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经中的茶文化英译策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经中的茶文化英译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经中的茶文化英译策略

摘要:实践中将《茶经》进行英译面临着极大挑战,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的传递,这本身就对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难知晓,若在英译中只是直观的进行转译,将使得英美人士难以理解《茶经》中的诸多文化信息。为此,具体的英译策略包括:形成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清晰界定翻译对象在文化传播中的职能、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强英译可读性、建立起直译与意译融会贯通的英译风格等四个方面。

关键词:《茶经》;茶文化英译策略

由唐代陆羽所编著的《茶经》开创了历史,其被称为历史上第一次对茶叶种植、饮茶、茶道原理做出了系统性论述,从中可以观之中国茶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茶文化也逐渐被世界各国人士所关注,并随着国际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将我国茶文化精髓翻译成英文而推广开来,则成为了当前翻译界所需要引起重视的课题。之所以将这项工作称作为“课题”在于,实践中将《茶经》进行英译面临着极大挑战,如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的传递,这本身就对英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者,如茶道原理所蕴含的古代美学和思维方式,也对英译提出了需要解决的问题。不难知晓,若在英译中只是直观的进行转译,将使英美人士难以理解《茶经》中的诸多文化信息。因此,研究《茶经》中的茶文化英译策略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1对《茶经》中茶文化的解构

根据《茶经》的内容涵盖,可以将其中的茶文化解构为以下三个部分:

1.1茶叶种植部分

这里不去分析《茶经》中对茶叶种植技术的论述,而是从文化视角来进行解构。显而易见,《茶经》生成于唐代所以其在对茶叶种植的论述中,充分体现出了唐代那时的农耕文化。与西方农耕文化不同,中国的农耕文化植根于亚细亚农业文明之中,即形成了以井田制为代表的公田和私田交织耕作的特点。而且,古代中国的农耕文化又与宗法制度相联系,这就使得唐代的茶叶种植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共同劳作。可见,这样就深入到了农耕文化之中来理解茶叶种植特点。

1.2茶叶饮用部分

从历史唯物主义观的视角出发可知,茶文化来源于国人的生活实践和生产实践。而对于饮茶而言,它首先作为一种生活实践的内容而存在着,逐渐在国人的主观能动性下,结合了自身的审美情趣、民族精神等最终升华为一种文化。从而,这就使得不同地域的人们具有相异的饮茶文化。在《茶经》中对饮茶方式进行了论述,但在现有的英译成果中却难以凸显其中的文化气息。考察现有的英译成果可知,其更像是一种说明文而无法使英美人士感受到我们祖先的智慧和审美标准。

1.3茶道原理部分

茶道是茶文化的最高境界,也是国人待人接物、处世哲学的一种外在体现。唐代的中国与当时其它国家相比,其文化水平应处于领先地位。而这里的领先地位,便部分反映在茶道原理部分。而且,茶道也是英美人士所感兴趣的部分,所以也构成了英译中的重要内容。

2茶文化英译难题分析

实践表明,目前的英译难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文言文转换为现代汉语方面

这里存在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即作为英译的承担者并不一定具有坚实的文言文基础,而面对《茶经》这部技术性较强的文言文作品而言,可能更加感到无从下手。不难理解,若是在文言文转译成现代汉语中存在着知识性错误,那么便自然会导致英译成果会背离陆羽的原创。另外,市面上存有《茶经》的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对照版,但这也较少由茶学专业人士所著。因此,仅仅在文言文转换中兜圈子,将难以保证《茶经》知识体系的完整性。

2.2由现代汉语转译成英文方面

从笔者与同行的业务交流发现,许多同行为了最大化忠实于原文,而习惯于采取直译的方式。对此笔者认为,若是译者能完全掌握翻译对象的内容实质,则采取直译的方式也八九不离十。但对于具有较强专业性和文化性的作品《茶经》来说,根据文言文转换之后的现代汉语来进行直译,仍难以充分表达陆羽所要体现的内容。究其原因便在于,汉语本身所含有的隐喻、类比成分是英语国家的人士无法理解的,这实则与国人的思维方式不无关系。

2.3针对英译完成后的润色方面

在本文的开篇之处已经指出,将《茶经》翻译成英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文化交流,和对中国茶文化进行对外传播。从中可知,为了增强英文《茶经》的可读性,这里还需要对其进行润色。然而,在润色中便可能存在着画蛇添足和主次不分的情形。所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英美人士对《茶经》的认同度。以上三个方面的难题,便构成了茶文化英译策略的问题导向。

3破解难题的思考这里从三个方面,来对破解难题进行思考:

3.1对译者茶文化知识储备的思考

将视角聚焦到当前的大数据时代,译者在面对内容各异、专业性较强的翻译对象时,仅仅依靠自身的英语语言水平则是远远不够的。关于这一点,在对《茶经》的翻译中便得到了显著的体现。因此,在克服自身在翻译中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在学习效应下不断夯实他们的翻译功底,这里就需要从加强译者的茶文化知识储备上下功夫。事实上,这里的知识储备并不一定要建立起长期的知识积累过程,而是可以借助当前的大数据网络来做好翻译前的功课。

3.2对《茶经》的英译职能的思考

这里所要思考的问题在前面的论述中已经多次提及,即对《茶经》进行英译的目的是什么。这里的目的可以归为:第一,向英美人士传递中国茶文化信息;第二,作为教科书的形式对外进行茶文化教学。事实上,本文在开篇之处就将对《茶经》的英译定位于第一个职能之下。这也就意味着,在对其进行英译时应融入当时的人文元素,以及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概括。这样一来,不仅能增强《茶经》英译版的可读性,也提升了该作品的思想性。

3.3对茶文化对外交流预期的思考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涉及到待人接物之学,也涉及到人生哲学之道,它完全与国人的生活特征与思维习惯相融合,从而它也只有在中国文化圈中能被完全理解。因此,我们不能指望英美人士能通过《茶经》来全面获取中国茶文化的元素,这是不可能的,也是做不到的。因此,在润色部分应着力于关乎古代中国文化传统的内容,这样有助于英美人士进行阅读。

4茶文化英译策略设计

根据上文所述,茶文化英译策略可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设计:

4.1形成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自主学习能力

许多译者并没有意识到建立自学组织系统的重要性,而这在大数据时代下则是至关重要的职业能力。针对《茶经》的英译而言,需要译者具备一定的文献搜索能力和茶文化知识储备。然而,这不可能通过长期的系统性学习而获得,只能依靠大数据平台和译者的自学能力来支撑。因此,译者在英译《茶经》之前,可以通过百度百科来从总括层面了解《茶经》的体例,以及借助知识共享平台来获取前人对《茶经》内容的解构信息。

4.2清晰界定翻译对象在文化传播中的职能

当前在对外推广茶文化时,可供使用的手段十分丰富,如开展以茶文化为主题的生态文化旅游项目,以及以饮茶为主要内容的城市文化游项目。为此,《茶经》在这里尽管也起到传播我国茶文化的作用,但其也具有自身职能的局限性,当然也同时拥有自身职能的比较优势。根据笔者的调研可知,英译版的《茶经》可以作为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文化礼物)赠送给英美人士,这种具有可收藏的文化载体便是《茶经》的比较优势。因此,在英译上应突出它的文化底蕴。

4.3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强英译可读性

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目的,一方面在于充实英译版《茶经》的内容,另一方面则是增强《茶经》的可读性。对于后者而言,应引起译者的重视。英美人士一般将《茶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来进行看待,这就要求译者在英译时需要使之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形成融合。前面已经提到,《茶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时需要突出饮茶和茶道等两个环节。

4.4建立起直译与意译融会贯通的英译风格

这里则主要指向了译者的英译能力了,笔者认为,需要建立起直译与意义融会贯通的英译风格。首先,英语本身就具有开放性的特征,面对《茶经》中的诸多专用术语在难以进行意译的情况下,则需要采取直译的方式,甚至可以考虑用汉语拼音来应对。这样一来,实则就提升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地位。最后,还需要从语言顺应论中来进行英译的技术把握,语言顺应论(linguisticadaptationtheory),或作为一种语言顺应理论的语用学(prag-maticsasalinguisticadaptationtheory),是比利时著名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Verschueren创立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在他看来,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环境和语言结构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英美国家在历史上深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进而其国民在思维习惯上呈现出直线型、理性、量化、细化等特征。因此,在对《茶经》的英译中还需要注意到这一点。

5小结

本文认为,由唐代陆羽所编著的《茶经》开创了历史,其被称为历史上第一次对茶叶种植、饮茶、茶道原理做出了系统性论述,从中可以观之中国茶文化的深厚文化底蕴。但若在英译中只是直观的进行转译,将使得英美人士难以理解《茶经》中的诸多文化信息。通过问题讨论后认为,英译策略应围绕着:形成适应大数据时代下的自主学习能力、清晰界定翻译对象在文化传播中的职能、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增强英译可读性、建立起直译与意译融会贯通的英译风格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郑淑明.卡特福德翻译转换理论在科技英语汉译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翻译,2011(4):21-22.

[2]袁劲柳.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与翻译技巧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4(1):45-46.

[3]宁雅静.英语翻译中跨文化视角转换及翻译技巧研究[J].学园,2013(29):33-34.

[4]毛春华.转换生成语法视角下的英语教学探析[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1):51-52.

作者:李绍青 祖青海 单位:华北理工大学

相关文章阅读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