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评价分析

摘要:高技术产业具有知识含量和技术层次较高、耗费资源较少、发展前景广阔后发力较大、取得经济效益较好等诸多优点。该行业现已成为带动和引领国家和地区未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高技术产业所最需要的其实就是在技术方面要大力发展,通过技术创新来带动整体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由此而更好的为高技术产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方面的竞争力进行加强。

关键词:高科技产业;创新能力;路径选择

原始创新能力是是目前在科技创新之路方面最为基础,也是推动整体科技创新的动力源泉,因此它处于整个科学技术的工作核心当中,这种情况可以从两个方向进行分析。第一个方向是从利益方面,第二个方向则是从创新活动的基础方面,前者来说知识产权和专利所产生的市场利益是巨大的,并且掌握这种专利则会是开拓者在整个高科技竞争中独一无二地位的象征,并且能由此而获得更高的回报,后者则是对科学技术促进过程中作为其发展的动力和根基,从根本上对于产业转型和升级起了促进作用[1]。中国近年来在科技领域发展取得许多重大突破,涌现出华为、阿里巴巴作为“领头羊”的一系列企业,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引领潮流。

1中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背景

1.1改革开放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

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号召“发展高科技”,而之所以要对高科技进行发展,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产业化,也就是说在1978年改革开放的过程当中,科教兴国就成为了我国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第一要义战略,也就是说在我国发展过程中,坚持以教育为本,进行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的实施,由此而实现我们国家的更高层面发展。目前来说,为了发展高科技,我国已经采取了863计划和火炬计划等一系列从国家层面所进行的高技术研究计划。就这两项计划来说,是推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向国际接轨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并且在很大程度上由此而带来的科技投资对于整体的科研本身体质就已经有了弥足的完善作用。

1.2加入WTO助力中国高科技产业前进

中国加入WTO,极大的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更深入地参与到全球高科技领域的竞争中来,但是也意味着国内高科技产业要面临全球范围内高科技成果的挑战。但是,这种竞争会促使国内高科技企业树立起全球竞争的意识,更好的推动企业高科技的快速发展和迭代。加入WTO后,一方面高科技产业可以将国外先进的管理机制为己所用,更便利地使高科技的体系脉络更符合国际惯例,有利于融入亚洲融入世界;另一方面高技术产业多为风险较高的投资方向,短期内不一定得到收益,加入WTO后国外风险投资机构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这给国内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好项目和技术企业高科技产业带来丰厚利益和希望。

1.3自由贸易区建设推进中国高科技产业跨步

截至2019年3月,我国已与24个国家或地区或区域联盟签署自由贸易协定,与9个国家或区域正在谈判自由贸易协定。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大力的推动了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根据关税同盟、自由贸易区的相关理论,高科技行业获得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全球经济实现区域一体化;实现了规模经济效用,从而产业规模化生产达到低成本;促进了竞争效用,优胜劣汰促进了产业创新;吸引了外部投资,优惠政策广泛吸引优秀投资者。因此,自贸区的建立极大的推动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2提高中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意义

2.1国际形势呼唤科技产业创新

从世界格局的角度来看,全球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的革新速度有目共睹,国际创新要素流动也空前活跃、重组高效利用能力越来越强,新技术产业变革发展速度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目前,发达国家积极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抢占工业4.0时代的先机和制高点。因此,我国必须努力顺应国际竞争新形势新格局,大力推动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积极带动引领经济转型升级,争取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2.2国内形势呼唤科技产业创新

从国内经济形势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现已进入新阶段新环境。首先,发展方式需要转变,要从规模速度型发展成质量效率型状态;其次,经济结构也要进行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主变革为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状态;再者,发展动力也要变化,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变革为创新驱动状态。同时,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也在调整转变,如今低成本的人口红利减少,因此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不再显著,但是人口素质提升,这极大的创造了科技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有利条件。

2.3科技创新是发展经济“质”和“力”的关键动力

发展科学的主要目的是由于相比于其他生产力来说,科学技术是处于第一位的,它决定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科技创新能力越强大、结构越优化,并且越与经济发展相协同,经济结构就更加合理高效,抵御能力和竞争力就越强。在未来的一定时期内,我国仍无法改变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和生态环境脆弱的现状,我国依然人口规模巨大,因此更要以科技创新带动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的转变,尽可能的提高经济“质”和“力”[2]。

2.4科技创新是撬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杠杆

新科技革命的突破结果往往是引发产业革命。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方面带动走在前沿的战略性的新兴产业,该类产业会促进整个产业结构的转型推进;另一方面推动多年延续发展的传统产业,推动该类产业改造升级,向信息化、低碳化、节能化方向调整发展。我们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制造业同步发展的新常态。

2.5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新的增长周期的晴雨表

经济周期与创新周期紧密相连。当前,世界经济呈现缓慢复苏态势,但是科技革命的步伐却从未停止,科技创新必将引领新的产业革命产业创新,进而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增长周期阶段,因此,科技创新可以称得上是经济增长周期的晴雨表。我们必须抓住这一机遇,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升。争取在世界经济占据更重要的地位,在国际上具有更多的话语权自主权,才能让中国更好的屹立于世界之林[3]。

3中国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能力发展现状

3.1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果

根据有关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的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指数比2017年提高了0.79%,特别是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均有所提高,其中广东和江苏保持排在第一第二;北京仍排在第三位;山东上升至第四位;上海仍排在第五位。报告显示出以下几点:第一,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普遍得到提升,其中东部地区高技术产业发展突出优势显著,就实际上来说,已经成为了目前我国高技术产业中竞争力最大的地区。第二,除了东部地区之外,中部地区也有着明显的创新能力提高的情况,尤其是在企业效率、创新投入和创新效果指数方面提升显著;第三,西部地区加速发展,特别是四川、陕西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发展迅猛。

3.2部分科技产业发展水平较高

近年来,我国在诸如载人航天、深海探测、超级计算、煤化工、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突破,神州系列的成长、蛟龙号的进步大家是有目共睹。在诸如高速铁路动车建设、特高压输变电输送建设、超级水稻培育等领域的科学技术逐渐成熟完备,比如高速铁路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已经走到世界各地,超级水稻在养育中国人的基础上养育了世界各级成千万上亿的人们。物理、化学、材料、数学、工程等一些优势学科已接近世界前列[4]。因此,我国基本上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某些行业还处于世界领先的状态。其中,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的有关报告还指出,2016年在国际180个热点前沿和新兴前沿中,中国表现突出的前沿热点有30个,占到了六分之一,超过了原来在中国排位之前的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四国,成为仅次于美国排名世界第二的国家。其中特别是在化学、材料科学领域领先程度较高,在物理、生物[5]、工程、数学、计算机等领域也有一定突破。

3.3部分科技产业与发达国家仍有一定差距

从去年打响中美贸易战我们能够看出,中国对美国出口主要的制裁对象是高技术产品,这一类产品占制裁清单产品数的43.36%,占制裁总额的56.15%。开战期间,美国瞄准中国目前两大创新型龙头企业:中兴与华为,其用意明显。意图打击中国的科技命脉,对中国的经济和发展产生巨大不利影响。但是,中兴和华为两个企业我们看到了不同的结果。国企中兴受到重创,国家几度出面谈判才在缴纳了巨额资金后继续生产,私企华为任正非力挽狂澜,以一人之力一公司之力抗住美国一次又一次的炮击。差距在哪里?在核心竞争力,华为预设过自己的退路,十几年如一日的投资到研发创新中,为了就是能够在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中占据一席之力,毫无疑问,任正非赢了,赢在了他的先见之明,也赢在他的魄力,5G市场现在总有他的身影。

4提高中国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路径选择

4.1科研投入结构需进一步完善

政府需加强对企业基础研究的资金扶持。政府可以成立专项基金,定向支持企业开展基础研究,特别是高新领域一定要加大投入,才能够解决我国企业由于发展阶段的原因缺乏足够的能力开展长期研究的问题。其实,这一做法源起于发达国家中,只是现在我国也在积极学习采用。在所有发达国家中,尤其就美国来说,在60年代已经投入超过50%以上的经费,由此通过政府的大力资金支持而对其进行了保障。然而在同一时期,我国却只对其投入了4.2%,当然在目前的时代,美国政府也因为企业自身实力提高完善而下调政府经费,然而即便是下调至目前的9%,仍然高于我国。因此,作为政府一定要提高站位,更好地起到引领的作用[6]。

4.2鼓励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参与企业研发

目前,我国政府支持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院所开展科学研究主要是通过“863”、“973”、自然科学基金等发放专项基金的途径。但是,这种基金发放模式存在着分布过广各分到资金过少的一些实际情况。尤其就对于我国所进行的一些大规模高水平的高科技项目研究来说,平均资金为50万的支持显然远远不够,因此就仍然需要通过政策资金的投入,来帮助高校和相关科研机构,有着更高的支持去进行创新研发。而对于一些大规模的科研项目来说,在国家投入的支持之下,也应该引导企业投入大量的自身资金,通过企业资金和高校科研机构的科研结合起来,以此来更好的推动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4.3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一直是我国目前的最大难题,为更好的对知识产权创造应用等各方面进行加强和保护,就应该将点线面的理论思想进行应用,通过整体的省与省下各市县进行分批次的建设,其中是尤其是要注意知识产权保护长效机制,这是国家一定要重点重视并且建设的,如此才能创造公平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生态才能形成良性循环。特别是受中美贸易战的启示,这一方面急需加强。

4.4建立良好的金融支持环境

我国应考虑构建多方共同投资的资金支持与保障制度,保护高科技产业的金融环境。首先,银行应建立高科技产业诚信评价体系,作为高科技产业贷款的衡量标准;其次,大力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双方共同分担投资风险的这种方式,也是由于投资收益的按资分成来实现的,这也就导致了投资主体更加的分散和多元化。以此来使得整体高科技产业原始创新发展有了更大的提高空间,并且可以再充分利用高科技产业明显优势来实现整体的宏观统一。

4.5东部产业向西部进行转移

只有均衡发展才是国家和社会的真正发展,因此在东部高科技产业进行推进的同时,也要让东部产业向西部进行转移,而使得西部的丰富土地人力得到更好的利用。并且在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高科技术中,也只有通过东西两个地区的联系来实现产业价值链纽带作用和区域创新资源流动的能力。一个国家作为一个整体,要均衡发展,不要出现部分区域经济大发展,部分区域经济发展不起来的状态。

5结语

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但是未来怎么发展还是需要战略引领,发展是解决我国的问题的关键,没有发展只会停滞不前逐渐落后被淘汰,因此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创新能力,真正让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参考文献:

[1]张一兰,周元吉.基于钻石模型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8,34(31):38-40.

[2]张华,刘洪昌.基于技术创新的产业结构升级机理及其实现路径[J].当代经济,2015,21(16):136-139.

[3]李虹.产业集群技术创新动力机制研究综述[J].经济师,2016,31(04):103-104.

[4]印海廷.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新兴文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8,23(01):71-76.

[5]邹东霞,廖旺姣,黄华艳,等.茶皂素及茶多酚对2种植物病原菌的联合毒力[J].西部林业科学,2018,47(04):41-44+58.

[6]范德成,杜明月.中国工业技术创新资源配置时空分异格局研究——以经济新常态为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7,35(8):1167-1178.

作者:全瑞琴 单位: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