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创新教育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创新教育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创新教育模式

摘要:本文通过抽样的调查,对大学生健全人格缺失表现及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指出了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必要性,以及对其进行培养的创新教育模式

关键词: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模式

1关于“人格”、“健全人格”、“大学生健全人格标准”概念的界定

人格也称个性,这个概念源于希腊语Persona,在商务印书馆最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05年修订版中,人格一词的解释为“人的性格、气质、能力等特征的总和;人的道德品质,人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资格”。健全人格的最简单的定义就是人格的正常和谐的发展。心理学对于健全人格的相关特征认为可以从性格、人格品质、责任感、情绪稳定性、思维开放性来决定一个人是否健康。而对大学生健全人格标准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见解。胡瑞、李忠云认为,大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的价值、良好的道德情操、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及积极的协作精神。李祚山认为,大学生健全的人格主要表现在道德品质、学习和工作态度、良好的承受挫折和适应能力、积极的情绪、自我和对他人的态度以及人际关系六个方面。总之,学者们各有千秋,并无统一的标准。

2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表现及成因

为了对大学生人格等相关问题形成深刻认识,笔者从河北省内10所高校随机抽取了206名同学,采用SPSS10.0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该次调查主要对河北省内高校有关人格培养课程与活动、大学生自身性格、心理状态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总结出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的表现及成因。

2.1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表现

2.1.1价值观念扭曲

随着西方消费文化的盛行,大学生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拜金主义”、“奢靡主义”也日渐兴起;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中独生子女较多,独立意识较强,部分学生以自己的成功为成功、更多的考虑个人的得失,不太顾及他人的感受,缺乏团队协作精神,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过度追求个人主义,也是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价值观扭曲现象之一。

2.1.2心理状态失衡

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失衡普遍表现在部分学生在拜金主义盛行的今天,因容貌差异、家庭因素、经济条件等引发的嫉妒、报复、自尊心过度敏感等心理,也体现为过度的骄纵蛮横等行为,更容易使大学生走向极端。2004年,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在打牌时被同学邵瑞杰等4人嘲讽,遂将其4人杀死;2011年5月8日,中南大学南校区升华公寓发生命案,因该校一男子追求女生被拒绝,将该女生杀死,并自杀。由大学生心理失衡所导致的案例基本每年都有,且大学生人口基数庞大,对其进行人格健全的培养教育,是高等学校刻不容缓的大事之一。

2.1.3优良道德缺失

优良道德缺失也是大学生人格不健全的表现之一。主要表现为:一是重利轻义。部分大学生功利心较重,在行为处事、甚至是交友方面,都将能不能获利作为首要考虑条件,功利化倾向较为严重,较少有奉献意识和服务意识。二是诚信意识淡薄。一些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机取巧,在考试、毕业设计、论文撰写方面、社会实践等方面,存在找人、抄袭作弊、胡乱填写等行为,对自己和对学校不负责。

2.1.4人际关系失调

人际关系失调是大部分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朝夕相处的同学存在些许矛盾也是在所难免的,但是任何东西都应当适度,能不能从容的应对人际失调带来的压力及学会如何与别人化解矛盾,则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学习的相处之道。在调查的对象中显示,有3%的学生目前还在受人际关系失调的困扰,并表示对这一情况无能为力。

2.1.5意志品质薄弱

意志品质薄弱也是当今大学生人格缺失的一大原因。当今的大学生普遍都是接近00后的一代,他们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且从小生活环境相对优越,没经历过大起大落,因此在遇到困难与艰辛时,常常无法发挥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相对薄弱。

2.2当代大学生人格缺失成因

2.2.1家庭教育不足

笔者通过调查显示,家庭教育不足导致的大学生人格缺失占比最大,达48%。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任何的孩子一出生接受的首先是家庭教育,其次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伴随终生,也是最为久远。可家庭教育不足往往也是难以改变的。当前的父母忙于工作,疏于对孩子心灵的疏导,与孩子渐行渐远。除此之外,有些父母的性格存在易怒、暴躁等问题,也会导致孩子的人格缺失。

2.2.2社会环境影响

当今的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对于大学生的诱惑也层出不穷。网络的便利,使大学生不再拘泥于自身所处的真实环境,各种鱼龙混杂的信息充斥于网络,而我国对网络的监管虽然日益增强,可还是有不少不良信息成为漏网之鱼,试图迷惑大学生的头脑。而大学生作为刚迈向社会的一份子,也缺少一定的社会经验,容易上当受骗。

2.2.3学校教育失衡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课程普遍存在下列问题:(1)观念偏差。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心理教育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认为其作为隐藏性的成果,无法彰显学校的成果,缺乏一定的重视。(2)课程安排偏差。通识课程实践中普遍存在课时不足、教学质量不高、种类较少等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对于专业课较为偏重。(3)师资不足、资料不齐全。即使有些学校加大通识教育的课程量,也存在没有配套教师、专业不过、或者资料不齐全等问题。总之,学校教育的失衡也对大学生人格缺失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3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必要性及途径

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不仅是国家高等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近两年的要求,也是人类发展的该有之义。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最早提到了“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一命题,提到了人的主体性发展。而要想人的主体性有所发展,健全人格就必须得到重视。因此笔者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人格培养的理论为指导,创建了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利用新媒体渠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三个纬度的人格培养创新教育模式。

3.1课堂教学

对通识教育的普遍轻视是当前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就目前国内重点的高校来说,通识教育一般放在大学一二年级完成,从大三开始,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占据了总课程量的70%左右,四年一贯制的实行通识教育的高校则少之又少。通识教育理念的核心体现是课程设置,因此作为高校来说首先需在课程设置上下功夫,要把健全人格培养理论渗透在各个课程模块中去,包括全校通修课、学科选修课、开放选修课、专业发展课程。另一方面,还要重视网络课程的优势,健全人格培养的方式不仅仅在于课堂学习,可以利用网络走出课堂,以轻视愉快的方式将大学生人格健全培养提上教学日程。

3.2课外活动

为了培养人的全面发展,高校还应该在课外活动方面重视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从小的方面来说,班级是其学习生活的驻扎地,是对其影响最广的区域。教育者应该多多举行班级心理疏导课程、心理健康教育会等活动,聘请心理学家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和指导,定期帮助学生排解心中压力。从中的方面来说,学院作为各个班级的上一级部门,不能只看教学成绩、教学目标,应该在资金、政策上多多给予班级支持。从大的方面来说,学校作为一个学校政策、方针、管理、教学的制定者,其态度尤为重要,要从宏观政策上给予支持与帮助。

3.3新媒体渠道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也是万物皆媒时代的到来。新媒体是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的,它打破了传统媒体的局限性,超越了国界、民族。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创建有关健全人格的公众号、心理咨询论坛、心理健康的微博或者影视作品等,发挥技术优势,使学生在技术的摸索中建立起对人格健全问题的自觉性,塑造并养成理想人格。

参考文献

[1]王丹,崔浩.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对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7,29(08):76-79.

[2]赵爱玲.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人格培育与完善的策略与路径[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7):21-28.

[3]张莉,赵天驰,杜涛.论辅导员与大学生健全人格培养[J].北京教育(德育),2013(Z1):81-83.

作者:王薇 贺慧桐 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组织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