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程序设计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程序设计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程序设计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探究

[摘要]人才培养质量是学校办学的生命线,在当前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围绕社会及行业发展需求,打造聚焦“行业型应用、特色化创新”的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够帮助其更好地走向社会,也能为地方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创新创业;C#程序设计;能力培养;教学模式

一、引言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2021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支持在校大学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健全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协同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创业教育是一种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教学理念与模式,是高校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必然途径。然而,我国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刚刚起步,多数大学生缺乏创新创业意识,在这一形势下,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深化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新时代创新创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法[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从而为国家、为社会打造新一代的创新创业型人才,促进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下面笔者以《C#程序设计》为例,具体探讨如何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使其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二、《C#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要性

C#是微软公司发布的一种面向对象且集VisualBasic、Java、C++等语言优势于一体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能够很好地在Mac、Linux、Android、Windows和iOS上运行,是原生跨平台移动应用程序的最佳选择,目前已经从完全的专有技术转变为完全开放源代码的技术[2],可以说C#编程语言深受编程者的喜爱,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和行业中。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网站设计、计算机软件等专业开设了《C#程序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软件开发能力的重要渠道,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由于C#的演进非常迅速,所以课程知识的内容更新速度也非常快,实践性也相当强。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导致理论授课与实践教学分离、实践内容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教学内容更新速度缓慢、实践环节严重脱离企业实际开发需求等诸多问题,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作为一名软件开发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直接影响学生的就业情况以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研究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目的,对《C#程序设计》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进行重构和改革,尤其是通过校企合作实现课内联动的创新创业培养,这也是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和社会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C#程序设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

(一)《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当今的学生即将进入一个合作成为新常态的世界经济体。要在交错互联的世界中解决复杂的挑战,创新创业教育是为了顺应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创新意识不强、就业能力薄弱等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教学模式[3]。创新创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就是要根据学校不同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不同而有所差异。《C#程序设计》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软件设计和编程能力的培养,因此,在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时,首先应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C#程序设计能力进行精准定位,结合行业、领域特点,结合区域发展特点,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查询及实地探访等多样化途径,对行业企业、兄弟院校进行走访与调研,明确C#程序设计的主要岗位定位是C#开发工程师或C#程序员,根据对每个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对岗位能力的要求是具备程序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熟练掌握C#程序设计基本语法和Windows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方法及基本数据库技术应用等。基于地方高校对计算机软件、软件测试、软件维护等人才培养需求,构建面向职业岗位需求的“1234”架构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1”是指“一个目标”,培养行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2”是指“突出两个特色”,培养软件行业所需的设计、开发及维护能力,培养其他应用领域所需的创新能力和研发能力;“3”是指培养学生基本理论、软件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4”是指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辅助教学、第二课堂教学的四维教学空间体系。

(二)《C#程序设计》课程体系的重构

现阶段,很多高校在大力推行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忽视学生自主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过多地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并未真正通过实践转化为学生自身的能力,导致学生无法真正地学以致用,并未意识到创新创业对自己带来的影响和重要性[4]。因此,针对这一现状,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效果,就必须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出发,重构《C#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在时间维度上,密切联系软件设计行业,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和行业发展趋势,培养行业所需人才;在空间维度上,深化校企合作,有效拓展教学资源空间,构建一个开放式的协同育人机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基于这一思想,笔者立足于《C#程序设计》课程培养模式,构建了包括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三个层次的课程体系。1.创新创业意识培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一方面把专利、科研创新点融入《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中,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学术讲座、C#程序设计前沿动态介绍等,注重创新意识的渗透;另一方面通过开设C#程序设计创业教育课程,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等途径,注重创业意识的渗透[5]。2.创新创业能力培养《C#程序设计》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对于人才培养来说,在注重理论教学的同时,还要增大实践教学的比例,让学生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付诸实践,才能真正地体现课程的实践性。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模块:实验实训模块、实习实践模块和应用创新模块,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以不同项目内容安排实践课程,并遵循让学生从接受理论知识到基础应用,再到综合应用,逐层提高实践教学层次,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3.创新创业能力实现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创业是一种挑战,而创新创业更是难上加难。因此,一方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内外含金量较高的编程大赛,比如ACM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蓝桥杯大赛、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CCPC)、谷歌编程挑战赛、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等,初步检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自主申请科研课题、申报专利,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构建创新实践平台,组织学生完成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比如参与教师科研项目、企业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等,通过大量的C#程序代码阅读、改善、完善及优化,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综合科研能力和自主设计能力[6]。

(三)《C#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

当今迅猛发展的世界,对学生未来升学、求职和积极投身社会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也给教师带来了全新的挑战。通过对兄弟院校的调研分析发现,《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协助下掌握一些基本的编程语法知识,按照教材给出的案例编写一些比较简单的程序,但本身对于C#程序的设计方法、设计思维和设计技巧等问题并没有进行深入学习,导致他们缺乏深刻体会。但由于C#程序设计课程自身的规则概念较多、语法知识比较灵活,使学生出现了上课能听懂,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感觉无从下手,更难以建立计算机编程体系。因此,为了突破这一弊端,教师的角色要转变,要变为见多识广的指导教练,学习的指导者以及整个探讨过程的向导。项目式教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策略,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踮起脚尖够到学习目标,在学习支架的帮助下,学生可以取得他们原本无法取得的成就,完成学科目标,培养成功素养。将项目化学习作为一种素养落地的教学载体,这也是当前国家教育改革政策的导向。基于此,本课程的教学思路以企业实际岗位为导向,以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利用校企合作的学习资源和实训基地,以实战项目为载体循环展开,将C#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融入项目中,采用“少讲多做”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项目的学习,积累丰富的项目经验,为学生进入实际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课程遵循从事初级程序员、中级程序员和高级程序员所需掌握技术的进阶,设计了六个学习项目,并将软件设计、软件编程、软件调试、软件应用等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充分融入其中。1.项目一:应用程序hello.C#目标:熟练掌握C#运行环境配置.net体系结构。子任务:①C#简介,.net开发平台简介。②在可控制台和可视化窗口中编写程序进行应用。2.项目二:排序小游戏目标:C#语法,基本程序;数组、循环和异常。子任务:①定义10个数的数组,并对数组元素进行排序。②随机生成10个数的数组,并对数组元素进行排序。③在可视化窗口中,实现对n个不同类型的数据排序。④对m个学生的n门课程总分进行排序,并统计出平均分、最高分和最低分。3.项目三:银行账户管理程序目标:理解并掌握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子任务:①创建一个银行账户类。②在银行账户类中增添客户信息、开户存取、显示信息等。③创建一个派生类集成银行账户类,以满足客户对支票账户和现金账户的需求。④在派生类中添加账户类型字段。⑤当客户账户余额低于最小值时,应向银行缴纳相应的代管服务费用,并重写客户取款方式。4.项目四:画图软件开发目标:掌握图形的绘制与打印技术。子任务:①在项目中添加控件并设置其属性。②用GDI+绘制基本图形。③绘制图表中的表格。④绘制饼形图、面形图和条形图。5.项目五:计算机考级报名系统目标:掌握控件、界面设计、事件处理和文件IO。子任务:①计算机考级报名系统功能分析和窗体设计。②以文本方式和二进制方式生成考试报名信息。③使用文件对话框,将考试报名信息保存在特定的路径下。6.项目六:考试管理系统开发目标:数据库系统设计、软件测试及发布。子任务:①数据库系统设计总体需求分析。②数据库和公共类设计。③登录验证,设计主窗体。③进入考试模块。④修改密码及查询分数。⑤对考题进行修改、添加和删除。⑥测试系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一般以4~5人为一组,学生在课程教师和企业教师的共同指导下,进行项目分析、软件设计需求分析、编程分析等,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的主动性,改变以往学生不重视课程学习、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和练习等现状,促进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四、结语在国家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常态下,大力培养既有技术技能又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方向,大学生创新创业具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应在分析专业人才培养所应具备能力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内容融入整个课程体系中,既要突出传统的C#程序设计的“理论+实践”教学,又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业心理、创业素质与能力的创新型与创业型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

参考文献:

[1]董虎胜,陆萍,李冬.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的《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3(10):115-118.

[2]杜吉梁,任泰明,田春婷,等.《VisualC#程序设计》课程改革与探索[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62-64.

[3]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Z].2015.

[4]邵顺增,李琳.C#程序设计:Windows项目开发(第2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5]易瑜.基于项目驱动的“C#程序设计”课程创新教学法研究[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18-20.

[6]孙源,李昉睿.大学生创新创业成长营项目探索实践[J].现代教育论坛,2021(8):70-71.

作者:李利平 单位:宿迁泽达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