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物理创新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如何提高中学生的物理素养,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物理学知识、物理学思维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已成为中学物理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能力;民主氛围;开放思维
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是落实素质教育的核心,是适应当今知识经济的需要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物理课程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用创新的教育思想寻求创新的教学方法,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物理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自然科学,与实际联系紧密,更应在教学中体现创新教育,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开展思维的课堂环境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一、在民主氛围中凸显学生主体作用
列宁说过:“没有感情的人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学生在心情舒畅时,就会焕发对学习的热情,诱发求知的欲望,激起创造的灵感;反之,心境忧郁寡欢,智力活动便会减弱,对课堂信息的接受自然就会迟钝。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信息的交流,也是情感信息的交流,民主和谐的氛围是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的基础,也是学生愉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实现知识“创新”的重要条件。教师是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的主导者,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毫无疑问应扩大学生参与的程度、深度与广度,建构主体参与型的课堂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基础的学生,给予分层指导,加强效果反馈与激励评价,全面提高学习质量。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只有创建学生主体,考虑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把知识建构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才可能完成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让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老师这个大朋友的位置,这样便于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赏和鼓励。
二、在辩论声中激活学生智慧火花
课堂中的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拉近师生双方的心理距离,让学生在无拘无束中畅所欲言,使那些不善于言谈的学生也敢于提问,课堂自然有了活力。在物理创新教学中,引入辩论机制,是要求学生围绕一个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展开辩论,在思辨中寻找问题解决的各种方案。巴甫洛夫认为:“争论是思维的最好媒触”。辩论最易激活和调动人的聪明才智,最能触发灵感产生绝妙的解决问题方法。学生在辩论中,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多向辐射,富于挑战,竭力展示自己创新和雄辩才华。我们要精心设置具有培养创新思维功能、针对性和目标性强的辩论话题,供学生争辩,激活其创新火花,引发其发散思维,使之充分自由表达自己与众不同的观点和方法。“光的本性”这部分内容是教与学的难点。学生课后议论:“一会儿认为光是粒子,一会儿认为光是波,一会儿又认为光是粒子……光到底是什么?真难理解。”其实,这部分内容如果集中连贯起来看,是一个“物理理论模型”不断创新演化的过程,是物理学家们创新思维的生动体现,是培养学生物理创新思维一个极好素材。教学中,本人就以学生议论时提出的“光到底是什么?”为话题,分别以“光是波”和“光是粒子”为正反方辩题,组织学生展开辩论。双方学生人人动手,周密谋划,查阅资料、准备论据、撰写辩词。辩论中,学生情绪饱满,思路清淅,思维缜密,逻辑性强,语言准确,论据确凿,睿智的火花频频碰撞,模糊的疑团不断澄清,“灯越拨越亮,理越辩越明”,最后达成“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共识。通过辩论教学,学生用自己智慧攻克了自己学习的难题,真正找到了自己是学习主体的感觉,体验了物理学家是如何构建新理论的创新过程。
三、在启发鼓励中开放学生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积极实行启发式教学,把握启发契机,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可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思维是大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映,创新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更重要的是能产生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成果。启发的形式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运用直观启发法,加强示范效应,引入学生抢答,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运用设疑启发法,将设计的疑难问题发掘深化,训练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运用比较启发法,抓住可比知识,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运用情景启发法,抓住关键环节,不断转变问题的情景,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运用类推启发法,借助于已知的熟悉对象达到对未知生疏对象的某种理解和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通过上述种种灵活多样的启发方法,强化训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学习重力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如果地球表面的物体不受重力作用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再如,学习摩擦力时,让学生对未来交通工具进行设想和规划等。教师应鼓励学生充分开动脑筋,对那些别出心裁的思路,与众不同的观点,别具一格的见解,应充分肯定他们的想象力,由此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想象力。教学之道,贵在引导,重在启发。只有教师启发得当,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技巧和运用知识于实践,才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能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才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物理教师必须适应时展,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教育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时刻注意体现物理思想、概念规律在认识上的创新和应用上的创新,引导学生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顿悟,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在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实施,也会给我们培养大量的适应现代化社会需要的人才提供一个可行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乔际平,刘甲岷,物理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2)46.
[2]雷洪,初中物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2012.1
作者:李培军 单位:重庆市涪陵区同乐乡初级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