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采茶戏创新与本土特色的艺术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采茶戏作为茶文化派生出来的一种戏曲种类,是茶文化与戏曲两种不同艺术类型的相互融合的结果。赣西采茶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既融合了当地的本土特色,又不断地实现自身的突破发展,形成了具有深远意义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赣西采茶戏的创新和发展的研究,探讨赣西采茶戏的艺术特色。
赣西采茶戏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历千百年的发展在戏曲文化领域显示着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这种戏曲形式生动活泼,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将赣西地区的本土特色显示得淋漓尽致,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地方文化艺术形式。赣西采茶戏中的艺术形式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还彰显着赣西人民独特的精神品格的内在品质,并且为自身的发展和创新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1赣西采茶戏的创新
1.1丰富了原有剧目的主题意蕴
随着新时期的发展,赣西采茶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也为赣西采茶戏的发展和传播提供了物质条件,这时的赣西采茶戏进入了一个发展的高峰期。赣西采茶戏在原有剧目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对原有的剧目《茶童哥》、《补皮鞋》等除了改编其传统的剧目外,还加入了一些新的题材,并与当地的生活息息相关。如《怎么谈不拢》、《风雨姐妹花》等剧目加入了现代生活和革命历史题材。传统剧目《茶童哥》在原有的基础上还改编成为新的戏曲形式,并且得到了广泛的好评。这些改编剧目的成功上演为赣西采茶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在继承传统采茶戏的基础上吸收新的表演艺术形式,发展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赣西采茶戏《茶童哥》由原来的民间灯彩《九龙山摘茶》演变而来,并且成为赣西采茶戏的始祖。经过大量的改编,赣西采茶戏中的茶童成为剧种的主要人物,并且对戏剧的结构进行了精简,赋予茶童形象化的人物想象。赣西采茶戏在不断的发展创新中突破了艺术难关,将小剧种的采茶戏不断突破成为大剧种的采茶戏,并且在艺术形式上不断地进行调整。在采茶戏的不断发展中,应用大戏的模式,在表演中还应用了小戏的风格和气势,连音乐唱腔也沿用原有小戏的基础唱腔。采茶戏小剧种的演出为采茶戏的发展开辟了新的路径,并且借鉴摘茶舞、茶灯舞等艺术形式,并融合到戏曲中,更加丰富了赣西采茶戏的艺术形式。
1.2突破生活原生态的传统范式
赣西采茶戏是由当地的采茶歌和采茶舞等艺术形式发展而来的,当地的人们长期生活在山区和丘陵地区中。在赣西采茶戏的发展初期,是以当地人们的采茶生活场景为主要的表演形式,并将其作为主要的剧情和典型的戏剧事件,再现了当地人们的喜怒哀乐,十分得诙谐幽默,充满着当地人们的生活气息。赣西采茶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半班形态,是在三脚班与大班之间的一种戏班形式,例如抚州的采茶戏、赣北的采茶戏等,他们都是在三脚班的形式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增加了小生、老生、花脸等戏剧人物。由于戏曲表演的艺人比三脚班多一半,因此被人们称为半班,半班不仅继承了原有的小戏剧的形式,又发扬了各地大班的艺术成分,表演的形式和技巧更加的完善,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力的创新和研究。赣西采茶戏不仅扩大了剧目,而且还有整本戏和台本戏,如南昌采茶戏《方卿戏姑》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在戏曲表演方面一个艺人身上能够身兼多个角色。传统半班艺人具有成熟的技艺,且在表演中具有多种技能。另一个是三脚班形态。在发展的过程中赣西采茶戏吸收了大量的艺术成分滋养自己,表演形式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虽然形式离不开三脚班,但却具有成熟的表演艺术风格。赣西采茶戏的许多传统剧目都源自于当地的生活,与人们的生活和劳动息息相关,因此烙上了深刻的地方特色,如《板凳龙》、《补皮鞋》等都与赣西人们的生活场景密切相关,因此在群众中受到热捧。赣西采茶戏始终保留了江西采茶戏的初始阶段,生活原生态的传统范式,表演艺术生动活泼。当代的采茶戏与三脚班的传统采茶戏都有生活原生态特征,但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采茶戏中的日常生活情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的采茶戏虽然经历了时代的变革,大多取材于人们的历史革命和生活现实,通过有血有肉鲜明的人物形象将人们的现实生活描绘得十分生动逼真,并且符合时代的发展潮流和趋势,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1.3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推出精品力作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活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广大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因此也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改变而出现了新的变化。戏剧作为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戏剧反映出广大农村的变化。农村题材的现代戏创作成为赣西采茶戏的主要发展方向,已经成为具有代表性的戏剧风格。其中赣西采茶戏中最具有影响力的作品就是《快乐标兵》。赣西作为客家民众的聚集地,又是珠三角的后花园,当地采茶戏随着时代的变化创作出许多描绘新农村生活的剧目如《榕树湾传奇》、《换亲》等,这些新创作的采茶戏剧目与现代农村的生活场景息息相关,并且故事情节都是围绕新农村建设而展开。其中赣西采茶戏的《快乐标兵》作为采茶戏的主要代表作品,将新农村的面貌描绘得焕然一新,戏剧中高歌时代的主旋律,反映出生活的快捷,揭示出深刻的社会矛盾,塑造了一批批具有鲜明形象的新农村建设代表人物。时代的发展赋予了戏剧新的任务,这也是戏剧随着时展而不断创新和完善的结果。社会历史的发展必然会带给戏剧艺术形式和主题思想的改变。这也是戏剧自身发展的一个重大的规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赣西采茶戏如何在新时代的潮流下反映出赣西地区人们新的生活面貌,更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真实地将现代人们的生活场景真实地反映出来,是赣西采茶戏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无限动力。
2赣西采茶戏与本土特色融合的表现
2.1赣西采茶戏具有浓郁的客家风味
赣西采茶戏主要以赣西的民歌小调为基础,在逐渐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唱腔,其中最为独特的要数采茶戏中的衬词。衬词的唱腔妩媚,将客家人们在山间劳动的神情、动作以及山间动物的神态描绘得栩栩如生。赣西采茶戏以其独特的山间乡民创作的茶味芳香小戏为主,这也是客家民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衬词作为赣西采茶戏的重要艺术特征,主要是通过衬词来达到烘托氛围,制造情绪的作用,从而保持整个赣西采茶戏在结构上保持完整和均衡。同样衬词还有增加节奏感和律动性的作用,在采茶戏中能够将氛围功烘托得更加热烈。衬词大多来源于赣西地区人们劳动中的口语词,如啊、呀、哎呦等,与客家人的劳动生活息息相关,也是赣西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口语词,充满浓郁的客家生活气息和赣西地区的地方特色。赣西采茶戏中的角色被称为两单一丑,也就是三脚班的主要艺术形式。小旦主要是由淳朴的农村人扮演,并且与丑角构成矛盾关系。赣西采茶戏中传统的曲牌共有200多个,并且根据不同的强调和风格分为三腔一调。其中茶腔是赣西采茶戏的主要声腔,且取自于赣西的民间地区。定弦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戏剧冲突比较明显,人物的情感出现深刻的变化,并且唱腔独具一格。
2.2赣西采茶戏具有赣西独特的审美追求
赣西采茶戏作为赣西地区的主要艺术形式,也是赣西地区人们精神娱乐活动之一,代表着赣西地区民众的审美追求,反映赣西地区人们的情感和精神个性,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赣西采茶戏集中表现了赣西地区人们的人性和美德,反映出赣西地区人们的精神追求和淳朴的性格特征。如赣西采茶戏中的《茶童戏主》主要讲述的是淳朴善良的茶童为乡亲们打抱不平的故事,歌颂了茶童美好的品行。赣西采茶戏在理想追求和人生观上并没有文学作品那样直抒胸臆,而是通过自身独特的艺术形式将赣西地区人们的价值观表达出来。赣西采茶戏在讴歌高尚品德同时,也在用高度的戏剧夸张手法将丑恶的面貌公布在大庭广众之下。如《试妻》就表达了对恶势力的揭露,从而达到弃恶扬善的目的。赣西采茶戏从审美角度看并不是单纯地抱着审美理想,而是从赣西客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生活热爱的情怀出发表达一种悠然自在的审美情怀,满足不同层次的审美需求。赣西采茶戏的审美价值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其外在的表演形式也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如矮子步。矮子步是赣西采茶戏运用人们日常的采茶生活演变而来,模拟采茶负重的情景,在腰间挂着老虎头鲤鱼,通过四肢的动作展示其中的情感,根据不同的节奏变化,将动作和戏剧的音乐两者统一起来,给人给视觉和听觉的审美享受。矮子步动作十分欢快,并且从童年步子学起,人们被这种童真所感动,忘掉一天的疲劳。赣西采茶戏中的小调分为多种表现形式,并且作为赣西采茶戏的一种独特的民间文化形态,保持了自由活泼的艺术形式,又能够真实地反应出赣西地区人们的生活场面,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3结语
赣西采茶戏作为一个重要的戏曲流派,在赣西地区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和传承,随着时代的变迁,赣西采茶戏也在不断地创新自身的艺术形式和表演内容,但无论怎样创新总是与赣西本土的劳动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始终带着赣西本土的地方特色和鲜明的艺术色彩。因此研究赣西采茶戏有助于更加深刻地了解赣西地区的艺术形式和本土特色,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雪玲.民间“丑”的意趣和乡土“美”的升华--从赣南采茶舞的化丑为美说起[J].民族艺术研究,2015(3):73-80.
[2]王月琴.福建客家擂茶民俗文化探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13):29-30.
[3]邬伟魁,陈繁华,严倩茹等.梅州客家民间医药研究概述[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84-3987.
[4]商虎,郭雅玲.我国茶叶标准化进展及面临的问题[J].福建茶叶,2010,32(6):2-6.
[5]刘秋彬.鉴尝茶叶,首重风韵[J].福建茶叶,2014,36(3):35-36.
[6]杨菊.试论赣南采茶戏的美学品格[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3(6):117-120.
作者:许乐乐 单位:湖北第二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