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新理想下的创新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理想下的创新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创新理想下的创新教育研究

摘要:以“万众创新”为代表的创新理想使中华大地掀起了一股干事创业的热潮。创新教育是创新理想实现的前提和保障,然而当前的教育中存在着创新理想与守成现实的悖论。破解教育中的悖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支持,需要树立全民创新意识以推进创新教育的真正落实。本文旨从创新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分析入手,提出在创新理想视域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创新理想;创新教育;创新意识

引言

何谓创新?广义的创新是指,人在自己的领域,以同样的量和质的水平,产生新东西、新观念、新思想的一种活动。狭义的创新是指产生未曾有过的新东西的一种活动。创新是保持个人竞争力的最大来源,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能够持续繁荣昌盛的基石,创新也是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能够强盛的秘密所在[1]。“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总理在2014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讲话中第一次提出,他提出要在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态势。此后,每一届的世界互联网大会、做《政府工作报告》等诸多重要场合“万众创新”一词频繁出现。创新不仅体现在经济方面,同样要体现在教育方面。人才是国家未来的希望,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没有创新型人才,就谈不上创新经济。而创新型人才则需要通过创新式的教育来培养。只有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创新理想,才有可能发展创新教育,因此,创新意识、创新理想对于创新教育来说也至关重要。

1创新理想及教育的使命

含弘开放的中华文化在唐宋时期盛极一时,是当时公认的世界文化中心。但行至资本主义萌芽的明清时期,封建制度在历史潮流中日益走向没落而成为社会发展的最大障碍。基于集权统治的需要,统治者用“言必称师,事必法古”的文化极端政策将民族的创造力就此禁锢,任何与传统不一致的思想与行为都被冠之“离经叛道”的恶名,而教育也充当了扼杀创新性人才的帮凶。当中华民族发展的脚步在停滞近500年之后,成为列强争食的对象,这是一种必然。然而落后并不可怕,还可以迎头赶上,可怕的是这数百年的文化专制扼杀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直至新中国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全国各族人民在摸索中前进,找到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行之有效的道路,提出了“构建创新型国家”的发展目标,使炎黄子孙重燃创造力的火种[2]。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为领导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高举“创新”旗帜,并将创新理想进一步发展成全民参与的理念,这本身就是一种治国理政的创新。在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哪个时期将“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上升到这样的高度。无疑,重视“创新”在中华文明史上将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万众创新”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创新理想需要人才来实现,创新人才是现代社会最宝贵的财富。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育,尤其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是立德树人、传播知识、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当前,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时代,对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改革与发展得到国家及民众的重点关注。教育创新、创新教育也由此构成创新范畴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但是,在我国的教育领域中,创新虽然是教育的内在特质和使命,但它时常受到守成现实的制约,竟是教育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3]。

2创新理想与守成现实的矛盾

2.1创新:教育的初心与理想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承与创新是其初心。首先,从教育先师孔子开始即要求教育活动的开展要“因材施教”,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差别化的教育,从而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其创造性,获得最佳发展,这就决定了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实践,必然蕴含创造性,此为教育之初心。正如人要想不被淘汰需要活到老、学到老,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一个社会要想始终不断发展也要不断发掘、发挥创造性[4]。教育是伴随人类的、永久存在的系统性工程,既有宏观教育史中的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民主社会教育中的发展创造,也有微观教育领域中教育观念、方法、体制和内容的创新。因此,教育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在具体的环境中随时变通和创新。其次,作为受教育者,个体天生具有创造性的品质,每个人都生而具有创造力,只是需要教育进行启发和诱导出来。人生而具有创造的本能和欲望,以适应恶劣的自然以及社会环境获得延续。人向上走,水往下流。人总是追求更好、更新的生活,这种本性促使人不断向前,因而,培养有创造力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是教育的使命[5]。

2.2守成:教育的现实与无奈

然而,当前我国的教育中创新性是缺失的。知识被真理化,固定地、现成地放在那里,教育变成了如机器化大生产一般的整齐划一的行为。教育变成了将知识的原材料装入学生的脑袋中,再由学生输出知识,不需要思考和创造。教育的现实的确出现了这样的现象:学生的学习被家长严格安排,家长打着美其名曰时间管理的旗号,把学生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学生可以不用思考自己还需要做什么。也容不得学生独立思考,他们必须绝对服从。学校教育重共性培养,标准化容不得学生有创造性的答案。家庭和学校合力把学生推进了理想的大学学府,而学生却无法适应这种完全自由的生活,因为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人成了背诵知识的机器,学生唯一的任务就是学知识、背知识、考知识。当知识充斥学生大脑的全部空间,大脑已无法容下思考,没有思考的头脑怎能有创新的思维和灵感?

3创新理想视域下的创新教育

一言以蔽之,当前教育的创新理想与守成现实的悖论根本形成原因是全社会创新性教育文化的缺失。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推行无疑会对传统的受教育观念产生冲击,观念的转变将成为实践的指导,这就标志着我国将形成真正的创新型教育文化,创新教育在创新理想视域中将成为可能[6]。笔者认为,学校教育作为整个社会教育的主体和核心,学校领域的创新教育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1危机意识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本质。创新理想的实现主要集中在科技创新,从而推动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9%以上的高经济增长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条件和质量,但是经济高增长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弊端和危机,然而国人对于危机却缺乏敏锐的意识。美国硅谷风险投资家维诺德•科斯拉指出:“能源界和汽车业许多年来一直缺乏创意的精神,因为他们不曾面对真正的危机,缺乏求变的动力。”企业界如此,危机意识的缺乏更体现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公立性和公益性的教育事业因为无须进入市场竞争,导致学校对于人才的培养离开市场需求,教学工作重点放在了如何提高学生的分数上,学生被视为占有知识的容器[7]。各级学校管理者和教师必须自身对危机有清醒的认识,才能对学生进行危机意识教育。

3.2继承意识

所谓创新,是相对于守旧而言的,和“发明”所不同的是,它是在原有基础上的再创造。因此,创新的前提是继承。例如,爱迪生没有基本的电学和光学知识背景,是不可能发明电灯的。正如梁启超所说:“文化之所以进展,恒由后人承袭前人智识之遗产,继长增高。”陶行知也认为,“行动是老子,思想是儿子,创造是孙子”,只有“手脑结合”才会有创造,即实践能力和读书思考同样重要,都是创造的前提。但现实中,我们走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是“重知识、轻能力”,教师在传授知识时,过分地将既定的知识填塞学生的头脑;另一方面是“重能力、轻知识”,新课改中书本中的基本知识训练要求过低,导致农村地区的学生学习力过低,这是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弊端。因此,创新需要继承,即孔子所教诲的要“信而好古”,这不是迷信古代,而是学习继承前人经验再结合当时的实际更有助于我们把握现在,实现“举一隅而以三隅反”的创新效果。继承意识本质上要求学生要接受基本的知识训练[8]。

3.3批判意识

创新来自于继承,但不是盲目继承,而是批判性地继承。如清代颜习斋曾言:“立言但论是非,不论异同。是,则一二人之见不可易也;非,则虽千万人同,不随声也;岂惟千万人,虽百千年同迷之局,我辈亦不当以先觉觉后觉,不必附和雷同也。”他认为继承前人时应该有自己的见识,不能人云亦云。梁启超更是指明了批判地继承:“盖吾辈不治一学则已,即治一学,则第一步须先将此学之真相,了解明确;第二步乃批评其是非得失。”同时他认为批判的前提是真正认识了批判的对象。批判意识在创新意识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国当前创新意识的淡薄很大程度上就是长期以来批判意识的压制和丧失。在当代,虽然一贯主张批判地继承,但是很多人在批判的同时,将“洗澡水和孩子一起倒掉”,批判成了彻底地否定传统。中华传统文化虽然是封建占主体的文化,但是其中有很多是任何时代都适用的精华,在没有真正了解传统的前提下,就对传统妄加指责,将自己的理解强加给古人,这是对传统和历史的亵渎。批判意识本质上是培养学生重组知识的能力[9]。

3.4创造意识

创造是在具备危机意识、继承意识、批判意识之后实现创新的最后环节,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创造意识,“可以知学问之价值,在于存疑,在于求真,在于创获。所谓研究精神者,归著于此点。”只有不断发展和创造的教育才是教育的本质,教育应该为学生的创造提供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从题海和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在闲暇和游戏中发现创造的乐趣[10]。陶行知先生在实施创造教育的时候,就指出:“我们要能够做,做的最高境界就是创造。我们要能够学,要从生活中去学,只知学而不知做,就不是真的学。”所以,创造教育需要我们打破神秘,从生活世界中的点滴做起,儿童一个小小的自我发现也许就会点燃终身创造力的火种。创造意识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具备生成知识的能力。

4创新教育的特征及实施创新教育的路径

4.1创新教育的特征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应着重研究和解决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问题。创新教育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全面性。全面性是指要发动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力量一起来抓创新教育,营造全面无死角的创新教育环境,追求创新教育的整体效益,并遵循这一原则对德、智、体、美、劳齐抓共管,使受教育者得到整体而全面的发展,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人才。(2)开放性。创新教育不应仅仅体现在课堂上,不应仅仅通过教材进行,也不应仅仅通过教师的讲授和布置作业来进行。创新教育还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生活及当代世界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实际来进行。一方面要让学生获取有关的新信息、新知识,使教育反映学科最新发展状况。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学以致用,用理论知识去认识、理解和指导实践,从而在实践中获得更多实用的新知识。(3)创新性:教师要创新地教,学生要创新地学,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的民主、和谐的环境。教师可采用讨论式、启发式、调研式、竞赛式等新型教学方式,教给学生发现和学习知识的能力。在精神方面形成宽松、民主的气氛,给学生一定自由,让他们能主动自由思考、想象、提问、选择、行动[11]。

4.2实施创新教育的路径

第一,要有高水平的创新型的教师队伍。创新型教师能站在学科前沿,预见学科今后的发展方向。学校要鼓励教师投身社会,拓宽产学研结合的路子,大力开展科研攻关和科技服务,建立激励机制,把开展创新教育纳入教师的评估和考核工作中。通过分配制度和人事制度改革,促进教师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第二,要重视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让学生会学。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其自学能力,这是教育的关键。第三,要拓宽渠道,让学生走出课堂。在学校外、课堂外,教师要积极开展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锻炼其能力,提高其各方面素质。

结论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现代社会保持经济社会持续繁荣的必由之路。创新型国家的理想需要人才来建设,人才的培养源于教育,因此,创新型教育是创新型国家的基础和保障。而创新教育主要在学校,学校应打破现实悖论,着重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继承意识、批判意识和创造意识,方能培养出拥有创新理想、创新意识、创新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任友群.创新教育呼唤教育创新[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1):8.

[2]安连锁,米增强,孙萍茹,等.创新教育与高校创新教育体系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2(02):29.

[3]张志勇.关于实施创新教育的几个问题[J].教育研究,2000(03):25.

[4]郑家茂,潘晓卉.大学创新教育呼唤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J].江苏高教,2008(01):83.

[5]祝智庭,孙妍妍.创客教育:信息技术使能的创新教育实践场[J].中国电化教育,2015(01):14.

[6]查建中,徐文胜,顾学雍,等.从能力大纲到集成化课程体系设计的CDIO模式——北京交通大学创新教育实验区系列报告之一[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10.

[7]肖俊辉,张敏霞.试论如何加强医学生的创新教育[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06(04):22.

[8]由继红.实验室与创新教育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09):24.

[9]叶平."创新教育"解析[J].教育研究,1999(12):3.

[10]冯建军.创新教育与课程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00(04):3.[11]张磊.创新教育与高校图书馆[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0(06):92.

作者:郑文华 单位:徽商职业学院商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