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口腔医学生人文精神创新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学是和人的生命打交道的学科,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医学生在掌握医学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需注重医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人文始终围绕着医学发展,在现代医疗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医疗理论和技术突飞猛进,医疗机构快速转型。社会期望值的升高与不协调的医患关系导致近年来很多医疗纠纷的发生,公众对医务人员的职业素养提出了质疑。因此,医疗机构需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培养,医学院校需重视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与临床其他医学专业相比,口腔诊疗过程中涉及的疾病大多没有致命性,一般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而主要涉及其健康权与知情权[1]。沟通不足导致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医疗纠纷的案例也时有发生。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于现代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我国的医学教育模式过于陈旧,多数高等院校和实习医院往往只注重医学专业课程的设置,而缺乏对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关怀技巧的训练,这也造成我国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普遍缺乏,职业素养不高的现状。本课题拟分析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缺乏的现状及原因,并结合其他高校实践经验,强化口腔医学人文课程的设置,建立一体化的口腔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将人文精神教育理念贯穿到整个医学教学中,为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口腔医生奠定良好基础。
1医学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顾名思义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它的核心是人,包括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2]。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是人文精神在医学实践领域中的体现,核心是以人为本[3-4]。医学人文精神的涵义可理解为关爱生命、以人为本,其核心内容是对人的关照。对于医学院校来说,人文精神教育应与医学理论和技术教育同步。
2口腔医学生人文精神缺乏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的人文精神教育未能与国家经济水平发展的步伐同步,医学领域同样如此。临床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在于现代医学教育中人文精神教育的缺失。在我国,一些医学院校和实习医院未能重视学生的人文课程渗透,对带教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学素质缺乏严格考核,甚至没有专门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师资团队。而在一些发达国家,学校已具备严格的标准和激励制度来选拔优秀带教教师,医学人文课程贯穿医学本科教育和医学教育的整个阶段。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变革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不仅要关注躯体疾病,也要综合生物、心理和社会3个因素研究人类的健康与疾病。口腔医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口腔医学的教育方式同样需要不断变革与创新。然而,我国一些口腔专业教师只注重医学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缺乏对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和人文关怀技巧的训练,同时在我国部分院校,存在口腔医学专业课教学与医学人文精神教育脱节,强化了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理念[5]。此外,教师配置方式和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不合格的带教教师易对学生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随着医学发展,社会对医务工作者的行为和人文素质的要求逐渐提高,新的指导思想对未来医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6]。这对未来医学的发展与社会和谐进步能够起到重要作用。
3人文精神培养的改革模式探索
3.1实施教师资格准入制,提高教师医学人文素质。具有较高人文素质的师资力量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关键。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同时也要进行人文精神的洗礼[7]。医学院校将每年对在校教师和实习医师进行临床能力和人文素养的综合评价,为打造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的人文教师骨干队伍,院校也经常组织各种人文学术研讨会,定期开展医学人文教育培训和国内外交流活动。此外,定期举办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主题汇报、板报和宣传栏设计和专题讲座等,提升临床带教队伍的人文素养。3.2规范人文医学课程设置,提升个人的医学人文素养。创新性地开设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通识教育课程,如自然辩证法、生命科学、口腔审美学、口腔医学导论及口腔医学史课程,人文课程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部分,课程的形式分为理论讲授、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人文医学课程的规范化促进医学专业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强调让学生感受口腔医学家的学术思想和道德修养,培养学生认识口腔、热爱口腔的爱岗敬业精神,潜移默化地提升个人的医学人文修养[3]。考核内容对学生具有一定的趋向性,因此应增加人文素质知识技能的考核方式与考核内容,其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对人文素质理解、自主沟通能力掌握、医疗法规熟悉程度等的考评。此外,学院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校园文化景观,如医(校)史馆、解剖馆及医学名家名言墙等,开展医学人文主题研讨会和相关竞技活动等校园文化活动。在医学教育中,一个和谐深厚的育人氛围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只有真正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才能培养出适应时展的新型人才[8]。3.3采用创新教育模式,在口腔专业教学全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目前,我校一直进行口腔临床教学改革的探索和研究,以小班(少于30人)为单位设立医学人文实践课程,尝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实践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其医学人文精神,有助于提高实验教学质量。传统的传授和教育方式缺乏特色,基本依靠课本、课件进行理论讲授,而PBL、CBL等教学模式有别于传统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并且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小组讨论、PPT制作、诊疗情景模拟视频拍摄等学习方式将成果进行讨论和展示,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与奖励,以形成性评价促进以能力为导向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这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综合运用使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印象深刻,并能灵活应用,为今后临床实际病例的鉴别、诊断和治疗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临床思维。3.4开展口腔医学实践活动。口腔临床医学是一门对动手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加强实践教学十分重要,如实验室实习、临床实习、社会实践等。本科生的培养除了讲授课本理论知识外,应尽量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践,在本科生前两年的教育任务中应添加口腔门诊见习环节,学习一些基本操作与无菌观念等,以加深学生对口腔临床工作的了解。后期除了实验室实习外,应增加口腔临床前期综合实验内容,增加学生在临床实际中的操作机会。经过这些早期实践教学环节,学生能够掌握口腔基础操作,感受患者的痛苦,加强自主沟通实践,体会到与患者沟通的技巧,这样在之后的临床实习及工作当中,学生能够缩短“上手”的时间,既丰富了专业知识,又提高了与患者沟通的能力及矛盾解决的能力,为尽早独立完成诊疗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除了临床实践学习,学院也应该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包括每年的“爱牙日”活动;对学龄儿童进行口腔宣教活动;到边远山区及城镇进行口腔宣教、口腔检查等。这些社会活动可以加强学生对医学人文素养的认知能力,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医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统一体。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渗透在日常诊疗的方方面面[9]。当代口腔医学的素质教育要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不仅要重视口腔医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而且要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将医德医风教育贯穿于日常医学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本科阶段是培养医学人文素养和造就医学人才的重要阶段,人文精神的学习永无止境,是从医者一生进行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王光秀,王吉荣.口腔科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与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24):38-39.
[2]陈汉想.医学的人文属性与医学生素质教育[J].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2):1892-1893.
[3]曾光,柴治国,倪峰,等.提高口腔医学生医学人文素养的思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7):448-51.
[4]孟维晓.论医学生临床实践中的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J].大陆桥视野,2016(22):225.
[5]王舒妍,李刚,张思佳,等.口腔医学专业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医学与哲学,2015(1):80-83.
[6]杨旭,赵明君,刘春灵.现代医学模式背景下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1):12-13.
[7]鲍中义,吴榜静.实习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现代医学模式兴起的时代呼唤[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4):462-465.
[8]黄学丹,刘毅,肖超,等.关于提高临床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和建议[J].科教文汇,2016(6):66-68.
[9]黄海涛,陈剑锋,马俊涛,等.口腔临床的人文现状及应对策略[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5,23(1):54-56.
作者:许诺 董明 邵苗苗 刘钟西 李晓杰 牛卫东 寇霓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中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