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影响

[提要]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日益严重,不仅误导投资者的判断,也对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与效益产生负面影响。本文从多个大股东对企业的影响、财务重述的影响和影响财务重述的因素等三个方面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弥补多个大股东的存在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为加强我国资本市场管理水平提供借鉴思路。

关键词:多个大股东;财务重述;公司治理

财务重述是指上市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告的差错时,重新表述以前公布的财务报告的行为,现今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已经将财务重述作为操纵利润的方式。财务重述数量的不断上升,对投资者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使得财务重述领域长期以来受到理论研究者的重点关注。

一、理论基础

多个大股东的存在是企业普遍的结构。在前几大股东均处于参股地位、董事会成员又代表不同股东的利益的情况下,各董事均无绝对表决权,在有关企业治理的重大决策方面可能存在不同的意见,无法迅速协商达成解决方案而延误最佳解决时机,从而对财务重述产生影响。从监督治理角度,多个大股东是企业的直接相关利益者,拥有提议召开股东大会或进驻上市公司董事会的权力,因此其拥有动机来最大化股东收益、进行监督作用。如果发现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利用财务重述牟取私利、损害公司整体价值,他们将会采取监督治理的措施,限制其财务造假行为。所以,在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下,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会降低。从合谋角度,多个大股东可能会通过共谋的方式来侵吞其他中小股东的利益。比起监督方式,他们更倾向采用合谋方式交易企业的信息以获取额外的利润,增加上市公司财务造假以掩盖牟取私利的行为。因此,在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下,也有可能损害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使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提升。

二、文献综述

已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主要围绕着多个大股东对企业治理的影响、财务重述的影响和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究。因此,本文将从这三个角度对已有文献进行归纳分析。

(一)多个大股东对企业治理的影响。多个大股东是企业普遍存在的股权结构,在这种结构组织下,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1、非控股大股东监督下的治理水平提升。近年来,学术界开始高度关注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和企业业绩的影响。Shleifer和Vishny(1986)认为,随着公司所有权集中度的提高,大股东现象普遍存在,且他们有较强的动机和能力参与公司治理,对公司管理者实施监督。在集中的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会侵吞中小股东的利益,使公司面临财务风险,增加企业的融资约束。然而,当企业存在多个大股东并存的股权结构时,非控股大股东会保护自身利益不受侵害,有效监督控股股东的行为。GutierrezandPombo(2009)和LaevenandLevine(2008)认为多个大股东会使得控股股东更加具有励精图治的危机感,降低其牟取私利的行为,提高公司价值,减少面对财务风险的情况。王运通和姜付秀(2017)发现多个大股东能缓解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导致的代理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也有其他研究认为,多个大股东的存在能够限制控股股东对公司资源的掏空和侵占,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总之,多个大股东的存在有利于企业建立有效的股东保护机制,这不仅能有效防止其他大股东的寻租行为,还能够通过建立正式的协调沟通平台缓解大股东之间的利益分歧。2、非控股大股东合谋下的公司绩效恶化。Zwiebel(1995)发现多个大股东可能会共谋侵吞其他股东的利益。蔡宁与魏明海(2011)研究指出,其他大股东持股和控股比例越相近,二者合谋获取利益的可能性越大。刘星和安灵(2010)认为如果缺乏有效的制衡力量或监督机制,容易产生“大股东控制”现象。Cheng,M.etal.(2013)研究发现,当多个大股东之间存在关联及利益输送关系时,对中小股东的利益侵占更为严重。吕怀立和李婉丽(2015)研究发现,大股东合谋显著增加了上市公司的非效率投资。与投资不足现象相比,多个大股东更容易致使企业投资过度。在这一背景下,DyckandZingales(2004)认为多个大股东越有可能控制资源在时空维度的分配,制定有利于增加其控制权的财务政策,恶化公司投资绩效。所以,多个大股东的存在也可能会加剧公司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损害公司未来现金流和企业价值,对企业治理产生负面影响。

(二)财务重述的影响。信息质量方面,吴佳婷(2017)认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与财务重述呈现负相关关系,公司进行财务重述降低了财务信息的质量;王霞、薛跃、于学强(2011)通过研究中国财务重述公司的经验证据,发现多次发生重述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更差;陈晓敏等(2010)认为,从财务重述的市场反应来看,财务重述会降低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质量的信任度和依赖性。在经济损失方面,李思勇、黄富豪(2019)认为,随着我国经济不断蓬勃发展,投资者会更加关注财务信息的披露质量,而财务重述的发生可能会使投资者的判断和决策产生偏差;何威风、刘启亮(2010)认为,投资者因财务重述,特别是财务欺诈原因引起的财务重述下造成的投资损失,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要求企业进行赔偿。周晓苏、周琦(2011)认为从整体上来看,财务重述公司进行了更多的盈余管理,原因在于财务重述公司的短期经营性应计额相对于非财务重述公司偏高,而非经常性损益却无明显差异。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性是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的目标之一。财务重述的频繁出现说明企业的信息质量欠佳,导致包括投资者在内的财务报告使用者容易产生误解,从而使自身利益受损,不利于资本市场的良好运转。在财务重述的背景下,对投资者、管理层、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资本市场环境都会造成不良影响。上市公司只有有效并且持续地执行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才能保证财务报告的公允性和可靠程度。

(三)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上财务重述的数量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把财务重述作为了粉饰财务报表、操纵利润的一种手段,引起了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关注。财务重述行为相当于对财务报告打上了一层补丁,对资本市场和利益相关者带来了严重的恶劣影响,背离了财务重述其原本只是为了保障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准确性的目的。已有研究表明,财务重述的动机较为丰富,其中主要的因素有:1、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出于获取约定薪酬、达到上市公司融资要求和迎合治理层预期的财务状况等目的,管理层拥有充足动机去采取各种手段进行盈余管理,而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一旦暴露,随之而来的就是使用财务重述手段以弥补过失。2、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当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时,公司便无法有效防止重大错报风险或辨别出财务报告中存在的错报,引起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3、公司业务复杂性。公司业务的全方位扩张意味着其内部生产管理的复杂性大大上升,管理者所管理的领域随之增大,在对公司业务进行决策以及内部控制的执行中所遇到问题的数量也将随之增多。此时,管理者无法对业务事项和交易内容进行准确的计量、分析和报告,引起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4、模糊的会计准则。当编制会计报表的过程中面临会计准则缺失时,需要依赖管理层的经验做出大量的判断。在财务报表进行披露以后,审计项目组和监管机构需要对管理层已做出的大量判断进行再判断,双重判断下,两者存在不同意见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此外,当会计准则较为模糊时,准则制定方将倾向于编制更多的补充准则以解释原会计准则。在这样的解释行为下,管理层对会计准则的理解以及如何选择恰当的会计准则难度大大增加,引起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5、资本市场的压力。在资本市场上吸引投资者的往往是上市公司的优良业绩,这就要求管理者需要持续妥善地经营公司以筹集资金。此外,当公司进入资本市场时,上市公司也需要面对多方面更加严格的监督检查。在资本市场带来的多方压力下,公司管理层更有可能在公司资金缺乏时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粉饰财务数据改变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真实价值的预期程度,希望能够在较低成本下吸引到外部的融资,进而以更高价格出售股票或是以更低的利率获得贷款完成筹资指标任务,引起财务重述发生的可能性。

三、文献述评和总结

(一)文献述评。从以上文献与研究中可以看出,通过财务重述,上市公司管理层可以达到粉饰财务报表、改善财务披露质量、误导投资者的目的,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有着恶劣的影响。因此,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有重要意义。影响财务重述的因素主要有五点,管理层盈余操纵行为、公司内部控制问题、公司业务复杂性、模糊的会计准则以及资本市场的压力。不同行业中的财务重述严重性也不尽相同,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判断,目前对于影响财务重述的因素这一方面主要集中在非金融企业的上市公司中,还有待更多元的探究。同时,通过归纳分析可知,多个大股东的股权结构是我国上市公司普遍的治理结构,对于企业财务重述的行为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这种影响效果是正面性还是负面性,取决于其他大股东对控股股东是进行监督还是合谋攫取私利的行为。一方面多个大股东可能通过对控股股东的监督限制上市公司的财务造假行为;但另一方面如果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多个大股东有可能恶化公司投资绩效。总地来说,对于财务重述的研究已经非常丰富,关于多个大股东对企业的影响也具有充分结论。许多研究已经从控股股东、机构投资者等角度,得出影响企业财务重述行为的相关结论,但从非控股大股东层面(即持股比例在30%~50%之间的多个大股东)探讨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的文献仍不够丰富,对于多个大股东如何影响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的机理还需要探究。今后的研究方向可以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多个大股东对上市公司治理的影响效果,为财务重述领域提供新的论据支持。

(二)总结。本文从多个大股东对企业治理产生的影响、财务重述的影响和影响财务重述的因素出发,对现有关于多个大股东和财务重述的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分析,多方面论证了财务重述的影响因素。文章初步探究了多个大股东和财务重述间的关系,提出多个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兼有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的两个假设,说明了目前已有文献和成果对于多个大股东对财务重述影响的研究空白,并指明未来的研究可以以多个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财务重述行为为方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加深我们对于这两者的认识,丰富多个大股东对财务重述影响的相关文献。

作者:程舒萸 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