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翻转课堂在程序设计类课程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1教学现状
程序设计类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这类课程实践性比较强,除了上课时间以外也需要同学在课外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上机操作,同时这类课程有大量生涩难懂的语言符号,很多同学会觉得记忆的知识量太多并且枯燥无味;而我校属于应用型本科院校,由于招生批次、生源结构偏低等原因,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学习效率偏低等。我们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其学习的主体能动性,这也是教学改革过程中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研究内容
2.1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1)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偏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学生往往是被动的倾听者和知识接受者,更加关注知识要点的掌握,不注重发挥自己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授课效果和学习效率有待改进。(2)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传统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单一,注重期末考核而忽略过程性评价。部分课程试卷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熟练程度,缺乏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未知问题能力的考核。学生在“记忆事实、概念、术语”和“理解方法、观点、理论”(表面性、浅层性学习)上做得远比“习得能力和方法”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未知问题方面的收获少。(3)教师教学评价机制的构建教学评价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学生的学习收获来评价教师的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更应关注教师和课程学习过程是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1]。(4)课程评估体系的建设课程评价指标的构成要体现课堂学习是学生自我建构的过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做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平等参与者、指导者、研究者,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关注学生良好素质的养成。教师要从有利于学生成长的角度来组织和建设教学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等各个课堂教学环节;要充分尊重学生,激发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平等地分享参与学习和思考的经历;要及时提供有建设性地反馈和疑问[1]。学生的发展不能局限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而是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反思批判性思考的整体发展[1]。
2.2关键措施
(1)充分利用线上学习平台在对课程精细化设计的基础上,需要将课堂教学与现代化教育技术紧密结合,善于利用新型在线资源、教学平台等,本项目实施时选用超星学习通,可以通过移动端学习通放置学习资料,同时可以便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学生对资料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可以借助学习通进行小组协作、互动讨论,也可以将疑惑反馈给教师,教师合理设计课前任务,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2)组织有效的教学设计,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设计课前,师生需要共同制订“自主学习任务书”:教师提出单元学习的宏观目标和规范化要求;学生自定课程单元(或项目)的学习目标,自己安排具体的学习任务,由学生自主确定行动的过程和方法,学生根据自己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学习设计。任务书里还可提供学习建议及方法,学生自己决定是否采纳[2]。课中,教师要迅速整理各小组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准备好的教学设计,对学生进行引导、点拨、讲解、分析、总结;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多鼓励学生相互回答和点评,教师尽量减少直接回答学生的问题,主要是引导学生讨论[2]。在课堂上,教师鼓励各小组上台分享小组成果。让学生有机会展示成果、担任教员。可适当引入竞赛机制,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充分调动所有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教师要对学生的互动、争辩以及各小组的表现给予及时鼓励评价,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课后,需要总结,从而做好复习设计,可以通过作业或是小测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自测。通过多次单元测试,及时提醒和警示学生,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每周五百行”小活动,督促学生及时实践。通过参加学校组织的程序设计大赛,激起学生学习的动力。(3)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强化过程性考核对学生的考核侧重在学习态度、过程、方法、合作等过程性考核;学习知识量、技能的娴熟也是考核的部分内容,但不应该是重点。在一次课程内容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自评或是互评,并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进行点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间的评价需要占据较大比重[2]。课程考核由平时成绩的多部分组成和期末的上机考试相结合,制定合适的比例。(4)教师教学评价的改革课堂教学评价是要保证进行准确、全面、有效地进行评价,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要融于教学目标、教学条件的准备和学习环境的创设以及教学过程中,对课堂教学评价的主体要多元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过去的教学评价侧重于定量分析,比如学生进行研讨的讨论次数,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时间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有很多因素无法用简单的数字统计衡量出来,比如学生对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心理状态等,因此,需要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起来,撇弃硬性量化,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真正地对教育实践起到指导作用,
3教学实践与分析
以数据结构课程为例,在为期16周的实践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通过移动教学工具在课堂上实践了翻转课堂模式。
3.1课程设计过程
课前,老师认真做好本门课程的备课工作,并把每个知识点内容做成富媒体形式,重要的内容设置成任务点,学生课外可以通过手机或者电脑就能轻松掌握将要学习的知识点的内容。通过平台进度条也可以显示学生学习使用情况。课堂上,老师通过平台互动教学控件签到、选人答题、投票等,使得大家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同时,利用分组讨论控件,让分成小组的同学们作为“老师”,对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备课,再派出代表在课堂上为其他同学讲课。课后,老师在平台上作业,学生通过通知获得作业信息,完成作业后通过平台上传作业,老师再进行评阅,用手机进行资源、作业和收取,会形成全面的记录。老师也可以通过平台掌握学生学习进度,与学生进行讨论互动。
3.2结果分析
在一个学期的数据结构课程中,通过平台统计,学生的学习访问量达到11302次以上。通过平台的大数据统计功能,从学生的访问曲线来看,每周授课前,学生的访问量都会达到一个小高峰。这说明学生往往会因为课堂上有任务来个小突击,也说明线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行为比较有效的。
参考文献:
[1]刘建波,董礼,曹宇,等.课堂教学改革应落实“以学生成长为中心”教育理念[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16):58-59.
[2]徐悦.“合作式”教学模式在物流教学中的应用[J].物流科技,2016(06):144-146.
[3]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2013,7(7):11.
[4]周冲.基于“互联网+”的混合式教学分析[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7(02):130-132.
作者:肖丹丹 薛江缘 单位:武汉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物联网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