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茶文化与英语教学分析(7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茶文化与英语教学分析(7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茶文化与英语教学分析(7篇)

第一篇:茶文化导入英语教学模式分析

摘要:文化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文化课程的语言教学,是不完整的,也是片面的,对学生的整体发展,以及语言教育能力,语感掌控能力的发展产生了巨大阻碍。在此要求下,我国英语教学中,应该积极引入文化课程,渗透相关文化内容,整合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促进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升。茶文化继承了中国传统民族文化中最为经典、最具特色,具有价值的部分,极具教育价值与人文价值,在当代英语教学中进行茶文化导入,不仅可以完善英语教学体系,而且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茶文化;导入;英语教学

茶文化导入下的英语教学模式,需要产品从茶道精神、茶艺精神等方面入手,通过茶道精神与茶艺精神在教学中的普及,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促进语言学习效率,奠定学生语言文化基础。本文对茶文化导入英语教学模式进行几点研究分析,希望文本的研究能够给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1茶文化角度下英语教学模式构建思路

我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随着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使得茶文化的内容也更为丰富。将茶文化应用到教学领域,可以确保学生学到与茶文化有关的生活知识和内容。茶文化针对于外来文化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对二者的融合可以帮助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知识。由于英语适用于多种场合,因此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英语基础和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为以后适应各种社会场合奠定基础。

1.1英语教学模式中的茶道精神

古人对饮茶有着独到的见解,邀请三五个好友一同饮茶,探讨生活、思考人生。由茶文化而形成的茶道,更是茶文化的精髓。不同人对茶道的独到理解形成了多种思想流派,在追求艺术的同时,也让人的内心可以远离世俗的嘈杂。品茶的同时可以让内心趋于宁静,并能以平和的心态去思考人生。将茶文化应用到英语教学课程当中,学生可以在理解茶文化的同时,避免被外界的喧闹声音所影响。保持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学生由于在教室中学习茶文化知识,因此可以更全神贯注的听取教师的意见。针对英语教学课程,学生在反复练习基础单词和语法的同时,认真思考英语的客观规律和使用技巧。对茶文化的思考让学生对英语内容有了全新理解和认知。学生通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到更为深奥的英语内容知识,这对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更多英语学习方法有积极促进作用。只有保证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茶文化思想学习英语知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英语教学模式中的茶艺精神

茶艺就是对煮茶的整个过程进行细致化、艺术化展示,让其更具有观赏性。整体流程包括茶叶的选取、茶水的选择,再到煮茶、烹茶的技巧和方法,茶具的各种使用以及与环境的衬托,形成了高雅的、朴实的茶艺表演形式。由于在进行茶艺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需要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整个表演环节中,因此必须集中注意力,不能受外界的任何事情所影响。学生通过观察茶艺表演,学习到这种沉着、宁静的处世态度,然后将这种心态应用到英语学习当中,可以避免对英语课程产生厌烦的心里,让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指导完成听、说、读、写、译的每个训练任务。教师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讲解,会让学生感到厌烦,假如改变这种教学方法,让师生良好的进行互动,或者让学生上台讲出自己学习英语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应对不同能力学生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有针对性的思考、进步的同时,促进身心健康成长。

2茶文化导入前的教学准备

综上所述,茶文化与英语教学有着一定的关联,合理的制定以茶文化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方案,可以确保学生有逻辑的进行思考和学习英语知识,具体教学方法有以下三点分析

2.1茶文化导入教学版块的教学准备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以茶文化作为学习英语的基础,可以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学生有阶段性的学习英语知识,使英语口语能力和英语写作能力有层次的提升。学生还需要主动去发现和学习,对生活中出现的英语单词和英语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利用自身能力学习其中的知识点,将不懂的内容记录下来,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讨论。为了降低听力难度,导入茶文化以后,让学生事先阅读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材料,只有确保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学习到更多的与英美人有关的饮茶文化和饮茶知识,才能确保学生能够听懂听力中所描述的英语内容。

2.2茶文化导入知识拓展的教学准备

为了适应不同的学生,教师在开展以茶文化为基础的英语教学课程的过程中,需要确保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学生在学习阶段不应该局限于教师提供的英文资料,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或者阅读与英语有关的书籍,了解西方国家的茶文化知识。不同国家围绕茶文化有着独到的理解和认识。在中国,有上千年的饮茶习惯,而其他国家对于茶也更是情有独钟,因此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之前,学生需要掌握基础的中西方茶文化知识,了解西方人饮茶特点和饮茶习惯,才能为学习英语知识做好准备工作。

2.3茶文化导入课堂管理的教学准备

众所周知,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开展英语教学课程,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教师需要学会在讲解英语知识的过程中,适当的融入茶文化知识,让学生可以通过积累学习到更多与茶文化有关的知识,并利用自身对茶文化的理解,学习英语知识内容。

3茶文化导入中的教学管控

针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大学生,开展英语教学课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导入茶文化知识:

3.1对难易程度的管控

学生由于进入了大学英语学习阶段,因此对于茶文化有了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教师在讲述英语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按照茶文化的难易程度适当的讲解与茶文化有关的知识,学生需要以教师指导的茶文化内容为基础,将茶文化中可以应用到英语学习的内容提炼出来,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学生需要懂得自主,利用网络查找与茶文化有关的英语知识内容,通过对各种重点句型和关键词的认识和分析了解由英美人所撰写的英语资料中,哪些可以为自身学习英语知识服务。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空间,让学生可以按照自身的想法,并结合教师给定的方法完成英语学习任务。

3.2对拓展范围的管控

大学的英语课堂上的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较为宽泛,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课程安排和课时要求。学生可以按照需要学习的茶文化选择相关英语教学课程。随着中西方茶叶贸易的往来,中西方对于茶文化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因此,开展英语教学课程的同时,需要让学生拓宽英语思考范围,保证学生可以理解西方国家对于茶文化的思考方式,并逐渐对这种文化形式表示理解和认同。

3.3对切入时机的管控

恰当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技巧,可以确保教师有阶段性地开展教学内容。适当的切入与茶文化有关的知识,可以避免学生产生知识凌乱的感觉。学生接受这种授课方法和方式以后,才能确保学生在课堂中安静下来,安心学习英语知识。

4茶文化导入后的教学反馈

通过将茶文化与英语教学相融合,可以确保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产生兴趣。但是教学重点需要以英语知识为主,而非导入的茶文化。按照学生的反馈需要完成以下三点工作内容的调整:

4.1提高学生学习反馈的权重

传统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加依赖教师讲解的知识内容,习惯了被动的接受知识而非独立去思考知识内容和信息来源。因此,教师在进行英语教学之前,需要按照学生反馈的信息内容适当地设定不同难度的英语课程。经过长期的试验表明,学生及时反馈对教师开展英语教学课程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利用不同年级对英语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意见,可以让学生学习到更加更加完整详细的英语知识。

4.2建立集体调研的反馈机制

这里所指出的反馈机制是针对于教师开展的一项调查活动。课堂上,教师将茶文化与英语教学内容相联系,通过对不同信息的理解和反馈,让学生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内容。学生针对这种教学模式给出自身的理解和看法,并通过学校的正规渠道提出自己的意见。学校建立集体调研团队,让学生与学校、教师共同合作,完成英语课程内容的制定工作,在保证满足教学指导大纲的前提下,制定出符合学生要求的教学方法。

4.3反馈信息下开展集体备课

对于较好的融入茶文化的英语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保留。学生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于自身无法适应的教学模式及时给出指导性意见,让教师与学校进行商讨,并给出最终解决方案。确保学生完成不同难度的英语学习任务,学习到需要的英语知识。通过总结以上三个方面的教学反馈信息,学校对教师开展以茶文化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模式和教学机制有了全新的理解和认识。在确保学生可以遵从青年教师给出的教学方案的同时,需要解决以下两个问题:第一,青年教师是否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因为青年教师刚刚接触英语教学,因此无法将茶文化知识灵活的切入到英语教学内容讲解上。还有,教师对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掌握不足,因此无法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课程和发掘学生的潜质。第二,教师的职业道德意识。为了确保学生可以按照教师指导完成学习任务,教师首先需要具有先进的思想,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青年教师虽然有一定的学历,但是学术水平和教学水平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需要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完善自身的能力,确保开展这种教学模式以后,学生可以更容易接受和适应。

结束语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茶文化导入下的英语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分析,通过这些研究发现,语言教学中合理进行文化导入是非常必要的,针对学生语言能力发展以及语言教学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曦颖.英语“文化导入”教学模式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61-66.

[2]董岩.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问题[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61-163.

[3]董盈溪.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2):221-223.

[4]范玲玲.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4(1):98-100.

[5]丁洁.“文化导入”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海外英语,2013(6):16-17.

作者:申丽霞 单位:郑州科技学院

第二篇:中英茶文化差异对英语交流和教学的促进

摘要:中国是茶叶的发祥地,在茶叶走出国门的进程中,这种特殊的饮料也被英国人所喜爱,并在英国广泛传播,形成了其独特的下午茶文化。本文全面分析和探讨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从茶文化的分类、饮用、礼仪等方面,加以深入的剖析和对比,并将中英茶文化与英语语言相融合,使其成为语言交流的工具和载体,充分发挥出中英茶文化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功能和促进作用,从而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英语文化知识和背景。

关键词:中英茶文化;差异性;英语;交流;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工具,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融入文化,使其成为统一的整体。而中英茶文化正是英语语言教学和交流中极好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对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对比,使英语语言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英语语言的涵义及语用技巧,激发其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提升英语语言综合素养。

1茶的起源与分类

中国是茶叶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和审美内涵,在它不同的发展时期,显现出了丰富的、多样化的文化内容和思想,中国著名典籍《茶经》就详细记载了中国传统茶文化的源流、发展和文化内容,唐宋时期,茶文化达到了鼎盛。随着中国茶叶贸易的发展,中国茶叶开始销往欧美国家,逐渐成为了西方国家的喜爱的饮料,并且茶也被翻译成为不同的读音,风靡世界。我国的茶叶品类繁多,有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白茶、黄茶等,不同的茶叶品类有其各自独特的口感和特性,其清新自然的口感、平和质朴的茶性,为中国的文人雅士所推崇和喜好。在当代社会之中,茶叶也成为了一种具有保健功能的饮品。

2中英茶文化差异分析

2.1语言交际视域下的中英茶文化差异

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分析中英茶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可以从语言交际的视角,探索中英茶文化的字词涵义,明晰中英茶文化的相同涵义和不同涵义。在中英茶文化的相同涵义字词之中,如:茶碟teaplate;茶具teasets;茶树teaplant;茶杯teacup等。在中英茶文化的不同字词涵义的包括有:Adifferentcupoftea(汉语的涵义是指有差别的人);Youarenotmytea(汉语的涵义是指你并非我喜爱的类型);ForalltheteainChina(汉语的涵义是指不为金钱所诱惑,就算有再多的金钱也不会去做某一件事情);TaketeawithSomebody(具有贬义的汉语含意,主要是指狭路相逢的涵义。)

2.2非语言视域下的中英茶文化差异

2.2.1饮茶历史的差异。中国是茶叶的发祥地,有五千年之久的茶文化历史,民间流传的“神农尝百草”的传说,由此可以看出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而英国茶文化是中国茶叶经由商人从事茶叶贸易之后,传入西方国家的,英国茶文化是始于16世纪,并且初始阶段是流行于英国王室和贵族阶层,由于茶叶初始传入英国的时候,价格极为昂贵,是一种英国的奢侈品,获得英国上流社会的青睐,到了18世纪英国茶文化才得以普及,并形成了英国独特的英国下午茶文化习俗和礼仪。2.2.2饮茶习惯的差异。在中国茶文化之中,追求茶叶浸泡的本真口感和自然味道,讲究“清饮”的饮茶习惯,追求茶叶浸泡之水、茶叶盛放之器具,享受于茶叶“清饮”时的醇正口感和香味,在饮用的时候,有诸多讲究,习惯于饮茶时的轻啜,而不主张饮茶时的畅饮方式。并且,人们饮茶的时间也并不固定,讲求随心而饮,没有时间和场合的限制,习惯于饮茶之时的舒适自在的惬意享受。而英国茶文化之中,则喜爱“混饮”的方式,他们主要饮用红茶,并在饮用的时候,依照个人的喜好,在茶叶之中添加牛奶、果汁、蜂蜜、黄油等,并辅以水果、果脯等甜品,通常习惯于饮茶的固定时间的规定,如:英国上午茶、下午茶、晚安茶等,尤其是英国的下午茶文化,已经成为了一种人际交流的平台,。2.2.3中英茶文化精神内涵的差异。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极为丰富,它融合了儒家、佛家、道家的思想哲理和审美内涵,体现出不可比拟的文化魅力,在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茶道之中,可以充分领会茶文化之中的宁静致远、淡泊、自然、和谐的处世哲学,在烹茶、煮茶、饮茶的优雅情境之中,可以将茶的自然灵性融入自己的身心之中,使品茗者的心灵更为纯净和澄澈。在英国茶文化之中,以维多利亚下午茶最为典型,它讲究饮茶时的优美姿态、举止优雅得体,充分体现出英国人精致的生活品味、健康的生活追求。

3中英茶文化在英语教学和交流中的促进作用分析

3.1中英茶文化语言对比分析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中英茶文化语言分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在英语教学和交流中,要充分明晰和了解中英茶文化语言的对比差异,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在对比分析中英茶文化的源流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英语词句的教学,如:betracedbackto、bebornin、teaculture等;在对比中英茶文化的内容差异时,可以引入“茶语”,如:中国人的饮茶喜好类型是绿茶“greentea”,而英国人的饮茶喜好与他们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有关,他们通常热衷于饮用红茶“blacktea”,并在普及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英国独具特色的英国下午茶“AfternoonTea”,英国人视红茶为国家的国饮“nationaldrinks”,喜好举办名流荟萃的茶会“teaparty”。在中英茶文化的思想差异分析下,可以看到中国茶文化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哲理思想和精髓,可以向学生介绍与此相关的词汇:Confucianism、Buddhism、Taoism等,让学生感受和体验在这些词汇中所蕴含的神秘东方传统文明和思想。由此可见,中英茶文化语言的差异性对比分析,可以在英语教学和交流中极大地丰富学生的英语文化常识,能够使英语教学课堂和互动交流更为生动和形象,良好地促进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达到较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3.2词义对比中茶文化差异引领学生深入感知语言内涵

在中英茶文化语言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词义对比的策略,使学生更为深入而透彻地感知和体悟语言和文化的融合魅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和记忆,加强了英语学习能力。例如:中英茶文化的对比差异之中,对于饮茶的时间不尽相同。英国有固定的饮茶时间,可以向学生介绍英式下午茶的不同表达形式:Lowtea和Hightea,我们可以采用词义对比的策略对其进行理解,而不能采用汉语的语言思维方式,将其理解为矮的茶和高的茶,而要充分结合英国下午茶文化习俗,明白Lowtea是固定词组,表达出英式下午茶的固定涵义,并且通过对Lowtea的饮茶习俗、方式和礼仪的理解和学习,可以深入地把握英式下午茶的语言和文化内涵。在英国普遍饮用的红茶之中,其红茶的词汇表达方式为:blacktea,我们不能采用汉语的思维方式将其理解为黑茶,而应当基于词义对比策略,向学生介绍和讲解英国红茶发展的源流和历史,进而了解到英国茶文化形成的渊源,丰富英语茶文化教学内容。

3.3感悟茶文化作品,享受原味英语语言的运用

在引导学生进行英语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学生推荐原文名著,以充分展示英国文化底蕴和语言的不同魅力。在进行文学名著的英语教学中,可以引入茶文化作品,让学生品味和体悟茶文化作品中的英语语言运用特征和形式,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和语用能力。例如:可以引入茶文化名著《呼啸山庄》,由此可以看到英国贵族阶层和平民普遍民众之中流行的英式下午茶文化,由此了解英国茶文化的普及程度和习俗礼仪等习惯。还有吉辛所作的散文《四季随笔》一文中,也用热烈的语言表达出作者对于茶文化的喜爱之情。教师在引入这些优美的英国茶文化名著的过程中,可以增进语言交流与茶文化的互通,更好地对学生产生深刻的语言浸染和影响。

3.4结合茶文化影视作品,提升英语学习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直观、形象而生动的茶文化影视作品,在学生欣赏英国茶文化的影视之中,享受到原汁原味的英语语言,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英语语感和驾驭能力。例如:茶文化影视作品《傲慢与偏见》之中,就生动地展示出英国下午茶文化和相关情节,使学生沉浸在美轮美奂的英式下午茶文化中,不自觉地获得英语语感的提升。

4结束语

综上所述,茶文化是文化的一种形态,在其不断发展的进程中,显现各国不同茶文化的饮用习惯、方式和思想,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茶文化差异性在英语教学和交流中的功用,要以中英茶文化的差异性为媒介,向学生传递语言和文化融合的信息,对学生进行茶文化语言的输入和输出,在不同的茶文化教学情境之下,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语感,掌握地道的英语语言运用和交际方法。

参考文献

[1]赵渭华.中英茶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英语教学课堂创新思路探讨[J].福建茶叶,2016(11):217-218.

[2]梁绮颜.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茶学词汇翻译教学[J].福建茶叶,2016(9):361-362.

[3]王香.英语教学中注意中英文化差异[J].成才之路,2012(14):51.

[4]靳名.大学英语教学中英美文化的培养策略研究[J].海外英语,2012(7):93-94.

[5]张乐兴,李养龙.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英文化对比的引入———实证与启示[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115-120.

[6]王柳人.中英茶文化比较与英语教学[J].科技信息,2010(31):202-203.

[7]熊绚.从英语专业课堂教学角度解读文化差异及启发(英文)[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0(2):63-67.

作者:殷海霞 单位:西安翻译学院

第三篇:提高学生茶文化意识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分析

摘要:将茶文化意识与学生培养相结合,其必然能够在丰富和提升学生知识素材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尤其是整个茶文化体系中所包含的价值元素,更是能够为学生形成全面完善的价值理念提供相关基础和保障。本文拟从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分析入手,结合当前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出现的全新情况,结合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行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而研讨提高学生茶文化意识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学生茶文化意识;大学英语;教学行动;思路内涵;价值理念

事实上,经过相关教学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传统文化意识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基础及关键,良好的文化意识基础,能够为学生学习奠定相应基础和内涵,当学生具备相关文化意识,其才能更好展现自身所学习的知识内容,而学生一旦未能形成必要的文化意识,那么其整体成长将大受影响。我国是传统的茶文化大国,在长期以来的茶文化历史中,形成了丰富茶文化内涵,完善的茶文化意识理念,不仅传承和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要素,同时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理念的独立文化机制。

1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分析

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是高等教学体系中,极具特殊性和内涵性的教学活动。完善的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文化意识内容,同时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和价值习惯。大学阶段是学生学习的体系化阶段,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中,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活动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以及其各项行为。因此,开展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并且注重创新整个教学体系的实效,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学活动的价值。在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无论是认知其开展现状,还是教学活动开展状况,都能够对学生培养产生相关作用和价值。通过全面认知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而全面准确认知该活动的具体价值作用,才能实现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的准确定位。无论是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的设置初衷,还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内容,都决定了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要注重实现以下价值作用:一方面,整个教学活动的外在切入基础为道德素质内容的教学,所以开展这一教学活动,能够有效丰富学生对于正确品德理念的理解,从而实现学生知识体系的有效丰富和应用。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份转变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习惯为自身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供了有效帮助。因此,通过开展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能够实现学生素质内容的有效丰富。学生文化意识教学活动的内涵融入点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学生形成正确价值理念,开展学生文化意识教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形成辨别事物对错的能力。当然,学生文化意识教学活动需要学生在参与的同时,逐渐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和行为规范。

2当前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出现的全新情况

一直以来,文化教学都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内容。然而在今天,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文化意识教学方法,其很难与理想效果应用之间存在相应差距,因此,无论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还是学生对文化意识教学活动的认知和理解,以及与整个教学内涵的认知,存在较大差距,而在整个文化价值日益成熟的今天,为文化意识教学提出了全新需要。在传统文化理念发展重视程度日益提升的今天,整个教学活动实现了从具体内涵到外在形式的创新与提升,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接触知识素材的途径也更加丰富,尤其随着网络的开放普及,使得学生更容易接触到各种内容,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所接触到的信息内容,未能进行事先筛选,因此各种信息都冗杂其中。事实证明,如果仍然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其很难引起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热情,因此,创新茶文化意识的教学方式已经成为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的重要要求。丰富教学实践充分证明:在选择教学素材时,其需要与学生学习效果之间的关联性进行融入。在其教学目标不发生改变时,其教学内容需要在坚持对传统素材内容的传承基础上,融入时代元素,通过有效丰富,从而实现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的最佳效果。可以说,在当前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中,其面临教学环境的极大丰富与完善,创新及丰富教学素材就极为必要。而融入科技元素,才能实现大学生茶文化意识的理想教学效果。

3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行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着教学理念不断成熟,如今学生的学习环境也实现了极大变化,但是这一过程中,仍然是从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出发,因此,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很难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从当前整个时展特点和要求看,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和不足,具体而言,其主要表现为: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教学内容缺乏完善性,整个教学活动中,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元素,更多使用的是传统教学素材,但是随着整个时展不断成熟,如今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将时代需要系统化融入其中。事实上,教学内容的完善性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但是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缺乏对教学元素进行及时丰富与补充完善。此外,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在开展过程中,其缺乏与学生学习需要的具体融入,整体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其创新性不够,对学生的影响力也较为欠缺,而且更多时候,在开展英语教学活动时,其由教师选择教学素材,制定教学方法,但是更是从老师的理解视角出发的,因此未能将学生的需要融入其中,因此教学与学生需求之间缺乏实质性融入。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要素,完善的学生文化意识教学活动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知识理念学习效果,同时也影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对学生来说,文化意识是影响其学习效果的直接要素。因此,一直以来,学生文化意识教学始终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作用和影响。然而,在多元文化影响日趋加大的今天,学生文化意识教学似乎遇到了理念认知上的瓶颈期,尤其是在很多学生看来,其关注的焦点更多是西方文化意识,因此其未能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念内涵形成全面认知。不仅如此,受当前整个教学活动中,片面的教学理念影响,更多师生所关注的是教学成绩,并不是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因此,一些学生就缺乏对传统文化意识的学习重视度。

4提高学生茶文化意识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的具体思路

系统来看,当前整个文化意识教学活动未能与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系统化融入,其关键在于未能寻找到合适的融入元素。在教学理念不断丰富完善的今天,想要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佳效果,就必须在对传统大学英语教学活动进行改造与完善的基础上,通过有效融入,从而实现理想的大学英语教学效果。对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来说,其不是简单的知识教学和普及,其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培养,如果脱离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其就很难有效引导学生对英语教学内容形成全面认知。随着当前整个教学活动不断成熟,其对于大学英语教学的价值作用认知也更为全面,从传统的英语知识教学逐渐深化发展为知识教学与素质培养应用系统化融合的教学活动。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开展状况看,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其更多是由教师主导的,缺乏对学生参与性的有效融入,尤其是未能将文化元素的具体理念融入其中,因此一些学生即使掌握了相关知识内容,也未能对这些知识内容进行有效应用。总的来说,大学英语教学活动与学生需求之间存在极大差距,而这也正是当前英语教学活动创新完善系统化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当前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行动时,不能只从课堂角度切入,而应该将课堂教育与课下教育系统化融入,通过延展教学空间,从而实现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与日常生活的系统化融入,当然将茶文化意识内容融入到整个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时,其也让学生对茶文化意识内涵的具体认知进一步深刻,我们想要引导学生全面认知和理解茶文化意识的具体内涵,如果仅凭课堂上的理论讲解,很难让学生认识到其内涵。因此在开展大学英语教学活动时,通过穿插介绍相关英语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对茶文化意识形成更深层次认知。教学活动与理念介绍相融入的过程,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创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这一理念内涵就形成了具体感知。在整个互联网+背景下,学生的学习范围实现了有效扩大,尤其是随着智能终端应用日益成熟,学生的成长环境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大学英语教学创新过程中,还要将互联网媒介的具体要素融入其中。在大学英语教学开展时,无论是选择素材,还是设置教学目标,都不能脱离教学活动的本质目的。当然,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要选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的教学方式,通过全面融入,从而实现茶文化教育与大学英语教学活动实质性融合。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事实上也为整个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奠定了相应基础和前提。

5结语

在互联网+系统化应用过程中,其实际上也对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活动提出了全新要求,这是时展的必然趋势,这些要求,整体上可以概括为:要创新教学形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的内涵。要完善教学元素,让学生更能直观感受到大学生茶文化意识教学的价值理念。丰富教学趣味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蒋长刚.行动研究视角下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以大学英语教学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24-127.

[2]曹春燕.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的模式构建———研究现状与理论思考[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3):152-154.

[3]谭秀梅.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大学英语选修课的探索与实践[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15(5):203-205.

[4]胡安琪.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大学英语教学行动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5(17):131-134.

[5]朱玉梅.中国特色跨文化人才培养的理念和实践———评《跨文化视角英语阅读教程》[J].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161-163

作者:刘宇 单位:唐山学院

第四篇:跨文化英语教学中的茶文化交流分析

摘要:中国的茶文化冲淡平和,英国的茶文化惬意安宁,他们和而不同,却都是人类共同的茶文化。当代世界正处在和平与发展的机遇下,同时在茶文化交流中我国又存在大量优秀的对外教学老师,这些都有利于跨文化教学中的茶文化交流。在跨文化中进行茶文化交流,不但有利于丰富茶文化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各国文化的融合,还有助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但是为了更好地在跨文化中实现英语教学的茶文化交流,应该注重跨文化中茶文化的求同存异,还应该对英语教学的教材进行合理的编排,更应该将茶文化的交流方式进行多元化。只有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进行茶文化交流,才能使中国传统茶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播,这不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跨文化;茶文化;教学

随着G20峰会在中国杭州的胜利召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全球经济的交流更加频繁。中国与其他国家一样都是地球上的一份子,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也正在随着世界大趋势相互融合发展。随着这场全球合作的东风,也在迎风远航,让中国传统而优秀的文化乘着和平之舟传播到世界各处,使人类共享文明之光。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宣传中国的一张鲜活名片,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呈现出非同凡响的意义。

1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茶文化交流的可行性

1.1中英的茶文化

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无论是种植、饮用都是世界最早。从神农氏尝百草,到《诗经•谷风》中的“谁谓荼苦,其甘如荠”。[1]从“茶圣”陆羽到“茶仙”卢仝的茶诗“……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2]茶文化,在中国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茶,在中国已经由起初的茶饮料上升到了精神层面,体现出中国人平淡宁静的性情和为人处世的哲学观。对于跨文化英语教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莫过于英国。显然,英国是英语世界中最具文化底蕴的国度之一。“提到英国文化,多数人会联想到英国人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对家庭、国家的忠诚、闻名于世的绅士风度等等,但英国政府发起‘关于什么被称作英国偶像’这一问卷调查时,一杯茶却处在首要地位,这一结果与英国人悠久的饮茶历史和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3]由此可见,英国有着浓厚的茶文化传统。在英国的社会生活中便有“下午茶”的习俗,许多英国文学作品也都相继提到茶。比如狄更斯的《匹克威尔外传》中就曾经八十六次提到“茶”,可见英国的茶文化已经由来已久。正是基于茶在中国与西方世界的广泛存在,在探寻跨文化英语教学中便具有了充分的可能性。

1.2跨文化的现实基础

所谓跨文化,便是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随着哥伦布航海,世界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便开始了最初的跨文化。但是由于当时的语言沟通存在诸多问题,所以跨文化只存在于简单的物质层面,对于深层次的文化交流较少。但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世界朝着和平发展的大趋势行进,全球才真正地开始跨文化。对于跨文化来说,绝不是一方文化对另一方文化的殖民和掠夺,而是站在人类视角,以平等的心态审视全球文化。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类文明的持续发展。就目前跨文化的现实基础来讲,非常适合文化的跨区域交流与合作。中国举行G20峰会,正是以大国姿态对全球文化的合作与交流。中国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文化,这样不但有利于激发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力,同时也有助于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对世界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1.3英语教学的必要准备

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对于英语的学习到达了空前的局面。中国目前的大学都会学习英语,可见对英语的重视。当然,中国也存在着优秀的对外教学师资队伍。他们不但了解英语表达,更重要的是他们知道“研究茶文化,不是研究茶的生长、培植、制作、化学成分、药学原理、卫生保健作用等现象,这是自然科学家的工作。也不是把茶叶学加上茶叶考古和茶的发展史。我们的任务,是研究茶在被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文化和社会现象。”[4]除了对茶文化熟稔,教师也十分明确茶文化的差异性。因为只有懂得文化的差异性,才会在英语教学中注重各个国家茶文化的不同,进而达到文化上的求同存异,更好地为跨文化英语教学服务。

2跨文化教学下茶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

2.1丰富茶文化英语教学的教学内容

以往跨文化的英语教学都是从语言层面解决沟通上的疑惑,对于文化的讲授都是浅尝辄止。所以容易造成在跨文化中无法实现精神层面的交流和沟通。将茶文化引入英语教学中,便是全新的探索和尝试。茶,不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在以英国为代表的英语世界同样存在,所以以茶文化进行交流就找到了两种文化的共通点,可以将两种陌生的文化迅速拉近距离,方便沟通。其次,茶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引入到英语教学中便增加了教学的厚重感,将跨文化的英语教学置于民族的文化谱系中进行的考量,有着重大的教学意义。同时,将茶文化交流引入英语教学中也是思维方式的转化。中国教学讲究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一种熟能生巧的教学模式。茶文化的交流则是一种更加西化的教学思想,更多的是让学生进行活动,增加其参与感,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

2.2有助于提高各国文化的交流融合

跨文化实施的基础,便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中国茶文化的冲淡平和与英国茶文化的惬意安宁都是人类的茶文化,他们和而不同。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茶文化的交流起到了桥梁和纽带的作用。将中国文化与英语世界的文化进行交流与融合,便可以使二者焕发新的生机,这不但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苏,同时也有利于各国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而在跨文化教学中引入茶文化,便可以打破文化的窠臼,实现人类优秀成果的互利互惠。而且在跨文化背景下的茶文化交流,会使得中国与西方世界的茶文化达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2.3有助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和文化实力都在不断地增强,如何传递中国声音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英语教学中加入茶文化交流,一方面是吸收各国优秀的文化,另一方面是传播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茶文化作为中国经典的传统文化,是中国智慧和华夏文明的典型代表。对于在英语教学中引入茶交流这一措施,既是将茶作为一种桥梁和纽带来运用,又是将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进行宣传,有着深远而现实的意义。

3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茶文化交流的具体操作

3.1注重跨文化中茶文化的求同存异

文化的差异性,正是跨文化交流中最棘手的问题所在。所以在茶文化交流中势必要注意区别中英世界茶文化的差异性。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进行茶文化交流,必然会造成两种文化的差异,这也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必然结果。所以在进行茶文化交流时,一定要做到“求同存异”。寻找中国茶文化和英语世界的茶文化的切合之处,而不是一味地讲究“中国声音”。只有引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够真正地进行茶文化交流。“求同存异”还在于充分尊重跨文化英语教学中学生的特殊性,这样才能够达到文化协调,找到教学中茶文化交流的平台和桥梁。

3.2对教材合理的编排

伴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大数据和云系统的运用,当今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正因为时代的快捷和数据的强大,在跨文化的英语教学中,编排教材便具有了诸多优势。借助网络时代的便利,应该在茶文化交流使用的教材中更新部分老套无用的例子和信息,取而代之的是国内茶文化前沿研究的信息,并适当筛选与之相关的研究成果。这样便可以让学生时刻了解中国茶文化的动向,也剔除中国茶文化陈旧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应该关注国外茶文化的发展现状,在编写课本时,充分考虑跨文化的特殊性,这样才能在教材中体现出信息的价值,并实现与全球和时代的同步。只有这样,才不会在英语教学中有突兀和生疏感,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跨文化的英语教学。

3.3将茶文化的交流方式实现多元化

在跨文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学中引入茶文化交流,其目的正是要传播中国的茶文化,所以树立茶文化传播意识显得相当迫切和重要。首先,应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增加课堂上的互动,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茶文化。基于此,应该让学生们真实地去体验种茶、焙茶等一系列茶事,如此才能真正地令他们体会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其次,应该让茶文化的交流走出课堂,在更大的平台去实践。例如可以趁着茶文化传播的东风,在跨文化的背景下,促成茶文化的国际交流。以茶为载体,进行英语教学。这样的实践就把空洞的课本学习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文化活动,这对于茶文化交流也是一种促进和发展。另外,因为英语教学是跨文化交流,很大程度上便可以借助网络的力量。由于当前视频技术、传播技术等手段进入到了中国茶文化的传播中,中国的茶文化出现了多元化和多样化,这种与时俱进也受到了各国年轻人青睐。所以在这种契机下,应该将英语教学中引入互联网。通过互联网与各国友人进行茶文化的交流与合作,实现课堂的多元化。总之,在跨文化英语教学中进行茶文化交流,不但有利于中国传统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利于各国优秀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不管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余冠英.诗经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36.

[2]林德保,李俊.全唐诗卷(第二卷)[M].大连:大连出版社,1979:1500.

[3]刘章才.18世纪英国关于饮茶的争论[J].世界历史,2015(1):69—77.

[4]王玲.中国茶文化[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1992:12.

作者:潘郑重 彭庆锋 单位: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第五篇:英语对外交流中茶文化的运用

摘要:中国是茶的故乡,拥有将近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极为关键。在唐代,中国茶种植与茶文化正式进入到朝鲜半岛,约公元900年正式传入日本,约十七世纪茶文化进入到英国。自此,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碰触,茶文化的作用不言而喻。本文将针对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运营作深入浅出的讨论与分析。

关键词:茶文化;中国传统文化;英语;对外交流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极其迅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茶出口、茶文化迎来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逐步与世界市场接轨。其中,茶文化的发展与英语对外交流息息相关,如何加强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运用是我国茶产业继续高速发展的关键。英语,作为世界第一语言,它是我国作为产茶出口大国实现更大规模的国际贸易的主要工具之一。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运用在实现国家贸易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同时,又能兼顾传承与弘扬我国传统茶文化的作用。那么,如何把握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传播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下文,依次展开讨论。

1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运用

萨丕尔曾说过:“语言同文化意义,难以自给自足。人类需要交流的愿望使得说一种语言的人与临近语言及文化层面占据一定优势的人可能引起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由此可见,人类在运营多种语言之间因需要“交流”而产生相互作用,以此形成“共同语言”。从翻译角度讲,两种不同语言在词汇方面发生相互作用产生“借词”,它也是人类语言必然的发展趋势。霍凯特对“借词”缘由分析主要有两点:其一,贷出词汇占据一定优势;其二,借入词汇存在空白。其中,借入词汇存在空白是“借词”发生的决定性因素。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无法与文化脱离。语言沟通带来文化交流,而“借词”也是文化交流的一种形式。然而,因政治饮食、军事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存在也影响两种不同语言及文化交流的公平对等性,由此也造就了各种语言文化的强弱之分。霍凯特提出的“贷出语言”便指出文化交流的基本导向是以强势语言向弱势语言输入。众所周知,不同的语言文化之间也有强弱之分,拥有强势地位的语言文化多以“归化为先”为主,而弱势语言文化则以“异化更新”为先。比如,十七世纪的英国文化相对较弱势,其英语文化中引入茶词汇便以“异化更新”的方式实现。然而,时过境迁,很多通过音译法翻译的茶词汇已经趋于消逝,并逐步以其他翻译词汇替代。比如,功夫茶(congou,音译词)。直至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李小龙执演的中国功夫影片于西方广为流行开始,功夫(Kongfu)一词正式被录入英语辞典,功夫茶的译名“con-gou”也随之更名为“Kongfutea”。较之音译的“congou”,“Kongfutea”则是一种归化词汇。时至今日,英语作为当今世界最为流行的语言文化相较于中国汉语文化强弱地位不可比拟。像中国茶词汇这样具有异质色彩的语言文化在翻译方面也应存在一定限度,“借词”超过限度势将使得茶词汇遭受“文化污染”。跨文化教学角度下茶类词汇的翻译最为推崇的方式是构造新型词汇,而能够反映异质色彩的茶类词汇则无需再“画蛇添足”。然而,英语文化已吸纳的茶类词汇毕竟不够全面,仅依靠构造新型复合词汇是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应另辟蹊径构造新词汇。另辟蹊径不代表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词汇构造,须符合语言文化具有系统性的原则。也就是说,新型复合词汇应该具有构造术语词汇的功能。

2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思维分析

文化的载体是基础文学,茶文化的继承载体也主要以来与茶相关的各种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纵观茶文学作品,其中优美的句子、精美的构思、纯美的情感、完美的韵味都让该文化得到长久传承。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方面,很多西方文化也想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并通过有针对性的尝试,最终实现全世界茶文化的良好沟通。因此,在将茶文化思维利用英语传递到世界时,要在充分利用语言共性基础上,准确再现茶文化思维的价值和内涵。茶之故乡是中国,茶文化以我国历史最为悠久。以往提及茶文化,外国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同属东亚文化圈层的日韩。然而,事实上从十五世纪开始,中国茶叶就已流传国外,自此英国将茶叶与咖啡放在了一个等同的位置,历经五个多世纪,英语形成了与自身相应的茶文化。西方在接受茶的同时,融入了自身风俗、习惯,这就是构成具有英国特色的茶文化的原因。在英语文化方面,也出现了一批与茶叶有关的诗歌、油画、音乐等,这为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提供了更为便利的通道。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应用,首先应该搞清楚中西文化之间的语言共性问题,另外还需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差异性。汉语言文化更多是一种隐性的,融入感情色彩的语言,而英语文化则是注重语境和语法,表达意思通常比较直接。茶文化文学作品通常注重平仄韵律,而英美文化则注重结构,正是两者在具体表达上的不同,就成为茶文化英译的难点。因此,必须在原有汉语言文化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并针对不同文化形态的规则与表达方式进一步加深认识。在准确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弥补英语文化与汉语文化的差别,从而在差异中,最巧妙的表达原有含义,达到既能准确表达,又不失原有意义的目的。

3茶文化思维下实施专业人才培育计划的思路分析与预期效果

3.1思路分析

3.1.1茶文化引导专业人才全面培育建设观念的形成普及开展茶文化知识教育课程,完善教学体系。结合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深入优化教学内容,开展茶文化知识的通识课程。让专业人才培育对象更为清楚、更为准确地了解茶文化的历史与内容,加深学习印象,提升培育效果。3.1.2引导有关茶文化的社团组织建设,鼓励相关研究学会的成立,兴趣与教育相结合,并延伸至课内课外很多学校通过成立茶艺表演队并积极开展茶艺表演等活动,让这些专业人才都够充分感受到茶文化的秀美,加深认识与了解。可以说,采取表演的方式,提升和改善了茶文化的教学效果。3.1.3基于新媒体背景与发展趋势,为专业人才培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随着微信、多媒体等一系列新的科学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开展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充分借鉴这一系列教学形式。比如,收集与茶文化相关信息和知识并通过新平台告知培育对象,让他们更为深入地了解。此外,要积极构造茶文化教育相关的氛围,让培育对象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和成长,通过隐性教育,实现教学目的。

3.2预期效果

3.2.1传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同时,也为专业人才培育树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标榜通过传统茶文化教育,宣传以德和尊重为内涵的茶文化,能够帮助培育对象有效解决自身问题和不足。茶文化中倡导人要互相分享,而茶道、茶礼的基本要求都是尊重,同时也十分注重待客之道。通过将茶文化教育有效融入培育对象人才培养之中,能够让培育对象认识到自身不足,同时通过深入了解茶文化内容,进而树立集体意识。可以说,茶文化的弘扬和教育,能够有效帮助培育对象树立全面、有效的集体意识。3.2.2深入推广中国传统茶文化,可大幅度提升专业人才的英语素养,对外交流能力更强部分专业人才在对待英语对外交流方面存在消极心理,不管是个人事务,还是社会事务都不能积极参与。在部分低俗文化的辨别和抵制上缺乏应有的能力,很多专业人才未能形成全面完善的文化素养。因此,通过推广中国传统茶文化,普及茶文化中丰富英语文化,进而让更多培育对象都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礼仪、规范。从而不仅能有效提升个人文化修养,更能以正确观念对待他人,同时也能帮助培育对象用茶文化中的礼仪、英语来处理社会事务,由此提升对外交流能力。3.2.3为专业人才注入新型的全面的英语文化观念,在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之上提升对外交流水平多元文化发展是当前世界文化发展的新形态、新趋势,各种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交流是必然趋势。但很多培育对象在学习成长过程中,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缺乏应有重视和正确认识。很多培育对象过分推崇外来文化,形成了外来文化优越观的错误观念。因此,通过融入茶文化教育,结合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茶文化,让培育对象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有优势,进而形成正确的文化观。正确文化观的树立和形成,将有效帮助培育对象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同时大大促进培育对象有效继承、发展传统文化。

4结束语

总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各地区文化的相互交融在所难免。语言作为文化的一种载体,无法与文化脱离。在跨文化角度下英语文化与中国茶文化的交流接触对于我国各方面发展具有积极作用。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的运用,既可以增大交际范围,又可以成为中国走向国际贸易市场的试金石。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运用,首先应该关注茶类词汇翻译所具备文化意识,翻译工作者应对两种不同文化及语言具有较为深刻的认识,而跨文化教学角度下茶类词汇翻译过程仍需迎合外国人的思维并尽可能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保证正常交流的同时不失中国茶文化的异质色彩。其次笔者对茶文化思维下实施专业人才培育计划的思路分析与预期效果作了较为详尽的阐述。须知道,茶文化可以引导相关专业人才全面培育建设观念。茶文化在英语对外交流中的运用可以传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同时,也为专业人才培育树立良好的团队协作标榜,可大幅度提升专业人才的英语素养,为专业人才注入新型的全面的英语文化观念,在传承中国传统茶文化的基础之上提升对外交流水平。

参考文献

[1]黄汝干.中国茶文化对外交流与翻译人才的培养[J].农业考古,2010(2):43-45.

[2]施由明.论中国茶文化在明清中西文化交流中的地位[J].农业考古,2011(2):7-7.

[3]贾雯.英国茶文化及其影响[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杨俊惠.浅析英语在中国茶产业对外交流与贸易中的作用[J].海外英语,2014(8):55-58.

[5]乐素娜.中国茶文化在东西交流中的影响———以英国茶文化为例[J].茶叶,2011(2):121-122.

作者:李敏 单位:河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第六篇:基于应用语言学的茶文化英语翻译策略

摘要:应用语言学是从19世纪发展而来的一种语言学理论,其是以解决语言学的理论问题为基础而逐步形成的应用实践型学科体系。简言之,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思考问题,而不是拘泥于传统的汉语思维模式中。本文以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史为切入点,从实践的角度对茶文化的英语语言符号进行了具体化探讨。首先,就应用语言学的基本翻译立场从翻译的地位、翻译的情形以及翻译的本质三个方面对应用语言学中的英语翻译进行了简要论述。而后,结合应用语言学的理论价值阐释了当前茶文化英语翻译的“信息转化”与“创造性位移”,并最后立足于应用语言学的实际功能从两个角度对茶文化英语的翻译方略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对应用语言学视角下的茶文化英语翻译探究有所帮助。

关键词:应用语言学;茶文化;英语翻译策略;跨文化交际

茶文化的传播是一个具有多样化价值的实践过程。茶文化传播可以作为一种人际交往行为,可以作为一种产业推广行为,可以作为一种商务交际活动,可以作为一种学术研究行为等,具有多样化的价值维度。近几十年来,我国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呈现出政府主导、民间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中国茶文化作为一种“东方特产”和“国学传统”,开始受到世界各国的重新审视。从茶文化传播的载体来讲,包括影视传播资料、图书专著、茶文化产品或服务等,加强对这些茶文化传播载体的语言符号翻译是实现跨文化交际、传播中华茶文化的中介环节。用应用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可以为我们创新跨文化交际中的茶文化翻译提供有力帮助。

1应用语言学对于翻译的基本立场分析

从语言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大体上从19世纪初期开始西方语言学科学开始呈现出“应用语言”与“理论语言”的分化现象,语言学家J.N.博杜恩•德•库尔德内最早提出了“应用语言学”的概念。无论是从语言学角度来看还是从茶文化知识的结构化构成来看,所有的知识都可以被划分为“理论”与“实践”这样两种部分,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早就开辟了这种分析范式。基于应用语言学200年的发展经验,从实践的角度加强对茶文化英语的翻译可以在非学术意义上更广泛地在海外向普罗社会大众传播中华茶文化,有利于将中国茶文化融入到西方社会的日常生活细节当中去。

1.1强调“专门用途的英语”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

作为一门语言学下属的交叉学科,“应用语言学”(AppliedLinguistics)在对待语言方面不去过多地追求一些一般语言学强调的“抽象原理”和“语言发展的共同规律”,转而寻求对具体应用领域语言的教学和授课,强调实践导向的教学模式,在对待基本的语言导向上采取“专门用途的英语”作为其学科建构的核心信条。

1.2强调翻译是一种具体的“语言应用情形”

以标榜应用化、专门化、实践化为口号的应用语言学在类型上一般可以分为“一般应用语言学”和“机器应用语言学”,自20世纪60年代世界应用语言学会召开大会以来学术界普遍将应用语言学划分为诸如“职业中的交际”、“教育技术与语言学习”、“语言与生态”、“语言与性别”、“跨文化交际”、“修辞学与风格学”等几十余个分项应用领域。作为一种体现其应用化导向的观念,应用语言学甚至认为翻译就是一种具体的语言应用情形。

1.3认为翻译的本质是一种符号的交际转换行为

早期的应用语言学家比如罗曼•雅克布逊等人充分地吸收了社会学上的“符号交际理论”的知识论基础,认为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种系统化的符号转换的过程。在他们看来这种符号转换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浅层次的“语内翻译”,指的是将语言表达符号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符号的过程;二是“语际翻译”,是用一种语言解释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文化交际符号的融入”;三是深层次的“文化内涵翻译”,指的是从符号背后的文化价值内涵入手开展翻译、让受众可以洞察和理解原文内涵的翻译方式。

2应用语言学对于当前茶文化英语翻译的价值启示

应用语言学在学科上定位属于“应用化学科”,我们常见的商务英语就是属于典型的应用语言学学科关注的范畴。对于当前我国茶文化英语的对外传播来讲,适当地吸收应用语言学的知识精华有利于提高传播效果:

2.1茶文化英语的翻译重心应当聚焦于“信息转换”

应用语言学认为,为了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和文本交际功能,翻译的本质不应当围绕着形式化的语言符号转换展开,而是应当围绕着深层次的“信息转换”展开。之所以得出这种结论主要是源于两个当面的要素认知:一是任何两种不同的语言之间都不存在严格的、完全的对等关系———无论是符号意义上的对等还是价值内涵、逻辑思维等认知范畴上的对等;二是跨文化交际下的翻译等实践活动要根据具体的交际目的来开展翻译,翻译服从于目的。

2.2茶文化英语的翻译要讲究“创造性位移”

应用语言学家约翰.卡特福德在其著作《翻译的语言学理论》(1965)中认为,语言实践要服从于应用的目标,而为了实现这种交际的目标就需要我们用一种等值的文本材料去替代另一种等值的文本材料,也就是不必拘泥于僵化的语言符号严格对等,而是要突出文本表达功能的对等。因此,茶文化无论是基于商务交际目标、学术研究目标、文学抒情目标或者任何方面的交际目标,都应当从这种交际目标出发重构翻译过程。

3基于应用语言学的茶文化翻译方略例举

传统的翻译理论分歧无论是基于何种立场、无论如何分歧(比如直译或意译的分歧)基本上都可以归结到“形式主义”和“认知主义”这两条路线的斗争上去。应用语言学侧重于从“受众认知”角度开展翻译创新。以下主要提出两种翻译策略:

3.1跨文化互文性的翻译策略

狭义上的互文性翻译策略指向特定语境内部不同却又相互关联的文本之间的“共同翻译”与“引用翻译”;而广义上的翻译还指向跨文化交际背景下两种不同的文化语境之间展开的“互文观照”。我们认为,基于一种实用化、应用化的交际目的之实现的需要,我们除了茶名、地名等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用于可以采取“直译”或者“直译基础上的增译”之外,在诸如茶文化中的固定用语表达、茶文化中的时态人称搭配、茶文化之典故传说引用等方面都可以采取西方人惯于使用的阅读习惯开展翻译。

3.2归化翻译策略

在内在的逻辑上,归化翻译策略是应用语言学在翻译上的一种生动表现,倡导使用接受者的视角来开展翻译。中华茶文化区别于西方文化的一点就在于其内敛性而不是侵略性。对此,在翻译茶文化的时候针对翻译教学要增强对英语背景文化的补充力度,培养学生用英美文化思维思考和翻译茶文化典籍著作等;同时可以针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开展专题教学,提高对中西方茶文化差异的感受力度,用符合西方人的文化审美表达方式开展翻译。

参考文献

[1]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思想:缘起、变化和发展[J].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文双月刊),2010(3):163-164.

[2]DianeLarsen-Freema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Research:StakingOuttheTerritory[J].TESOLQuarterly.1991,25(2):315-350.

[3]杨君.应用语言学的跨学科性质及其他[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3).

[4]陶原珂.博士生导师桂诗春教授谈应用语言学[J].学术研究,1995:(5).

[5]关剑平.茶文化传播模式研究(上)———以平安时代的日本茶文化为例[J].国际茶文化专号,2006(2):55.

作者:刘丽娜 刘硕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茶文化交流中的英语表达能力分析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和推广,英语交流成为了对外贸易中非常关键的环节,如何在茶文化传递和建立过程中积极应用英语,成为了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文化教育在英语教育中的教学地位和重要性逐渐受到重视,只有充分发挥英语的工具性作用,才能有效实现交际通用的要求和目标。本文从茶文化交流中英语表达能力培养的社会价值研究出发,对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强化茶文化交流中英语表达能力培养的措施展开了讨论,旨在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茶文化;英语;表达能力;问题;策略

1茶文化交流中培养英语表达能力的社会价值

茶文化是我国文化长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饮茶习惯到茶文化体系,形成了一种综合性的文化系统,在对茶文化进行深度研究的过程中,都要对文化内涵和文化交流互动进行集中的分析和管理,保证相关元素能实现更好的传递。正是基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建立,在中西方茶文化交流过程中,如何建立切实有效的沟通路径和沟通方式,需要相关研究人员深度思考并且积极实践,正确的应用茶文化资源,利用更好的英语表达技巧实现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在茶文化交流结构中,积极的应用有效的英语表达方式,对茶文化因素和基本构成参数进行系统化梳理,保证建构切合中西方差异的文化交互模型,从而助力人们建立全面的认知体系和语言管控模型,真正实现整体文化认知结构和理解框架体系的升级,并且保证思维方式和交流互动模型切合实际需求。另外,在思维建立和文化习惯互通的过程中,只有进一步提升英语表达能力,才能提高茶文化交流的实效性,维护整体文化互动体系的完整度,也保证交流模式的理想效果。在文化交流机制中,若是不能建立有效的文化交流模型,就会导致理解结构和认知体系出现严重的问题,因此,在对茶文化中的茶艺、茶道等元素进行普及的过程中,强化英语的形象化表达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茶文化交流体系建立过程中,只有针对具体问题建构系统化处理模型,才能提高整体文化应用效果而只有积极落实应用表达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知识体系和文化融合后,相应的文化体系和文化管控水平得以全面提高。因此,在文化体系建立和交流模式构建过程中,提高英语表达能力才能优化整体表述机制和文化交流机制,进一步升级茶文化交流互动体系的实效性。借助载体的融合模型和升级措施,实现整体应用效果和处理效果的优化,人们能在交流结构中保证文化融合机制的完整度,能在利用多元化因素的基础上,提高英语表达能力[1]。

2茶文化交流中英语表达能力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英语完全普及的当下,应用英语建构贸易关系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并且,在文化互通和文化交流模型中,也要集中表达和阐释相应的文化内涵,确保全球化语言结构和语言表述方式贴合实际。但是,在英语表达能力和文化体系进行融合的过程中,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英语表达能力和准确性不足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无论是经济贸易活动,还是文化交流体系,只有建构系统化的传递模型和互动系统,才能保证相应的内容能得到有效的互动,但是,在实际发展进程中,文化交通机制落后以及文化应用短板问题较为严重。究其原因,不仅仅是由于英语知识的应用结构存在问题,在英语组织规范和表达能力方面缺少规范度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没有对文化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加之表达水平也比较表面化,就导致文化交流过程失去了有效性,也使得文化内涵和文化运行体系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并没有建立更加深层次的文化交流互动体系。茶文化历史悠久,且文化深层次的内容都非常丰富,若是不能结合实际建构有效的表述模型,就会致使文化应用价值和文化内涵失去应用价值的问题出现。除此之外,在英语表达能力培养的过程中,若是一味盲目地追求表达效果,却缺少资源利用以及交流机制的细化培养,就会导致整体承载结构存在问题,相应的语言体系得不到有效互动,整体语言表达体系的有效性和利用效率都失去了实际效果,就是导致文化体系存在不良问题的主要原因[2]。特别要注意的是,在多元化交流机制中,由于没有建构针对性的信息处理措施和文化应用机制,也会导致文化交流主体没有合理的载体。在英语表达能力培养方面,相关管理机制和升级体系存在缺失,就会导致文化机制和相应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

3茶文化交流中英语表法能力培养的策略分析

3.1强化文化因素和学习技巧融合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茶文化的交流有效性,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不仅仅要在实际讲解过程中积极的探索和应用文化元素,也要落实建构文化译文的针对性,保证其具有实际效果,更好地切合生活实际。在茶文化传播过程中,要多元化建构表达方式和理解模型,有效减少“茶文化失语症”,借助英语表达能力的提升,更加有效地提高茶文化的传播范围。只有从思维方式、中外价值观等思想层面提升整体融合机制,才能更好地建立表达方式和应用效果。在茶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交流方式决定了文化传递的效果,而交流方式的决定因素很多,不仅仅包括遣词用句的完整度,也包括表达能力,正是基于此,要想有效优化交流实效性,升级交流能力培养路径至关重要。需要借助学习技巧对文化因素进行重组和建构,确保建立一种独立式的表达体系,并且积极应用表达技巧,从而实现交流的有效性。除此之外,相关学习者还要对中外文化交流体系进行深度分析,多了解表达模式和表达注意事项,在其中充分融合茶文化的阐释要素,实现整体表达效果的最优化。

3.2强化文化体系和文化理解的常规化指导

在文化传递和相关交流模式建构的过程中,要积极落实有效的理解范畴,对相关问题和不足有清晰的认知。最重要的就是要对茶文化的实际价值和社会意义建立有效分析模式,对其内涵和体系有所了解,从而借助英语交流的方式提高文化知识的外延,并且实现提高英语表达能力的目标。也就是说,要想能力得到有效升级,就要对文化有深度的理解,在建构系统化理解模型的基础上,应用相应的语言技巧进行集中阐释。在文化交流过程中,认知和理解是文化传递的基本要素,并且在此基础上,结合技巧和应用方式,建构语言应用模块和文化传递模块之间的耦合,从而深度理解并传递文化内涵。在英语表达能力培养和升级的过程中,强化融入机制和文化交流机制,确保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能得到有效的传递。另外,在茶文化体系中,需要利用英语进行集中表达的项目非常多,其中较为突出的就是茶艺解说,在茶艺宣传的过程中,由于学术词汇较多,如何应用有效的表达方式,在减轻其繁琐程度的同时,表达有效的含义,是需要相关人员在实践中认真思考的。要将对外交流和茶文化要素进行深度融合,寻找交流过程中的文化本质,确保英语模型能在表达机制确定的基础上,实现整个英语因素的管控和综合[3]。

3.3强化文化差异分析

要想深度落实并提升茶文化交流的实际效果,就要结合实际要求和文化内涵,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有较为清晰的认知,确保能对具体的文化体系组成要素进行集中的判定和解构。在茶文化传递过程中,只有了解差异,才能进一步深化表达着对于语言的认同感,确保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在文化交流和深化分析的过程重,且中西方文化模型和文化概念有所认知,也能更好地深化研究文化规范度,确保文化体系和文化传递过程的完整性。在茶文化交流模块建立时,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借助技巧升级,也要对内涵和文化价值进行深度分析,并且保证具体文化体系和文化完整度能实现有效升级,充分提高利用价值的有序性和系统化,也能在融入思想模型和思想要素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感性认知转化为理性分析,真正落实文化交流的实际目的。也就是说,培养英语表达能力的主要方法和目的需要依托文化内涵,确保融合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相应的表述能代表不同文化体系的特征和要素,并且实现语言结构的系统化升级和认知结构的升级。清晰的了解并深度落实文化模型,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4]。在茶文化交流过程中,要对中西方茶文化的差异进行集中剖析,并且正视文化存在的异同点,积极利用有效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言处理模型,试图从多元化角度进行语言描述和情感表达,从而在提升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更好的实现文化交流。文化模型的建立需要结合实际需求和现实因素,也正是基于此,只有全面认知文化差别,并且结合多元化文化背景要求,在表达和交流系统建立过程中,积极应用多样化技巧,才能实现有效交流。例如,教育领域若是想提升学生茶文化交流的英语表达能力,就要建立相应的对比课程,在授课过程中也要遵循循序渐进的要求和系统化处理范畴,确保学生能在英汉交互的学习模型中体会文化的内涵,并且也能有效的优化升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保证整体英语表达能力能得到实质性的优化和升级。

结束语

总而言之,茶文化交流中应积极应用有效的信息处理机制和英语交流技巧,注重升级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框架和完整度,切实维护英语实用性价值,结合文化差异以及文化认知,保证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实现更好的交流和互动,也进一步有效优化交流价值。正是基于多元文化的发展和进步,融合机制的发展和更替是时代趋势,要在茶文化互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英语表达能力的培养路径,建构发展新常态,对不足和短板问题进行集中处理,选取更加适宜的文化载体,真正实现文化交流的目标,为英语文化交流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志晶,刘海,岳金凤等.茶文化与英语技能人才培养策略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5,15(21):10-24.

[2]李亦桃,朱晓东.英语中"茶"话探微———兼议中国与英美茶文化的跨文化比较[J].农业考古,2014,14(06):211-213.

[3]段红.英语茶语文化分析———中国和英美茶文化差异探讨[J].福建茶叶,2016,38(07):393-394.

[4]杨柳.从中西茶文化的差异看高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福建茶叶,2016,38(08):230-231.

作者:黄书君 单位:武汉设计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