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术前访视护理程序应用价值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术前访视护理程序应用价值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术前访视护理程序应用价值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程序应用于术前访视对手术配合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宝坻区人民医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进行手术的患者100例,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术前访视进行干预,观察组应用改良后的术前访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体位正确率、术中意外处置及时率、特殊用物准备完好率及医生对患者在手术中主动配合的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体位正确率、术中意外处置及时率及特殊用物准备完好率等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医生对患者在手术中主动配合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程序应用于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的手术效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相对提高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手术配合度,对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护理程序;术前访视;手术;配合度;治疗效果

在医疗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许多医院在临床上接收的患者也与日俱增[1]。与此同时,与治疗同样重要的护理模式也发生了比较大的改变。对于手术治疗来说,影响手术是否成功的因素,不仅需要医生的技术和能力,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也尤为关键。而患者依从性和配合度的提升,患者的术前护理和访视发挥了重要作用,术前访视在护理学上是舒适护理模式的一部分,其护理质量对手术治疗的效率有着很大关系[2-4]。本文就我院10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并应用护理程序的效果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进行手术的患者共100例,依据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20~65岁,平均(48.22±11.21)岁;体重53.21~83.68kg,平均(66.21±4.32)kg;身高155.62~182.65cm,平均(169.68±4.32)cm。观察组男性23例,女性27例;年龄21~62岁,平均(49.12±10.32)岁;体重52.68~84.28kg,平均(65.28±2.96)kg;身高156.63~183.85cm,平均(171.18±4.65)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在进行术前予以患者术前常规访视,通过对患者的病例资料和病情变化情况,对患者发放术前访视单,告知患者术前注意事项等。观察组患者应用改良后的术前访视模式进行干预。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前,向麻醉师进行了解,通过掌握患者在手术中使用的麻醉方式,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详细分析,在术前对患者自身情况及病情资料进行收集和了解,通过向医生了解相关患者的资料及手术治疗方式,为患者制订合理的麻醉措施及镇痛措施。随后,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患者制订合理的术前访视单。可利用相机将患者的手术体位进行拍摄,对关键措施进行特别标注,也可制作手术流程方案。同时,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术前访视的过程中,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者的评估情况,对患者及家属实施有针对性的有关疾病健康知识宣教。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观察评估两组患者的手术体位正确率、术中意外处置及时率、特殊用物准备完好率及医生对患者在手术中主动配合的满意率。其中医生对患者在手术中主动配合的满意率标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手术体位正确率、术中意外处置及时率、特殊用物准备完好率比较

观察组手术体位正确率为96.0%,术中意外处置及时率为94.0%和特殊用物准备完好率为96.0%,均高于对照组的80.0%、76.0和8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手术中主动配合的满意率比较

对照组医生对患者非常满意35例,占比70.0%,满意5例,占比10.0%,不满意10例,占比20.0%,对照组总满意率为80.0%(40/50)。观察组医生对患者非常满意40例,占比80.0%,满意9例,占比18.0%,不满意1例,占比2.0%,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8.0%(49/50),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737,P=0.0040)。

3讨论

在手术前访视中,通过应用改进后的术前访视,对患者在手术治疗时和医生的配合度、特殊用物准备完好率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从而对手术配合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术前访视是手术中实施护理模式的重要部分,术前访视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职责和工作。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的医疗技术水平不断发展,护理模式也从原来的传统护理模式转变成新型护理模式,新型护理模式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同时也对传统的访视模式进行了一定改进。改良后的术前访视更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治疗积极性[5-7]。本文对两组患者手术体位正确率、术中意外处置及时率及特殊用物准备完好率进行了比较研究,应用新型访视的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均优于应用传统访视的对照组,医生对患者在手术中主动配合的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护理程序应用于术前访视,可提高患者的手术效率及治疗效果,相对提高了患者和医生之间的手术配合度,对临床护理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戴孟蓉.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15):163-164.

[2]高霆,安阳.术前访视联合安全管理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31):131-132.

[3]陈琳.以家庭为中心的互动式术前访视对四肢骨折患儿家属心理状态和认知程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20):3314-3317.

[4]殷晓蕾,邹君怡,杨丽.图谱式术前访视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心理和行为改善的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20):3487-3489.

[5]王茹.评价术前访视在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19,5(28):91-92.

[6]程芳兰,李文静,李冬蓉,等.术前访视对择期手术患者改善不良情绪的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6):348-349.

[7]朱柠靓,陶祥令.手术室专科护士术前访视模式的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9):168-172.

作者:肖艳 单位:天津宝坻区人民医院大手术室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