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教育开展研究(8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转变,创新作为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课堂教学创新才能够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阴影,将学生带入到新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措施,也是培养学生绘画思维能力的有力保障。如果学生的思维不能够创新,那么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就失去了创新教育的意义。素质教育要求美术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还要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包括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等等。美术教师要树立新型的教育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的形式,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发挥美术教学的真正作用。
一、在营造美术教学氛围中体现创新
在美术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不能只存在于口头上,要真正的在教学中有所体现。美术课的教学氛围会对学生的美术学习产生影响,因此美术教师首先要改变课堂的枯燥乏味的氛围,将创新教育应用到教学实践中,体现出美术教学与时俱进的特点。教师要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美术课堂可以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的形式多种多样,只要是有利于发挥学生创新能力的都是可行的,在美术教学中应用较多的是做游戏、讲故事、作品展等方式。同时,为了增强美术课堂的艺术气息,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桌椅摆成“O”型,这样提高了课堂空间的利用率,有利于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带来的材料和工具也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当学生对美术课堂产生兴趣,会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
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展示创新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给教师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机遇和挑战。教师必须利用好网络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如果利用不好也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影响。因此,作为美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网络给美术教学带来的便利,提高课堂中使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概率,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也提高美术教学的价值。美术教学中的创新体现在各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把握好创新与教学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美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教材中的知识架构,上网搜索多种教学资源,制作出高水平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绘画技巧的完善。美术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投影以及幻灯片的方式,可以将枯燥单一的绘画转换成生动直观的动画,给学生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而且,多媒体课件可以给学生带来情感的共鸣,让他们更好地投入到美术的学习和探讨中。
三、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蕴含的创新
美术教材是学习美术的基础,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美术知识。美术课堂的创新教育不仅体现着课堂氛围上,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理念上。美术教师要想课堂具有生机,就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从教材中挖掘出创新点,寻找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策略主要来自于对教材的钻研,创新不能脱离教材实际,要以教材为依托,科学合理的进行创新教育。在美术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将教材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很多美术画面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只要学生拥有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就能够在美术绘画中有所收获。美术教师要注重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以致用,创设开放性和生活化的美术课堂,让学生充分发挥课堂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还要寻找美术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比如在语文学习时可以用漫画记日记,不仅提高趣味性,还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在日常生活中寻找美术元素的创新
艺术来源于生活。美术教师必须教育学生去发现生活中蕴藏的美,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在很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或者艺术面前,美术教育就变得更加重要。美术教师要有目的地给学生讲解,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要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让他们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亲身体验生活中存在的美,为绘画提供素材。作为美术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启迪学生去发现美。对于美术的创新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需要美术教师坚持不懈,将创新教育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在日常生活中,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发散思维。比如,让学生利用圆规或者三角尺画出不同的形状,然后再这些形状里画出各种各样的动物,这就是美术课堂创新教育的一个体现。学生在绘画中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发现,会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不断的质疑和猜测,会促进创新火花的迸发以及观念的转变。
五、开发美术教学资料,以此寻找创新
美术教材中的知识是有限的,不能够全面满足学生的需求,这时就要求美术教师及时地给学生提供拓展的美术资料和美术知识,来实现学生的求知欲。由于学生在美术资料的选择上还存在一些偏差,无法辨别有用的和无用的资料,美术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职能,帮助学生选择对学习美术有利的资料。只有学生选择了有用的学习资料,才会在美术的学习和拓展中有所提高。不同的美术资料中所包含的美术知识是不同的,对于学生来说,不宜选择难度过高的美术资料,要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美术资料。美术教师要多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和人格培养,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其实德育也是课堂创新的一种表现。学生的道德水平提高了,也有利于教学管理。美术教学需要学生和教师的积极配合,才能够发挥美术课堂的作用,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六、鼓励学生积极锻炼思维上的创新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绘画能力。美术课堂教学要想创新,学生必须具备创新意识,然后将创新意识应用到实际绘画中,以此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果。美术教师必须在课堂上挖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用美术来展示自己的内心情感,用色彩来描绘自己的真实感受。对美术的教学必须要打破常规,不能受到观念或者思维的限制。美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将自己的奇思妙想拿到课堂中与同学分享,听取同学的建议。在绘画中,教师要让学生画出自己的风格,画出与众不同。每一个美术作品的背后都包含着学生不同的情感和认知,教师要仔细的分析,给予学生绘画上的建议和帮助。创新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作者:孙怀英 王永孝 单位:山东省昌邑潍水学校
第二篇:高中政治创新教育分析
创新教育就是根据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育模式。那么,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习环境宽松、和谐,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会提高,学生的思维也能得到启发和锻炼。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相反,如果课堂气氛压抑,学生就会出现相应的心理反应,或不敢发言,或害怕回答错误后受到同学讥笑。这样,学生就会畏畏缩缩,根本做不到畅所欲言,何谈创新意识呢?因此,在政治课上实施创新教育,首先就需要教师营造和谐、宽松的学习环境,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使学生把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在教师的尊重、关心和支持下,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总会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即使是错误的,教师也能从中发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这样教师才能对症下药。如果学生说出正确的观点或独特的见解,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创新意识的体现。例如,学生谈对改革开放的认识:改革开放使人民富裕了,使国家安定、进步和发展,但同时它又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弊端,如加重了人们的拜金意识。面对学生这样的看法,教师应该给予肯定。因为学生这种认识是全面的,是辩证的。因为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这位学生能有这样的认识,并能充分结合实例,说明这位学生对问题进行了全面思考,并为其他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做出了很好的表率。教师对这位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能激发其他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教师还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例如,学生在课堂上的大胆发言,有时会受到不爱发言的学生的嘲笑,为了使积极发言的学生不受这些消极因素的影响,教师就要关注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和这些消极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交流,尽量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并为这些学生创造发言的机会,使他们获得在课堂上发言、参与讨论的乐趣,鼓励他们合作探究,从内心里唤醒他们的参与意识。有了参与意识,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使他们养成敢于发言、大胆质疑、积极创新的习惯。
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创新
学习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倾向。如果学生对某一事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处在兴奋的状态中,就能充分发挥内在的潜能。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
政治学科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如果教师只侧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效果会非常不理想,也就谈不上创新教育。因此,教师教学时一定要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或通过一些有趣的故事、美妙动听的歌曲、诙谐幽默的漫画等来讲解政治理论知识,增加对国内外重大问题的关注,把一些理论知识尽量感性化,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样,学生能通过政治学习产生一种新的认识,获得一种新感觉,并始终对政治学科保持浓厚的兴趣,思维也处于活跃的状态,创新能力也能提高。
(二)巧妙设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生如果在学习过程中,只学习,不思考,就会对知识懵懵懂懂,不能灵活地运用知识。实际上,教学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设疑,给学生设置良性障碍,有意识地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就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乐于创新。例如,在讲“商品”时,我并没有把商品的概念直接讲给学生,而是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己结合生活实际去理解商品的含义。我启发学生思考阳光、空气是否属于商品,并组织了一个简短的有关超市购物的小品,让学生弄清楚商品的真正含义,进而扩展商品的范围。在学生对商品有了清楚的认识后,我再引入商品的定义: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或用于交换)的对他人或社会有用的劳动产品。这种联系生活设疑的讲课方式,能使学生的思维由表及里、由形象到具体、由具体到概括。在解疑的过程中,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得到锻炼。
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可结合所讲内容,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的理解,从而实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例如,讲“集体主义”时,我安排学生结成小组,让他们自己来制定班级班训和本班发展目标,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理解集体主义的含义。在讲哲学常识的时候,我组织辩论赛,让学生通过激烈的争辩,进行知识层次、结构的创新。讲“时事述评”时,我通过让学生自己搜集、整理新闻资料和视频,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实际教学中,只要教师精心设计,合理安排,敢于创新,就能在教学过程中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总之,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讲究方式方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善于创新,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者:杨晓娟 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第四中学
第三篇:英语教学创新教育思考
1前言
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放眼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博士在访问中国科技大学时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力。”现在,“为培养创造力而教”已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学校教育的倾向。教育的发展已经与国家的安危、民族的兴衰息息相关。因此,培养具有创新思维能力的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当务之急。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凯洛夫的“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正如著名教育家尼尔•波斯特曼所批评的:“学生们入学时像个‘问号’,毕业时却像个‘句号’,这只能是学校教育的失败。”英语教学工作也必须顺应时代的要求,构建新的模式,探索新的途径。
2英语教学现状
(1)教师和学生就如何“教书”和如何“学习”都存在认识上的误区,重知识传授与学习,轻能力培养与训练,结果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在课堂上讲得再精彩,学生充其量只是装知识的“容器”,被动地听,被动地记笔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思维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地发挥,形成了“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状况,其结果是教师愤然,学生茫然。
(2)学习与运用脱节,导致了教学双方的消极互动,使学生经历了学习失败的消极体验,挫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使教学难以获得满意成效。
(3)教师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手段传统单一,抽象化,程式化,缺乏语言学习的氛围,激发不起语言学习的兴趣。
(4)教学缺乏研究,“重教学,轻教研”的倾向在教师中普遍存在。他们只注重埋头上课,不重视教学理论、教学规律和教学方法的总结和研究。
3创新性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3.1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精神
教学中要注意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要为学生提供参与教学的机会,不断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兴趣,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思考和创造的时间和空间。一方面,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结合所学课文的知识和文化背景设计一些讨论和表演的环节,让学生们都能够以轻松自由的方式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并且通过参与对所学内容有更深刻的了解与认识,从而能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将英语游戏引入课堂,在游戏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参与意识。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不仅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训练,更重要的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在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中思维的碰撞,新信息的获取。课堂上开展groupwork,teamwork,pairwork等教学活动,要以小组成员合作性活动为主体,以小组目标达成为标准,以小组成绩奖励为评价依据,师生在小组内相互讨论、评价、启发、激励,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2营造“多维度”的语言交际环境
大学英语之所以难以收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之一是传统的单调、抽象、刻板的语言教学模式。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教学是一种语言环境的创造,一种能创造出激发、高昂、活泼的教学场景,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在“活化”的动态之中,使死气沉沉的课堂转变为生动活泼的舞台。多媒体技术是大学英语教学的最好教学手段,它能创造一种融真实性、交际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环境。使学生在互动的语言交际环境中学习、掌握和运用语言。
3.3重视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是优化教育的重要原则。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就是说教师不仅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本领,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需要。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不教是为了养成学生有一辈子自学的能力”。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途径有:开办英语角、英语演讲比赛、英语晚会等形式。通过这些形式尽可能让学生动脑、动口、动眼、动手,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造意向,训练和培养创新能力。
4结论
实践证明,运用这样的思路进行英语教学,学生不仅在英语学习兴趣方面大大增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更重要的是学生从以前被动的听讲者转变为课堂的积极参与者,他们的主体意识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强化,从而增强了主动学习的意识,提高了学习能力,增强了创造意识,培养了综合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作者:张云惠 单位:天津农学院人文学院
第四篇:物理教学创新教育开展思考
开展创新教育对于现代不断发展的我国教育事业来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要做好创新教育首先就要是老师确立一个新的教育观念,老师在课堂教育中扮演主要角色,要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也需要老师积极努力的创新教育方式,当然这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首先就要使学生树立一个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使学生在心理上起到一个督促的作用,帮助老师更好地实施创新的教育方式,创新的教育方式不仅能促进学生更好学习,也会对我国教育事业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一、开展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开展创新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一个表现,首先就表现在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对于现代教育教学方式起到一个促进的作用,而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运用到高中物理课堂,无论是对于学生与老师都需要一段的适应期,尤其对于老师来说,老师本身就是整个课堂的“指挥者”,对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起到重要作用,但是这同样也可以帮助老师创新教学,因此,开创创新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1.开展创新教育对于学生学习物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本身创新教育就带有一定的“新意”,对于学生来说也是较为陌生的上课方式,因此这就可以引起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好奇心,学生有了听课的动机,就更加容易培养学生的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其物理的学习能力,同样新型的教学方式也是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为目的,因此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也会使学生有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学生有学习的信心,也会使其不断提高自己的物理学习能力。
2.同样在物理课堂运用创新性的教育方式,也会使教育方式发生改变,从而促进老师对于教育教学方式的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不断发展对于对于改变教育方式而达到的最终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从而对于老师创新教育方式起到一个促进作用。
3.创新高中物理的教学方式也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老师在依据以往的经验创新了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提高物理的学习能力,同样其他学科的老师也会依据这些创新教育方式,从而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前进。
二、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
物理课程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更加注重实验研究与计算理解,尤其是高中物理课的内容与初中物理接轨的地方不多,而且所学知识的跨度性较大,因此就会使学生对物理课程感到困惑,同学生无法正确做出相关物理题就会降低对学习物理的信心,导致班级整体的物理成绩下降,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能力降低,从而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学生要正确处理好物理教学内容就需要老师的帮助,让老师帮助学生逐步分解所学的知识点,当然在新的物理教学方式实施之前,老师还保持着以前的教学观念,使新的教学方式无法正常进行,要使学生真正理解新的教学方式,老师首先要理解这种方式,转换新的教学观念,从而帮助学生正确处理相关问题,促进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1.创新教育主要就是让学生真正学会学习,保证学生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因此活跃课堂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主动去学习,学生喜欢学习物理就会不断提高在物理方面的学习能力,所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就变得比较重要,通过不同教学方式吸引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例如:老师在物理课堂是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物理公式,老师可以增加相关的物理实验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也可以让学生一起参加,从而更加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的实验证明相关的物理公式,这种方式也会使学生更加牢固的记住物理知识,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
2.为了确认学生在新的教育形式下的学习情况,老师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检测学生的学习程度,老师可以通过上课提问的方式观察学生的表现情况,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细心程度与理解方法来判断学生听课与否,例如:学生在学习力学中的“功”这一节,可以问学生“我们这节课学的主要的知识点在哪里?”通过学生所说的重点来确定学生的听课程度,这样也帮助老师不断改进创新教学方式,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成绩。
3.当然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帮助老师教学,老师可以在课件上增加一些物理实验的动图,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物理实验原理。老师要经常组织学生去实验室进行物理实验,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4.当然,物理课是一门注重实践与理解的课程,老师要注重学生爱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也要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老师要了解班级中每一位同学的学习情况,通过学生学习的特点将学生分配进不同的小组中,学生之间进行问题的交流与讨论,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促进学生思考的全面性。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创新教育这本身就是在教学方式上的一种创新,这样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物理的学习,同样这也提高了老师的教学观念,从而帮助老师更好地认识到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以至于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完善。
作者:陆斌 单位:江苏宿迁青华中学
第五篇:数学教学创新教育模式研究
当今社会互联网发展迅猛,已渗透到生活的各个角落,随之产生的新型媒介也迅速发展,大部分学校已开始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学模式相应地需有所改善。笔者根据当前教学发展情况,就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三点建议。
一、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高中数学作为重要课程之一,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缜密性和判断能力。这些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总结累积出来,且并不是所有人都对数学这门课程很精通,究其原因:首先,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其次,学习兴趣和态度不同;第三,教学方法欠缺。其中,态度往往取决于课堂的教学气氛、教师的授课水平等多方面因素,也就是说,教学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能力。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部分学生感觉上课枯燥乏味,积极性与求知欲大大降低,只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学习效率大打折扣。因此,创造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很重要。对此,笔者给出了以下意见。
(一)让数学走进生活,运用于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归于生活,否则,学习数学的意义将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上课传授知识要从实际生活入手,与学生交流互动,让数学走进生活,走进学生的心中。这样可使学生对数学的第一印象变得轻松愉悦。于此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习效率提高,此谓一举两得。
(二)以游戏形式激发学习兴趣
青少年是最爱玩的年龄,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建立以游戏为模型的教学方式。在游戏互动中,学生们的兴趣与激情将得到更大程度的开发,求知欲强烈,这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就会主动探索,从而由“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式”学习,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因此,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学习效率的提升将事半功倍。
二、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无论哪种教学,只有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并解决问题,才能将所学知识进一步消化,前提是学生必须要积极参与到思考问题中去。因此,设置问题情境十分重要。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出开放性问题,布下迷局,引发学生的疑问与思考,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又或者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方式去思考和解答,进而引起探究与讨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思维开放,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的状态,通过讨论,彼此之间互相交流看法,这样做既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就设置问题情境的方法给出以下建议:首先,对比学生之前学到的知识,创造类比情境,通过比较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设置无领导小组讨论,要求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解决一个问题,由此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再次,布置迷局,让学生主动参与解答疑问,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转变身份,老师不单单是老师,更多的时候像是学生的朋友。于此同时,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很多学生不知学习数学有什么用,不知该如何将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加之数学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生逐渐对数学产生了厌烦情绪。其实,教师在教学时不能单纯讲理论知识,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本身的特点将这两者与实例有效结合。比如:教师在讲某函数时,可结合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讲解,既不枯燥乏味,也能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的能力,从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教师是学生的朋友
传统意义上,在学生心里,教师是一种“可怕”的存在,他们高高在上,学生或多或少有点畏惧心理,这样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人们都说,朋友才是最好的老师,他们能发现你身上的缺点并帮忙改正。在开放式教学模式下,老师应当改变身份,做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会乐意将自己的疑问告诉老师。和谐的师生关系一旦形成,许多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四、结语
新时代,我国高中数学教学模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的教学模式不仅适应了社会发展潮流,也改变了中国教育模式的发展结构。但这种转变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适应的过程。笔者相信,在新的数学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大大提升。
作者:许静 单位:西藏自治区昌都市第二高级中学
第六篇: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分析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来实现,有时会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产生更为简便高效的作用,创新型的思维方式对于创新意识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小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势必会增强。对此本文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对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行了研究探讨。
1数学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这一观念,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及其实践能力的提高等。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新教材的实践者,只有具备与之相适应的新观念,才能充分地、准确地理解新课程的理念,把握新教材的宗旨,领会教材编者的意图,才能使自己在教学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虽然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已经深入到了广大教师的心中,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学生习惯了跟随教师的思维,他们成了学习的机器,只是一味地接受教师的灌输,缺乏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创造性。这种习惯与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素质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真正树立学生是教学主体的观念,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并尊重和关心他们,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数学学习环境,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2教师要营造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氛围
创新是一种较为复杂的脑力活动,它是我们发现新知识、新问题、新方法的过程。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是创新的主体,没有学生的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像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无从谈起。而在轻松、自然、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学习,会产生好奇心,激发自己的求知欲,进而形成创新意识。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展开想象、开阔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促进自己创新能力的形成。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的是“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是课堂的主角,学生只能是配角和观众。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应当打破师道尊严的模式,要充分尊重学生,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这种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学生能够无拘无束,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课堂,需要教师把自己放在指导者的位置,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大胆发表见解,互相交流思想,进而激活自己的创新思维,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3鼓励学生探索多种解题思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其前提和基础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发散思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实践,探索多种解题思路,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也将运用于生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由此及彼”的能力,即让他们通过解决一个数学问题,就有能力通过这种解题思路和方法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进而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所以说,数学教师应当提倡和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和想法,提出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另外,要想让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需要教师的科学引导,对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多设置一些问题和悬念,层层递进,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地进行探索,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实现创新。
4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和鼓励引导学生不断创新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水平都不相同,因此,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学习同样的内容会有不同的表现,这就要求我们小学数学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反思,若一连几名学生均未答出,表明问题可能难了,或者几个学生均是一个层面水平,那就应采取调控措施。如果问题有难度,就应把问题分解或换个角度,降低难度;如果不是问题有难度,那就应该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并讲究一下回答顺序,这样,在同一个问题的答问中,不同差异的学生都能受益。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对他们出现的错误,耐心地引导,鼓励学生自己去改正,增强他们学习教学的信心,进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5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课程中要更多地加入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在实践中创造并感知,从而激发小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实践能够在小学生的头脑中形成更为稳定的知识,因为从具体形象的事中才能强化人们对知识内容的感知和记忆。例如,“100以内数的认识”这一章节的教学,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数一些玩具木棒、数花生等方式来加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强化知识内容。实践活动的方式还包括课下练习内容,安排练习题时可以设计一些具有乐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加强对知识的感知和认识,小学生在自己的实践探索过程中不但会加强知识的认识,还会形成自己动手的成就感,也会提高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6通过交互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开展学生之间的交互式合作能够形成学生之间思想的交流,对其创新意识培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交互式的合作中学生通过交流可以对所讨论的问题产生不同角度的认识和思考,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其创新意识。通过交互式的合作,在学生之间能够对问题进行广泛讨论,也能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实践活动中教师带领学生走曲径小路,观赏美景时就可以假设问题:对于曲折的小路,如何计算出它的长度?并号召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有的说用尺子,有的说用步测……通过学生之间交互式的合作讨论的方式,能够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启发,这对创新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综上所述,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指导,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学习做出恰当的评价,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发展。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地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其今后的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国家的人才培养奠定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训练方法来实现,有时会对数学问题的解答产生更为简便高效的作用;联想思维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从多角度来思考问题,对全面思考问题具有很好的效果,联想能够拓展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是创新意识培养的基础。
作者:杨永霞 单位:永宁县闽宁镇中心小学
第七篇:医学研究生创新教育思考
医学教育是指按照社会需求,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医药卫生人才的教育活动[1],医学研究生教育是医学院的学生在本科毕业后继续进行深造和学习的一种教育形式,是培养医学领域后继人才的重要方法和必经之路,其主要目地是培养研究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工作能力,现代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也对医学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别于本科教育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主,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在巩固和加强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和熟悉掌握临床操作技能的基础上提高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和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其中最关键的部分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我国在研究生招生体制、培养模式和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等方面做了很多的改革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医学基础教育和人才培养方面仍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总结其中原因除了与我国医学科研基础薄弱有关外,还与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机制和模式有关,主要体现在:(1)教育理念相对陈旧,教学模式比较单一,研究生教育体系不够完善;(2)研究生导师选拔体系不统一,教学反馈机制不完善,导师队伍规范化建设相对薄弱;(3)研究生主体创新意识不强,创新能力培养欠缺;(4)研究生缺乏创新的动力和平台,实践机会少,缺乏有效的措施和方法调动研究生创新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5)学术交流活动缺乏且深度不够,科研创新氛围不浓厚。本文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个要素出发,结合笔者自身教学实践工作,简要分析医学研究生培养中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途径和措施。
1医学教育理念的革新与践行
1.1注重医学研究生的多元化科学培养
医学是研究人体和疾病规律的科学,与其他科学一样,具有明显的继承性、连续性、探索性和创造性,且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临床医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临床医师,面对各种疾病和人体的复杂性,必须具备认识、分析、综合、推断等能力,这就要求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必须是严谨、认真和讲求科学方法的。在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过程中,需要尊重学生成长的自然规律,不能只注重单一技能的培养,还需在制定全面培养教育计划基础上进行循序渐进、目的明确的细心指导和严格培训[2]。
1.2注重医学研究生实力培养和完善评价机制
医学是围绕人的科学,其核心内涵是以人文本。培养医学研究生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医学教育阶段除了医学基础知识学习及临床经验积累外,还要注重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健全人格。中国医学科学院刘德培院士曾指出,“人文精神是医学的核心理念,医学的使命就是对人从生到死的全过程的关爱和尊重[3]。”健全的人格是医生职业生涯的基础,人文精神和素质则要求医生可以保持一致的风度面对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这是对医学研究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和其必须具备的能力。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MedicalEducation,IIME)提出了包括“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和“批判性思维”在内的全球医学教育的最基本要求[4],这是对一个临床医生提出的相当高的要求,更应该是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必备素养和技能。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医学生时不仅需要帮助他们掌握医学专业基础知识,还需要注重职业道德和伦理行为的培养,使他们具备与患者和周围人沟通的良好技能,具备获取信息和分析批判能力等。
1.3重视循证医学在临床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应用
循证医学指是将临床医学与现代信息学、流行病学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科学依据进行医疗决策。即“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能获得的最好研究依据来确定患者的治疗措施”[5],同时提倡将临床医师个人临床经验与客观的科学依据结合起来。面对临床上出现的新问题时,在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导师的带领下,学生们可以根据查询所得的相关临床证据提出自己的见解,之后导师可以组织大家一起讨论并评价临床证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使问题的处理得到更新和最优化。这样一个循证决策过程可使学生的临床能力得以提升并激发研究生产生新的观点或新的思路,可以充分调动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严谨的思维和科学的研究态度。
2加强导师队伍规范化建设和统一标准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研究生导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导师聘用标准不统一、导师未曾进行过专业培训等导致导师对研究生的培养方法和标准参差不齐,使得研究生不能得到规范化培训,更谈不上研究生的创新教育。因此,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是必要的。完善导师培训制度、定期组织导师培训学习、把导师完成培训计划作为上岗标准、严格导师聘用制度及增加对导师的临床、教学、科研、品德和管理水平等可促进导师间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定时安排导师与研究生进行沟通也是加强导师队伍建设行之有效的办法。
3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实现有根据的创新
任何创新的提出都不可能凭空想象出来,是基于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创新。创新不是无源之水,也不是无本之木,要依靠扎扎实实的知识积累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导师要重视研究生基础课程的学习,只有理论基础扎实的研究生才能提出可行性强、设计缜密的创新方案,才能有能力解决创新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笔者所在医院通过建立完善的组会制度,在每周1次的组会上,研究生将其研究方向上经典或最新的文献向大家进行报告和分享,这在保证研究生阅读量的同时也锻炼了研究生的表达能力,提高了研究生对所研究问题的把握能力和信息捕捉能力,也增强了全组成员的凝聚力,而这些无疑都是他们在未来工作学习中所必需的技能。
4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加强团队良好科研创新氛围的建设
在研究生阶段,导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责任感,即对社会和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责任感,要启迪他们的创造精神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鼓励他们的创新勇气,培养他们的创新才能,引导并教育研究生将个人的发展融入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贡献的责任中去,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创新动力,使得其创新想法源源不断地出现。医学研究生一般都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导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给学生获得知识、分析知识的方法。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5增强各院校研究机构与国际交流
目前,医学院校对研究生的培养在不同阶段的教育是由不同部门负责实施和管理的,相互之间比较独立,这就形成了所谓的“孤岛式(asilomentality)”教育模式,而这恰恰是阻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6]。“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年代早已成为过去,在信息大爆炸的今天,医学知识也呈现出多元化,各大会议交流、各学派之间的学习沟通已成为现在医学研究生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论是学校还是医院都应该广泛开展学术交流,鼓励研究生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学术会议,通过这些学术活动使研究生了解到了本领域的前沿进展,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表达能力,开阔其眼界,拓宽其知识面,启迪其思维,激发其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创造欲望;学术交流不能仅局限于本课题组或本单位,要鼓励研究生利用各种机会去开阔视野,要求他们积极参加一些相关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学术活动。国际性学术交流会议往往反映着本学科发展水平,对相应学科的研究生来说也是非常珍贵的学习机会。尽力创造条件,带领研究生参加国内、国外学术交流会并鼓励研究生向大会投稿,特别是一些国内外知名学术会议,会促使研究生得到尽快成长,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研究信心和热情,甚至还会使部分有潜质的学生脱颖而出。笔者所在医院的一名研究生曾在日本小儿心脏论坛上发言并获得了唯一的优秀青年讲者荣誉。
6改革培养途径和方法
只有良好的创新氛围和有利于创新的环境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纸上谈兵,只有真正的战场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将军。医学研究生要积极参加各类科研工作,包括科研项目的申报和实施,比如国家863、975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市科委、教育局科研项目、高校科技项目等,导师应循序渐进地将这些项目申报时间、申报类别、标书填写、项目所在网站等信息传授给研究生。笔者所在医院鼓励研究生自行申请各类科研项目,同时也要求研究生在就读期间完成一份标书的构思和填写,为其将来申请相关项目打下坚实的基础。研究生也是科研项目实施的重要参与人员,项目的实施可以为研究生提供最直接的实践场所、试验平台、经费支持和相关领域的背景资料,在科研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锻炼他们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他的创新能力。总之,医学研究生培养的本质要求是培养出什么样的医生,什么样的医学科研工作者,这不仅关系到一个研究生的成长,也关系到我国医学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创新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必由之路。影响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既要求研究生培养体系的科学性,又要注重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需要千方百计利用各种资源和途径培养研究生的创造思维及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为医学科学的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
作者:顾虹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小儿心脏科
第八篇:大学声乐教学创新教育的价值研究
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至今已进行过多次改革,每次改革都是为了能够让教育事业与社会发展有效地结合起来,而随着我们现在越来越多的非主流的音乐形式的诞生,新的唱法、新的形式新的音乐文化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这对于音乐教育是一次巨大的挑战。在当下新浪潮的推动下,对于音乐教育也是一次改革创新的契机,音乐教育给社会培养出大批量的优秀音乐方面的专业性人才,这才是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对于大学音乐方面的专业讲师也是很大的挑战。如何才能让学生们学习到更多的音乐方面的专业知识,并且还能够成为复合型的人才,都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创新努力的。
一、大学声乐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随着人们对于音乐这种方式越来越重视,在大学中开始独立的开展专门学习声乐的课程,不仅仅教学生们声乐的基础知识,还会教授一些关于编曲或者是乐器等等,不仅招生的人数在不断地提升,就连招生的科目也在推陈出新,慢慢发展成为专业的有规模的声乐学习场所。尤其是在教育方向发生改革之后,对于声乐的改革开始有了特别显著的成果,但是教育上的更新还是赶不上社会的发展,所以对于怎么样进行高校的声乐教学还是应该进行改变。在我国的声乐教学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进行创新,然后对现在的社会发展进行研究,能够让学校的教育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步,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们所学到的内容是最新的,也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对于这一点,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学生们的声乐知识进行基础的教学,还要让学生们根据社会上所接触的声乐内容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学习成果不是特别的陈旧,才能够契合当下社会所需要的。当然,这种创新也不是将之前所有的内容都推翻,还是要结合传统的声乐知识,在扎实自己专业水平的条件下再进行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活动。
二、创新声乐教学方法
(一)增强感情交流,实现互动式教学
对于懂音乐的人来说,音乐是有生命的,不同的音乐要听出不同的情感,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应该对学生们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这样才能让学生们也学会用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来对待声乐。例如:在教师进行基础课堂练习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们进行一首声乐作品的赏析,让学生们说出他们的最真实的感受,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和学生们讨论自己听到的内容和感受到的内容,这样在情感上的互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们更加的容易接受,并且还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声乐给他们带来的情感上的享受,并且还能促进教师与学生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给以后的学习带来便利,让学生们从中感受到学习声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
(二)合理应用信息技术,拓展学习渠道,提高学习效率
声乐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就是欣赏和表达,如果在这两个方面有更多的投入的话,也会带来很好的效果。在进行声乐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一些比较先进的教学资源为学生们搭建一个由优秀的声乐资料组成的声乐学习的优良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学生们可以收听或者是下载到任何他们想要的声乐信息和内容,这样的话对于学生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便捷的学习平台。在这个平台上还能实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无障碍的沟通,同学们可以相互讨论关于声乐方面的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在平台上为学生们解决他们不懂的问题,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提升自己的过程。这种交流平台的搭建不仅为教师带来便利,为学生们的成长也带来了欢乐。
(三)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革新教学观念
在声乐的教学方面需要教师有非常专业的知识才能够更好地传递出更多的知识内容,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还要随时了解学生们的学习情况,主动积极地帮助学生们提升自己,充分发挥出学生们的潜在能量,树立学生们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们树立自己的创新模式,这样才能够让教师为学生们传递出新的知识和社会上新的内容,更加确定自己的学习声乐的方向。只有结合学生们的实际能力才能对学生们进行更好的教育,才是对学生们负责任的表现。
(四)增加师生之间交流,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学好声乐不仅仅是要能够背熟一些理论知识,还要就是能够让学生们多多练习一些发声技巧和发生方式,只有多练习才能知道自己比较适合什么样的模式。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多与学生们沟通,让他们了解到什么样的演唱技巧是最好的,通过与学生们日常的接触,让学生们了解教师的一些技巧和在过程中使用的一些方法,不断潜移默化的进行传递,让学生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的学习方向,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可以是一个相互学习的过程,只有不断地进步才能够让教师和学生们共同的成长。总之,大学声乐的教学对于学生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既然学校要开设这门课程,就要对学生们进行更加深入的教育,根据学生们的实际情况配备适合的教师进行教学,并且要更新学校的教学设备,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接受状况,这样才能使学生们全面提高。
作者:何小强 单位:新余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