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算机基础教学探索

摘要:本文是在高职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教师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进行探索和实践。主要从提高创新意识、确立科学思维、开拓创新实践这三方面深入开展教学。教师采用启发式教学,学生在模仿学习的同时,进而创新性学习。通过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逐步的培养,并取得较好的成效。

关键词:创新意识;科学思维;创新实践;计算机基础教学

五年制高职,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九年义务制教育的部分学生,在学习能力和成效上与其他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经过中考的筛选,不能参加高考。他们结合社会的需求、自身的个性、兴趣、能力等各方面,对自身未来职业方向进行规划,选择进入五年制高职院校的相关专业学习。通过教师的精心培养和学生自身不懈的学习,同样能成为社会有用之人。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时代的变迁,教育也在不断地探索和创新。五年制高职的教师在技能课的教学上,需加以改革,强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喜欢去发明创造,多花时间去做,我想这对学生的人生成长之路是大有裨益的。高职计算机基础是高职院校的一门全校公共必修课程,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信息高速发展的社会,能够更加灵活自如地掌握工作、学习、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实践应用技能。作为一名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的任教老师,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并实践探索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提高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创新的源泉,来源于兴趣。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于学习者来说,就是最好的老师。

1.1善用科技,启求知欲

高职一年级学生,虽然对计算机有所了解,但是并不多。因此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关注时下与科技信息相关的新闻热点,了解科技创新的诞生与应用,积累素材并运用到课堂中。比如教师给学生讲VR虚拟现实技术、人机对弈、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大师、刷脸支付、物联网智慧城市、人工智能AI技术、机器人、5G技术的发展等。这些科技无不与计算机学科息息相关。教师虽然只从应用层面上,对此进行简单的展示和讲解,是书本外知识的补充,但这不仅丰富了课堂内容,学生个个都全神贯注,兴趣盎然,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更使学生乐于去接受新生事物,更加积极主动去了解进而学习。

1.2寓教于乐,提高兴趣

寓教于乐,就是指在乐趣中教学,让学生学得开心,自己教得也开心。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得到更多的收获。比如在教学二进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让学生从玩游戏——“猜生肖”开始,让“计算机来猜猜我的生肖”和“我来猜猜计算机的生肖”,学生都觉得很好玩。教师用好玩来激发学生的兴趣,用兴趣来调动积极性,教师设置悬念“这个游戏的奥秘到底在哪里”?学生积极思考。通过观察思考“生肖编码演示”中所列每个生肖的二进制和十进制编码,学生最终发现二进制和十进制它们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

1.3敢于质疑,提出问题

质疑能力十分可贵,它是创新能力的首要前提。学生只有对现状敢于质疑,敢于发声提出不同的意见,才会有创新的源泉和进一步的创新思维。有次课上做练习,我对学生说:“如果你们都对的话,那就是我错了?”而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你们都做错了。但是有一个学习很不求上进的学生马上回应了一句:“那肯定是你错了,为什么不能是你错?”虽然他只是为了和我唱反调,故意这么说的。当时我觉得他是在质疑我的教学能力,扰乱课堂。但是后来想想,这种敢于质疑的勇气也非常人能有,教师只要正确引导这类孩子,在学习上积极思考,敢于探索,那么学生的潜力无限,然则创新无限。

2确立科学思维

2.1弱化“思维定势”

对于创新思维来说,思维定式是它的对立面,人们往往把头脑中原有的东西固有化,形成思维定式,而不愿意去挑战新的未知的可能。然而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和脑科学的研究成果来看,思维定式又是无法避免的。它就像一副有色眼镜,戴上它,整个世界都与眼镜片的颜色相同;如果脱掉它,眼睛又无法看清外界事物。教师在计算机基础的教学中,首先要“破”,冲破妨碍创新思维的五种常见的思维定式:崇拜权威,盲从大众,迷信经验,死抠书本,摒弃理性。比如在教Word的邮件合并功能时,教师按照书中的方法用“邮件合并分步向导”命令来一步步实现。学生在学会之后,教师有意识弱化“思维定势”,提示学生不要完全按照书本来做,书本上不一定是最简单快捷的方法。于是有学生通过实践发现:直接利用“邮件”选项卡的“开始邮件合并”、“编写和插入域”等各命令组,能使操作更一目了然,修改更方便。通过实践,学生再学习其他内容时,就会逐步进行“自我思索、冲破权威、勇于创新”的思维过程、心理态度乃至实践行为。

2.2泛化“创新视角”

有位曾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说:所谓发明创造就是,观察到的事物与别人相同,构想出的事物与别人不同。因此,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建立思维的多种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问题,在视角的不断泛化中获得有用的创新。比如学期第一节课,老师问学生一个问题:“计算机是什么?”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发现。有学生说:“计算机就是电脑。”有学生说:“从外观上看,计算机就是有显示器、鼠标、键盘、主机箱等组成的。”还有学生说:“从内部看,计算机要安装操作系统才能使用,我家装的是Windows7。”又有学生说:“计算机未来就是机器人!”还有学生说:“计算机对我来说就是上网打游戏!”学生听了一阵爆笑。其实仔细分析一下,发现学生是从计算机的俗称、硬件、软件、发展、用途等方面分别进行了观察思考,可以说视角是多样化的。教师仅仅启发引导,学生能对问题进行独特和创造性的分析和解答。

3开拓创新实践

创新实践活动,需要从认真准备预习、听课开始着手,逐步具备较好的自学探求知识能力,进而实现学习中的创新。

3.1预习——开启自主学习的大门

对于学习者来说,成功的学习经验是学生通过预习,学会一部分知识,把自身解决不了的问题带入教室,通过教师的讲授,能够解决问题,消除疑惑,从而达到融会贯通。当然学习能力有高低,更多的情况是,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又将会在知识的更高层面上产生新问题,需要再进一步深入学习。由此可见预习使得之后的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率。教师在每次下课前,布置学生新课的预习作业,并在下次课上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久而久之,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学生通过预习,即对新知的自学和主动探索,思考并实践,发现不懂之处,尝试解决,实现了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3.2听课——创新的前提

学生带着问题听课,教师通过传授和指导,学生进行模仿学习获得新知,对存在的问题豁然开朗,获得深刻的记忆和高效的学习效率。这为之后的创新打下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3.3创新能力的实践

学生通过不断的预习、思考、实践、听课、思考、讨论、实践的过程,已经逐步具备了较好的自学探求知识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进而可以实现学习中的创新。比如教师在教完Word文字处理这一章内容后,要求学生自拟主题,设计并制作一张A3大小的主题小报。要求学生掌握文字输入、艺术字和绘图工具的运用、文本框和剪贴画使用、外部图片的插入和编辑、表格的应用等技能。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准备时间,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利用课后一周的时间积极准备素材并操作实现。再给两节课堂时间,学生可以分组,互看作品,思考并讨论,提出建议,加以修改完善。之后在全班展示小报作品。从中可以看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虽然老师课上只讲解了Word软件的功能和使用方法,但是他们能够把自己的课堂所学都融会贯通到自己设计的作品中,进而有所创新。比如有学生做的是“校园文化艺术节”的小报,灵活运用绘图工具,各种线条运用恰到好处,以及文本框的精心美化,让整个版面布局很有设计感和创意。有学生做的是“环保”小报,用多样的艺术字表达各个模块的主题,做出影片播放的静态效果图来展示外部插入的图片,环保的主旨鲜明突出。综上所述是我在多年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不断思考探索和实践所得。通过实践,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逐步的培养,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要想成为优秀的教师,学习的速度务必大于教育变革的速度。唯有自己不断地学习才能有丰富的知识,才能开展出教师教有所思、教有所创,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创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梁良良黄牧怡.走进思维的新区(第二版)[M].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2]臧勇试论高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3):34.

[3]创新意识.百度百科.

作者:袁芳 单位:无锡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