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学生专利创新教育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专利创新能力是现代人才的重要素质之一,培养大学生的专利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和高校共同关注的课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专利教育的现状,阐述了开展大学生专利教育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专利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专利教育;创新能力
创新是21世纪人才的标志,社会在不断的创新中取得进步,创新教育已成为大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育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主旨和核心。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形式有很多种,作为科学技术成果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专利被学术界认为是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的一项强有力的指标,[1]通过实施专利创新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激发创新想象力,保持积极开放的态度,增强探索进取的能力。我国从2008年开始大力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2010年《全国专利事业发展战略(2011-2020)》,2011年10月《国家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这些关于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推广与实施,标志着国家对专利人才以及知识产权事业的高度重视,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开展大学生的专利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更是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大学生专利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对专利相关知识了解不足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专利知识的了解情况,课题组成员在省内对五所高校开展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805份,回收问卷803份,有效问卷801份。从对学生的专利相关知识的调研中发现,目前高校对专利相关知识的普及度还不是很高,学生接受专利知识的渠道比较有限,大部分学生对专利的相关知识了解不深入。在“是否了解专利文献”的选项中,有52%的学生是完全不了解;在“是否检索中国专利和国外专利的网站”选项中,高达61%的学生是完全不了解。调查中18%的学生是了解专利申请的流程,有45%的学生是完全不了解专利申请的流程。在“是否了解如何撰写专利申请书”选项中,有67%的学生完全不清楚如何撰写专利申请书。可见,目前的大学生专利知识总体比较缺乏,利用专利文献的意识比较薄弱,很少利用专利文献的查阅进行科学研究,有些学生即使有了科研成果也不清楚是否适合申请专利,对于专利如何撰写、如何申请也不太清楚。
(二)高校开设的相关专利教育的课程比较缺乏
从问卷调研看,从我们调查的5所高校中,没有开设专利教育的必修课程,其中有两所高校开设了专利知识相关的选修课程“创造力开发”“专利申请与写作”等课程。大部分高校开设了专利相关知识比如“专利的历史与现状”“专利的写作指导”“创新思维的开发”“专利文献的查阅及利用”等讲座,没有形成系统的专利教育的体系,仅靠选修课、讲座,无法对学生的专利素质有实质性的提高,学生没有机会进行全面的专利相关知识的学习,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的专利知识比较匮乏的原因之一。
(三)专利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虽然专利创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但是专利教育的有效开展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从调研结果来看,有68%的学生觉得需要加强教师的指导力度。承担专利指导的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较强的专利创新素养。目前高校的教师有的自身的专利知识缺乏,疲于应付学校的各类教学业绩考核,没有能力和精力来指导学生的专利创作。有些有经验的教师有能力指导,但是相对于指导学生专利创作的考核业绩远远低于科研任务或是教学任务的业绩。
二、开展大学生专利教育的价值所在
(一)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造力是人所皆有的一种潜在的能力,通过教育、引导和实践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学生信息来源广、创新欲望强,潜藏着发明创造的巨大能量,在有效的教育引导下,学生的创新性和闪光点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和激发。开展专利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查找、收集、分析专利文献,从而获取最新的创新成果,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增强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比起以往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现代企业更加注重新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对人才的创新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许多高科技企业亟需有专利知识背景的人才,根据中华英才网于2011年2月对关键词”专利“进行搜寻,一共有1500多条相关的招聘信息,可见社会对专利人才的需求量是比较大的。不少跨国公司觉得值得用最好的待遇去挽留的员工是勇于创新和具有开拓精神的人才,缺乏创新能力是他们不录用中国大学生的最主要原因。[2]对大学生开展专利创新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最前沿,掌握相关领域的科学发展水平,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勤于实践、乐于创造的习惯,提升学生整体的就业竞争力。
(三)促进创新型社会的发展
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本,创新型人才的培育已经已经成为创新型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世界各国实现经济科技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专利文献中可以找到目前世界上90%以上的创新成果,了解专利信息可以节省60%的研发时间。[3]专利信息是一个数量巨大、内容广泛的信息源,在确定研究方向之后,可以进行专利文献的查阅和分析,专利文献详细、系统的描述相关的技术特征,通过专利文献可以掌握该领域的前沿发展状况,避免重复研究,从而提高科学研究的工作效率。当今世界在创新中发展,各国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能力,开展大学生专利教育,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社会。
三、开展大学生专利教育的途径
(一)激发学生的专利创新意识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为了充分调动大学生在专利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需要充分激发学生从事专利创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专利意识。一是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让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到专利创新教育的重要意义。[4]二是发挥各类学生社团的作用,让学生在集体的交流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研究表明,相对于个人独立思考,集体讨论的效率可以提高65%—93%,相互交流能产生激励彼此的力量。高校科技类社团的日常活动可作为宣传专利的重要载体,定期开展校园专利写作大赛、举办专利知识宣传月等,组织专家开展专利知识和政策的专题讲座,讲座的内容根据年级和专业进行适当的调整,低年级以专利知识普及和专利文献查阅等基础知识为主,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开展专利申请的相关案例的讲解,专利申请书的写作等。另外可以鼓励学生在教师课题、科研创新项目、学科竞赛等研究过程中开展专利创作。三是积极发挥榜样学生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实际工作共总结、发现典型,大力培养榜样学生,将榜样学生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带动更多的学生投入到专利创新教育中。同时,需要让学生不断的在实践中体验、感受专利教育的魅力。从接近生活的小发明、小创作入手,逐渐发展到以课外科技中技术型成果为主进行专利创作,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索性、开放性的研究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加强专利教育的工作队伍建设
构建一支高效的专利教育工作队伍,是做好大学生专利教育的基础和关键。高校聚集着大量多学科、高层次的人才,既懂行业的发展又懂专利的相关知识。高校一方面可以在本校内部选聘专利教育技能强、创新教育经验丰富的专家和学者为基础师资,另外也可以培养一批有专利基础知识、愿意奉献的学工辅导员成为专利教育的师资,有的辅导员担任了一些科技类社团的指导教师,承担了一些创造力培育相关选修课程的教学工作,和学生的交流机会比较多,大部分的创新想法就是在平常的交流中产生的,学生有创新想法可以及时和辅导员进行交流进行专利的创作。高校还可以从校外的专利机构聘请专业人士当做兼职师资,也可以选派高校内部教师去专利机构挂职,提高整个专利教育工作队伍的实战水平。
(三)建立专利教育的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
课堂是学生接受知识、进行专利创新教育的主阵地。对于第一课堂,高校要建立专利教育的课程体系、开设“专利检索和专利分析”“专利申请实务”“专利发明方法”等相关的课程,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专利的相关知识。在一些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将专利知识融入到课程中。比如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撰写针对某领域或产品的专利综述,了解该领域的科技前沿,为创新教育打下基础。在课程中引入专利案例的教学,向学生阐述发明思路,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针对第二课堂,高校可以有针对性的开展专利创新教育的实践教学,利用各类实验室、校企合作单位,校内外各类竞赛平台,给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激发大学生的专利创作意愿。与传统的知识灌输为主的接受式教学模式相比,启发式和研究型的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专利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小组讨论、专利案例分析、网络教学等多种启发式教学方式,精心设计学习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及时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的创新想法转化为专利发明。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探究体验,养成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灵感。
(四)建立专利教育的激励机制
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专利教育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投身到专利创作中。在教师层面,可以在科研成果认定、工作量统计中对专利指导的业绩给予认可和奖励,在教师职称评审、评奖评优时,将有指导学生专利创作的人员列入优先考虑的范畴。在学生层面,对于学生申请专利的可以给予在一定范围内的的学分互认,并在学期的综合量化测评中给与一定的加分,在学生党员的发展、优秀学生干部等评比中给于优先考虑。通过积极的激励,有助于促进教师积极指导学生的专利创作,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专利知识、不再对专利创作有畏惧感,平时将各种创新的灵感积极地进行专利创作,促进高校整体的专利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余碧涛,徐国祥,李福燊.从中国专利申请现状看中国的知识产权教育[J].科协论坛,2012,(2).
[2]徐颖云.专利申请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影响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
[3]武莉娜.高校PPMS(科技项目专利管理)的制度创新设计[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
[4]王欣,何立民,池晓波.“卓越计划”唤醒工程类学生专利信息素质教育[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6).
作者:赵海莹 单位:中国计量学院现代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