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信息技术课程创新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本研究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特点,将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境问题相结合,运用任务学习作为贯穿其中的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会表达思维。教学设计环节紧扣创新教育理念,激发学习者学习兴趣,努力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和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关键词:课程;创新教育;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内力驱动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的好坏。比如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通过展示来自学校图书馆老师的一封委托信进行课程导入,每个同学能够全身心地真正尝试去帮助老师思考,以及如何去获取大家对图书馆再规划建设的想法和相关建议?正因为创设的情境问题是关乎实际生活的,简简单单的、实实在在的,学生才会更投入于思考当中,才会更自然地被激发出其内心的动力。这一教学方式的转变将会大大改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态度,也从根本上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模式。自觉主动的内动力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相比较纯粹的外动力驱动而言,无疑内力驱动的效果将是巨大的。
二、提出问题,任务
情境的创设正是为任务问题的提出作铺垫,两者相得益彰的结合,让学生更主动地去激发自己的创造性思维。问题的驱动是为了强化学生事先产生的内动力,能够让内部动力的持续性更为长久,从而达到不断推动学生创造能力的提升。比如本课新授部分,教师关联导入情境提出问题:通过哪些方式能够获取生活中的这些数据信息?自然地引导学生思考从生活实际背后需要去考虑的问题。接着,指导学生亲自尝试运用调查问卷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方式,来体验直接获取需要的数据。任务的亲自尝试与实验,让学生更能切身体悟到知识可以被理解和运用,也会促进他们对自身知识结构体系的再构建。然后,又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这样的结果可以回复给苦恼的图书馆老师了吗?这一问题再次回到工作表数据内容的观察中,激发其对问题本身的思考。而这一系列过程的环环相扣,都将推动学生形成创新学习及创新思维的习惯。问题的提出,是为了让学生更自觉主动地思考,培养他们对问题的敏锐性和惯性。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其他生活和学习环境中,也能运用自身创新性思维去解决更多身边的问题任务,才能提升自己创新型品格的能力,才有成为创新型人才的可能。
三、自主学习,协同合作
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把关注点更多的放在了教学结果上,对过程性学习把握较少。对于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忽视了很多。现今人们更多的关注到能力的提升。从教学上来看,教师也将学生作为了教与学的主体,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自主学习,掌握知识背后隐藏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比如在本课认识WPS表格软件界面的教学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去自行阅读书本内容,自学WPS表格的窗口与工作表。然后,教师再通过小测验的方式检验学生的自学情况。可以发现,对比教师枯燥的单人讲授,这种方式更能被学生接受,并更高效地汲取此类知识点。再例如在数据导出与编辑任务中,教师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究三项任务的操作,通过微视频和任务单的形式来辅助学生学习。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并没有被未知击退,而是饱有热情地摸索完成了任务。虽有部分学生在其过程中存在困难,但是在同伴和其他同学的启发下,最终依然能够基本完成任务。这对于灌输式的教学方式来说,自主协同学习优势不容小觑。只有学习者自身掌握了学习的方式方法,才能灵活应变生活学习中的问题,才能激发出本能中对于问题解决的创新思维。若永远抱着掌握知识的目的去学习,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变成学习的机器,没有一点自主意识和灵活性,何谈创新?
四、完成任务,展示评价
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是创造性思维最主要的特点,是衡量一个人创造能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散性思维是一种创造新事物的思维模式,而聚合思维则是从已有信息中产生逻辑结论,从现成资料中寻求正确答案的一种有方向、有条理的思维方式。学生从外部世界获取知识,也需要学会如何将掌握的知识表达出来,即把思维表达出来。思维的表达,也就属于聚合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比如本课教学设计中,最后一个环节教师选择让学生观察最后编辑完成的数据表内容,思考能向图书馆老师提出什么建议?以及在调查内容的设计中,还有哪些值得改进的地方?通过让学生针对数据表内容,思考从中能得出哪些有价值的结论,来促进学生聚合思维的发展,推动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这项任务的安排,学生能够主动去思考,并且养成善于从现有资源中获取信息的习惯。学习的方式有很多,教学的方法也有很多,关键在于教师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和目标在教学。有因得果,创新的教学目标将会带来创新的学习模式和创新的教育成果。
五、小结
当前教育的信息化包含三方面的任务,一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二是运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三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课程在实施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意识的变革和创新,只有从教学开展的本源入手,才能连带最终的教学效果得到真的变化。而创新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理念、方式、结果得以全面提升的新契机,教育教学者应当去思考如何实现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创新教育和创新学习。
参考文献:
[1]侯淑萍.浅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信息技术创新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8(11)
[2]王晓波.寻找创新教育发展的新起点[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8(9):22-23
作者:徐文婷 单位:南京市六合区棠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