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财务会计课程职业资格认证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财务会计课程职业资格认证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财务会计课程职业资格认证探索

摘要:目前涉及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文章较多,但涉及具体课程如何具体实施的研究并不多。以会计类专业中高职衔接中常见的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分析现有的分层依据,探索如何结合职业资格认证进行中高职课程的分层衔接。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财务会计;职业资格认证

0引言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要求,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在开展“3+3”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寻找和确定中高职衔接的依据,并形成课程标准,设置与职业资格认证有关的课程,结合职业资格考试实现中高职课程分层衔接。目前会计类专业的中职和高职阶段都会涉及对学生会计核算能力的培养,在此,以常见的重叠度最高的财务会计课程为例,展现对于中高职课程分层衔接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1选择分层依据

目前常见的分层依据有三种:1)按照会计岗位进行划分。不少学校已经实行了财务会计课程按照会计岗位进行划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更贴近工作实际,将会计岗位划分为货币资金岗、存货核算岗、固定资产核算岗等[1]。不少学校提出,按照会计岗位进行划分,比如中职完成比较简单的货币资金岗、存货核算岗等教学,高职完成相对复杂的收入核算岗、利润核算岗、总账报表岗等教学,从而实现教学内容不重复。2)依据能力分析表进行划分[2]。将会计工作按照复杂程度分为不同级别,形成职业能力分析表,中职完成比较低级别能力的培训,高职完成后续高级别能力的培训。3)依据职业资格认证进行划分。中职参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和初级职称考试的难度,高职参照中级职称的难度进行教学。中职完成企业会计准则中常见具体核算业务的处理,高职在日常核算业务的基础上,能够完成一些复杂、特殊业务的处理,实现分层衔接和能力梯次递进[3]。对比三种依据,进行了一些思考:第一种思路,因为“3+3”中职学生并不是全部进入高职,还有部分会选择就业,决定了中职会计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时要关注升学和就业的“双目标”,这不同于五年制高职的单一目标,所以如果学生不能完成全部日常会计岗位的核算知识的学习,对于就业将有一定的影响,加上省教育部门对于中职的课程体系具有指导性意见,核心课程开设相对统一,通常来说中职阶段除了基础会计课程会开设多个学期以外,财务会计课程都接近200课时,中职院校在会计核算方面的能力培养经验丰富,压缩课时将会导致中职院校技能训练不足,对此,不赞成这种分类。第二种思路,因为缺乏权威的职业能力分析表,分级标准不易把握,该种思路目前缺乏合适、权威的教材支持,对于个体教师的要求过高,不易执行。第三种思路,目前各类财务会计教材非常多,是否有必要专门针对中高职衔接去编制专门的财务会计教材?依据职业资格认证分层具有权威的分层依据和权威的教材支持,现有的不同级别的职业资格认证教材是否能够适用于财务会计的中高职衔接?围绕第三种思路进行了一些尝试,分析初级和中级会计教材的大纲和内容差异,探索是否可以利用教材实现对重叠内容的螺旋提升。

2设定培养目标

目前,2015级“3+3”的中职学生已进入高职学校,极少数学生通过了初级职称考试,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在高职阶段,首要的学习目标是通过初级职称考试。考虑到中职院校在会计核算课程方面比较扎实,理论方面偏弱,以初级会计职称作为中职院校财务会计课程培养的目标,以中级会计职称作为高职财务会计课程培养的目标。考虑到学生的未来就业及工作多年后才能够参加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首先巩固就业所需的日常会计核算技能,并在此基础上,扩充新知识。力争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实现螺旋提升。

3衔接做法

因为财务会计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在初级和中级会计职称的会计实务教材中,存在一些项目名称重叠的情况,但内容和要求上会有明显的提升,仅以中高职财务会计教学中重叠度较高的存货核算为例来说明本课程的衔接做法。1)对比考试大纲。从大纲上看,初级职称的大纲对于存货的内容、成本的确定、存货日常业务核算比较重视。中级职称的大纲,新增了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存货期末计价的核算,对于初级中出现的存货的构成和发出计价的方法要求是熟悉。2)对比教材。对照两本教材,初级职称教材中对于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实际成本、计划成本)给出了详细的举例,对于原材料等一系列存货的核算都进行了举例;在中级职称考试教材中,没有存货发出计价方法的举例,在存货核算方面,没有针对各种存货分别举例说明核算方法,仅有委托加工的举例和其他方式获取存货的计价的举例,中级教材在存货期末计量方面举例较多。通过上两项的对比,可以看到两者的差异,初级职称强调会核算日常业务,看问题的方式比较具体,中级职称则强调一类问题的处理,看问题的方式更宏观。由此,也可以得到启发,如何区分中高职的能力的梯度。中职阶段:注重培养学生了解基本的知识,会进行日常业务的核算,高职阶段在回顾中职部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巩固日常业务的处理,看问题更宏观,应侧重强化对学生的职业判断能力的培养。对比初级和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教材,财务会计课程虽然在教学项目名称上存在着重叠,但内容和难度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再比如在两本教材中都涉及财务报表编制的内容,初级教材涉及单个企业三张报表的编制,中级教材则涉及合并报表的编制,选择职业资格认证教材进行教学能够实现能力的梯次递进。3)重叠内容巩固提升的衔接方法。对于项目名称重叠的内容,存在着讲或是不讲、讲到什么程度的问题。比如存货核算中的发出计价问题,计划成本法初次学习时都不能掌握得很好,但作为教学目标来看,该内容又不是教学重点,属于学生需要巩固的基础。在课前预习阶段利用学校已购、已建的网络教学和实训平台,布置初级难度的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和巩固相关内容,在高职阶段的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互动的方式对其中的理论知识点进行简单回顾,课堂不采用单独举例进行练习,但可以通过布置层次递进的作业,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进行巩固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生的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培养。4)依托会计实训软件优化中高职学生核算技能的衔接。因为会计类专业的特殊性,存在学生多、单个企业接收实习生少的情况,校外实训较难开展。在中高职衔接的过程中,分阶段利用好会计实训软件,也有助于中高职会计核算技能的衔接。依托网中网或类似会计实训软件,在中职阶段,着重进行单门课程基础核算能力的训练,比如基础会计的训练,着重于个人核算能力的训练,学生需要接触各岗位的业务,通过大量训练加深印象。在高职阶段可以通过分组分岗位综合实训,利用会计手工竞赛平台等分不同岗位让学生了解会计凭证在不同岗位中的流转程序,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业务流程的理解深度。在高职阶段还可以开展财务决策类实训,通过财务决策类实训平台,学生组成经营团队,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进行业务选择和决策,各小组间的业务会有差异,各小组根据自己的业务完成会计核算,因此学生会进一步理解核算产生的逻辑。在中职阶段个人核算能力训练,到高职阶段巩固个人核算能力的基础上,分工核算完成既定任务,到根据动态决策的变化完成各小组个性化的核算任务,使得学生的核算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依托会计实训软件,通过反复大量地接触各类单据,学生的个人核算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可通过实训软件进行记录,方便教师进行过程性考核,对于进展缓慢的学生可以及时发现不足,针对性地进行督促和指导,提高教学效率。

4结束语

采用现有职业资格认证教材进行分层衔接的好处是权威、具有明显的层次差异、易行;不足是可能无法完全贴合中高职学生的特点,中级会计教材中部分内容可能偏难,如何取舍和保证教学效果,需要在后续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陆亚娟.基于3+3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的《财务会计》课程设计探讨———以苏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1):51-52.

[2]赵浚.会计专业中高职教育有效衔接和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8(6):88-90.

[3]陈丽琴.中高职会计专业《财务会计》课程内容衔接研究[J].当代会计,2016(3):58-59.

作者:张学东 赵丽锦 单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