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制茶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制茶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制茶工艺对茶叶品质的影响分析

茶叶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以绿茶为例,自唐朝以来就开始利用蒸青团法加工绿茶,后来到宋代改为蒸青散茶,明代则采用炒青法。在茶叶加工过程中,应对各道工序进行严格掌握,否则会影响茶叶品质。现将以绿茶为例,说明制茶工艺对绿茶色泽、滋味、香气等品质的影响。

1制茶工艺对茶叶色泽的影响

色泽是茶叶品质的外观表现,绿茶的色泽主要由叶绿素、花青素、类胡萝卜素、叶黄素和茶多酚等多种物质氧化形成的有色物质所决定的,而加工工艺对该氧化反应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不同的加工工艺将对茶叶的色泽产生较大的影响。例如,高山茶摊青时间可适当延长;高档名优茶采用机械杀青效果较好,揉捻反而不利于保持茶叶的色泽。而温度对色泽的影响更是较为严格,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色泽的保持,滚筒杀青机温度控制在220~250℃色泽较好,做形阶段则应控制在60~80℃,干燥阶段控制在70~80℃有利于色泽的保持。

2制茶工艺对茶叶滋味的影响

滋味是茶叶品质种最为重要的一个影响因素,对于绿茶而言,其滋味的主要来源是鲜叶高温杀青后,抑制了酶的活性,使鲜叶汇总固有的品质成分得以保留从而形成绿茶的滋味。绿茶一般味感浓厚,回味甘甜。绿茶外形多样,不同品种可以加工成同一外形的绿茶,同一品种也可以加工成不同形状的绿茶,而不同工艺所得的茶叶品质差异较大。不揉捻或轻揉捻时,茶叶组织受到的损害较小,热作用时间短的制茶工艺更有利于鲜叶原料品质的发挥。对同一品种的茶叶加工成不同形状的成品茶时,品质差异不大。如对福云6号鲜叶进行加工时,一芽二叶的原料加工而成的品质最佳的为眉型茶,其次是毛峰,卷曲型最次;而用一芽三叶的鲜叶为原料进行加工时,品质最佳的仍为眉型,然后是卷曲型,最后是毛峰型。除加工形状工艺对滋味会产生影响外,其他加工工艺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做形温度、投叶量、杀青方式以及杀青仪器等。以做形温度和投叶量为例,投叶量增加时,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但叶绿素却呈下降趋势;低温和高温状态下做形可有助于茶多酚、氨基酸、可溶性糖的积累,但会破坏茶叶的色泽和香味的高火味,结合两方面的影响,可将做形温度控制在70~90℃,投叶量控制在100~150g/槽较为适宜。

3制茶工艺对茶叶香气的影响

对于绿茶来说,香气主要是由鲜叶中原有的,或在制茶过程中生成的芳香物质产生的。绿茶在经过多道工序后,生成的香气比自身原有的香气成分要多数十种甚至近百种,在加工的各个阶段香气成分会发生变化。

3.1摊放工艺

鲜叶在摊放阶段会随着水分的散失而发出青草气,促进愉快香型芳香物质的生成。经试验验证,摊放时间控制在4h,游离态的香气含量达到最高。虽然摊放失水有利于香气的积累,但失水量应根据茶叶的品种、气温、湿度等条件进行控制,一般控制在70%左右较为适宜。

3.2杀青工艺

杀青阶段会促使茶叶香气发生根本性变化,高温作用下青叶醇得以挥发,同时苯甲醛、香叶醇等芳香类物质含量上升,杀青是茶叶香气形成的主要工序之一。

3.3揉捻工艺

揉捻后做形是获得优美外形绿茶的关键工序,但这一工序却对绿茶香气的发展极为不利,多数香气成分下降,极大地影响了茶叶的香气品质。同一茶叶品种,揉捻后的与未揉捻的相比,香味差异巨大;不同品种的茶叶,揉捻后的香味差异较小。

3.4干燥工艺

干燥工序主要利用热物理化学作用对茶叶进行处理,这一阶段对茶叶香气的发展至关重要,茶叶在经过干燥工序后,其芳香物质的含量与之前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低沸点的青草气味物质的量继续减少,而使人愉快的炒香糖类胺反应产物的含量增加。对不同温度的辉锅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温度较高时能增加芳香醇和萜烯醇类化学物质的含量,有利于茶叶香气的生产。

3.5复火工艺

茶叶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时,茶叶香气品质会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下可通过复火工艺改善茶叶的香气。陈茶一般具有正戊醇、顺-2-戊烯醇、2,4-庚二烯等化学成分,经过复火工艺后,以上物质的含量明显减少,同时生产少量吡嗪、糖醛、吡咯等物质而具有复火香味,进而达到提升茶叶香气品质的目的。

4结语

茶叶的制取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不同的加工工序对茶叶品质的影响不同。对绿茶来说,摊青时间长短或杀青温度会对色泽品种有影响;茶叶加工形状、做形温度、投叶量等因素则可能会对茶叶的滋味产生影响;而茶叶的香气则会受到摊放、杀青、揉捻、干燥和复火等工艺的影响。在制茶时,应根据茶叶的品种、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加工工艺,以便使茶叶的综合品质达到最佳状。

作者:蒋正祥 李桂芳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