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地方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策略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和发展,在“网络强国”的号召下高校也将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人才培养的未来发展方向。在高校开设的众多课程中,计算机程序设计作为一门集理论性、逻辑性及实践性于一身的计算机课程,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青睐。然而,高校开设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严重掣肘了高校计算机类课程教学水平的提升,这一点在地方院校中尤为突出。
梳理地方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我们不难看出其中问题颇多。一是教材选配不适用。多数地方院校沿用“拿来主义”,并未因地制宜地进行课程设计,因此也鲜少针对本校学生编写教材,而是选择市场上的通用教材。这类教材虽内容全面,但难易程度与本校学生认知难以完全适配。二是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地方高校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设置在大一,似乎默认所有新生在高中已经系统学习过计算机课程。此外,在课程的安排上,在入门阶段就从C语言课程而非从更为基础的VB课程或Java程序设计课程开始,初学难度过大反而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教学效果严重“缩水”。三是教学方式不灵活。地方院校在开展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往往习惯性沿用传统教学模式,即“大水漫灌式”教学,将编程语言一股脑儿全部“倒”给学生,忽视了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差、编程思想不成熟的情况。四是教师资质不达标。地方院校囿于经济和科研实力,往往很难吸引优秀的计算机程序设计专业教师,师资力量相对薄弱。五是教学平台不多元。许多地方院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开展往往是关在教室和微机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按部就班地跟着教师的授课节奏走,即便有一定的自主练习,学生仍为被动接受、模仿学习,致使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内容吸收度不高。
基于上述困境,破题之法显而易见。一是选用适宜教材。针对不同阶段、不同专业的学生,因人而异选择合适的教材。如针对大一新生,应先开设《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导论》等基础课程,让学生在对计算机学科有初步的认知后再进行后续的课程教授,沿着“基础—强化—拔高—应用”的学习路径,以更好地引导学生从入门到精通。二是强化课程建设。这一点与上述提及的教材选用有共通之处,即在开设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时要切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尤其要基于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习习惯,使课程更具适用性和实用性,正所谓“由浅入深才能渐得科学之智识”。三是创新教学方式。地方院校计算机教师应在具体的教学方式上多费“绣花针功夫”。可寓教于例,将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中抽象的概念以具体实例进行阐述;可采用问题式教学,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以编程语言解决问题;可借助游戏编程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学习、巩固知识。四是打造“双师”队伍。一方面要注重优秀教师的引进和在校教师的再教育,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可依托于校企合作模式,从企业中外聘应用型教师,帮助学生在“教―学―做”中更好成长。五是借力其他平台。一方面,慕课作为“互联网+教育”的产物,对计算机课程有很大的反哺作用,借助慕课平台,学生可以跳脱出已有教学模式的时空束缚,能有效提高知识获取效率;另一方面依托校企合作模式,学生可以获得更为广阔的实践平台,实现由知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
纵观发展现状,新时代背景下国家计算机专业人才缺口不减反增。贫瘠抑或兴起,有赖于地方院校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策略能否真正落地和合力致效。如何培养出实践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以更好满足社会发展之需,我们对此抱有关切,地方院校也应明确自身发展的答案。对此,经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与教学研究》一书,可作为研究计算机软件课程设计与教学的专业书籍,该书系统阐述了计算机软件的课程设计、教学理论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等问题,对于地方院校的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策略改进或将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作者:赵宣容 单位: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