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教育理念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提升各学科教学质量,突破教学质量关口。我以“使命感”和“学习感”的双重身份进入到各学科课堂中听课、学习,综合几十节所听评的教学过程记录和课后反思建议,发现我校目前的历史课堂教学存在着好几个“多少”问题。我将这些问题提出来,以供我校历史组老师重视、探讨,共商对策,以便在教学中及时改进。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究竟要讲什么?学生要学什么?作为老师,首先要心中有数。根据“历史教学大纲”要求,课堂教学的首要要求是:提高我国国民素质。“大纲”体现的原则主要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原则”和“符合中国国情的原则”:这就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和目的。但事实上,我们在实际的教学中,并未真正领会“大纲”精神,“照本”现象严重,“应试”动机明显,学科地位明显下降。我认为,历史课堂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多少”问题。
一、多见历史概念,少见历史细节
“历史概念”是我们课堂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现象的共同本质特点抽出来,加以概括,把对一个个零散的历史事件的认识,从感性的认识飞跃到理性的认识。如果能将“历史概念”教学使用恰当,当为我们的教学水平提升一个层次。比如,“工农武装割据理论”,“革命统一战线”,“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等均为“历史概念”。但在上课时,我们的老师反复强调了“历史概念”的重要性,甚至要求学生强记,事实证明,这抽象的理论在学生脑中如闪电一般,瞬时消失。究其原因是我们大多数老师忽视了“细节”讲解:(我在校外听课也有类似现象)比如,我在听一位老师讲高中历史必修1专题二“鸦片战争的影响”这节内容时,老师一再强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并未对学生说明什么是“半殖民地”,什么又是“半封建社会”。下课后,我有意问学生们是否知道“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什么,多数学生回答我“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这是一个典型的错误回答。学生们尽管记着了这句话,但由于老师未讲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概念的内涵。造成学生们在学习“中国近代史”以后内容有相当难度,学生很难理解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皆与这“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有关。所以,在进行“历史概念”教学时,老师们一定要注重“细节”讲述。因为概念往往是一句结论语,言简意赅,高度概括,字字深刻,学生难懂。在上课时,老师们在提炼“概念”的过程中,加强“细节”辅助,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举例说明吧,如“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概念这样讲,上课效果将不一样。“半殖民地”是指政治上丧失大部分主权,但形式上仍保留中国政府;经济上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成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半封建社会”是指既保留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通过这样的“细节”辅助,学生就容易明白,容易学懂,也就容易产生兴趣,从而喜欢这个学科。
二、多见历史事件,少见历史人物
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均属于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这部分内容最能体现“提高国民素质”的首要要求和“体现国情”的原则。这部分内容因为有故事性故很能吸引学生兴趣。老师们对事件的因素(如时间、地点、内容、结果、意义、评价、影响)都分析得很细致,学生们关注度颇高,但美中不足是很少见老师们对历史人物的分析。有老师认为,高中历史的选修课专讲人物评说,现在讲是不是先人为主,反而冲淡对“事件”的重视:其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有利于教学方式的转变,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教材提供给教师一本“材料”,怎么“煮饭”利于学生消化与吸收应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首要目的。如果不让学生们直接感受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高尚品德等,这就使得学历史变成单纯的学“事”,毫无“人”味。从我听的课来看,初中历史课堂上极少提到历史人物的作用,涉及了的也是寥寥几语。中国古代历史上能少得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这些人物吗?中国近现代史上又能少“孙中山、、邓小平”这些人物吗?重要历史人物对历史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历史人物”又是最感性的,他们的言行充满鼓励、爱国的情感。而我们的历史课,就担负着“爱国情操”的培养。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充分重视“人”的教学,有了人,便有了“人味”,课堂便“活”了。
三、多见重复记忆,少见论证分析
在历史课堂中,重复记忆的成分太浓厚。比如像“历史概念”、“历史线索”、“重大历史事件”等,无一例外地被要求重复记忆。老师们的用心是善良、良苦而高尚的,巴不得倾其所有学问给学生们。可是,我们忽略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论证过程。尤其是我们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非常有必要进行“论证”教学。以前,学生们都认为中国古代史最难,理由是离咱们远,思想、文化、观念与当今差异巨大,要达到相同的认知很困难。现在,学生们认为近现代史最难。什么“屈辱史”、“抗争史”、“革命史”、“建设史”的使学生们思路混乱,老师教起来也费力不小。我听了这段历史的课堂教学,也结合我们的反思,我觉得师生感到“难”主要是我们老师的教法问题。我们老师的教学高度不够,从而使学生“难学”。这个高度目标,实际上就是我们对教材的论证分析过程。走完一遍高中教材的老师都清楚,教材中“正文”部分有很多结论性语,“补充”部分多是文本材料,如“学习思考”、“资料卡片”、“知识链接”、“史学争鸣”等,还有一些照片、插图、地图等,有教学经验的老师会将这些内容“处理”得如流水般自然,学生学起来轻松加自如。可有些老师却将这些内容生硬分割,造成体系混乱。我执教高中历史教学多年,在“论证”教学方面有一些体会,不妨试一试。具体做法是:①重复。“重复历史的真理”,端正认识:比如讲“屈辱史”,就要从净化精神世界的认识上,将近代史的屈辱、抗争讲深、讲活。②引申。引申触类,贯通其旨。学习中国近现代史,回答几个基本国情问题,这是必要的,这与政治教学核心不矛盾?这种引申,更能有效地体现了教学高度。③比较。用比较法教学,具有较大的综合性,对老师的整体知识体系要求较高,它也更能体现历史学科的科学性和魅力性,同时体现史观教学。比较法曾被史学界推崇为历史研究和教学的“新视角”。
四、多见现成,少见生成
这个“多少”问题,是我们当中学老师的意识到位但很难改进的问题。我们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也较多地取现成成果。比如,取现成的考题,取现成的教案等等。前人、别人已研究出成果,我们取过来用,没有什么不妥,只是我们要记住范文澜老先生说的话:“对复杂而繁重的历史,丝毫没有轻而易举的便宜法可替代。”拿来的东西,必须要“扬弃”,必须结合自己的学生情况,自己的教学风格,逐渐“生成”自己的东西,再“生成”学生的。在教学中,我们当以范先生的话为警示语,历史就是历史,不能简单“借用”。以上这几个“多少”问题及反思策略,是我校历史课堂普遍存在和需要改进的,我们将根据具体情况,进一步探讨,找到一条“良策”,使我们的历史课教学能真正达到“提高全民素质”这个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杨海燕.高中历史教学与时空观念培养———以“古希腊民主政治”一课为例[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6(11)
[2]贺千红.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6(02).
作者:姜忠明 单位:昆山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