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乡村振兴下的茶文化旅游发展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逐渐提升,社会大众文旅消费也呈现出繁荣景象。文化旅游产业蓬勃兴起,极大提升优化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布局,高效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协同发展。现基于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对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进行剖析,发现存在茶文化旅游形式单一固定、茶文化旅游缺乏文化内涵和茶文化旅游生态特色不足等瓶颈,提出加强茶文化旅游品牌塑造;拓展茶文化旅游特色体验;培育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等发展策略,以促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茶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为传承千年的中华茶文化注入新时代商业文化意涵。
关键词:乡村振兴;茶文化;文旅融合
一、发展历程
“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2012年12月,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长期坚持、毫不动摇。”党的报告指出,农业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完成上述两大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最后堡垒必须攻克,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必须补上。[1]全党务必深刻认识做好2020年“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毫不松懈,持续加力,坚决夺取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全面胜利。通过多次考察调研,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充分体现党中央对于我国“三农”工作高度重视,深入推动我国“三农”发展迈向新时代。中国是茶的故乡,至今已有四千年的发展历史,种茶、饮茶行为在古代中国社会十分普遍。唐宋以来,人们把茶作为日常生活的重要事物。随着时间更迭与文化孕育,逐渐形成茶礼、茶艺等社会道德风尚,饱含丰富的精神意境。与此同时,茶文化还与我国古典文学与市井文化密切相关,百姓通过社会参与对茶文化进行生产建构。根据《全唐诗》记载,四百余首茶诗被收录在册并被后世广为流传,充分印证中华茶文化具有悠久历史与深厚底蕴。[2]
二、概念与发展意义
(一)概念中华茶叶历史源远流长,历经千年种植生产,形成了涵盖茶艺、茶道、茶风俗、茶建筑等具有丰富内涵与高品位格调的茶文化资源。中华茶文化融合多元文化思想,兼具经济、社会、宗教、民俗等意识形态,具有极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茶文化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丰富的情趣,吸引着海内外诸多游客,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丰富的物质文化资源基础。茶文化旅游是现代茶业与旅游业交互融合形成的一种新文化生活方式,通过统筹茶叶与旅游资源,以文化旅游形式介绍茶的发展历史,传播茶的艺术风俗,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过程与茶文化意涵有机整合,综合开发利用,以形成特色文化氛围与旅游产品。[3]茶文化旅游是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双重享受,也是日常生活世界的全面更新,满足社会大众休闲需求,带来精神愉悦与思想升华,让人们在茶香中感悟人际和谐与世间大美。[4]
(二)发展意义1.优化茶业经济收益稳步增长。当今社会,茶叶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主要茶叶产区已经通过多元宣传手段推广茶叶。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推广茶叶只是基本环节,核心仍是树立社会大众对茶的忠诚与热爱。茶文化旅游发展可以为茶叶生产企业提供持续性客源,进而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这是品牌营销的重要方式。茶文化旅游发展也可以极大促进农副产品销售,通过举办“茶家乐”,可以充分促进水果、蔬菜、家禽、鱼、肉、蛋等地方特色农产品销售。设立茶文化体验馆、茶文化主题餐厅、茶文化民宿,可以丰富第三产业业态,改善服务设施,增强接待能力,实现绿色收入增长。发展茶文化旅游,可以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通过农村剩余劳动力利用,实现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将成为国家经济社会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新兴动力。[5]2.促进茶业生态可持续健康发展。茶叶种植有利于丘陵和山地气候调节与水土保持,具有极高的生物学意义和生态价值。从种植到采摘,从生产到饮用,茶完全符合“自然”的社会属性。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是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旅游业被称为“无烟产业”,茶文化旅游低碳特点符合国家“五位一体”整体布局。通过大力推广茶文化旅游,可以引导公众树立低碳消费观念,更加朝着现代、合理、科学和环保的方向发展。[6]让茶叶产区居民参与旅游资源开发与项目规划实施,可以有效提升茶叶产区居民环保意识,使当地居民更加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从而促进居民对自然资源高度重视,促进茶文化旅游可持续健康发展。3.提升茶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形象。茶文化与旅游紧密融合是新时展农村优质特色产业,提升文化旅游实力的双赢举措。茶文化旅游直接面向市场,具有重要的社会文化功能。因此,需要大力培育以茶文化为核心的文旅融合示范区,整合风景名胜、休闲购物、餐饮娱乐、主题住宿等商业业态,形成独特品牌形象与茶文化旅游产业链,提升茶文化旅游质量,着力打造规范化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构建茶文化生活新方式。茶具有浓郁的地域特征,大多以山和地域命名,这些茶在传播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声誉与品牌优势,对当地旅游发展具有较大宣传作用。但是,目前许多地区单纯依靠茶叶初级生产获取利益,缺乏第三产业发展认知,尚未形成品牌优势。因此,需要充分挖掘中华茶文化精髓,举办茶博会、茶文化旅游节等丰富多彩的茶文化主题活动,吸引社会大众眼球,进而逐步建立自身品牌优势。[7]4.构建新时代茶文化生活方式。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具有净化身心、改善道德修养、促进新时代健康生活方式有机构建等功能。[8]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社会发展最前沿,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可持续发展。党的报告指出,我国进入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因此,在促进社会平稳运行基础上,必须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发展不足等问题,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率,更好地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新时代茶文化旅游发展,可以进一步弘扬具有千年历史的中华茶文化,架起自然生态与公众之间的桥梁,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更多的人认识茶、了解茶、爱上茶,拓展新时代健康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三、存在的问题
(一)茶文化旅游形式单一固定中国的茶文化旅游尚处于发展初期,许多茶文化旅游产品仅停留在塑造企业形象和具体应用水平上,没有深入分析中华茶文化具体内涵。茶文化旅游主要是短期游览,游客并没有对中华茶文化产生深刻认识。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发展需要尝试拓展体验式文旅产业形态,让游客与茶农一起采摘和煎茶,培养综合型茶艺人才,提高茶文化旅游服务质量,满足游客对中华茶文化优质体验需求。
(二)茶文化旅游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提升旅游业人性与品牌价值的核心要素。乡村振兴背景下茶文化旅游发展需要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不断为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品位做出真正贡献。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然而目前许多人只是在物质层面对茶叶进行消费,而忽视了茶叶独特的文化内涵与精神功能,茶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不够清晰,文旅融合能力亟待加强。
(三)茶文化旅游生态特色不足中华茶文化内涵丰富,但茶文化旅游特色不够清晰,茶文化活动形式仅限于采茶、购茶与品茶,这与悠久丰富的中华茶文化历史渊源极不相称。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也是茶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地区只关心自己的当前利益,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盲目进行投资发展,造成自然环境人为破坏。由于对茶树自然属性不够了解,互联网人工智能与生态循环开发技术应用不足,进而导致温室效应,碳排放激增,严重影响茶树品质。因此,基于乡村振兴时代背景,政府和企业要深刻把握国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文化旅游和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树立尊重自然、适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发展绿色茶文化,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促进生态文明产业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四、发展策略
(一)加强茶文化旅游品牌塑造要将茶文化真正应用到生态旅游中,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高度重视旅游品牌的塑造,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打造特色鲜明的茶文化旅游主题,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乡村振兴背景下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必须充分认识茶文化旅游的生态性与社会性,并在发展过程中积极打造特色地方旅游品牌,有效整合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领悟中华茶文化,创新旅游发展业态,丰富茶文化内涵,使文化意境在生态旅游中得到充分发挥。与此同时,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还必须深入挖掘茶叶历史渊源与文化脉络,通过文化内涵吸引游客,有效提升中华茶文化传播力。中华茶文化是新时代茶文化旅游发展独具的特色优势,将其有效挖掘,形成品牌效应,能够有效促进乡村振兴,推动新时代生态旅游健康发展。
(二)拓展茶文化旅游特色体验体验是创造情感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再次访问意愿的重要因素。旅行者可以亲身体验茶叶种植过程并分享旅行感悟,与出行目的地产生情感联系,从而在特定地理空间中形成情感依恋。[9]近年来,国内开始出现特色茶文化旅游度假区,并受到游客的极大青睐。发展特色茶文化旅游,企业首先要思考如何对原有茶园进行改造升级,融入现代生活元素,运用智能化科技手段,使茶园由生产基地升级为游览胜地。目前,基于现代茶文化发展趋势,企业应当拓展茶文化发展业态,创新茶叶产品与茶文化体验服务。在此基础上,要深刻把握中华茶文化传统意涵与社会流行元素,让文化元素带动茶叶消费,形成产业集群与品牌效应,丰富文创型茶产品种类,构建现代茶文化生活方式,努力提升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华茶文化发展动力。
(三)培育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培育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让茶文化走进校园。茶文化关注人的精神世界培育与建构,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向学生传授中华茶文化发展历史,高等教育阶段,深入挖掘新时代茶文化精神意涵与人才培养方式,基于乡村振兴背景,培育德才兼备、能力兼顾的高水平茶业人才,[10]充分发挥中华茶文化教化功能,用心传递、以身示范,将中华茶文化深入全面向社会传递,促进社会大众对中华茶文化理解认知,为丰富中华茶文化时代意涵与社会价值作出专业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2]余悦.中国茶文化研究的当代历程和未来走向[J].江西社会科学,2005(7):7-18.
[3]刘玉堂,高睿霞.文旅融合视域下乡村旅游核心竞争力研究[J].理论月刊,2020(1):92-100.
[4]朱世桂,房婉萍,张彩丽.我国茶文化旅游资源现状、特性及开发思路[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6-41.
[5]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陈春芬.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385-388.
[6]李维锦.茶文化旅游:一种新的文化生态旅游模式———以云南茶文化生态旅游为例[J].学术探索,2007(1):137-140.
[7]罗灵.试析茶文化旅游酒店与茶博会的互动发展[J].福建茶叶,2018(9):306.
[8]黄晓琴.茶文化的兴盛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D].杭州:浙江大学,2003.
[9]朱学同,刘锐.茶文化旅游体验价值创新策略研究[J].茶叶通讯,2019(4):495-499+523.
[10]郑菲菲.乡村振兴视角下茶产业人才发展策略研究[J].农业展望,2019(11):84-87.
作者:陈润卿 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