要:2013年1月1日,国家财政部新修订的《行政单位财务规则》正式实施,明确指出要积极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升其财务行为的科学性和规范性。针对以上要求,需要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引入新会计制度,本文简要分析了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旨在为进一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资金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财政资金功能的实现,积极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提升财政资金利用效率,且能够与内部控制有效结合,降低贪腐行为的发生概率。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在给行政事业单位带来严要求和高标准的同时,也促进了其财务管理方式的创新,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积极研究和分析新会计制度中的相关准则和内容,创新财务管理观念和方式,以新的会计手段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保证财务信息的精确性和真实性,以此来保证单位内部财产安全,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一、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问题
旧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往往随意设置账目,规范性不足,账务处理留下诸多不明状况。而在新会计制度下,原有旧账目没有进行精确化处理,新旧会计制度的工作衔接不紧密。
(二)财务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财务人员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者,但在新会计制度下,许多财务人员没有深刻的了解新会计制度的内容,缺乏与新会计制度匹配的财务管理知识,财务信息管理不坚决,很容易诱发相关违纪问题[1]。甚至一些财务人员缺乏职业操守,缺失法律规范意识,助长了不正之风,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被动,处于僵化。
(三)财务预测及管理能力有待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的主要财务来源是财政拨款,这就需要积极注重预算管理,尤其在新预算法规实施的背景下,对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出了高要求和严标准。但当前许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管理能力和预测能力,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准确性,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财务资金运作效率,甚至引发资金预算被挪用等问题。
(四)财务管理观念匮乏
为社会公众服务是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职能,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水平直接关系到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实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2]。这就需要行政事业单位加强对资金的管理,树立良好的财务管理观念,但就目前来看,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往往缺乏财务管理挂念,给资金清算、财务监管等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阻碍。
(五)资产管理体系不健全
严谨性是财务资金运用及管理的重要原则,但当前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方面不够严谨,资金闲置、资金挪用、资金超额开支等问题屡见不鲜,归根结底是缺乏完善的资产管理体系,没有及时进行资产的盘点和清算,难以保证账实相符和账账相符。
二、新会计制度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
(一)顺应新会计制度,改革会计记账方式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能够保证资金信息的精确性,同时也对会计等式和记账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在财务管理实践中不断完善旧会计制度记账方式,促进其向新会计制度下记账方式的转变,适应新会计制度实施趋势,积极重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负债及资产值等财务指标的管理,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效率[3]。
(二)提升财务人员业务水平
在新会计制度下,要想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必须要提高财务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和专业化水平。针对当前财务人员财务管理意识缺乏的问题,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打破以往财务人员管理的局限,积极引入优秀的财务管理人员,开展系统性的培训,组织专家讲解新会计制度下的基本知识和应用,这不仅能够让内部财务人员快速掌握新会计制度的内涵和应用范围,还有利于提升财务人员的“主人翁”意识。此外,应当积极加强财务人员之间的交流,互相交流经验,取长补短,在财务管理实践中去验证[4]。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合理利用财务人员之间的公平竞争,结合绩效考核来选拔财务管理业务骨干,提升整体财务管理队伍水平,更好的激励财务人员投入到财务管理工作中。
(三)加强资产管理
资金控制和管理是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核心任务,上文中提到,在旧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挪用或闲置的现象屡见不鲜,不利于单位的正常经营和发展。新会计制度的实施给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单位应当提升资金控制的合理性,提升资金利用效率和使用透明度,保证专款专用,避免出现资金挪用或闲置的现象,以此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有序性。此外,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对专项资金和日常资金合理划分,分开管理,避免资金滥用,同时需要对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率进行总结,追踪资金流向,尤其对于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项目来说,更应当做好资金管理和控制,保证资金使用科学合理。
(四)革新财务管理观念
受限于传统观念,新会计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实施并不十分良好,要想真正的贯彻和落实新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以《会计法》相关规定为依据,积极革新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让单位所有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的重要性,尤其对于财务从业人员来说,更应当提升其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以新会计制度理念为核心,积极淡化财务管理工作中人为要素的影响。财务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各司其职,缜密分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有序开展,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部门、审计部门要保证各自职能履行到位,同时加强协调合作,加强内部监督和检查,以财务管理带动内部控制绩效的提升,设立完善的监督规范和标准,提升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水平。此外,应当细致分析财务资金的开支结构和用途,仔细核对账目,严查假账问题,保证账实相符和账账相符,一旦出现弄虚作假,要根据《会计法》相关规定予以严惩,以此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的透明度,保证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五)改变会计要素
行政事业单位实施新会计制度之后,在财务管理和控制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积极汲取旧会计制度的优点,总结经验,开展精益化的财务管理工作,将财务管理细化为负债管理、资产管理、净资产管理及收入管理等各个类别,提升管理的细致性,以此来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会计制度,实现权责一体,保证财务管理严格谨慎[5]。合理的优化会计要素能够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解决财务管理问题的能力,在财务审批及核查等各个环节,接受监督部门的评估,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正确的轨道上,提升预算管理的真实性、客观性与可靠性。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加强预算管控工作,《行政单位财务准则》中明确提出要保证财务管理的精细化,提升服务的科学化,新会计制度实施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将基本建设开支并入到财务大账中,实现一体化管理,方便财政监督和审计。相较于旧会计制度来说,新会计制度的实施改变了会计主体,因此也可以将其作为会计预算,积极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流动效率,客观真实的反映资金流动状况。
三、结论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水平直接关系到其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有效实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良好的经营发展。面对新的改革潮流,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以新会计制度为核心,优化传统会计记账方式,提升财务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资产管理,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以此来优化和改善财务管理工作,适应我国行政事业单位改革的需要,从而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姜娅.行政事业单位在新会计制度环境下的财务管理工作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226.
[2]涂国良.基于新会计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4:79-80.
[3]王微.新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213+264.
[4]陈惠琴.新会计制度下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J].当代经济,2015,32:76-77.
[5]刘月.基于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J].财会学习,2016,16:76.
作者:张晓瑜 单位: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财政局
第三篇: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分析
摘要:交通运输事业为人们生活、出行等方面提供便利。但在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财务管理中,出现管理不规范、管理力度弱等情况。在本文中,重点分析交通运输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 会计核算 财务管理
1、前言
随着时代进步,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在不断的向前发展,紧跟时代潮流。同时,交通运输事业中财务管理方面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与许多的大企业比较,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以及财务管理放在首位,注重日常会计核算,做到规范性的记账、核算等工作,以便提高交通运输单位里的财务管理水平。现就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措施作一综述。
2、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出现的问题
2.1资金管理力度不足
目前,交通运输单位内部财务管理上的资金的管理存在比较大的纰漏,资金安全没能得到有效的保障。部分单位在管理出纳和会计方面上未能将两种职位分开,将之混为一谈,所以,在岗位的安排方面的有着较大的漏洞。还有未能对出纳按照严格的监管制度进行监管,导致容易发生资金来源、去向不明等情况,未能定期盘查资金。单位中还出现有白条抵债、挪用公款等情况,增加财务管理的复杂性,资金去向不明,易造成单位内部的经济损失。
2.2财务管理的流程以及手续不够完善
财务管理方面的流程和手续等,大部分的单位未能按照正确的流程以及手续等登记进行工作,比如,每个月的票据未能分门别类的整理、记录和填写,放置杂乱,很容易导致票据数据丢失。部分单位中有效票据填写数据不具有真实性,原始凭证等方面的数据不完整,甚至某些票据没有上级审核签字,经手人等签字空缺。针对这类不规范的、不完善的财务管理现象,长此以往,将问题堆积到一定程度就会引发更加难以控制的问题[1]。
2.3财务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财务管理制度不完整,大部分的交通单位没有财管管理制度方面的意识,没有形成属于本单位的财务管理制度,或者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的调整制度。虽然,财务管理制度没能与其他业务管理制度水平相提并论,但财务部门形成几年价位有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没有管理统一标准,财务管理很难正常、有序开展,不足以应对资产管理等、财产分析等重要工作[2]。
3、加强交通运输单位内部会计核算及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完善会计核算制度
要将财务管理工作进一步落实,首先,就要将建立完善、专业,具有规范性的财务核算系统,依据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状况,深化本单位的财务管理核算系统财务部门工作人员内部开展会议讨论,调整管理制度,将制定出来的核算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同时,针对环境对核算的影响,随着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制度也要采取适当的、科学的方式进行调整,要求工作人员将每日的报表核算清楚,对于资金的出入登记在册,合理安排资金使用,以增收节支为原则展开工作,按照规章制度办公,以正确的工作流程减少工作失误的可能性,以此确保能将核算工作符合市场经济的需求[3]。
3.2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
财务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之前,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与是具备与市场经济相符的财务管理观念,将管理零散资源进行整合,达到交通运输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保持在平衡状态的目的。而针对有关的部门间联系,要加强各个部门间的共同,与各个行业的财务人员保持良好的关系,实施岗位责任制度,通过树立个人正确的财务观念,以此促进整个团队的管理水平。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法律意识、财务风险意识以及竞争意识,使得财务管理得到良性发展[4]。
3.3提高票据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中对于收费票据、税务发票等票据的管理存在很多的问题,未经过合法的、统一的部门进行购买。单位内部要使用税务发票前都需要先与财政部门报备,每个单位可设置一个房间专门放置票据类资料,并按照年份、月份等编排整齐,易于后期查看,对于不合理使用票据等情况要严肃处理,对于票据撤销管理和稽核财政资金做到同步进行,并且票据数额收入与入库金额相等。保证原始票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如果未能按照规定流程填写、申请,财政部门有权将申请驳回,不予报销。
3.4提升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
交通运输单位财务部门中,各个员工的素质不一,专业水平也有所区别,但财务部门对个人业务水准以及职业道德修养有较高的要求,同时也是财务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重要保证。如果财务人员素质不齐,很难能使得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内部中核算工作和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提高。所以,财务部门中的工作人员要以严谨的态度面对工作,减少出现差错,在完成财务工作的同时,优化人力资源,将财务人员的能力用在实处,提高工作效率,提升自我修养,参与财务方面的培训,提高自身的工作技能,将之熟练运用在日常核算工作中,提高核算管理水平。单位内部进行定期培训,请在财务管理方面的经验者为其讲解有关核算和财务等相关知识,同时建立的激励制度,表现优秀的员工可得到更多的培训机会以及晋升的可能,从而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以及良性竞争,建立完整监督监管体系,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推动起来。
4、结束语
总之,我国交通运输行业中的财务管理以及会计核算方式都随着社会经济市场的变化而变化,作为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对于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出现的问题,就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并认真按照管理制度执行工作,使得核算具有规范性。同时财务管理人员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并进一步提升自身修养。使用科学的方法管理财务部门的核算工作以及财务管理工作,从而使得交通运输事业单位资金安全得到保障,使得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得到又快又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玉斌.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策略思路探讨[J].物流技术,2012,5(15):143-144+157.
[2]陆军峰.关于交通运输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6,8(09):50.
[3]刘晓.交通运输事业单位加强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的策略思路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3,5(18):274.
[4]夏晓宇.交通运输行业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问题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015,6(12):51.
作者:刘淑丽 单位:青岛莱西市交通运输局
第四篇: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加强和改善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事业也得到迅速的发展。公路事业单位既具有社会公益性质又具有生产建设型事业单位性质,它的职能决定了其在财务管理上的复杂性,为此,文章介绍了公路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现阶段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以完善公路事业财务管理工作。
关键词:财务管理;成本核算;预算管理
一、公路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意义
公路事业单位既是事业单位发挥着社会公益性作用,又具有生产建设型事业单位性质,属于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部门。随着时代的前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对财务工作的影响,这种双重职能的财务管理模式在管理方式、管理理念已落后于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制约了公路事业单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现阶段加强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包括:
(一)有助于提高公路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通过对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方法的合理运用,例如公路养护单位核算公路小修养护成本时,应对成本费用降低率、好路率作为指标进行考核。再例如通过对资金的年度、季度的预算管理,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明确费用开支标准、报销流程,按规定办理支出事项等。可以有效地提高公路事业单位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有助于防范公路事业单位的运行风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和经济形式的复杂化,公路事业单位的运行风险逐渐显现。在公路事业单位中无论责任人还是会计工作人员都必须加强风险防控意识,强化内部的监督管理,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制度在财务管理中真正高效、顺畅地运行。在进行重大决策时候,必须严格执行有关程序,保证决策的公平公正。因此,加强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是防范公路事业单位运行风险的重要保证。
(三)有助于强化公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
新预算法对相关法律责任内容进行细化与明确,法律责任的明确与细化,强调了事业单位领导在预算管理活动中的责任地位,也展现了预算法的重要性,促进了事业单位形成遵守预算法的自觉性,加强对相关责任风险的检查和控制,公路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在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位置。
二、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意识比较薄弱
针对当前我国财政体制改革步伐的加紧,公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要进行相应的提高,与时俱进提升财务管理能力及创新能力。事业单位普遍财务管理创新意识比较滞后,一方面是高层管理人员创新观念落后,害怕改变,抵触管理创新,另一方面单位重视不足引起财务管理停滞不前。这样就制约了风险防控的效率,不能很快地反映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相应增加了相关人员的违规责任风险。
(二)公路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有待强化
1.公路养护事业单位的工作重心有偏差。目前的工作重点主要是集中于道路养护施工项目,而对于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并不看重,不能真正按照会计法律和准则体系进行相应的的账务处理。在面对经济转型,大部分的财务人员不能与时俱进使用财务管理上的新技术、新工具。没有主动学习并应用管理会计理念和工具,通过技术应用激发管理活力,增进公路事业单位价值的创造力。
2.公路养护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不规范。例如会计原始凭证附件不完善,账务处理依据不充分,这就导致公路事业单位在账务处理以及管理会计层面上出现问题,虽然有比较健全的制度,但没有更新,没有根据新形势下的市场经济的改变而修订,这样就导致了会计信息准确不高,不能满足管理层利用会计信息做出正确决策的条件。
(三)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不到位
由于公路事业单位的核算主体是以事业单位为主,而不是以企业形式进行核算。一是预算编制过于简单。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并不能依据实际情况测算人员工资、日常小修养护费用,职工的商品服务支出(水电公杂费)按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二是预算管理上有待加强。科室之间配合密切度难以保证,容易造成各编各的数字,或“大概估数”现象发生,导致公路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准确度不高。三是公路事业职能的变化要求全面预算管理水平的提升,在公路大中修及改建等专项预算的实际制定过程中,当期经济计划与实际资源配置情况并不能很好的结合,造成公路事业单位在实际履行职能中可能出现与计划资金规模不符的情况。
(四)公路事业单位资产管理不够完善
公路事业单位存在大量的机械设备,其资产金额大,品种多,管理难度大,而且国有资产作为财政支出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其管理,其意义更为重大。虽然现在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有了进一步重视,但还存在资产管理意识不够高,配套的制度规范不够完善等。如由于公路养护单位大多地处偏远山区,出现点多线长路况质量要求层次不同,所需机械设备也就不能相同。如果添置机械设备一样,出现有些养护单位长期不使用这些设备,导致闲置浪费现象,长期滞压产生毁损,从而形成损失。再次,对大型机械设备存在内部调度使用手续不够完整,形成资产的使用与保管部门不同,造成了管理责任不到位,进而使设备保管、维护、修缮不能达到有效处理。
(五)公路事业单位的成本核算不精确
公路事业单位成本意识不足,普遍存在“重经费管理轻成本核算”的现象,且成本控制局限于部分部门或岗位,缺乏统一的成本核算的规定,成本核算制度缺失,其方法和标准随意性大,造成多头管理,责任不清,会计信息的质量差且不具有可比性。很难全面反映公路事业单位在开展相关业务所发生的实际成本。
(六)公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公路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是现阶段存在的普遍的现象,一方面,受传统思想的影响,现有的财务人员只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对于我国最新的法律条例、制度规范等了解不深入,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掌握不成熟,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人为的失误和错误。影响会计核算的质量。另一方面,财务人员满足于现状,害怕学习新的技能,具有惰性,不想去学习新的知识,不愿去冒风险,去做自己没有信心的事情,宁可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去工作,不愿意去创新。
三、对完善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公路事业单位从领导到基层都必须深刻意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摈弃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树立现代财务管理的观念,积极创新、科学管理,制定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首先,要不断进行有针对性地人员培训管理,加强财务人员的财务会计业务培训,单位举办各种培训班、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外出学习考察等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提升财务人员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其次,财务管理制度的执行应该是各部门间的相互配合。公路事业单位的领导要支持和监督各相关部门与财务部门的配合和执行情况,形成单位上下一致,群策群力、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会计核算过程中的财务管理能力,设计必要的内部控制措施、项目经费审查核对程序、项目实施后续审查监督程序等,减少项目资金在使用过程中违规行为,防止资金被挤占通过这些有力的控制措施和制度减少了会计人员的财务管理压力,也增强了日常的规范核算与准确核算。
(三)优化预算编制工作
加强公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科学预测未来年度的项目规模,提高部门预算控制力。通过相关的计划指标作为指导来编制预算做到合理规范性,利用合理的方式促进预算有效执行。对于项目预算,要提高部门间配合的密切度,改变目前公路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单一进行预算编制的传统做法,进而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度。预算只要下达就要全面严格按规定执行,预算项目不能随便调整或更改的。
(四)完善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资产的配置是事业单位资产形成的起点,公路事业单位应当以实际需要和促进单位发展需要为基础配置,并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把资产配置管理融入到预算管理流程中,为预算的编制提供准确的资产信息。在资产管理业务流程中,资产管理部门做好相应的记录,做到一卡一物进行保管,年底进行全面盘点确保资产的账实相符、账账相符、账卡相符。第二,强化预算管理约束机制,将资产配置计划与预算编制结合起来,再通过政府采购进行监控审核。监督资产购置需求是否符合履行职能的需要,采购是否按合法的程序进行。
(五)加强成本费用管理
加强成本管理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共同面对。通过财务管理分析,积极开展公路建设、养护收支的财务分析,进行事前对预算控制,事中实时控制,事后进行关键信息控制。对已发生的单位所有项目期末经费结存情况做出分析,分析项目经费结存占总经费的比例。,在支出流程中对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其他直接费、施工管理费、设计费、试验费等各项开支的结构与数额进行分析控制,以便充分了解项目经费运转情况和经费来源是否充足,加强控制预算成本执行过程。
(六)提升财务人员素质
公路事业单位要不仅要加强财务人员素质,提高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更要在互联网大数据面前,财务人员通过各种方式持续对新知识、新问题的学习来提升专业知识的层次、通过各种途径进行经验交流,让实际经验和专业技巧相结合,运用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与核算规则以及政府分类科目的使用方法,熟练地进行会计核算操作。
参考文献:
[1]丁兰花.预算管理模式下关于加强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5(07).
[2]齐红.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5(34).
[3]杨莹.对加强和改善公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财经界,2012(06).
[4]赵瑞科.浅议新预算法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对策[J].会议师,2016(07).
作者:吴安娜 单位:福建省晋江公路分局
第五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构及完善
摘要:为实现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监督,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国家加强了财务监管力度,同时还要求在事业单位中实施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这种制度的实施对保障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性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近年来,社会各界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关注度都很高,但是因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构建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进而影响了事业单位的发展,因而有必要加强对这些问题的完善策略的研究。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得社会经济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竞争异常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对事业单位而言必会牵扯很多的经济往来与资金流动,此时就要求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是结合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活动来看,在内控制度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急需完善。
一、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建构的重要性分析
第一,提升财务信息质量。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部分事业单位在经济利益的影响下,出现了很多不良的行为,比如财务信息不透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等。尤其是在财务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的环境下,必然会造成更多的违规现象。近些年关于事业单位贪污腐败的问题时有发生,分析原因主要源于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不完善。某些事业单位财务人员随意捏造财务信息,进而影响了单位财务信息质量,所以事业单位有必要通过完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提高财务信息质量。第二,对事业单位的内部发展非常有利。伴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经济的发展,事业单位规模和结构必然也会发生变化,单位部门职能也会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构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不完善。
尽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构是和社会发展趋势相符的,但因这样的改革还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所以缺少正确的指导,多数内控制度建构都是单位财务人员和主管人员的主观思考,因而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具体体现在:虽然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人员总数,但事实上很多财务人员都未进行正规的财务培训,且多数都是临岗的,后期可能还会调离本岗,所以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构效果不显著。
2.财务管理内控意识薄弱。
良好的财务管理内控意识是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构的重要保证。但是结合当前的现状不难发现,很多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意识都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意识不到内控制度建构的重要性,甚至还有领导忽略国家有关财务管理内控制度规范,未能及时建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第二,对事业单位的资金支出没有正确的控制意识,尤其是对那些大额支出缺乏有效的审批手续,因而出现了还未通过审批就直接付款的现象,最终引发了严重的后果。
3.预算管理不科学。
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构中预算管理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拥有完善的预算控制管理系统,能保证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构的有效性。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部门的预算编制依然受传统制度的影响,也就是仅仅按照以往的财政数据、预算部门特点等进行编制,部门间沟通比较少,使得导致预算编制和实际不相符,这样后期执行难度也就比较高。
三、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构和完善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
在当前的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构愈发重要,但是国家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所以,国家应该结合我国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有效的内控制度,比如说应该明确事业单位内部部门的人员职能,以此实现合理分工,财务管理内控人员明确自身工作内容。与此同时,在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构中还应该建立内部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核查制度,这对保障事业单位资金的来源合法性,以及资金数量的真实性而言是很有利的,进而还能使内部资金支出符合效益性。另外,事业单位还应该结合单位实际建立符合国家内控控制度要求的财务管理制度,以此明确资金流向。
2.加强财务监督。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都未构建完善的财务监管制度,所以,要对单位部门进行一定的调整,增设财务管理内控监管部门,由增设内部审计部门实现。内部审计部门就是对财政业务与内控制度实施独立评价,了解业务与制度情况,发现不足,提供改正措施,以此保障事业单位的成本最小化及效益最大化。此外,为提高内部审计质量,要保证内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3.提高内控意识。
要明确领导层内控意识增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的重要性。《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中指出内控制度的有效性、财会报告的真实性都由负责人肩负。所以,事业单位领导要以身作则,深刻体会内控理论,高度重视内控制度的建构。另外,要明确会计经办人员、会计机构负责人员、单位负责人员等在内控制度中的具体职责,同时加强激励制度的建构和完善,调动内控系统工作人员工作激情,建立良好的内控环境。
4.强化预算管理。
第一,精细化事业单位各项业务的预算编制,从预算报表了解每一笔支出的用途,以此减少支出。第二,严格要求预算报表审核,提升预算数据质量。第三,建立事业单位财务预算调节机制,有效约束预算,提高相关人员的节约开支意识,还要建构预算进度跟踪、结果分析、评价制度,保证预算工作的高效完成,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体系。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加强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建构及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事业单位改革的要求。对此,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先明确财务管理内控制度建构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实际情况分析内控制度建构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内控制度进行完善,以此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活动的有效进行。
参考文献:
何飞.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制度的思考与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5,(18):102.
作者:吕鸿波 单位:乌兰察布市中心血站
第六篇: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与突破策略
摘要:本文阐述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提出了要及早实施绩效预算,大幅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加强资产管理,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配置,加强财务制度建设,规范内控监督和管理机制,提高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等突破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突破策略
在我国,社会职能部门以及相关机构组织都是事业单位,其主要的工作内容即是围绕着公益事业来组织运用各类国有资产,实现对社会服务工作的落实到位。现在,我国的国家财政以拨款的形式来为此类事业单位提供资金支持,同时,经营活动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促进的过程中,以改革为形式来带动财务管理工作的水平提高。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一)内部管理制度的不足以及账务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性存在
一些事业单位内部的管理机制存在不足之处,使得其未能实现对财务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也就导致了会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以及岗位设置呈现出不合理的地方。进而也就更容易地产生会计项目的不合理以及建立的问题。同时,事业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也可能会以虚假账务来谋取私利,导致国有资产的损失,带来贪污违纪的现象。
(二)财务管理的职能弱化,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性
在一般情况下,事业单位的职能会受市场的一定影响,但是事业为单位本身属于财政拨款范畴,其预算编制的制定需要发挥出更大的影响力,才能确保其可以在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杜绝资金浪费、消极应对的问题。但是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因财务管理机制缺乏强有力的约束性,导致决策内容显得较为随性,进而影响了财务决策内容的落实到位。
(三)对国有资产的使用率不高,管理活动缺乏价值
一些事业单位在对固定资产的进行配置的时候存在盲目性。管理者本身对资产的认识水平不足,随意购置与闲置,导致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难以达到目标。一些事业单位在进行资产变动管理工作的时候,不会进行上级审批活动而是直接进行处理,也就导致经营活动难以做到对所有账目的准确记录,账目的不完整带来了账务计算的错误。
(四)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
事业单位管理者对财务管理不够重视,财务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存在着一些财务工作者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建议的缺乏,进而影响了其日常工作活动的高效、准确开展。同时,因培训活动的滞后,导致财务工作者本身的法律认识不能满足工作活动的开展需求,职业道德素质偏低带来了会计计算工作的不规范,信息内容的虚假性较为明显,违纪现象屡禁不止。
二、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问题解决措施
(一)通过绩效预算来实现管理水平的提高
现在,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核心是围绕着经济建设活动来进行明确的。因此,部门预算的管理制度需要成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组成形式来确保部门预算管理工作与事业单位的收支明细得以在编制内容中明确体现出来。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形成的预算报告需要由相关部门进行申报,当其通过考核之后再执行。所以,事业单位应当将经费预算工作的管理水平切实提高,以此来确保相关标准内容得以成为事业单位实现绩效提高的重要保障。
(二)注重资产管理来提高对国有资产的高效率配置
事业单位的资产管理工作需要从认识水平的提高出发,转变固有概念来增强对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同时将财政资金落到实处,以此来让国有资产具备更高水平的价值。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将资产与资金相分离,做到责任人制度来确保规范化的管理制度与考核制度得以实现信息内容的登记完善。将资产管理纳入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范围,明确责任,通过奖励或惩罚的方式,促使资产管理者完成好本职工作,进而提高资产使用效益。要实现预算管理与资产管理相结合,以部门预算为基础,充分利用国库集中支付和政府采购的方式,从源头上对国有资产投入进行有效监控。要分别委派专人负责资产管理与会计管理,严格执行资产出入库手续,定期盘点资产,实现账物相符与账账相符。
(三)财务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来发挥出监管机制的价值
事业单位的管理工作需要让财务工作者可以将财务管理工作提高重视。做到对政策内容的深入理解,以此来建立更为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可以将会计处理方法的科学性体现出来,进而增强对事业单位财务情况的了解水平。同时,各级部门要明确职责,强化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此外,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岗位分工制度和授权审批制度,遵循重大会计事项集体审批制度等,完善内部控制环境的建设。事业单位上级管理部门要做好监督检查工作,定期检查下属单位会计核算程序、方法、内容等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以及财务会计制度是否健全。外部执法监督部门也应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监督检查,加大处罚力度,进而规范财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三、结语
总的来说,事业单位需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不断完善,以此来确保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促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取得更大成就。
参考文献:
[1]迟金凤.浅谈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发展措施[J].时代金融(下旬),2013(1):32.
[2]杨琛君.关于文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4(7):223-224.
作者:刘博 单位:广饶县财政局
第七篇:新形势下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研究
摘要: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是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公共财政政策的落实效果。本文重点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形势下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要求,做出了分析及改进财务管理的对策。
关键词:新形势;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对策
一、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解
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了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股利管理和成本管理。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指行政单位以国家的相关法规、体制、政策为根据,进行合理的对资金运用、分配、筹集活动。以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为核心的财政管理机制改革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在新形势下产生的问题
(一)财政预算执行缺乏严肃性与约束力
行政单位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时,在财政预算方面没有严肃性和约束力。体现在支出控制不足,超支、浪费现象严重;对项目支出和基本支出的区分模糊,在某项资金不足时以另一项资金来进行补救,专款不专用;专项资金管理控制力不足,超出供应范围。
(二)财政资金使用的低效使行政成本过高
行政单位财务部门在管理经费时,往往在事后才进行资金核算,而不是使用前就完成分析与控制,经费支出考核追求表面平衡,忽视了对使用效益的考核,造成了资金使用低效,行政成本提高的局面。
(三)行政单位财务管理机制存在缺陷
在行政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如果没有建立完整、合理的管理机制,有关人员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准确划分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会造成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低于管理标准。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没有明确的方向,与之对应的财务管理体制也十分落后,无法凸显理财治财的理念,落后的财务管理体系使行政单位无法提前遇见到财务风险,在风险来临时不能有效避免。财务管理工作变化很大,随意性强,导致管理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资金损失严重。
(四)财务管理人员水平低
行政单位资金管理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决定了财务管理人员要有较高水平,这包括了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当前许多财务管理人员并非专业出身,甚至连会计从业资格证都没有,工作中缺乏上进心,自身能力不足却不主动学习掌握新知识,行政单位也缺乏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技能培训,人员知识水平跟不上时代变迁,工作中的执行力不强,便达不到财务管理精细化、现代化的要求。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低下表现在工作中的不严谨、不公平、不客观,这些行为令管理工作产生诸多的漏洞。
(五)会计核算的不规范
一些行政单位在项目支出核算工作中,没有做好对应的区分,用单一的科目进行核算;而部分行政单位按专项项目进行资金归集处理,没有根据科目进行核算,对单位各项资金的管控形成障碍;有的行政单位则随意的处理往来款项,长期挂账等现象使部分账目变成坏账。以上都是行政单位财务管理中的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
三、行政单位财务管理在新形势下的对策
(一)加强单位财政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全面性
行政单位应该对财务预算工作实行全面、规范的管理,以此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合理、仔细。行政单位把财务预算编制严肃化,才不会出现财务预算与年度整体预算牵涉的情况;提高阶段性预算和使用项目资金预算的约束力与严肃性,细化财政资金预算,保证财政资金使用公开透明。行政单位的财务预算支出管理与控制都要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进行规范化。
(二)实现资金使用的最大效益化
在行政单位的资金管理实际运作中,要强化资金核算力度,在资金使用前做好预测工作,避免盲目拨款;资金的使用必须要确定其用途,通过不定期的抽查实现对财务资金的有效监督,一切财政支出都要秉承最大效益化原则进行,用最少的钱做最多、最有用的事,杜绝资金使用的随意、铺张浪费,实现资金使用成本最低化,效益最大化。在资金使用结束后开展资金使用实际效果的反馈、评估工作,通过总结来促进下一轮工作更好进行,保证高效使用资金。
(三)建立规范、科学的内控管理制度
完善行政单位的内控制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完成的,在单位内部岗位实行职责分工十分重要,明确权责,使财务工作的每一个人员都明白自己的责任,把具体的每一个责任一一落实到各环节中,财务监督、执行、反馈、决策缺一不可,才能保证财务核算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杜绝财务资金转付的随意性。在实行职责分工后,还需要建立各部门之间、岗位之间的联动协调机制,定期对联动部门进行考核,并作出奖惩。
(四)提高财务管理人员水平
行政单位中的领导、财务工作人员作为开展财务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素质与管理水平对行政单位财务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要想把财务管理工作搞好,必须拥有一支由专业的、熟练掌握技能的财务管理工作者组成的团队。行政单位要注重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培训、学习的机会,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拓展知识,培养财务人员的责任心,职业精神,令其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做到公平、客观。同时,行政单位可以加强人才引进制度,以优良的待遇吸引人才,扩大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在招聘财务管理人员时,要提高门槛,尽量寻找高素质、高水平人才,招聘工作公开公正,杜绝“关系户”的存在。
(五)细化年度财务预算工作并建立预算绩效管理机制
在财务年度资金预算编制工作中,预算定额的制定要遵循公平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原则,财务预算项目编制必须细分,强化预算约束,建立节约意识,合理安排资金切实做到有保有压,年度预算执行中的新增支出不予追加,确需在当年支出的,可通过调整内部支出结构自行消化,对年度预算内没有编制的支出项目,财务部门将不予拨付资金,保证年度资金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与真实性;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方法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改进和应用。通过不断强化预算约束体系制度,使预算调整流程得到规范,单位的支出行为有了规范性,才能减少财政经费支出不合理等行为的出现,保障每一笔经费的支出都能落到实处;加强预算绩效管理的“事中”管理的关注度,对相关部门的资金支出行为做好明文规定,贯彻落实主管部门的主题职责,优化相关部门的支出结构,实现进一步加强绩效管理的目标。
四、结语
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建立先进的财务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我国的行政单位需要不断更新财务管理观念,跟随时代的脚步,建立健全内控管理制度,培养财务管理人才,以高效的财务管理来提高行政单位工作的效益。
参考文献:
[1]冯其松.完善行政单位财务管理的若干建议探析[J].经济视野,2014.
[2]周震.新形势下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创新[J].新财经(理论版),2013.
作者:李筠 单位:四川省凉山州会东县监察局
第八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分析
摘要: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通过新会计制度下单位财务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强化,对于管理效率的提升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新会计制度下,探讨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且提出了些许针对性管理措施。
关键词:新会计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乃是行政单位与事业单位的总称,其所开展的财务会计工作需以自身特征为基点,主要是对执行预算的记录、监督及反映工作,其对行政事业单位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基于新的适合环境下,伴随新会计制度的制定实施,这对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产安全的完整性保护,推进行政事业单位稳健发展及促进预算收支计划的完成均具有始终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既定目标为:以货币为单位,反映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另对资金运作予以真实反映,另外,还利用相关系统,对行政事业单位相应经济活动进行最优化管理。新会计制度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主要涉及到机制、规章制度、法规及法律等内容。基于新会计制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对财务管理各项工作进行优化与改革,行政事业单位,需以我国会计法律及会计法规为基础,在与之相符的情况下,对其经济管理活动,以及各项收支情况,给予全面而又系统性的反映。要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所开展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合规且合法,另外,所开展的工作还需做到依法开展与落实,需能与国家有关法律政策相符,将其各项监督职能全面、切实及有效的发挥,要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以及其他类型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真实、全面且准确的信息,以此为决策制定,提供充实依据。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
(一)财务管理理念缺乏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运营管理而言,其并非将营利作为其目的所在,而是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为宗旨,就其财务资金来讲,多为政府无偿性的拨款或补贴。这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利用中,存在忽视资金管理的状况。伴随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趋深入,许多行政单位较多存在利用国有资产,开展各种额外经营活动,从中获取更多收入,诸多行政事业单位,未能设定与之对应的财务风险分析、评估及应对机制,造成其所支配的财务资金,诸多。如一些事业单位,在银行贷款获取之后,将其用于各行业中的中长期投资,此种做法便存在债务性筹资风险;另外,些许事业单位在对内、外投资方面,存在较大程度超出自身能够接受或承受的范围,至此,便会形成资金周转困难,进而引发财务风险;此外,也存有资金清算及账务处理等领域存在核算风险。
(二)财务预测及控制管理缺乏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来源,多为财政划拨,乃是无偿性的,因此,诸多行政业单位的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预算占有较大比重。但即使这样,在日常财务管理当中,仍然缺乏对预算资金及财务预算的有效控制。行政事业单位,通常未能充分准备财务预算各项编制工作,未能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造成在预算编制方面,出现不准确及不合理状况。而在资金使用中,在财务管理及预算上又缺乏对资金的约束力,当下拨资金后,实际利用中,未能依据预算对财政资金的使用进行合理分配,造成财务在管理上出现混乱状况,甚至存有挪用专项资金的违法事件。
(三)财政监督不到位
诸多行政事业单位,在开展财政监督时,严重缺乏事后检查工作,另外,在事前监督、事中监督方面,同样不足,在监督方式方面多为突击检查,缺乏日常宽领域监督;在监督内容上,多为单一事项,未能做到全方位、全过程跟踪资金使用情况。此外,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存有十分明显的过度依赖会计中心的状况,造成自身的财务管理弱化,在财务监督力度方面出现严重减低状况。
三、新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完善对策
(一)树立符合新会计制度的科学财务管理理念
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需按《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及《会计法》相关规定,就单位负责人的责任主体地位予以明确,在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建设方面,需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性,依据新会计制度规范要求,树立更为严谨而又科学的财务管理理念,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需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的干预,分清类型,优化财务资金支出机构职能,梳理工作内容及流程,使得财政资金能够用在实处,提升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二)提升财务管理制度的规范化和严谨度
行政事业单位需不断完善其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高效、有序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重点完善各领域的财务管理制度,如稽核、监督管理等方面。依据新会计制度,对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严格执行,通过强化专业培训,提升核算水平,对岗位责任制,严格遵循并执行,明确管理人员职责。核算及审批中,需与标准相统一,收支核算中,需做到透明与公开,且接收各界的监督,强化会计核算真实性,保证预算控制的准确、到位。
(三)强化财政监督及资产管理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需对资产记录、登记及估价等工作严格执行,在资产购买过程中,需实施科学合理的计算评估,避免出现闲置状况,需由相关采购部门实施统一采购,在采购方式的选择方面,需与新会计制度相关要求相符,还需合理合法,此外,在调拨资产时,需进行细致审核、登记工作,确保责任明确及手续齐全。在监督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时,需在外部监督方面进行强化,加大监督力度。财政主管部门及审计部门,需在对行政事业单位检查监督上予以强化,进而做到对财务管理及会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及规范,遵守新会计制度下的各种法律条款及规范,可通过外部监督与内部管理联合举措,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与科学化。
参考文献:
[1]黄珊.试论新财政体制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改革[J].商业经济,2009(6):29-30.
[2]刘全功.新形势下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7):87-88.
作者:蔡晓红 单位: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财政局
第九篇:国库集中支付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摘要:基于辩证的观点分析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从转变会计核算的方式,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以及年终预算结余资金核算转变三个层面,论述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影响,并提出细致划分财政资金的应用范围,提升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能力以及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的内控机制等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核算方式。
关键词:国库集中支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财务核算
国库集中支付,指的是预算单位提出申请,且按照相关规定由专门的审核机构审查合格后,由国库账户实施统一的资金支付。行政事业单位是我国重要的组织单位,对社会的发展能够产生重要的影响。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的方式也会适当发生转变,如何灵活应用财务资金,发挥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的价值,是当前行政事业单位所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文章将基于国库集中支付背景进行简单分析,希望能够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工作带来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式下,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既存在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需要基于辩证的观点看待问题并积极解决问题。
(一)积极影响
1.有助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式的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式下,能够使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够创设良好的条件,使行政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和交流,为尽快清除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1]。
2.有助于增强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综合调度的能力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需要按照统一规定执行各项操作,这种方式能够有效避免财政资金在各个部门中停留时间过长等问题,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资金调配能力[2]。
3.有助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全面监督国家统一的财政体系管理方式下,能够减少财政资金的停留时间,进而有效提升财务资金的管理效果与使用效率[3]。一旦出现任何问题,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且针对性的解决问题,降低各类不良问题的发生率,也保证了财务管理各流程的实际价值,有助于强化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全面监督。
4.有助于提升行政事业单位信息技术的管理效果信息化社会下,对各项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的提升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能够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的综合效果,在国库之间相互联网与沟通的条件下,促进行政事业单位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息的实时互动[4]。
(二)消极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灵活性完全由批复预付额度控制的方式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资金分配方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资金主导权力受到限制,故而也会造成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财政拨款频率增加,部门中操作次数、审核次数增加等情况,一旦出现一些突发情况,自身的灵活处理能力也会大打折扣。
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政资金使用权没有发生转变,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各项财务管理工作中,还需要肩负财政集中管理中,单位招标、投标工作等等,关注项目工程的实施具体情况,这些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范围,其管理难度也会有所增加[5]。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将更多的资金融入到国库中,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评价、财务管理工作等也增加了难度,限制了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职能的充分发挥。
二、国库集中支付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核算的影响
(一)转变会计核算的方式
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下,财政直接支付的方式会促使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收入方式发生转变。传统单位在受到财政资金后,进行账单核对。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式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事业支付的项目、财政补助的收入等进行账单处理,具体的实施流程得到简化,也会直接影响行政事业单位的采购情况,改善借助财务沟通转付等方式下所带来的不便之处。
(二)增加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所设置的项目内容发生了转变,增加了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在这种模式下,预算单位可以基于财政单位的具体要求,传达授权支付用款的相关规划。财务管理方式的转变形式下,行政事业单位在受到相关授权后,进行到账通知,明确用款额度并实施经费支付、经费补助等等。
(三)年终预算结余资金核算转变
行政事业单位额度结余和单位资金结余之间的项目内容也在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式下,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年终预算结余的财务核算方式,直接实现财政支付、财政授权年终支付等,简化行政事业单位中年终预算结余资金核算的方式。
三、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和核算的方式
国库集中支付下,行政事业单位可以通过细致划分财政资金的应用范围,提升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能力以及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的内控机制等方式实现财务管理和核算,保证行政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的综合效果。
(一)细致划分财政资金的应用范围
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需要细致划分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纵观当前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应用情况,除去项目经费,通常需要对单位公共使用的支付进行详细分析,做出适当分类。但是在实际的管理环境下,国库财政资金集中支付范围也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资金大多属于公共产品性质,并不是行政性质。故而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各项资金的应用范围、应用途径等等,保证每一笔资金的使用价值。
(二)提升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能力
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对信息网的建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库集中支付方式下,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进行信息网络的构建,保证各项信息的实时传递与交互。在这种方式下,才能够保证国库集中支付管理的效果。行政事业单位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内部会计电算化能力,积极借助信息网络系统实现各项财政支付、财政管理等等,并在信息化网络技术下监控财政支付的具体情况。基于当前时代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需求,需要培养更多的信息化网络人才,进而满足各项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需求,不断提升财务管理与财务核算的质量。
(三)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的内控机制
国库集中支付模式下,需要不断完善国库集中支付的内部控制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需要明确国库集中支付模式,基于行政事业单位的具体发展需求,制定完善的国库集中支付下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国库支付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中各项财务管理、财务核算活动按照规定循序渐进的开展,真正做到有章可循。一旦出现任何不良问题,及时追究相关参与人员的责任,构建责任问询机制,通过全面的制度规定保证各个部门的工作,各个岗位的分工等等。
四、结束语
国库集中支付管理方式下,能够使传统的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模式发生转变。行政事业单位需要基于国库集中支付的具体要求,通过细致划分财政资金的应用范围,提升单位内部会计电算化能力以及构建国库集中支付的内控机制等方式,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能够创设良好的条件,使行政事业单位中各个部门之间能够有效沟通和交流,增强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资金调配能力,不断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管理与核算的综合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丽香.浅析县级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5,20(22):215-216.
[2]王微.新会计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下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5,21(12):213+264.
[3]徐孝民.现阶段高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利弊及对策——基于高校组织定位和活动规律的视角[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3(13):201-208.
[4]贺敬平,王森林,杨晓林.权责发生制在我国政府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基于海南政府会计改革试点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1,06(13):42-49+95-96.
[5]任巧楠.试论行政事业单位国库集中支付业务与财务集中核算业务的有机结合[J].经营管理者,2010,18(14):264.
作者:羡小利 单位:建平县财政局
第十篇: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摘要:新预算法规的推行对于规范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促进其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本文简要分析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预算法规下优化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建议和对策,旨在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实践提供参考,从而促进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与合理性直接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2014年,新预算法规的推行致力于促进财政制度转型和优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为我国财政改革指明了方向。在新预算法规下,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也受到了挑战,其传统的财务管理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这就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积极分析和研究新预算法规中的相关内容,不断优化和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体系,这对于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以上,本文以新预算法规为研究视角,探讨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
一、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分析
(一)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相较于其他工作来说,财务管理工作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与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及科室工作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1]。加强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不是一个部门的任务,同时也需要其他各部门和全体行政事业单位员工的共同努力。新预算法的实施和推行使得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者和员工认识到了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积极更新预算观念,优化改进预算制度,但仍有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财务管理意识,缺乏对新预算法规知识和内容的学习和研究,没有形成新的财务管理观念,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也无从谈起。
(二)缺乏精细化战略体系
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涉及到的内容较多,业务流程较为复杂,实施难度相对较大。精细化财务管理指的是财务部门将财务管理业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细化分解,实现员工考核、内部计划、成本控制及决策制作等各个工作的精确化和细致化,以此来实现降低管理成本、节约资源的目的。尤其在新预算法规下,制定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战略体系至关重要[2]。就目前来看,一些地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将精细化管理理念应用到了财务管理工作中,切实执行预算条例,保证财政资金专项专用,有效实现了行政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但受到历史原因和传统体制的影响,仍有部分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上欠缺合理性,缺乏精细化的战略体系和顶层设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精细化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不利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预算编制不合理
对于财务预算工作来说,其有着综合性与系统性的特点,需要各个部门和科室积极配合财务部门来完成,但受到相关因素的影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编制工作上还存在问题,往往由财务部门统一负责,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不足。此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日常工作较为繁杂,财务人员往往缺乏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预算编制,且一些工作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一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内容过于简单,项目少列、虚列的问题时有发生,难以科学的预判、规划和论证单位全年财务收支状况,使得预算编制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实际作用。
(四)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落实不足
制度是管理的基础,对于财务管理工作来说也是如此,但就目前来看,一些地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落实不足,使得计划安排偏差较大,项目资金安排较为随意,甚至滞后于项目实施,没有充分发挥财务预算管理的作用,不仅影响了政府相关部门决策制定,同时与预算严肃性原则背道而驰。
(五)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
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至关重要。但当前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仍然存在信息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是财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对信息技术和相关知识的掌握,另一方面是一些单位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实不到位,没有奠定财务管理信息化的硬件基础。
二、新预算法规下优化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对策探讨
(一)提升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加强内部控制
首先,在新预算法规实施的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其纳入到核心工作范围中,管理层要通过岗位培训、学习交流、会议贯彻等形式加强财务管理重要作用的宣传,引导全体工作人员积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以此来保证财务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第二,我国许多市县级行政事业单位有着重效率、轻管理的问题,缺乏内部相互制约和监督机制,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适应新预算法规对财务管理的要求,建立独立内部控制部门,加强内部控制力度,提升服务水平[3]。同时应当设置审计监督部门,对财务精细化管理工作的落实进行监督,避免出现自检流失问题,树立各个经济业务流程环节,控制资金流动方向,规范资金审批流程,确做好经济活动风险管理工作,以此来为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保驾护航。
(二)完善财务管理战略体系
财务管理战略体系的规范性和完善性关系到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工作质量,关系到单位资金利用效率及收支平衡,在新预算法规实施下,应当以财务管理为核心,加强预算管理。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开展精细化的财务管理流程,保证财务信息、信息处理系统等的精细化,在单位内部形成良性效应,以此来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三)实现预算安排公开透明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研究和学习新预算法中的相关内容和细则,明确新预算法规的出发点,以此为基础对传统的财务管理观念进行革新,积极注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从责任落实到监督管理等各个流程进行全面把握,以此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具体来说,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落实目标责任制度,保证人员责任公开透明,细化财务预算指标,以单位内部部门和科室为根据分解目标任务,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上[4];第二,应当监督和检查预算管理制度落实和预算执行工作落实的情况,保证项目经费按照既定预算方案实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效益;第三,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管理的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对各个重点领域、环节及项目的资金进行严格管理,尤其对于涉及到国计民生的专项资金管理来说,更应当细化管理,跟踪监督资金投入和流向,建立台账,真正实现资金的精细化管理。
(四)优化预算编制,落实财务预算管理制度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以新预算法为基础,健全预算管理机构,优化预算编制工作,避免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首先,应当保证财务预算方案编制有着充足的时间,可以抽调单位内部技术骨干进行财务状况的深度调研,精细化、合理化论证财务预算编制的数据指标和相关规划,将历史信息和未来预测有效结合,将实际情况与财力支持结合,以此来保证财务预算编制的可操作性和前瞻性;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以科学的方式方法为基础,结合单位实际发展情况,采用零基预算法,保证预算编制的科学性[5];第三,需要科学合理的设定预算目标,并进行细致的分解,落实到各个部门、科室和工作人员,完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不仅要做好事前预算工作,同时还要做好事中控制和事后评价工作,充分发挥预算编制的重要作用。
(五)提升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积极加强财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转变传统粗放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提升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奠定技术基础;第二,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加强信息设备硬件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的财务信息化系统,为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的提升奠定硬件基础。
三、结论
综上所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着一定的特殊性,其涉及到各个部门和科室,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新预算法规实施下,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思想观念、制度完善、工作落实、信息化水平提升、预算编制等各个方面着手,打破传统财务管理的局限性,提升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薛晖.预算绩效管理改革与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模式探讨[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2]徐晓玲.新预算法视角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6:65+64.
[3]邹霖.基于新预算法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思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6,09:45-46.
[4]范英.刍议新预算法下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6,10:216+156.
[5]柳坤建.浅议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与对策[J].当代会计,2015,09:21-22.
作者:安民 单位:辽宁省丹东市审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