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探析霜冻对茶叶的影响及防御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低温实况
茶树冠层温度出现明显下降,A园和B园最低叶温分别为-0.03℃和-0.02℃,均低于0℃。6日20时,受冷空气影响,叶面温度已降至0.6℃左右,夜间持续下降,至7日3时叶面温度已经接近或低于0℃,并持续3~4h,7时日出后叶面温度迅速上升。此次过程先因北方强冷空气入侵,气温急降,风停后夜间晴朗,辐射散热强烈,气温再度下降,最低气温和叶面温度均低于0℃,为典型的平流辐射霜冻现象。
2灾情评估
2.1总体灾情
2013年绍兴早春气温较常年偏高,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利于春茶萌发和新梢生长,4月上旬各个品种茶叶均处于采摘高峰期,此时茶芽和嫩梢的抗低温能力较弱,极易造成茶叶冻害[4]。而冻害程度与低温出现的时间早迟、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有关。低温出现的时间越迟,日最低温度越低、持续时间越长,则对茶树芽叶的危害越大。此次过程在6日出现较强冷空气后,夜间气温降至4℃以下,茶树叶面温度低于0℃,且维持较长时间,致使部分茶芽细胞中的水分结冰。7日早晨日出后,升温很快,导致茶树叶片迅速解冻,对茶芽造成进一步伤害[5]。据调查,此次霜冻造成绍兴市各地茶园均遭受不同程度的灾情。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绍兴市受冻茶园1.17万hm2,其中嵊州受灾最为严重,受灾面积达0.6万hm2,经济损失近1亿元。具体表现为,当日茶树冠层出现冰晶(白霜),以后嫩梢出现枯焦发黑。冻害发生后,受冻茶园在其后10d内基本无茶可采。
2.2品种差异
受茶树抗寒力、萌发时间等影响,不同品种茶叶受冻害面积显著不同。从茶园A同一区域的乌牛早、龙井43、鸠坑、福鼎大白茶等4个品种的冻害情况看,乌牛早为特早生品种,3月中、下旬为采摘高峰期,4月上旬已经进入采摘末期,未采摘部分受冻无法采摘,整个区域乌牛早受冻率约为61%;龙井43和福鼎大白茶为早生品种,4月上旬正值采摘高峰期,是冻害面积最大的品种,受冻率达80%;鸠坑为中生品种,萌芽相对较晚,主要萌发期在3月中旬,受冻面积相对较少,受冻率约为69%。调查表明,此次霜冻过程对绍兴地区不同品种茶叶均造成明显冻害,其中龙井43为代表的早生品种尤为严重,其次为鸠坑为代表的中生种,乌牛早等特早生种因进入采摘末期,受冻相对轻些。
2.3地形差异
绍兴茶园主要分布在海拔50~500m的山丘地带,受地形地势影响,茶叶受冻程度呈现显著差异。据实地调查,此次冻害严重区主要分布在地形闭塞的小盆地、山脚低洼处和海拔较高的山岗处,山坡和海拔较低的山冈处受灾相对较轻。这主要是因为夜间山谷周围坡地冷空气下沉,并在谷底或低洼处停滞下来,形成“冷湖”,因此气温较低且维持时间较长;而山坡中部由于空气流动畅通,冷空气沿坡下沉,周围暖空气补充,出现相对暖带;山岗处与大气热交换容易,受海拔高影响,最低气温相对较低]。对比茶园A和茶园B的夜间气温变化可知,由于两地分别位于低洼地带和海拔较低的山冈地带,6日20时两地气温均在9.9℃,之后茶园A气温迅速下降,7日6时降至0.8℃;而茶园B则呈缓慢直线下降趋势,7日6时最低为2.3℃。如以气温低于4℃时茶叶开始受冻,茶园A受冻时间长达9h,而茶园B受冻时间为3h。由此表明,在晚霜冻影响过程中,低洼处茶叶较海拔较低山冈处,受冻强度更大,冻害持续时间更长。分析绍兴市自动气象站最低气温随海拔高度变化可知,最低气温在0~150m随海拔增加呈波动下降趋势,海拔增加100m气温下降4.1℃,其中100~150m平均最低气温为0.87℃;150~400m最低气温则呈现回升趋势,其中300~400m平均最低气温为2.07℃;400m以上最低气温又出现明显下降。表明在海拔150~400m为4月7日冷空气影响出现的逆温层,此高度范围内茶园冻害轻于山丘平原地带。
3.1调整品种结构,选育抗寒品种,合理布局茶园
目前茶农为提高经济收益,多以种植早生种为主,遇到严重霜冻后,往往全部绝收。应通过合理搭配早、中、晚生茶树,大幅降低茶园冻害损失风险。在新建茶园时,尽量选择适合绍兴气候且抗寒性强的茶树品种。有条件的茶园可在茶园周围或迎风面栽植防护林,可有效降低风速,减弱空气乱流交换,同时减缓山坡冷空气流动速度,提高茶园温度。
3.2加强茶园培育管理和设施建设,提高茶树抗寒能力
秋冬季施肥应多施杂肥或猪牛粪等暖性农家肥,少施或不施氮肥,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提高茶树有机物质的积累量;加强茶园设施建设,如喷滴灌、防霜风扇、无纺布、塑料大棚等设施,以提高茶园抗冻防冻防灾能力。
3.3做好冷空气来临前的防霜冻措施
如茶园面积较大,可选择在易形成“冷湖”地带,通过喷水法增加茶园土壤和空气水分,使芽叶温度维持在0℃以上;还可根据风向、地势、种植面积合理设堆,在气温降至2℃左右时点火发烟,以防止园区热量扩散,提高茶园温度。
作者:叶建刚 金志凤 杨再强 单位:浙江省绍兴县气象局 江苏省农业气象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气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