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医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医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医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文章首先分析了目前医学免疫学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按照国家研究生教育教学和培养要求,根据南华大学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实际,从改革招生制度、创新教学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多学科联合培养、加强科研实践、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等方面制定了医学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以促进硕士研究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医学实践对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医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生命,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数量急剧上升,如何做到既保证数量、又保证质量,是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我国创建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需要[1]。在创新型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引导下,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越来越注重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我国一些重点院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取得了辉煌的成绩,研究生优秀论文数量和研究生发明成果数量明显呈上升趋势[2]。南华大学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我校的研究生依然存在着课本知识丰富、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不足、模仿成果多、原创成果少的现状。医学免疫学是当今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学科之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一门重要桥梁课程,其新技术、新理论不断更新,蓬勃发展,已广泛渗透到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给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带来革命性的改观[3]。因此,在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加强研究生实践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医学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

1医学免疫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以南华大学医学免疫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为例,目前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1招生选拔机制不健全,生源质量欠佳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采取以初试成绩为主、复试成绩为辅的研究生录取模式。初试主要测试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略了对创新能力的测试。其次,基础医学研究生招生面临生源不足的现象[4],为了留住生源,导致复试工作不规范、流于形式。由于初试分数仍占较大比重,加之复试时间较短,难以对学生学术潜能和综合能力进行全面考查,不能客观而全面地掌握考生的研究兴趣、学术研究能力。再者,招生单位受地域等影响,优秀生源数量偏少,大多数研究生都来源于办学水平与我校相当或低于我校的本科院校。多数学生在本科阶段缺乏研究性学习的教育,鲜有参加科技创新实践的机会,科研能力和素养相对薄弱,加上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导致应试型人才缺少创新基础。

1.2课程体系设置及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当前该校研究生的医学免疫学理论授课仍然遵循着教师讲、学生记的这种循规蹈矩的本科教学模式,师生间的交流互动不足。学生在这种填鸭式的教育模式下逐渐习惯了机械地、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很难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学期初为研究生开设的免疫学前沿进展专题讲座,也因导师们忙于各种教学、科研或评估任务而龙头蛇尾。此外,受教学经费限制,给研究生提供的实践操作机会少之又少。

1.3导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首要责任人,对于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形成和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导师作为研究生科研及创新能力培养的主体,由于其所指导研究生人数相对较多,或忙于各种教学、兼职或行政任务,精力不足,无暇关注免疫学前沿热点问题,加上自身拥有的科研课题和科研经费相对不足,其自身就缺乏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难以胜任培养高层次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任务,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1.4基础-临床融合发展机制欠缺

转化医学代表现代医学的发展方向,加强研究生的转化医学观念培养有利于高素质创新复合型人才的成长。转化医学的实质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其本质是如何将实验室科研成果快速、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疾病防治的实践中[6]。基础研究领域突飞猛进的发展使免疫学与多学科、多领域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而理论与应用的紧密联系则是免疫学发展的重要特色[7]。免疫与转化医学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病毒性感染、免疫细胞治疗、抗体治疗、移植免疫,疫苗、超敏反应及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的免疫学发病机制等均是免疫领域关注的内容。但是,目前存在基础研究生的科学研究与临床实际应用脱节的现象[8]。基础研究所取得的科研成果仅停留在论文的发表,并未解决临床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方面的问题。针对这一现状,将转化医学理念融入医学基础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势在必行。

2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制订

在“健康中国”和“双一流”建设的国家战略背景下,在南华大学关于加强医教研协同创新改革的意见指导下,本文结合笔者所在专业研究生培养现状,从改革招生制度、创新教学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多学科联合培养、加强科研实践、优秀学位论文培育等方面对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提出了策略和建议。

2.1明确培养目标,突出创新能力培养

在研究生培养中的核心地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分为学术学位硕士生和专业学位硕士生两种。由于其定位的不同,两者的培养目标也有所不同,且对于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也不同。学术学位注重的是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专业型强调的是硕士生在自己领域内的技术创新能力。两种学位的分离不仅满足了社会对两种人才的不同需求,同时也利于培养单位根据其不同的培养目标选择合适的培养过程,更有针对性地培养硕士生的创新能力。

2.2加强硕士生创新能力培养过程的管理和改革力度

2.2.1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建立创新人才遴选机制在复试阶段应考查考生掌握专业知识的深度、广度,是否具备从事研究工作的较为宽泛的业务基础与专业特长,同时还要测试考生对于本专业前沿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考生提供一份研究计划,汇报自己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计划研究的主要课题。同时,学校要全面深化医教研协同创新改革,稳步推进“双一流”大学建设,通过强化医学学科建设和医学人才培养能力建设,显著增强学校的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得到社会和广大考生的充分肯定和认可,从而实现我校研究生生源数量和质量的双提升。

2.2.2立足科技前沿,构建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创新教学体系根据我校特点和学生生源情况,及时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选择恰当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免疫学教学应与临床紧密结合,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要从以学生为主体、激发研究性学习和创新的兴趣、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重视讨论式教学、加大实验课改革力度、重视科研工作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将学科前沿性的研究成果及时反映到教学中等方面,进行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建立优质研究生教学资源网络共享体系,如高水平系列学术讲座、精品课程等多媒体课件、精品教案库、信息与学术交流网站以及其他网络资源利用平台。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专业选择课程,实现学科专业间的学术交融,启迪学术思想。

2.2.3加强导师队伍建设我国研究生教育是导师负责制,但目前很多高校都在进行研究生扩招的情况下,导师很难“手把手”地培养众多的研究生,不能系统地对其科研能力进行培养。由单一的导师负责制过渡到导师负责下的集体指导模式更利于硕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入学基础课学习阶段即分配一名科研一线的青年工作者对研究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并倡导新研究生参加课题组的实验室例会(labmeeting),包括文献汇报、课题进展汇报等科研活动,使其尽快融入科研团队。完善以师德、项目、经费、能力为重要评价指标的医学研究生导师招生资格动态审核和管理制度,培养一批具有较强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导师,促使其以自身的创新带动研究生的创新[9]。

2.2.4建立跨学科的教学科研组织,实行多学科联合培养制度,构建基础-临床的融合发展机制免疫学覆盖面极广,并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各学科广泛交叉。鉴于以上情形,为了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满足多学科的需要,积极建立跨学科的教学科研组织,构建跨学科联合培养体系[10],与临床学院共同协作完成培养过程;建立多学科结合的导师组(4-6人),共同指导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另外,安排不同学科的教师跨学科联合授课,让学生接受多学科教师的指导。积极推进研究生教育国际化进程,支持研究生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海外访学、攻读学位和合作研究等。目前本学科已与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圣安东尼奥医学中心(UTHSCSA)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系Dr.Zhong实验室建立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长期合作关系。依托学校建设的高水平科研协同创新平台、实验动物和大型设备公用平台,促进以临床问题为中心的科学研究,加速基础和临床的深度融合,实现学校学科群整体跨越式发展,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协作式实践模式。目前我们已与湖南省疾控中心、南岳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创新基地,双方就培养实用型医学专业人才、合作开展医学科学研究、探索健康产业孵化机制等多项内容达成合作意向,加大了人才培养力度,提升了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2.2.5在科研实践中培养硕士生的创新能力依托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湖南省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湖南省科技创新团队等平台和人才优势以及导师的项目研究,为研究生参与科学研究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鼓励研究生查阅已有文献,全面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国内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撰写科研创新项目及省级或以上自然科学基金标书,资助研究生自主选择创新性强、富有挑战性的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团队内部或多个学科组织间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学术交流活动,每位研究生每学期做2次读书报告,内容为本研究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或是最新技术;每月定期举行学术进展报告会,特别是要求高年级的研究生介绍他们的成果和经验体会。另外,设立硕士研究生参加国内会议专项基金,每年每位研究生可以选择参加一次国内学术交流会议,参加一次湖南省或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和研究生创新论坛;定期(2-3次/年)邀请国内外本学科的知名学者进行讲学研讨,全方位搭建引领研究生进入学科前沿的学术交流平台。

2.2.6突出创新水平评价,全面推动研究生优秀学位论文培育工作注重论文选题与开题,倡导在学生自主选题的基础上加强导师指导。抓好论文中期检查,内容包括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研究的技术路线、创新的质与量、研究的具体进程、存在的问题、预期目标等。导师根据学生论文中期报告情况给出相关的指导意见,严把论文答辩关,对于缺乏创新和质量较差的论文暂缓学位授予。建立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奖励制度,除高校对具有创新价值的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给予一定奖励外,研究所可给予适当的精神及物质奖励。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和基本目标。培养和提升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而且是创新驱动时代的客观需要。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且在高校发展中还会不断出现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我们进一步开拓创新,探索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从而培养更多的能够跻身于世界前列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国家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赵爽,农雪娟,黄永毅,等.“双一流”背景下基础医学研究生专业学习实践与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20,(22):167-168.

[2]白福臣.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13,(25):27-29.

[3]张珍,魏风云,吕长俊.引导研究生开展医学免疫学设计性实验的探索[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13,8(2):189-190.

[4]车轶文,张靖,焦楠,等.基础医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现状分析及对策[J].基础医学教育,2017,19(1):80-82.

[5]雷彩虹,王晟,王騊.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5):433-435,440.

[6]王烜,魏峥,王威仪,等.转化医学理念下的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0):109-111.

[7]杨琼,廉哲雄.临床医学研究生免疫学课程教学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3):176-178.

[8]王闻楚,黎静,谭机永.转化医学理念在医学类高校基础医学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5):147-148.

[9]李文静,付玉荣,伊正君.基于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指导能力提升策略[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28(3):393-395,404.

[10]陈婉南,左雪玲,柯荔宁,等.跨学科交流提高基础医学研究生创新能力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20,22(4):302-304.

作者:张艳 陈超群 陆春雪 雷爱华 王川 丁楠 单位: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医学免疫学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