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精准扶贫下的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问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精准扶贫下的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问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精准扶贫下的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问题

摘要:阐述了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的有效举措,认为应让大学生明晰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高校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对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实施严格管理,农村教育扶贫结束后应系统总结相关经验。

关键词:精准扶贫;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考核

一、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之间的关系

精准扶贫相对于传统粗放式扶贫方式而言,是在扶贫对象、扶贫方式以及扶贫措施等方面更为精确的一种现代扶贫方式。精准扶贫相对于传统扶贫方式而言,具有更加强调脱贫目标实现性、更加强调脱贫措施有效性、更加强调脱贫对象认同性以及更加强调脱贫效果稳定性的特点[1]。近年来很多高校积极倡导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2]。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与精准扶贫之间具有重要联系:

(一)精准扶贫为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提供思想指导精准扶贫这一战略思想的提出,不仅是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同时更是我国政府解决新时期贫困问题的必要措施。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可有效促进农村教育扶贫进程的加快,尽快实现农村教育“脱贫”[3]。为科学实现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需在精准扶贫理念指导下科学实施。唯有如此,方能让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更具科学性、可行性及有效性。

(二)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有助于精准扶贫目标实现近年来,为实现农村教育扶贫,党中央及各级地方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采取了诸多有效措施。如加大农村地区的教育经济投入,加强农村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等。虽然如此,离农村教育扶贫目标的实现仍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路要走。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可充分发挥大学生这一知识群体的力量,有效推动农村教育扶贫目标的尽快实现[4]。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不仅让更多大学生有机会回报社会、回报国家[5],还可帮助更多农村贫困人口提升知识文化水平,让更多农村贫困人口运用知识改变命运,改变自身的经济贫困状况。

二、精准扶贫视域下促进大学生开展农村教育扶贫的具体建议

(一)让大学生明晰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一是高校应通过宣传条幅、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台、校园宣传专栏等,大力宣传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二是高校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组织管理者应通过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向在校大学生宣传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其中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人,在此过程中尤其是应发挥积极作用,通过语言引导、播放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实况视频等形式,让大学生明晰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重要意义[6]。三是广大媒体也应对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情况进行积极报道宣传,让大学生明晰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意义。

(二)高校应积极组织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高校领导应对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活动的开展予以充分重视,积极倡导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至农村教育扶贫中来。具体可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将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计划中去,每年利用寒暑假期间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二是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应以自愿为基本原则,对于那些积极参与农村教育扶贫且在农村教育扶贫中表现优异的大学生,高校应予以嘉奖,并将其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经历写入大学生档案。三是高校组织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应首先精准识别目的地[7]。确定农村教育扶贫目的地后,可与目的地教育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建立联系,共同确立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计划。四是对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大学生进行系统培训。目前,几乎所有在校大学生并无任何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经验,若高校冒然组织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很难取得理想成效。所以,为让大学生具备足够的农村教育扶贫胜任力,在参与教育扶贫之前必须对其进行系统培训。培训讲师可由具有丰富农村教育扶贫经验的教师和大学生担任,培训课程内容应提前科学预设。培训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方可准其参与高校组织的农村教育扶贫活动中去。

(三)对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实施严格管理一是当地村委会、村民、学校负责人、教师等应对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大学生进行实时考察,当发现有大学生在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过程中存在不认真负责的现象,应予以提醒,如屡次提醒仍不改正,应对大学生所在高校负责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的管理者进行沟通,由其对相关大学生进行酌情处理[8]。二是对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工作量及工作成效进行考核。考核由指导教师负责执行,评价主体可由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全体大学生、被教育扶贫的对象及指导教师、被考核大学生等四方构成。考核结果应第一时间告知被考核对象。如被考核大学生对考核结果存在异议,可在3天内向所在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小组的指导教师进行反馈,并由指导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实施科学处理。

(四)农村教育扶贫结束后应系统总结相关经验一是高校应总结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活动中获取的有益活动组织经验、组织开展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科学对策,避免下次组织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活动时出现同样问题[9]。二是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的大学生也应及时进行总结,如撰写教育扶贫。农村教育扶贫活动结束后,高校可要求参与此次农村教育扶贫活动的大学生每人撰写心得体会,由农村教育扶贫活动的管理者或相关指导教师审阅,梳理并解决问题[10]。对于每次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活动结束后总结的材料,应作为今后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活动的有益档案材料[11]。

三、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是在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开展的一项有益活动,有利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积累,农村教育扶贫目标尽快实现。因此,高校应对大学生农村教育扶贫予以充分重视,积极倡导和组织在校大学生参与农村教育扶贫活动,发挥更多在校大学生力量,为农村教育扶贫助力,为精准扶贫助力。

参考文献:

[1]方汝燕.“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农村教育扶贫[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9,(02):23-25.

[2]邢慧斌,杨青,朱彦伊.教育扶贫视角下农村留守儿童“精神扶贫”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教育文化论坛,2019,(12):25-26.

[3]沈费伟.教育信息化:实现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战略选择[J].中国电化教育,2018,(12):21-26.

[4]张国献.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共享困境与化解路径[J].理论学刊,2018,(07):32-36.

[5]黄巨臣.农村教育扶贫“项目制”:运作逻辑、执行困境及应对策略[J].宁夏社会科学,2018,(03):96-100.

[6]肖梅.社会组织参与农村教育扶贫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2):34-38.

[7]胡兰.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推进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11):73-76.

[8]王草.新时代视域下的农村教育精准扶贫机制研究[J].中国合作经济,2018,(05):20-21.

[9]付先全.当前农村教育精准扶贫的困境与破局[J].继续教育研究,2018,(10):15-18.

[10]贺东航,牛宗岭.精准扶贫成效的区域比较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5,(11):58-65.

[11]郑瑞强,王英.精准扶贫政策初探[J].财政研究,2016,(02):17-23.

作者:赵建勇 单位: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