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茯茶文化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茯茶文化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启示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茯茶文化产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摘要:泾阳茯茶文化和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对当前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启示。一是挖掘文化资源,找准产业方向;二是搭建文化平台,带动产业发展;三是制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规模;四是发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五是加大文化宣传,提升产业品位。为发展泾阳茯茶文化,通过整合茯茶品牌,加强文化宣传来扩大茯茶影响;通过加强产品研发和科技含量来提升茯茶质量。

关键词:茯茶;文化;产业;乡村振兴

1文化和产业发展

茯茶(茯砖茶),是一种经加工形成的紧压黑砖茶。经过发酵制作产生一种俗称“金花”的冠突散囊菌,具有助消化、减肥、降血脂、降血压、降血糖及抗氧化等多种保健作用。泾阳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泾河下游。泾阳实际上并不产茶,但自古以来就是南茶北运的中转之地,为了远距离长途运输的便捷,通常把散装茶叶经过加工包装,逐步产生了茯砖茶,至明清时达到极盛。清代卢坤《秦疆治略》曾记载泾阳县城的茶叶贸易盛况,而在清末时期,连年战乱,茯茶产业随之衰落[1]。解放后,新中国曾出现“红星”“人民”牌茯砖茶。1958年,为了降低茯砖茶原料的运输成本,国家将茯砖茶制作基地迁到了湖南安化,泾阳的茯砖茶厂全部关闭。从此,茯砖茶在泾阳基本消失。2008年前后,泾阳县政府和众多茶商开始恢复茯砖茶制作工艺[2]。2015年,泾阳县建成了以茯茶文化为主题,集吃、住、游、娱和购为一体的民俗茯茶镇。2016年,泾阳县茯茶生产厂家5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茯茶2万t,年产值达20多亿元[3]。茯茶文化和产业在泾阳成功“复活”并开始焕发蓬勃生机,茯茶重新成为泾阳乃至陕西省的一张名片。

2对乡村振兴的启示

泾阳茯茶文化和产业在短短十几年间由濒临消失到成功复苏并快速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鲜活教材,对其他地方乡村振兴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2.1挖掘文化资源,找准产业方向

泾阳县历史上并不种茶,但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茯砖茶的生产之地,这本身就具有传奇色彩,是难得的历史文化资源,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优势,具有独特优势。当地政府和茶商能够及时挖掘茯茶文化资源,恢复茯砖茶工艺,使泾阳茯茶文化和产业在消失了半个世纪后成功复苏发展,成为泾阳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泾阳县发展茯茶文化和产业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其中的重要原因就是能够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使产业发展具有差异化的文化优势,避免了同质化的问题。实际上,类似的模式在陕西省还有很多,如兴平的马嵬驿、宁强的青木川、山阳的漫川关及蓝田的白鹿原等。该模式给陕西省乡村振兴提供的启示之一就是乡村振兴不能采用相同模式。挖掘本地独特的文化资源,恢复本地独特的传统产业,不失为一种良好的具有差异化的发展思路。

2.2搭建文化平台,带动产业发展

泾阳县茯茶产业的发展应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以文化旅游的发展带动产业的壮大。目前泾阳茯茶镇包括4个功能区域,茯茶文化产业园、商业展示区、优美小镇及双赵村改造项目。其中仅茯茶文化产业园占地33.3hm2,包括茯茶文化展示、关中生活民俗文化展示和体验等。利用文化体验带动茯茶产业的发展,通过让消费者获得各种各样的文化体验增进对茶文化的了解,如观看茯茶工艺表演、参与茯茶加工、重走茯茶古道以及品味茯茶文化等。这种模式给乡村振兴提供的启示是有目的地搭建文化平台可以快速带动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使产业发展有了文化依托,更具有文化优势和特色;另一方面使文化发展有了产业推动,更具有发展后劲和发展动力,这样就使产业发展和文化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最终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2.3制定发展规划,提升产业规模

泾阳茯茶文化和产业发展离不开省市县各级政府的支持。早在2013年,《陕西省省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20)》中就提出“在具有悠久茯砖茶生产历史的泾阳县建设现代茯砖茶生产园区,利用陕南丰富的夏秋原料加工茯砖茶。”随后,咸阳市编制了《咸阳茯茶产业发展规划(2013—2017)》,计划用5年时间,在咸阳建成“两园”(泾阳茯茶产业园、咸阳茯茶科技产业园)“两街”(泾阳茯茶文化街、咸阳茯茶商业街)“一中心”(西北(咸阳)茯茶信息贸易中心)[4]。2016年,泾阳县了《泾阳县茯砖茶产业发展规划(2015—2019)》,提出将茯茶打造成中国第一文化茶、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名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向全球传播的文化名片[5]。省、市、县各级政府对于茯茶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迅速扩大了茯茶产业发展规模和茯茶知名度。若没有各级政府的规划设计,茯砖茶文化和产业的发展可能要走许多弯路。从泾阳茯砖茶的文化和产业发展来看,政府的支持引导和规划设计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

2.4发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泾阳茯砖茶是一个传统产品,要想在现代社会发展壮大,成为一项特色产业必须通过现代科技创新,实行现代化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一是生产方面的科技创新,近年来泾阳县制定了《泾阳茯砖茶生产技术标准》,为保证茯砖茶质量奠定了基础;同时,不断加强科技研发创新,成立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泾阳茯茶研发中心,进一步使传统的茯砖茶插上了现代科技的翅膀;另一方面是营销上的科技创新,泾阳县近年来积极推进“电商+商新型营销模式,引进苏宁易购西北运营中心入驻,被评为全国供销系统电子商务示范县。这3个措施可进一步促进泾阳茯砖茶文化和产业升级。传统的乡村产业如何在现代社会焕发生机与活力,泾阳茯砖茶的发展证明,科技创新是传统产业升级换代的有效手段,科技创新是乡村振兴的助推器。

2.5加大文化宣传,提升产业品位

茯砖茶产业在泾阳复兴后,为了不断提升茯砖茶产业品位,泾阳县不断加大茯茶文化开发和宣传力度,并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如编写了生产工艺流程,恢复了制茶老模具,创作了《茯茶情歌》等文艺作品,组织了“泾阳茯砖茶———丝绸之路文化之旅”活动[6]。打造了茯茶文化小镇,拍摄了以泾阳茯砖茶为背景的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泾阳砖茶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第3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泾阳茯砖茶”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走在泾阳茯茶小镇,处处可见茯茶的传说、茯茶的雕塑、茯茶的制作工艺,茯茶的文化气氛非常浓厚。所有这些,使茯茶产品和茯茶产业从里到外渗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极大提升了茯茶的知名度和文化品位。乡村振兴要依赖传统产业,从茯茶文化和产业的发展来看,加大文化宣传、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和文化品位是促进产业发展、加速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3发展建议

泾阳茯茶文化和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其他地方乡村振兴有着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但目前泾阳茯茶文化和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为提升泾阳茯茶文化和产业以及为其他地方乡村振兴带来一些有益的思考,提出以下3项发展建议。

3.1整合茯茶品牌,提升茯茶质量

目前,泾阳能够生产茯砖茶的厂家数量较多,而且还在不断增加。茯茶小镇售卖茯茶的门店有上百家,这得益于近几年茯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但茯茶产业繁荣的同时也出现一个问题是各种品牌名称相近、包装相似、质量参差不齐且知名度都不很高,使买家难以辨别和选择;另一方面,各种茯茶品牌相互竞争,容易产生内耗,不利于茯茶产业的发展。因此,茯砖茶产业要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对目前的生产厂家和品牌进行合理整合。一是靠市场的优胜劣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的引导,对质量好、规模大且效益好的品牌进行扶持,对质量差、效益差和规模小的厂家进行合并重组。通过不断整合提升企业的生产规模和效益,提升茯茶的质量和品牌竞争力。

3.2加强文化宣传,扩大茯茶影响

茯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茯茶文化和品牌的宣传,茯茶文化是茯茶产业的根和源。泾阳茯茶产业的快速发展也确实得益于近年来当地政府对茯茶文化的大力宣传。但茯茶目前的影响力对于茯茶文化和茯茶品牌的宣传力度还远不够,茯茶的知名度和茯茶文化的影响基本上集中在陕西省,扩大至西北地区,但在全国的影响较无法和西湖龙井、碧螺春和铁观音等其他名茶相齐并论。因此,在不断提升茯茶质量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大茯茶文化和品牌的宣传力度,组织茯茶文化宣传团队,挖掘茯茶文化内涵,创新茯茶文化宣传方式,不断扩大茯茶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从而推动茯茶产业的长效发展。

3.3加强产品研发,增加科技含量

茯茶是一个传统的产业,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把传统的茯茶产业转化为一个现代化产业,就离不开科技研发和创新。目前,虽然当地政府已经整理规范了茯茶生产标准,成立了茯茶研发中心,但就总体效果来说,茯茶的科技创新还远不够,科技对茯茶产业的贡献较小。可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茯茶研发中心,加强茯茶生产人才队伍培养,加大科研经费投入,结合现代个性化需求,研究开发适合不同年龄段的茯茶新产品,如茯茶保健品、茯茶工艺品等,不断提高茯茶的附加值,满足各种消费人群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雪莉,许芳.陕西茶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J].新西部,2016(13):15-16.[2]侯凯东.茯茶始祖“泾阳茯砖”[J].中国茶叶,2013(2):33-33.

[3]陈妮.对陕西泾阳茯砖茶电子商务销售发展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16(6):96-98.

[4]孙越赟,梁军青,杨佳.茯茶飘香咸阳城:咸阳市茯茶产业发展综述[J].西部大开发,2016(7):144-146.

[5]韩星海.山重水复茯砖茶柳暗花明丝路风:陕西咸阳市茯砖茶产业发展透视[J].中国茶叶,2015,37(12):10-11.

作者:赵新战 张曦堃 屈波 单位: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