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文化通感现象下有效翻译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作为一种在古诗文中较为常见的修辞手法,通感在部分文献资料中也被称之为“移觉”,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翻译过程中也同样出现了大量通感修辞方法的运用情况,这对于我们研究通感相关问题提供了良好的语料。而品茶作为一种典型的精神层面上的感受,在对香茗进行品鉴的过程中,应在保持内心平静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触觉、视觉、味觉、听觉和嗅觉,而这五种感官彼此之间也同样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因此,无论是在《续茶经》,还是《茶诗三百首》中,都存在大量运用巧妙的通感修辞方法。针对上述情况,在本文的研究中,以《续茶经》、《茶诗三百首》为语料基础,对其同感修辞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并对其翻译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通感;翻译;茶诗;续茶经
我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而作为我国茶文化典籍中的璀璨明珠《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有着特殊的文化价值。在本文的研究中所引用的“茶诗”主要是指以茶、茶文化为表达内容的中国古代的“写茶之诗”,其主要特点为:“诗中有茶”。客观上来说,作为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交汇的产物,茶诗在艺术表现力、美学价值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1]。而《续茶经》作为我国茶文化史上的巨作,和陆羽《茶经》并成为茶文化百科全书,涵盖了茶叶从采摘到品鉴的一系列内容,在国内外的茶文化发展过程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本文研究中,以《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为研究语料,对翻译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的通感现象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对其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以期望能够为我国茶文化的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翻译问题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从而让我国茶文化重新走向世界,创造更为灿烂的茶文化。
1通感相关理论
1.1通感的定义
纵观国内现有研究成果,当前能够得到学术界普遍认可的通感定义为:在对客观事物进行描述的过程中,通过巧妙的词汇和句法的运用,使感觉发生转移的一种修辞手法,通常情况下可根据语言环境、表达目的而将人的触觉、听觉、味觉、视觉以及嗅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和融合,以达到一种奇妙的感官转换的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段。实际上,通感修辞手法不仅仅是一种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也同样可以是心理活动的集中映射,在我国古典文学中有着广泛定义应用[2]。
1.2通感的分类
在国内专家学者所形成的研究成果中,由于参照系的差异,形成了大量分类方法。其中具有代表意义的如高明芬等,根据发生转移的感觉,将通感划分为:“听声类形”、“由嗅类形”等若干情况。而在本文的研究中,在系统分析《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的通感现象过程中,也同样参照了这一划分方法。通常情况下,通感为低级情感向高级情感映射、简单情感向复杂情感映射。按照其复杂程度,可以划分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根据这一情况我们有理由认为,由触觉映射到其他感官的通感手法是最为常见的,而通过大量语料资料的分析,也同样验证了这一观点。笔者将在下文研究中为这一论断提供必要的论据支持。
1.3通感现象的解释性研究
以当前已有心理学和生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来解释,运用认知语言学对通感加以阐述,是通感现象解释性研究的核心内容。而随着世界范围内认知语言学的快速发展,郑克鲁波德莱尔首次提出“通感”相关概念之后,认知角度对通感进行研究的成果已经越来越多,并逐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2茶诗、《续茶经》中通感的分类
正如本文开始部分所介绍的,在本文研究中,将按照通感中感觉转移方向来对《茶经三百首》以及《续茶经》中的通感修辞手法进行分析。本文将根据通感中感觉的转移方向来对茶诗和《续茶经》中的通感进行分类。通过对这两部茶文化著作的简要分析,笔者将其划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由触觉映射其他感官、由视觉映射其他感官、由嗅觉映射其他感官[3]。下面我们将按照这种划分方式加以详细阐述。
2.1由触觉映射其他感官
从触觉向其他感官映射是最为常见的通感修辞方法之一,在本文所研究的两部著作中,也同样如此。这种情况客观存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触觉是最为低级的感官之一,因此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以及文学创作过程中,也同样习惯于触觉的运用,而通过触觉来表达其他感官的感受,也同样成为通感手法中最为常见的通感表达方式。笔者从《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中,挑选了几个较为典型的由触觉类形的例子。
2.1.1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味皆重,莫能及也。选自《续茶经》
2.1.2欲知花乳清冷味,须是眠云跂石人。选自《西山兰若试茶歌》
2.1.3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选自《续茶经》
2.1.4轻烟渐结华,嫩蕊初成管。选自《茶笋》在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发现,触觉中的“重”被用于视觉感官的描写、“冷”被用于味觉感官的描写、“轻”也同样被用于味觉感官的描写。这种运用方式,为读者提供了眼前一亮的表现方式,生动而形象地展示了感官的色彩,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在这些茶文化相关的文献资料中,茶的视觉增添了重量,茶的味觉增加了质感,无疑极大的强化了表达效果,给读者以更为深刻、强烈的阅读体验。
2.2由视觉映射其他感官
2.2.1细嚼花须味亦长,新芽一粟叶间藏。选自《咏茶花诗》
2.2.2盖建茶之味远而力厚,非江茶之比。选自《续茶经》
2.2.3又名玄茶,其味皆似天池而稍薄。选自《续茶经》
2.2.4要及新香碾一杯,不应传宝到云来。选自《同公择咏茶碾诗》视觉是我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相关报告,人类信息的获取,有超过九成以上都是依靠视觉完成的。因此在文学表达中,利用视觉来对其他感官加以表现也同样是非常常见的情况。较为典型的如:“车声绕羊肠”,就是用视觉通感的方式表达煮茶的声音的绝佳例子。
2.3由嗅觉映射其他感官先看下面两个例子。
2.3.1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选自《西陵道士茶歌》
2.3.2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选自《与亢居士青山潭饮茶》首先我们对2.3.2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前我们必须得承认,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例子,代表性方面较弱,其通感手法的运用非常巧妙,通过溪水流动过程中“潺潺”的声音来表达爱茶之人不忍离去的心理状态,同时也将时间已晚、暮色渐深的时间背景表达的淋漓尽致。而2.3.1则是一个较为具有代表性的通感用法,主要是通过嗅觉中的香味感官来表达净水在口中甘甜的味觉感受,这也是《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中较为少见的嗅类形的用法。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各种通感用法在我国古典文化中的运用层出不穷,极大的生动了整体画面感,而这也同样在客观上对我们的翻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茶诗三百首》和《续茶经》中通感的翻译
通感的翻译,始终是传播我国古典文化过程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问题,如何通过英语来合理的将传统文化中的通感修辞方法恰当的表达出来,不仅需要有相应的技巧,也同样要有丰富的经验作为依托。而在茶文化的翻译过程中,通感修辞方法的翻译也同样有一定的技巧,恰当的利用能够帮助我们保留原汁原味,并帮助读者更好的了解我国古典茶文化的精神内涵。例如,在“谁把嫩香名雀舌,定来北客未曾尝”的翻译中,用“thetendersweet”来翻译“嫩香”,显然,这是一种典型的直译方法,将原文中所引用的通感表达手法直接的保留了下来。这主要是因为,人类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各民族人们群众有着广泛的共通之处,而英汉在通感方面也同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所以通感的翻译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都可以采用直接翻译的方式进行,这不仅能够原汁原味的展现我国古代先贤的思想风貌,同时也有效的展现了语言美,让不同国度的读者能够直接的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所在。不过我们也同样应该注意到,由于历史、文化、思维方式、语言表达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影响,英汉通感上也同样客观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汉语中,“酸”和“脸”搭配之后,只能在一些方言中形成“一副酸溜溜的脸”的意思,而英文中“酸”和“脸”(asourface)则是“一副愠怒的面孔”的意思。而在茶文化通感现象翻译的过程中也同样如此。例如在“茶之、色重、味重、香重者,俱非上品”一句的翻译中,并没有用“heavy”表达“重”,而是用了“deepcolor”来表达“厚重”的意思,这是非常典型的意译翻译通感修辞的例子。因此,为了将意思表达的更为精确,我们也同样应该根据多种因素而选择意译的翻译方式,淡化原文中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免影响理解。
4结束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以《续茶经》、《茶诗三百首》为语料基础,对其同感修辞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按照感觉转移方向进行分类并分别进行了论述,然后对其翻译过程中的直译和意译问题进行了介绍,指出通感在中英文翻译的过程中,采用何种翻译方法必须以保证不影响原文理解为前提。正如上文中所介绍的,在《茶诗三百首》、《续茶经》等茶文化古典著作的翻译过程中,大部分通感修辞手法都采用直译的方式进行翻译,这对于强化读者的阅读体验、直观的展现我国古典文化魅力都是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而针对一些由于文化差异、语言习惯所导致的原文、译文无法对等的通感修辞的翻译,则应从具体的语句含义出发,采用意译方式,以保证译文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钱钟书.钱钟书集•七缀集[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
[2]岳东生.漫谈通感[J].当代修辞学,1994(5):26-27.
[3]李国南.论“通感”的人类生理学共性[J].外国语,1996(3):34-40
[4]高明芬.通感刍译[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85(1)
作者:李丹 单位:河南机电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