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新教育下的批判性思维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教育下的批判性思维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创新教育下的批判性思维探析

一、思维技能:批判性思维提供创新所需要的分析的技术

批判精神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是启发性的,其功能在于使得认知和活动的主体能够勇于质疑。但是,提出否定意见并不等于创新,能够发现问题所在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各类关系进行梳理、分析,并且找到问题的症结之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推陈出新的思路才是创新的根本意义所在。在这个否定、论证、分析的过程中,必定要以一定的知识积累和资料背景为基础,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批判性思维提供的综合思维技能才是去伪存真、破旧立新的必备工具。批判性思维首先属于一种逻辑思维,需要进行演绎和归纳推理,恩尼斯(R.H.Ennis)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事物判断的一种深刻反思,它包含了12种思维技能,分属于逻辑(logical)思维、批判性(critical)思维和实用(pragmatic)思维。近来有一些西方学者提出了“有效思维策略”这一概念,用来高度概括所有高层次的思维技能,其中包括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归纳与演绎思维和创新思维四类思维技能。作为一种思维技能组合或者说系统,批判性思维包括解析思维、分析思维、评估思维、推理思维、解释思维和自我调整思维这六种“元思维”能力。我们在做的就是利用这些思维技术或技能,在产生质疑之后、提出否定之前,不断地进行假设和求证,保证否定和立论的合理性、准确性。有学者认为,创新性思维的本质特性是直觉思维和逻辑思维的优势互补,但是任何的“直觉思维”成果都是“图像性”的,这种直觉成果的正确与否需要逻辑思维来论证。如果说直觉思维所负责的部分是大胆假设、展开联想,那么逻辑思维的作用就是小心求证、保证准确;如果说直觉思维在创新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是“多谋”,那么批判性思维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就是“善断”。

二、反思论证:批判性思维提供创新所需要的自省的能力

美国哲学学会于1988年特邀了45位专家就批判性思维的性质以及培养进行讨论,专家一致认为,一个理想的批判思维者应该具有的8大特点,其中一条是“慎做决定”。慎做决定意味着需要对自己的判断“谨慎”一些,三思而后行。面对任何问题,提出任何质疑和方案,给出任何论断前,能够再三斟酌,虚心而谨慎。在这样的层面上,能对自己的思维活动以及批判能力进行反思,本身就应该是批判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部分。  在创新的过程中,获得真正的突破性进展之前,要不断地尝试新方法、新思路,不断地否定自己的失误和修正自己的判断。创新能力的重要一项就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更正错误、纠正偏差。批判性思维的作用在于,在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上减少盲目自信,在创新的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批判和自我反思,并进行实时调试和修正。批判性思维习惯培养中,“批判”的对象也应该包括自己、自身的行为和自我的观点,即对自我批判行为过程的“再批判”。对自己的批判技术和批判过程进行反思、分析和考察,对自己的立论和提出的观点进行验证和分析评价,通过自我批判来不断检验自我论证的合理性、正确性和确定性,通过自我反思,自我否定来验证不足,论证缺陷,保证批判的出发点、论证的过程、论证的方式、创新的过程、立论的基础、得出结论的路径是正确无误的。

三、课程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批判性思维和逻辑学都关注推理、论证、思辨,都要求做到澄清概念、明确判断、推断合理以及论证有力;就研究范围上来说,批判性思维研究的内容相对更加广泛,现在的批判性思维教材当中,除了逻辑学内容外,还融合了科学方法论、语言分析、交流理论等方面的内容,但逻辑学的断定和推论始终是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核心内容,演绎推理的有效性、归纳推理可靠性、辩证推理灵动性正是批判性思维的三大支柱。中国的批判性思维教育分为两类:一是应试型的逻辑教育,以公务员考试、MBA入学考试为主,带动逻辑学教育;二是高校开设的逻辑学和批判性思维课程。后者无疑是素质教育和创新型教育应该予以重视和前进的方向。培养批判性思维技能和倾向,在高校的教育系统内有两种路径:一是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二是把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从国外的批判性思维教学实践来看,这两种方式没有优劣之分,只要能够运用恰当,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目标为导向,合理安排和充分训练,这两种方式相互结合,就能达到最好的效果。设置批判性思维课程是培养思维技能基础,这对适应了应试教育的中国大学生来说十分有必要,这种课程的设置会为学生提供基本的批判性思维技能。将批判性思维思想融入大学课程和学生培养教育中,最根本的方式是进行教学改革,将传统的教学方式改变成以学生为导向的、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方式,才能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思考和不断创新。

作者:刘蕊 单位:燕山大学党委宣传部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