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德育课中创新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德育课中创新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德育课中创新教育研究

[摘要]

加强创新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大学德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必须依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从内容、方法、实践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德育课;加强;创新教育

人类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给社会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与此相应,世界科技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焦点。谁在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掌握发展的主动权。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把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国家战略,把发展本国科技文化作为重要任务,努力增强科技文化竞争力和综合国力。在这样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面临着世界科技文化发展的严峻挑战和大好机遇,党中央以积极的姿态主动应对,迎接挑战,抢抓机遇,提出了“建立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新引擎。科技和创新的竞争,关键是创新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主要靠大学。这就要求大学把培养创新型人才视为己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输送大批创新型人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下简称“德育课”)作为大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依据自身学科教育的特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坚持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从内容、方法、实践等方面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培养更多的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内容教育:培养创新意识,弘扬创新精神

德育课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首先要在教学的内容体系中有机融入创新教育的内容。为此,本课程必须依据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根据德育教学的特点,强化“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教育,从教学内容体系上,落实创新教育的地位。

(一)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所谓“时代精神”,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紧密相连,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形成的重要基础和依托,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就是要把弘扬民族精神与弘扬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1]时代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知难而进、一往无前,艰苦奋斗、务实求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等,其中改革创新居于核心地位。改革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要求,为实践的发展注入了鲜活力量,是对当代大学生提出的素质要求。

(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写照,是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力量,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努力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来说,改革创新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创新型国家的迫切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条件。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包括广大大学生在内的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才能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持续发展。[2]

(三)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

创新的基础在人才,创新的希望在青年。当代大学生风华正茂,少有保守思想,敢于冲破落后的、陈腐的观念,有较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较高的科学素养,思维比较敏捷,最具创新潜力,是国家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后备军。已举办多届的高校“挑战杯”科技创新大赛所取得的成果,充分证明了当代大学生是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群体。德育教学要指导他们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深入实际,深入群众,树立创新意识,发扬创新精神,确立与时代进步潮流相适应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广阔的社会生活中提炼研究课题,在深入的社会实践中提出真知灼见,努力走在全社会创新的前列,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新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方法教育:消除创新神秘,鼓励创新思维

德育课教学中加强创新教育,从方法论上讲,必须依据教学规律和大学生的成才规律,紧密结合大学生的人生发展课题展开,使学生能切身感受到创新的重要,亲身体验创新的成功,激发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帮助学生消除创新的神秘感

有人一听到“创新”两个字,就以为那是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的事。其实,创新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人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创造,当人类生产出第一件敲打石器时,那就是创造的开始。创造,无非就是为人类提供出新的东西。每个人都可以有所创造。大学生只要具备了创新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创新意识,引发创新动机,进入创新情境,经过努力,就能有所成就。大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创新。学习不仅要能海绵式地吸收知识,书橱式地占有知识,蜘蛛式地建构知识,更要能蜜蜂式地酿造知识,产生新的知识。学习的目的不在学习本身,而在于创造、创新。创造性学习就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创新意识,力求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有所创造。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构思,都可以视为创造。古今中外许多卓有成效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在大学期间就已经进行了很有水平的创造。牛顿的微积分、万有引力、二项式定理这三项伟大科学成果大部分都是在大学时期做出的;威廉•汤姆生18岁就在剑桥大学写出了杰出的热力学论文;达尔文17岁在爱丁堡大学学习期间就对两种水生物进行研究并有所发现;马克思在大学里“几乎每星期都在创立新体系和摧毁旧体系”;恩格斯在柏林大学旁听期间,就敢于向谢林的“天启哲学”发起猛烈的进攻。我国的文学家鲁迅和郭沫若、美学家朱光潜、剧作家曹禺、画家华君武,也都在大学期间有所创造,崭露头角。今天的大学生中,经过自己的探索、研究、实验、整理,发表了论文、作品、专利,取得了一定成果的,也大有人在。无论从哪个角度说,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是可以有所发现和创造的。尽管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但是如果能早日进入研究领域,把学习与研究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更有利于促进学习,并且有所创见,有所创造。

(二)帮助学生把握创新思维的特点

人的创新能力是多种能力的有机综合,其中主要的能力有两种:一是能够产生新设想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是能够产生新成果的创新操作能力。比较起来,创新思维是创造力的源泉,是创新活动展开的关键,是创新操作的直接依据。大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要求打破常规,突破原有的思维习惯和研究界限,想前人所未想,见前人所未见,创前人所未创,是人的一种更高级、更复杂、更有价值的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较,创造性思维具有怀疑性和进取性、求异性和发散性、独创性和严密性等显著的特点。德育教学中要引导大学生把握创新思维的特点,鼓励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培养和运用创新思维,使自己的学习、生活、工作富有创意和新意。

三、实践教育:指导创新演试,提高创新能力

大学生的任务是学习,但学习的目的是创造。大学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把他们培养成创新型人才。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更加明确地指出,“教育的首要目的在于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3]这就是说,教育不能满足于知识的传授和积累,而更应注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实现人的潜力,造就有所创新、有所发明和发现的人。培养人的创新素质应是教育的根本要求和本质特征。因此,教学过程中仅仅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是不够的,还必须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培养其创造性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创造性实践,这样才可能在学习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成就。创新是大学学习的最高境界。在大学学习的每一个环节,学生都可以进行创新性学习的演习和尝试。大学德育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引导和指导学生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积极自觉进行创造性演习和训练,并在其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以创新学习为载体,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创新学习,就是把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在学习中研究,以研究促进学习。研究就是为了创新与创造。这样的学习,既要花最大的力气“钻进去”,又要花最大的力气“钻出来”,因此,更能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参与性。参与知识的创造是更直接、更积极地参与,是更高层次的参与。任何一本书,任何一门知识,都不可能绝对地完善,都给学习者留下了创新的余地和可能。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运用创新思维,发现其中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观点、新方法、新构思等。

1.创造性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学生要对书中提出的新的定律、定理和公式,像专家学者探求新知识那样去思考、证明、推导,真正理解其所以然,从中琢磨出创新知识的思路和方法;对书中提出的概念、见解、观点,要在认真吸收和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在书页上加以批注、评论,或整理成读书笔记。如果能发现书中的谬误之处,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加以更正或与作者商榷,或者能通过书中的内容,触类旁通,引发出新的思路、观点,或者产生灵感,这就是有所创新。

2.创造性听课。上课不只是机械地听讲和记录,而应是主体的能动参与,积极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进入思维通道,善于从课本内容和老师讲授的内容中,引申出问题、理解和见解,并把这些思想火花及时抓住、记下,课后查阅参考资料,或者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以求解决问题、加深理解,证实和充实自己的见解。相比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收获更多。

3.创造性解题。解题是对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训练。如果学生在做作业时不满足于抄录教科书上已有的现成答案,而是通过作业,详细阐述自己的理解、见解和观点,在解题时不满足于已有的解法和结果,而是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经过钻研,提出新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那就有效地训练了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创造性实习。实验时,如果自己认为原有的实验方案有缺点,就可以根据原有的实验目的和要求,自行设计新的实验方案,或对原实验方案进行完善。有时,学生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选择实验项目,构思和设计达到目的要求的实验方案与具体方法,自己安装实验装置,组织实验,并写出实验报告;还可以用自己所学的理论去解释生产、工程中及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写出分析报告、调查报告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帮助工厂、企业排除一些技术障碍,解决实际问题。所有这些实习,都能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有较大的提高。[4]

(二)以问题探讨为抓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

创造性学习的最好方式,就是结合学习开展问题研讨。长期以来,我国大学本科教育以“传授知识”为主,忽视了对知识的创新锻炼。近年来,学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教育,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直接找教师报名,参加部分科研工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德育课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结合教学内容和学校的创新教育活动,通过案例讲授开展问题研究的一般环节和过程。第一,提出问题,确定选题。创造性学习应该是问题情境中的学习,无论是读书还是听课,头脑中应时时有问题。打开一切科学技术之门的钥匙毫无异议是问号。没有问题就没有发现,就没有研究和创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研究、创造的起点。当然,不是所有的问题自己都能研究解决,这时就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所了解的学术动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力所能及的、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的题目,进行专门的探讨、研究。第二,搜集资料,分析研究。这就是指导学生针对自己的选题,查阅有关文献、书籍,对于理工科方面的选题,有时还需要做大量的实验,搜集较为丰富的资料。在此基础上,教师对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分析、研究,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第三,整理成文,求得认同。这就是指导学生把自己的思路、观点整理清楚,写成文章,系统地提出自己的成熟见解,并做出详细的、严密的论证,并把自己的论文拿出来和别人讨论、交流,或者向有关报纸杂志投稿,以求得别人的共识和社会的认同。如果自己的某些见解、观点还不够完善,但又确有价值,那就不要轻易放过,而应做进一步的研究、补充和修正。简单地说,这是一个“问题—研究—创见”的过程。在德育教学中,我们结合课程,贴近现实,贴近实际,贴近学生,提炼出了一系列理论热点和社会现实问题,指导学生在学习中研讨,在研讨中创造,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促使学生应用知识,拓宽思路,大胆探讨,相互碰撞,从而锻炼了思维能力,提高了思维水平,学得更加灵活、主动、深入。

(三)以课题研究为依托,锻炼学生创新能力

在问题探讨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凝练出系列课题,吸引学生参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和研究兴趣,自愿组成课题小组,认领一个课题。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这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极具实践意义。在指导课题研究和论文写作过程中,教师着重方向的把握,指导学生共同讨论,共同分析,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对于研究中的难点,教师引导学生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让学生从中获得观点、材料、方法的启迪,引发其深入的思考研究和相互讨论。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自觉根据研究课题,学会学习新知识,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能自觉运用知识和方法,在研究工作中有所创新,从中锻炼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事实证明,创新学习、问题探讨、课题研究是德育课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有机整体和有效载体,教师应该主动自觉地把创新教育贯穿在这一系列相互联系、相继递进的教学过程中,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竞争更加激烈。实施科教兴国、提高国家创新能力,是推动社会发展、振兴中华民族的重要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应该从这样的战略高度认识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大学德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从内容、方法、实践等方面构建和完善德育课创新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2]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5]王荣发.素质引领人生[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作者:王荣发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人文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