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浅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浅议

摘要:在我国高等教育建设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也处于亟待完善的状态,各高校应结合自身实际,构建契合高校发展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够实现对财务内容的优化管理,同时还能切实提高国家教育资金利用的整体效率,进而实现既定的科研和人才培养目标。因此,基于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原则和方法的分析,提出构建优化建议,将能够为促进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文章将对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路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资源利用

财务管理是高校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高校财务管理不仅关系到学校的正常发展与运作,同时也是有效保证财政用于支配学校开支效率的重要基础。当高校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不当问题时,将会对学校的教学以及科研经费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至会对学校的未来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保证高校教育经费的及时供给与落实,可以有效地保证高校的正常运转。高校在这种大环境下,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估体系是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保障。高校只有通过运用行之有效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转变以往财务管理中的劣势,才能够更好地提升教育经费应用的整体效率。以下将对我国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现状进行分析:

一、高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已开始实施财务绩效考核制度。然而,就现实情况而言,我国高校在财务绩效评估工作中依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之处。以下将对其进行阐述:

(一)学校在财务管理方面认识不足

目前我国高校领导对财务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入。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学校在财务管理上缺乏一定的考核指标,将直接导致了教育经费和资源的浪费。同时鉴于高校自身运行的特殊性,对财务管理绩效的评估不是为了追求经济效益,由此将使得我国的教育资源缺乏合理的配置。高校在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并未提前做好资金运用的风险评估工作,这使得导致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效果低下的重要问题。在开展财务绩效评价工作的过程中,因高校本身就不是营利机构,这使得高校并不注重教育资金运用中所产生的资金效益,随意地运用资金在教育教学之中;使得教育资金难以发挥出其最大的经济价值,较为容易使高校产生严重的经济损失,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

(二)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不完善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高等教育的大力发展,高校在资源、规模等方面发生了变化,财务分析和决策已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虽然高校会计系统已统一口径,并提供了相应的财务分析,但其内容并不全面。除此之外,部分学校由于忽视财务分析,没有认真研究数据之间的联系,使得财务管理缺乏评价标准和制度,并且在管理过程中也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进而将使得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水平难以得到优化提升。同时在缺乏完善指标规划的基础上,也将使得管理人员缺乏对财务数据的有效监管,加上部分高校内部会计核算体系缺乏相应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管理者不了解财务行为,这将使得财务绩效评价的效果难以得到凸显。

(三)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缺乏监督机制

在我国高校管理体制下,国家承担着投资建设高校的责任,即国家是高校净资产的真正所有者。然而,国家并不要求高校偿还其之前所提供的资产,也不要求与学校共享经济利益,而是将这些资产的管理权全部下放给高校。这一制度造成了投资所有者缺位的现象。高校管理人员在不承担任何受托责任的情况下独立行使法人权力,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手头资源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大学内部财务人员不需要进行校内运营成本核算,更不用计算收益情况,从而造成了财务管理的弹性空间。对于大学而言,国家投入,但又不进行管理,造成了高校所有者的流失。高校管理人员拥有法律人格权,但不承担特定的责任,造成管理与监督缺失。高校管理具有较大的弹性,会计没有成本核算,收益与损失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管理的作用。

二、构建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必要性

(一)便于高校掌握发展情况,以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

可持续性资源是高校展开运行发展的重要基础保障,因此切实掌握高校的发展情况,推动资源优化配置将成为高校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现如今,中国高等教育已实现了由个体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跨越。近年来,随着我国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研教学设备投入比例不断提高,这将使得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不断增强,而构建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将能够实现多渠道、多角度的资源分配和投入,进而为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促进提高办学质量,实现高校资源优化配置

当前,国家对高校的教育经费投入呈现着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部分高校在教学以及科研经费投入上缺乏明确的规划,这将使得资金的利用出现浪费,并且配置效果不佳的现象出现。建立有可操作性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能够通过财务数据的核算,发现教育资源配置过程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进而通过资金流统筹规划的方式降低资源铺张浪费的现象,进而为降低办学成本、促进高校教育科研事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促进财务分配效率的提高,创新财务绩效评估方法

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各相关主体对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还没有形成共识。高校财务绩效指标应具有规范性、灵活性,并且在高校内部通过指标建立、监督管理体制制约的方式强化财务管理工作效果。同时高校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还需要发挥为政府以外的投资主体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从不同的角度、层次、地域特点、专业结构、师资力量等方面对高校财务绩效进行综合评价。

三、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体系构建原则

高等学校是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组织形式之一,构建持续、高效、科学、合理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原则领导应高度重视全面预算管理:在整个高校范围内,举行一次全面预算说明会议,其中需要着重宣传全面预算的内涵;同时还需要建立一个全面预算领导小组,期间使得预算决策、财务预算能够得到充分联合;并且还需要将各部门的职能人员充分联合起来,根据战略目标进行适当赋予权力,充分调动各部门和人员的积极性;对预算工作进行安排和落实,必须明确相应责任人和时间节点,安排和落实预算工作,要明确规定相应的责任人和时间节点,要做到有条不紊。2.指标评价原则高校预算目标是分阶段实现高校战略目标的具体措施。通过对预算的编制、执行、评估等分析,督促高校及相关职能部门最大限度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其流程为:战略目标→业务目标→工作任务→经济服务指标→经济指标。预算方案的目标应兼顾高校发展和经济两个指标,不能偏袒。运营指标应逐层细化为经济指标,将运营指标与经济指标相结合,相互渗透。3.可比性原则一般采用纵向对比或对某高校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高校进行纵向对比或对比,找出财务状况发展的优势和不足,并提出有效的改进方案。所以,在分析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时,不仅要衡量某一学校目前的财务状况,还应提供同期内的对比及未来参考发展方向。4.动态完整原则随着目前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同时在系统评价的过程中还需要消除偶然的因素和构造缺陷,按照动态完整原则展开;除此之外,还需要不断修正绩效评估指标,使绩效评估体系与学校日常工作相协调,进而更好地推动高校财务运行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体系构建思路

构建一个完善的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在于改变高校传统的工作方法,期间在指标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切实以高校的基本物质资源为基础前提,进而为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还需要明确规定各职能部门的权责范围和分配方式,切实使得各个职能部门之前能够通过高度的合作、约束以及监督评价财务管理中的各类业务,尽可能地凸显财务评估体制的效果最大化。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架的思路主要以提升高校资源利用率为基础前提,切实针对当前高校教学以及科研资源中铺张浪费现象进行优化。

(三)体系构建途径

高校的财务绩效是指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教育资金所能产生的效益、效率和效益。在构建的过程中需要切实做好物资资源与公共事业发展之间的有机协调,同时还需要注重人才培养与资金使用之间的优化,进而使其能够以详尽的财务数据全方位展示高校财务运营方面的业务素养。以下将对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途径进行分析:1.高校主管领导需了解并重视财务工作财务正常平稳运行将成为促进高校平稳运行的重要基础,期间高校主管要切实做好财务工作的绩效审评工作,使得财务人员与领导人员实现有效衔接,进而能够有效防止问题的出现。高校主管也要注意群众的作用,一是要树立群众的观念,建立一个科学系统的财务管理队伍,让班子成员共同管理财务。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要共同参与,坚持权为民所用,为职工提供利益服务,发挥干部的作用。二是要树立市场经济的观念,逐步提高财政应对风险的能力,高校经济工作必须遵循市场环境和教育发展的规律,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既要把握资源属性,又要充分利用市场,多渠道拓展资源。三是要加强财务分析,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提高经济管理的主动性、可预见性和高效性。高等院校要实行校长负责制,各级党政职能部门根据各自的职责,共同参与财务管理,提高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紧密做到为全校职工谋福利,为国家服务,为学校职工谋福利。高等院校应积极发挥各单位干部职工增收致富的积极性,形成一股合力,推动学校各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财务管理是高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管理人员应理清事业发展与财务管理的关系,实现职业发展与财务管理的统一。设定风险底线,量力而行,既要把握事业发展规划,又要进行拓展创新,合理配置高校财务资源,切实实现高校财务管理。2.设立内部资金审计部门高校只有在资金预算、筹资渠道以及资金运营方面做足功课,才能在未来的发展建设中实现资金运营的良性循环。而在资金管理中的基础是做好资金预算。良好的资金预算有利于为高校在使用资金方面打下坚实的基础,能有效地为高校产生正向的运行绩效。除此之外,高校内部的资金管理也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想保证其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就要在高校内部设立审计部门,也要根据审计情况和工作内容制定完善的审计管理制度。高校的相关部门对其年检,也能够提供会计师事务所出示的审计报告。健全高校内部的审计制度能够及时发现高校在运营或者管理工作中的财务工作问题,账簿核算、资不抵债等不规范的财务行为都能够被发现,进而制订有效的控制方案,避免高校在运营中出现严重的财产损失。采购工作也会占用高校大量的资金成本,进而在产品采购之前应该由财务人员进行详细分析,之后与高校的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共同商讨并做出正确的采购决策。对于小额资金的流动与周转使用也要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并由专人对资金进行中转与管理,进而避免资金的流失与使用不合理的情况发生。3.健全财务专项资金的绩效考评体系实践中要实现财务专款绩效考核制度的健全与完善,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在考核指标体系中列入与资金使用效率、效益有关的评价指标,并据此实行严格奖惩措施,提高专项资金绩效考核的刚性约束;二是针对指标评价体系中的定性指标,必须制订严格统一的评价方法和标准,降低管理部门的个人主观判断,提高绩效考核的公平水平。成立专款管理要有明确的法律、法规、政策支持,业务部门要向财务部门提出申请,财务部门还要对高校提交的项目可行性计划及业绩目标论证进行全面审核。同时,财务处也要组织税务、绩效、预算等各部门共同讨论,进一步提高预算案成立前的效率和质量,最重要的是确保财务部门在初审阶段就充分履行审评职责,避免传统走过场。另外,要建立专项基金的到期退出、提前终止机制。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部分专项基金需延长实施年限时,则需重新对项目可行性与必要性进行论证,避免财务专项资金浪费。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校管理工作中,财务方面的考核评价是其日常业务之一。将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学校的整体运行情况统筹起来,将能够更好地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体系,进而为促进高校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奠定良好基础。通过构建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方式,切实将高校的资源利用情况充分整合起来,并且做好针对性的考核设计工作,以此确保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性。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性较高的工作,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全方位的内容整合工作,进而确保财务管理方法能够契合高校运行的发展需求。

作者:杨姗姗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