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学生创新教育思路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培养创新型高职应用技术人才,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对高职教育的根本要求。高职学生创新素质培养,需要从创新意识着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创新活动观念,确立创新能力发展目标,并通过高职院校的创新教育活动,架起创新意识通往创新能力的教育桥梁,提升学生创新素质,使其成长为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教育
随着我国经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国民经济和产业结构深入调整,作为推动经济结构变革的关键因素,科技创新呈现出加速发展态势,新技术替代旧技术、智能型技术替代劳动密集型技术趋势日益明显。经济转型升级与科技持续发展,传统产业升级换代,使得行业企业生产岗位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对劳动者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为行业企业提供人力资源的高职院校加大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培养力度。根据人才成长规律和高职教育规律,创新型人才培养需要从创新意识出发,设计符合高职人才创新能力发展的有效培养步骤,以创新能力建设为目标,走出一条具有高职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之路。
一、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创新意识基础
高职学生的创新教育需要启迪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高职创新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所谓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等创新活动中的精神因素,其根本特征在于新颖性和独创性。创新意识是创新活动的启动点,也是创新教育需要奠定的基础。学生只有形成了创新意识,才能树立创新信心,形成创新人格,掌握创新知识,富于创造才能,做出创造性业绩。创新意识作为精神活动倾向,蕴含在创新主体的态度、思维、意志、动机、人格等各个层面。
(一)创新意识中的态度趋向
创新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需要克服思想上与行动上的重重困难,这就要求创新主体具有明确的创新态度和坚强的创新意志。其中,创新态度是主体对新生事物和创新活动所持有的心理感受和行为意向,创新主体应当持有的积极创新态度包括:对新奇事物的敏感度与开放性、对新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倾向、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度和思维倾向、对工作创新价值的认同等。创新意志表现在创新主体的顽强、坚韧品质,以及思维与行动独立性、判断的自信心,不随流俗、不依赖群体的公认等方面。意志的价值导向及其效应构成了创新行为的动机,即创新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心理动因。创新动机驱动下的创新行为不受外在的物质利益得失的左右,而受好奇心的驱使,为了验证自己所认定的道理,从而在探索和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二)创新意识中的思维方式
创新态度确立了主体对创新的关注与跟进路向,规定了创新活动向前发展的路线图,促进了适宜于创新活动的思维方式即创新思维的形成。创新思维是指创新主体探索性地分析与把握客观事物与规律的理性方式,通过综合事物不同的方面,在比较中发现事物间的异同点,敢于大胆批判现有活动规范,创新工作方法,获得预期成果。在创新思维指导下,创新主体可以突破原有的规范与束缚,充分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自由自觉地开展活动,多侧面、多角度地运用发散思维去分析和认识问题,大胆地运用独特的思维与想象能力,综合运用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调动分析思维与顿悟思维的协同配合,促进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相互协调,并运用强有力的自制自控力对思维过程进行制导、监控与调整[1]47。这样,思维主体运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去寻求可能答案,获得更深刻的认识、达到更有益的成效,使创新思维升华为一种复杂的、高层次的智慧活动。
(三)创新意识中的人格特质
创新意识的综合体现和人格化就是创新人格,即创新主体所具备的具有创新潜力的个性品质。其主要内涵与特征是:富于想象力,倾向于通过试验验证想法,头脑灵活;对复杂问题知难而进,善于从多方面、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性强,行动敏捷,精力旺盛;具有耐心,能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关注某一问题;工作中注重成就感;自信心强,勤奋好学,能够超越思维定势进行大胆假设;目标专一,具有适度冒险精神,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以及丰富的应用经验。高职院校在创新教育中需要改变以往将听话、守规矩作为评价标准的做法,包容与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并以此为准绳改造原有的课程体系知识组织方式,从而培养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
二、高职学生创新教育的创新能力目标
创新的字面意思是更新、出新与改变等,其基本内涵是指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为满足个人、集体或社会需求而进行的改进或创造新事物、新方法、新环境等活动及其获得的有益效果。创新既是人的认知能力与智力水平的外化与发挥,更是人的整体素质与发展水平的体现。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的研究表明,创新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人的基本需要满足越充分,人格越健康,就越富创造性。在物质生产及其管理分配体系还不够进步的时代,人的基本需要尚未完全满足,创新也会被抑制,但创新的潜能并没有消失,通过教育激发能够继续产生出来。马斯洛认为:“我们已经发现,原来我们真正感兴趣的那种创造性的根源”,“是深蕴在人性内部的”[2]54。这种创造性即潜在形态的创新能力根源于深层的自我心理结构之中,经过发掘与培养,人的创新潜质和心理结构将成为其灵感、创新思维与创造活动的源泉。
(一)创新过程控制能力
创新活动不同于重复性劳动或简单记忆,创新的过程随时伴随着困难、失败与风险,因此,需要有特殊的个性品质与之相匹配,如高水平的成就动机,对自身能力的自信心和固执精神,超越世俗眼光的行动独立性与坚忍不拔的意志,在困难与危机情况下较好地调整控制情绪的能力,以便做到自我激励,提高抗挫折的耐受力,保持对事物持久的探究欲,在人际交往与自身心理调节方面的自嘲与幽默感、举重若轻的超越心理等。这些心理机制形成了创新过程的内在控制因素,经过创新实践锻炼,能够促进人的创新素质不断向前发展。创新素质的“发展”要求创新主体保持其创新控制能力不可逆的、线性的进步,并能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二)创新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的过程就是解决人们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更好满足生活与工作需要的过程,无论是从无到有的创造活动,还是消化吸收再创新的革新工程,都需要创新主体发挥出创造性力量,从而部分地或彻底地解决问题。事实上,创新能力也就是个人、群体或组织通过自发或联合的创新活动,开展创新行为并获得创新成果的能力。从创新活动过程来看,创新能力包括提出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三个方面[3]24。从创新活动层次来看,创新能力分为知识迁移、探索未知和研发设计三个层次:知识迁移能力是主体运用已有知识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索未知能力是主体通过推理和实践从已有知识或理论中获得新的结论的能力;研发设计能力是主体在科学知识与工作经验指导下,为满足个人与社会需要设计新方案、提出新假设、创立新理论、开发新技术、生产新产品、发现新规律及创造新事物等能力。创新能力不但需要主体具备很高的智商,而且还要拥有娴熟的创新技能,即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行为技巧,包括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
(三)创新实践活动能力
创新是一种综合化的系统性活动,包括精神保障、思维重构、科技研发、生产实践、社会推广等复杂过程,这就需要创新主体具有创新实践活动能力,从而能够在复杂的情况下推动创新实践进程。创新实践能力是人的社会实践能力的提高与发展,社会实践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社会属性是人的自然属性的社会化,也是人的生命体在适应自然与社会环境变化过程中的适应、变异与更新的升华,从而形成了适应现代生命环境下的创造能力。因此,创新并不是部分特殊社会成员的特异功能,而是正常人群的普遍特质与倾向。特别是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在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过程中,都显示出了与生俱来的创新本性。依托于创新的本性,人才能够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不断突破单纯重复的劳动界限,丰富人类自由自觉的实践活动本性。在当代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社会大环境中,这种自觉的创新活动成了生产发展和整个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个人的创新实践活动由此也波及到科学研发、技术创造和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从而使创新成为现代人的基本品质和生活方式。
三、从创新意识到创新能力的教育举措
在创新活动中,人的高智能活动和科技条件得到整合,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得到有机结合,人的智慧、精神和品格得到提升,从而使人更加深刻地“脱离动物界”,更好地适应和改造环境,进一步激发创新潜能。这种良性循环的实现离不开教育的启迪与引导,这里的教育主要指创新教育,其功能和使命在于推动创新意识向创新能力转化。
(一)加强创新精神熏陶,营造鼓励创新的氛围
创新精神是创新意识、创新态度与创新控制能力的升华,是主体对创新活动所拥有的一种积极投入、不懈进取的积极心理品质,能够推动人们在创造性活动中保持敢想敢干的欲望和倾向,坚持不懈,取得创造性成果。创新精神具体体现为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使命感、事业心、自信心、意志力、敢于突破前人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勇气与冒险精神等[4]61。创新始于质疑与批判,创新主体应坚信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能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材料、信息与思维方式等有利因素,满腔热忱地投入到知识钻研、真理追求与问题探索中去,对既有的理论、事物或产品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不同设想,并通过实践加以检验,从而促进新事物的产生或旧事物的完善。怀疑与批判不等于盲目的否定,创新主体应当服从真理,承认和尊重权威,但不能迷信和简单仿效权威,而是做到博采众长,有效把握最新信息和科技前沿,构造一个宽口径、高起点的知识平台,善于综合化地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大胆投入到科技创新、知识创新、产品创新等活动中去,不断开拓创新之路。学校创新精神教育应当关注现实,加强与科技型企业之间的校企合作,推动企业创新文化进校园,加强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知识运用、工程操作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直接面对和解决生产现场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明确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要性,实现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通过创新园区创新创业人士或毕业生的榜样示范作用,鼓励学生树立创新的紧迫感与使命感,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高职院校形成“人人皆可成才,人人都能创新”的教育理念。
(二)丰富创新实践活动,创造鼓励创新的平台
创新的内容十分丰富,但创新的根本去向在于实践,创新的实践成效在于其推动创新主体实际解决好所面临的制约性问题,创造出超过同行业的平均水平的生产效率,提升效益,带来有益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反之,实践也有助于创新的深化,创新主体通过实践中获得的直接感性认识和直觉,激发创意的源泉,提供创新的主题与方向。为保障创新实践能力目标的实现,学校应尝试建立“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实践教学资源为平台、以创新实验和技能竞赛为载体,以激励和监控机制为保障”的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实施“卓越工程师”、“创新性实验”、“企业技术难题解决”等专项创新计划,营造鼓励创新的有利环境,为学生提供“表现个性、施展才华”的机会,使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升。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园区与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用”相结合。不少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均进行了有效探索,构建了高职科技孵化园区、工程技术中心、人文社科室所、实验实训基地等科技创新载体,并参照《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法》使各类创新平台承担起整合人才、技术、信息、设备、资料等智力资源,搭建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和培育基地的使命。
(三)优化创新教育方式,打造创新教育的教学
高职院校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灌输和反复训练为特征的教育教学方法,大力开展创新教育,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是将创新原理与教育规律结合起来,在完成规定教育任务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为基本价值取向,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教育活动,其核心是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适应创新型社会发展要求的创新型人才。在教育过程中确立学生的成就动机,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在教学中注意将创新能力与课程知识传授结合起来,创设各种情境,启发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与动手活动,通过工学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实现课程体系重构,促进专业与学科型教育向工学结合型教育转变,深化“教、学、做、研”一体化课程改造,积极搭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训练平台。在创新实践教学的督导与监控中,应遵照创新活动规律,允许尝试,宽容失败,对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的考核采用过程性激励和结果性奖励相结合的办法,对于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精力进行创新实验但尚未取得预期成效的活动,也应给予相应激励。要坚持教师主体地位,发扬教学民主作风,逐步破除僵化的管理制度,营造鼓励探究与冒险、允许失败、克服挫折的创新管理氛围,尊重教师的教学自主性,允许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发挥好教育管理的指挥棒作用,为创新教育的顺利实施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梅,廖珊.现代教育思想与教学策略[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3.
[2]赵卿敏.创新能力培养[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3]李长福.邓小平理论辞典[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4.
[4]高道才.广义创新学[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3.
作者:陈霞 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