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文化中古筝表演艺术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文化中古筝表演艺术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文化中古筝表演艺术的应用

摘要:古筝艺术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在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强烈的民族性特征和文化性特征。我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茶文化与古筝表演艺术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从二者融合的角度对艺术文化进行研究,能更好的品味古筝表演艺术的文化内涵,促进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传播。本文将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在探索二者相通之处的基础上,对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的融合应用机制进行了探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古筝表演艺术;茶文化;艺术融合

在茶事活动中最初作为配乐的主要是古琴曲,近几十年,随着我国古筝表演艺术逐渐上升了新的台阶,古筝艺术家们创作出了众多新的古筝曲,古筝演奏技法也逐渐完善,这为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的融合创造了条件,不论是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地区还是广袤辽阔的地方平原,古筝在茶事活动中都开始受到重视,成为茶事活动中最重要的背景音乐之一,如何将古筝表演艺术融入到茶文化体系中,也成为新时期重点课题。鉴于此,将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的融合应用作为研究对象,从多角度探索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的有效应用措施,能为古筝艺术的发展以及我国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传播奠定基础,促进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在现代社会实现良好融合发展的目标。

1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功能的相通之处

在我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发展历程中,茶道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与音乐艺术的发展和传播之间一直保持着相对较为密切的关系。从唐代开始就已经出现禅茶文化,并且禅茶文化在晨钟暮鼓之声得到了相应的应用和传播。发展到宋朝时期,我国茶文化开始向着成熟化的状态发展,饮茶的风俗习惯也逐渐出现,从上层宫廷士大夫群体向着普通群众层面转移,对茶文化与音乐文化的融合发展产生了相应的影响,并且随着茶文化向着大众化发展方向演进,社会上逐渐出现了以休闲娱乐为目的的茶文化场所——茶馆,并且茶馆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相对泛化的城市中出现,茶馆的出现也带动了茶文化与音乐艺术的合理化传播,音乐艺术开始成为茶馆中的背景音乐,为茶事活动增加了文化内涵和意境,对茶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着重要的影响[1]。在这种情况下,古筝表演艺术逐渐发展成为茶事活动中的背景音乐,在茶馆中名人雅士一边品茶论道,一边聆听古筝音乐艺术,成为我国茶文化发展方面最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茶文化的文化意蕴也愈加丰富,被赋予了更加高雅、纯洁的艺术内涵。在茶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希望能通过对茶道的研究和品味,提升自身精神境界,使精神领域向着更为广阔的空间延伸,这属于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之一。而古筝演奏艺术逐渐成为我国民族传统乐器中具有代表性的形式,一般表演者会穿着民族服装进行演奏,乐曲能实现对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传达,民族性特征明显,并且古筝表演艺术同样表现出雅俗共赏的文化特征,能为茶事活动助兴,也能让人们在品茶问道的过程中感受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皈依,发二,选取新风格筝曲以顺应时代的审美需求。古筝乐曲空灵的意境中对茶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使人们的精神得到慰藉和满足[2]。基于此,在发展茶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从茶文化与古筝表演艺术的融合角度进行分析,基于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的相通之处对茶文化艺术的发展进行探究,发挥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的融合发展促进二者在现代社会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

2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的应用价值

将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有效的应用,能在二者融合应用的基础上对茶文化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也能促进古筝表演艺术文化内涵的丰富,加快艺术传播发展进程[3]。具体分析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的应用价值,发现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能促进茶文化内涵的彰显。在茶文化发展实践中融入古筝表演艺术,实际上是将古筝表演艺术与茶事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借助古筝表演艺术的力量提升茶事活动的文化品位,提升茶文化展示环节的精神境界[4]。一般情况下,在茶事活动中发挥古筝表演艺术的作用,能在茶事活动中实现对茶文化的更好全是,使人们对茶文化中宁静、淡泊的精神文化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促使受众能在品味茶水的同时感受到古筝文化艺术的熏陶,产生对茶文化的深入理解,从而促进茶文化内涵在表演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彰显,为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其二,能满足品茶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在茶事表演活动中将古筝表演艺术作为背景音乐,能形成对观看者的多重感官刺激,使观看者保持内心宁静的状态,从而全身心的投入到茶道表演活动中,提高古筝表演艺术的综合艺术效果。同时,发挥古筝表演艺术的作用对茶事活动进行补充,能让人感受到精神的慰藉,全身心得到极大的放松,减轻观看者的精神压力,在淡泊精神的影响下寻求心灵的皈依和精神的净化。如此就能借助古筝表演艺术的力量,促进茶文化与古筝音乐艺术的融合,满足品茶人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品茶人对古筝表演艺术的认同感,从而有效促进茶文化在现代社会得到良好的传承和传播[5]。其三,能增强茶文化传播的系统性。将古筝音乐艺术融入到茶事活动中,能发挥音乐陶冶人情操的作用,并且音乐艺术与茶文化中对心灵宁静的追求和对高尚情怀的肯定进行多元融合,能借助茶文化的力量和音乐载体的作用促进茶文化在现代社会得到良好的传播,切实突出茶文化与古筝表演艺术的综合融合效果,为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奠定基础[6]。可见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古筝表演艺术的支持,有效促进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的融合,可以最大限度的彰显二者的综合影响力,构建茶文化与古筝表演艺术交汇融合的生态关系,使古筝音乐文化艺术以及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呈现出系统性的特征,切实优化传承和发展综合效果。由此能看出,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选取合适的切入点将古筝表演艺术融入到茶文化中,能为茶文化的传播和茶文化内涵的彰显提供相应的支持,也能为古筝表演艺术在现代社会探寻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茶文化艺术和古筝表演艺术实现多元化发展,彰显艺术魅力,使我国传统艺术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能呈现出全新的发展态势。

3在茶文化中合理应用古筝表演艺术的建议

茶文化与古筝表演艺术的融合要想真正发挥出二者的价值和作用,就要从多角度探索二者融合发展的措施,彰显古筝表演艺术的价值,促进茶文化呈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从而提高茶文化传播传承综合效果[7]。下面就结合实际情况对古筝表演艺术在茶文化中的合理应用进行分析:

3.1选取古筝演奏与茶事活动的契合点

古筝艺术文化在我国发展历史悠久,距今已经有2700多年的历史,并且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受到社会音乐艺术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古筝艺术文化的创作特点和艺术表现风格会表现出不一样的特征,也逐渐流传下来诸多的经典曲目,浓缩了历史文化的精华部分,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8]。因此现代社会茶事活动中,借助古筝表演作为背景音乐,将古筝表演艺术融入到茶事表演活动的方方面面,把握古筝表演与茶事活动的契合点,能最大限度的彰显古筝艺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促进茶事活动的文化艺术性得到进一步体现。首先,在对古筝曲目进行选择前,要对曲目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意境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结合茶事活动的文化主题对曲目进行合理化的确定。一般而言,在我国经典古筝曲目中,每一首曲子都具有不同的思想文化内涵,如《将军令》是对古代战场厮杀场景的描绘,显然不适合融入到茶事活动中,而在茶事活动中选择《出水莲》、《春江花月夜》等作为背景音乐进行演奏,则能发挥古筝音乐艺术对茶事活动的辅助作用,真正发挥古筝表演艺术的价值和作用,使茶文化挖掘和渗透取得理想的效果。其次,要探寻古筝表演艺术与茶事活动的一致性,古筝表演艺术与茶事表演活动本身都具有特定的节奏,在将古筝表演艺术融入到茶文化的过程中,要注意结合茶事活动的节奏对古筝表演曲目进行选择,并实现节奏的有机融合,展现茶文化特色。如在普洱茶茶事活动中,为了能有效表现出普洱茶厚重、古朴的特点,在对古筝表演曲目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就可以尝试选择《渔舟唱晚》、《广陵散》等曲目作为背景音乐,确保古筝表演艺术能真正与茶事活动融合在一起,赋予茶事活动全新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促进茶事表演活动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可见在将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进行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对古筝曲进行合理化的选择,并探寻古筝表演艺术与茶文化的契合点,能促进古筝表演艺术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为茶文化传承和传播提供良好的支持。

3.2选取新风格筝曲以顺应时代的审美需求

古筝曲不仅仅有古典曲目,随着时代的发展也进行了创新,现代古筝表演艺术家创作了一些新的古筝表演曲目,将近现代古筝表演曲目融入到茶文化中,能产生不同的表演艺术效果,还能增强茶事活动的新颖性,避免观众产生审美疲劳感。综合我国茶文化的发展进行分析,在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背景下,茶事活动不断融入新的元素,茶文化的艺术内涵也得以丰富[9]。如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金骏眉,与传统正山小种就存在一定的血脉联系,是在对正山小种改进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的,在外观上和内在口感上却与正山小种存在明显的差别。又如近几年广泛流行的小青柑茶,是将普洱茶与新会陈皮进行融合的产物,其口感和冲泡方式与传统普洱茶存在明显的差异。此外在观音红、枸杞茶方面,这种变化也相对较为明显。在此情况下,茶事活动也需要随着茶文化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调整,如果仍然选择传统的古筝曲就会导致无法满足当代茶叶产业发展壮大的现实需求,也会导致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融合发展陷入困境。鉴于此,在发展现代茶文化的过程中,结合茶事活动的现实需求,可以尝试选择近现代较为常见的古筝曲作为背景音乐,将古筝表演艺术与茶事活动进行融合,为茶文化的发展注入古筝音乐艺术元素,让品茶者能产生耳目一新的感受,增加时代个性,赋予新的文化内涵。在实际对现代古筝曲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可以将常静的《呼吸》、《离弦》;伍芳的《万华镜》;刘星的《闲云孤鹤》;吴莉的《蝴蝶与蓝》等作为典型的代表形式,使茶事活动能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保障茶文化能逐渐被现代人所接受和肯定,有效促进茶文化在现代社会传承和发展取得显著的成果[10]。

3.3挖掘艺术内涵诠释复合价值

对于茶事表演活动而言,古筝表演艺术的有效协调和配合能促进茶文化底蕴的挖掘和文化意境的彰显,因此在将古筝表演艺术融入茶文化的过程中,不仅仅要体现传统文化的相互交汇融合,感受历史文化融合的魅力,还要把握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内涵,从古筝音乐艺术与茶文化在意境传达和精神表现方面的高度一致性,从高雅文化层面探索融合发展的复合价值,从而提高古代传统茶文化传承和发展效果。在实际工作中,将古筝表演艺术融入到茶文化传承发展体系中,使古筝表演活动能与茶事活动融合,较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对艺术内涵进行深入挖掘,促进复合价值的有效诠释。例如将茶事活动与《高山流水》古筝曲进行融合,要将茶文化中庄严肃穆、古筝音乐艺术中温柔细腻的艺术文化特色进行融合,使欣赏者能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魅力形成全新的认识。我国历来有茶琴一脉的文化传统,茶文化与古筝文化的融合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现代社会背景下通过对古筝文化与茶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探索二者复合表演方面文化内涵的有效诠释,能促进古筝艺术更好的融入到茶文化体系中,实现最佳表演艺术效果,促使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传播和发展也能产生更加广泛的影响[11]。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促进茶文化与古筝表演艺术有机融合的过程中,对于古筝表演艺术的实际应用要注意结合茶文化的特点进行细化的分析,要对茶的甘苦之分,不同茶叶品种的多元化文化内涵进行分析,从而对曲目进行合理化的选择,使人们在品茶的同时能获得情感的熏陶和渲染,加深对茶文化与古筝音乐艺术的理解,有效推动传统文化在社会范围内得到良好的传承和传播。

4结语

综上所述,不论是对于古筝表演艺术还是对于茶文化来说,艺术的融合都能展现出文化传承和艺术创新的优势,使茶文化和古筝表演艺术在现代社会得到良好的发展。因此在当代茶事活动中,要注意积极探索高雅艺术的发展,将古筝表演艺术与茶事活动进行有机融合,形成融合优势,让受众在品味茶文化的同时也能享受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为古筝艺术和茶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发展注入全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张蓉颜.古筝表演艺术在茶艺中的体现研究[J].福建茶叶,2018,40(07):112.

[2]王冠.古筝韵律中的茶心茶味[J].福建茶叶,2018,40(06):465.

[3]于慕琪.浅谈古筝表演艺术与音乐表现力[J].黄河之声,2020,63(09):61.

[4]金亚迪.太极古筝融合表演艺术研究[J].黄河之声,2020,63(06):21.

[5]阿如娜.从艺术角度谈茶艺表演中的配乐选择[J].戏剧之家,2019,29(02):71.

[6]孙海燕.浅谈新世纪音乐在茶艺表演配乐中的应用[J].北方音乐,2017,37(22):9.

[7]赵蕴涵.古筝表演艺术音乐表现[J].戏剧之家,2020,30(16):53.

[8]乌云塔娜.关于古筝演奏艺术规范化的思考[J].中国民族博览,2017,26(04):133-134.

[9]郑婉依.“气”与“韵”在古筝演奏艺术当中的表现探析[J].北方音乐,2017,37(06):42.

[10]宋晓胤,杨晓,陈玉琼,娄勇.茶艺配乐选择创新尝试——引入新世纪音乐[J].中国茶叶,2014,36(05):38-39.

[11]于慕琪.古筝表演艺术的古典美分析[J].黄河之声,2020,63(12):65.

作者:聂珺 张丽娜 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