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医学创新教育研究的开展状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基于近十九年国内医学创新教育领域发表文献,描述并分析我国医学创新教育现状,找出医学创新教育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以期为我国培养医疗卫生创新人才提供借鉴。
关键词:医学;创新教育;趋势分析
1研究背景
1999年第3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首次明确提出创新教育在国家竞争力中的重大意义。自此,我国掀起了创新教育的热潮。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1]中指出“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将“创新人才”提到治党治国之道的高度。在2007年党的十七大[2]报告中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策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适应医学创新和国际竞争对高水平医学人才的迫切需要,配合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着力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的医学拔尖创新人才,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3]进一步指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要着力强调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必须坚持改革创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4]指出,从2015年起全面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要求近几年内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成果,普及创新教育。本文基于1999年来国内高校医学生创新教育相关的、已发表的文献,对国内医学生创新教育研究的开展状况、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为我国医学生创新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依据。
2研究方法
2.1资料来源与收集
本文通过中国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三大中文数据库全面获取医学创新教育文献数据。本文以“医学”和“创新教育”为检索词,分别以“主题”或“篇名”或“关键词”为检索项,限定检索时间段为1999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限定匹配类型为“模糊”,共检索到期刊、博士及硕士论文、会议论文等相关文献1974篇,剔除重复的文献以及通过浏览文献摘要剔除动物医学、继续教育、中等教育、特殊教育、健康教育、会议通知、培训班通知、人物传记等与本次研究主题不符的文献,最终获取1262篇文献。
2.2统计分析
本研究对近十九年(1999—2017年)文献资料进行了总体状况及趋势分析,同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间2010年为时间点,比较了1999—2009年和2010—2017年两个时间段国内医学生创新教育研究的开展及态势。文中对教育类、非教育类期刊的划分依据中国知网所示的期刊专题名称,将医学教育及教育相关专题名称归为教育类期刊,其余归为非教育类期刊。研究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进行频率描述,采用SAS9.4对数据资料进行Spearman’s趋势性检验,采用χ2检验、秩和检验等统计推断,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研究结果
3.1近十九年文献总体特征与发表量
最终获得的、符合研究要求的1262篇文献中,期刊文献1138篇,博士及硕士论文36篇,会议论文51篇,报纸37篇;来源于核心、CSCD、CSSCI等高水平期刊的文献共有105篇,占期刊总数的9.23%。结果显示,1999—2017年期间我国医学生创新教育研究的发文量虽然各年间有一定程度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时间与发文量呈强相关(rs=0.89,P<0.01).
3.2不同年份医学创新教育文献发表量趋势比较
1999—2009年间,2000年环比增长速度最大,比上一年增长233.3%。2001年、2004年、2009年呈现负增长,其中2009年环比增长速度最小,为-32.6%。2010—2017年间,环比增长速度2010年最大,达55.2%,2011年和2013年呈负增长,其中2013年环比增长速度最小,为-23.4%。两个时间段文献发表量增长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44,P=0.657).
3.3不同年份医学创新教育文献类别与来源期刊分布状况
1999—2009年有542篇文献发表,其中期刊文献474篇,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15篇,会议论文33篇,报纸20篇。2010—2017年有720篇文献发表,其中期刊文献664篇,硕士及博士学位论文21篇,会议论文18篇,报纸17篇。两个时间段文献类别构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2,P=0.01)。从文献来源期刊的专题类别看,发表在专题名称为教育相关类期刊的文献1999—2009年有261篇,占1999—2009年期刊总数的55.1%(261/474);2010—2017年有398篇,占2010—2017年期刊总数的59.9%(398/664)。两个时间段来源于教育类期刊的文献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0,P=0.10),见表2。从文献来源期刊的层次看,1999—2009年来源于核心、CSCD、CSSCI等高等级期刊的文献共有55篇,占1999—2009年期刊总数的11.6%(55/474);2010—2017年来源于核心、CSCD、CSSCI等高等级期刊的文献有50篇,占期刊总数的7.5%(50/664)。高等级期刊发文量2010—2017年低于1999—2009年(χ2=5.48,P=0.02)。教育类期刊中来源于核心、CSCD或CSSCI期刊的文献1999—2009年有24篇,占教育类期刊总数的9.2%(24/261),2010—2017年有25篇,占教育类期刊总数的6.3%(25/398),两个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P=0.51)。
3.4不同时间段医学创新教育文献涉及的创新教育研究内容
在研究内容方面,所获文献包括以下8个方面: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创新教育应用于专业教育、创新教育应用于实习/实践、创新教育的考核制度、创新教育的师资及实施保障和创新教育的内涵意义、创新教育的影响因素与对策。1999—2009年期间,位居前3位的为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149篇,27%)、创新教育应用于专业教育(116篇,21%)、创新教育的内涵意义(88篇,16%);2010—2017年期间位居前3位的为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174篇,24%)、通识教育(147篇,20%)、创新教育应用于专业教育(125篇,17%)。在单独研究创新教育的考核制度方面,两个时间段的文献均最少(8篇,1%)。两时段创新教育研究内容总体构成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5,P<0.01),见表3。从第一个时间段到第二个时间段,创新教育应用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占比由7%增长到20%,增长明显。创新教育内涵意义的研究占比稍有回落,由16%降至10%。
4讨论
4.1医学创新教育需要长期稳定的政策引导
本研究基于文献分析的结果,从一个侧面显示出在我国明确提出创新教育以来,1999—2017年间我国医学生创新教育研究的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医学创新教育领域的研究不够活跃,19年间,仅仅2017年发文量最多,达112篇,而且波动频见。在2001年、2004年、2009年、2011年、2013年发文量有回落,而后又上升,这些波动及其之后1~3年间的阶段性增长与国家政策方针对创新教育要求的强化是密不可分的。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到2002年党的十六大、2007年党的十七大,再到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这些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时间节点也较好地呼应了医学创新教育类研究文献明显增长的时间节点。由此可见,创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在长期的国家政策引导下稳步实现。同时,各医学院校应牢牢抓住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历史机遇,力求与时展相接轨、与社会需求相吻合[5],积极地、持续地投入创新教育。国家教育管理部门从宏观政策的指引方面进一步大力推进医学创新教育,营造教育系统乃至全社会对创新教育的氛围。
4.2医学创新教育需要积极主动的教育者推进
两个时间段的分析结果显示,医学创新教育文献发表量的趋势在两个时间段无明显差异,从侧面说明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实施并未引起医学创新教育研究热度的进一步上升,创新教育在医学上的深入推进力度还不够。从发文期刊的级别来看,两个时间段高水平的医学创新教育研究还远远不够,甚至在高等级期刊的发文量比例2010—2017年还要低于1999—2009年(P<0.05)。另外,从文献类别与来源期刊分布状况看,两个时间段教育类的发文量均占期刊文献总量的近一半,另有将近一半的文献来源于非教育类期刊。说明医学创新教育关乎社会发展的多个行业,受到社会多方面的关注。反之,高等医学教育承担着医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社会职能[6],需要教育工作者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创新教育中去,深入研究医学创新教育,坚定不移地推行创新教育。组建创新教研室,负责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组织实施以及创新教育的师资培训;做好创新教育评价工作,对创新教育的评价体系从学生、教师、高校、政府和社会等多方考虑,构建学科建设与教学工作考核结合、人才培养质量与创新能力融通、学校评价与社会评价互补、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协同的多维立体化、闭环控制的创新教育评价体系[7],使医学创新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更加明确,不断完善相关机制,从而全面深化医学创新教育,并达到应有的效果。
4.3医学创新教育需要有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创新教育体系
随着教育新时代的到来,教学的目的已不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已有的知识,而是在获得知识的同时,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和创造新知识[8-9]。医学生的创新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丰富扎实的自然人文社会知识和专业理论知识、娴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领先的创新能力,并能将这些知识技能运用到今后的医疗服务工作中去[10-12]。从文献显示的研究内容可见,国内开展的医学创新教育的内容比较丰富,从两个时间段的对比分析可知,随着对医学创新教育的争鸣与探索,国内对医学创新教育的内涵有了相对稳定、共性的认同,于是新的关注点逐步转移到如何贯彻落实医学创新教育。(1)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和创新教育在专业教育的应用一直是学者的研究热点,而且通识教育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医学院校通过整合原有的医学专业理论课和实验课程,促进不同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逐步培养创新思维和自主创新能力[13-14],且在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环节适当增加创新内容,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新型课程[15]。搭建完善的创新训练体系(如临床实习、竞赛、开放性实验、创新创业项目、第二课堂等),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科研素质。当然,医学院校实施的创新教育并非对传统医学教育的全盘否定,应关注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结合,需在注重医学“三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传授的同时,在学科特色和专业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理念,突出创新教育内容的系统性。(2)医学创新教育需要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思想,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科基本知识,更要传授学习和研究方法[16],扮演好监督和引导学生的角色,调整学习内容、编写符合各学校创新教学模式的创新教育教材[17],充分发挥网络互助教学、MOOCs、虚拟仿真技术等新型授课方法的优势。在考核评分上制订权重适宜的评价标准[18],依托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形成性评价,促进创新教育,提高教学质量[19]。(3)文献分析显示,两个时间段单独研究师资保障的文献数量均不多。高校应切实结合本地区和本校实际,进一步制订和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健全创新教育激励机制,并将创新教育纳入学生和教师的考核体系。注意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自身水平的提高,鼓励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参与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工作,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各方面条件保障,坚定不移地贯彻医学创新教育。
参考文献:
[1].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J].人民教育,2010(17):2-15.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18):4-5.
[5]王严淞.论我国一流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J].中国高教研究,2016(8):13-19,41.
[6]王爱民.关于大学社会职能演变、异化问题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5(5):50-54.
[7]冀宏,顾永安,张根华,等.应用型人才培养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探索[J].江苏高教,2016(4):77-80.
[8]刘大军.从知识习得到知识创造———论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嬗变[J].高教探索,2015(2):11-15,31.
[9]李丹妍.创客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向[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4):30-34,67.
[10]丁素英,周业波.医学院校创新教育方向与路径的探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10):15-16.
[11]王萍玉,谢书阳,许金花.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5):341-342.
[12]王焰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反思与模式构建[J].中国大学教学,2015(4):4-7,24.
[13]胡晓松,潘克俭,宋海星,等.改革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J].西北医学教育,2011(4):759-762.
[14]夏欧东,郑玮,余杨.“CDPS”医学生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教探索,2016(4):70-72.
[15]蓝丹,李登峰,高宗燕,等.医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1):5-6.
[16]邓宇,宋维军,关鹏,等.预防医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现状与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势下的调整需求[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0):131-133.
[17]刘蒙壮,文秋林.创新教育与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析[J].西北医学教育,2010(4):665-667.
[18]郭敏,郑中华.医学课程形成性考试改革的反思[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29):3-5.
[19]梅林,黄继东,罗长坤,等.医学院校本科创新人才培养综合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6(4):25-26.
作者:裴泓波 常璞 李艳芬 李嘉佳 尉芝苗 赵娜娟 程永聪 白亚娜 郑山 单位: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甘肃省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