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自贸区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自贸区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自贸区建设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摘要:云南处于中国和东南亚的交界处,是发展“一带一路”的重要省份,地理环境特殊,云南的地势环境决定了其经济发展、贸易结构和产业结构也和沿海城市不尽相同,处于这样特殊环境之下,自贸区的建立给云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云南应该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适应自贸区的发展。

关键词:云南自贸区;产业结构;挑战与机遇;自贸区建设

一、引言

2019年8月2日,《国务院关于印发6个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印发实施,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设立。云南自由贸易区,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云南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位于云南境内,涵盖昆明片区、红河片区、德宏片区,总面积119.86平方公里。云南省特殊的区位优势加上自贸区的建立,对其产业结构的升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云南省应该结合自身的发展特点,抓住自贸区建立带来的机遇,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形成具有云南特色的产业。

二、文献综述

在自由贸易区的相关问题研究上,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可以分为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贸易效应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创建的可行性和发展路径问题等四个方面。贸易效应包括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两个方面。在自由贸易区背景下带来的的贸易效应问题的研究上,学者们针对不同地区的自由贸易区的特点分析了其贸易效应。如文楚江(2019)研究了在东盟自由贸易区下,广西和东盟国家贸易转移效应由广西和东盟各国的经济结构和商品结构决定的,贸易转移效应不大。而在自由贸易区的背景下,广西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壁垒和关税壁垒进一步削减,广西与东盟各国实现了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1]。宋成涛(2016)以我国构建的9个自由贸易区为研究对象,期望通过深入研究我国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发展情况,特别是从实证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和评估我国自由贸易区的整体出口贸易效应和分国家(地区)出口贸易效应差别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2]。对于自由贸易区建立背景之下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研究,刘秉镰,吕程(2018)研究发现上海、天津、广东、福建四大自贸区设立均对地区经济运行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影响,且不同自贸区的经济影响存在明显的差异化特征[3]。关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给地区带来的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廖永泉(2016)认为金融创新作为自贸区建设的重中之重,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不容小觑。自贸区的金融创新能通过利率创新、汇率创新、资本账户改革,在商业银行、资本市场、政府等载体的作用之下为我国经济改革带来新动力[4]。徐琳(2017)基于自贸区视角对河南省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研究,发现自贸区的建设给河南的发展带来了很多的发展机遇和产业升级如贸易便利化、金融创新改革、投资开放、行政管理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但是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与挑战[5]。张晨阳(2019)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定性与定量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基于自贸区战略对上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6]。在自由贸易区创建的可行性和发展路径方面,陈柳钦(2008)研究了中国和俄罗斯构建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其认为中俄两国在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上具有互补性,经贸合作领域广阔,因此中俄两国构建自由贸易区将有利于两国在经济发展中白痴动态的比较优势,促进中俄两国各自的经济发展[7]。曹庭(2010)本文在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理论基础和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进展上,分析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要求,并对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分产业或部门逐步推进、局部区域先行合作、进行贸易自由化试点等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实现路径[8]。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在自由贸易区建立带来的贸易效应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问题、产业结构的升级问题、创建的可行性和发展路径问题四个方面都有相关研究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但这些研究都是基于中国与东盟自贸区、中韩自贸区、中印自贸区、上海自贸区、广西自贸区来进行研究的。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现状,在不同地区建立自由贸易区带来的经济效应和自贸区的发展路径是有差异的。本文将针对云南自身的发展现状和特殊的地理环境,研究适合云南发展的自贸区的发展路径和云南自贸区的建立对云南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决策建议。

三、理论基础

古典自由贸易理论、现代自由贸易理论、战后自由贸易理论等早期理论都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及其影响进行了论述。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论”三个理论对产业结构升级优化做出来具体的论述,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方法也给出来建议好意见,针对不同的发展目标给出不同的发展战略。

四、自贸区建设背景下云南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重要性分析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对外与越南、缅甸、老挝三国接壤,对内与贵州、广西、四川、西藏四个省份相邻,是中国建设“一带一路”的交通要道,是中国与东南亚贸易往来的主要省份。云南省是一个边疆省份,在与南亚、东南亚的经贸发展中扮演着主要角色,是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在其中发挥着“模范带头”的作用。同时云南省地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接合部,其区位优势明显可见,在构建第三大陆桥中发挥重要的枢纽作用。自贸区的建设发展是推动贸易发展的重要方法之一。要想让云南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自贸区建设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战略。建设自贸区对云南的发展尤为重要,对云南今后的发展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必要性分析云南省自由贸易区的设立为云南省打造了贸易便利化的一个平台,很大程度上进一步促进了云南省对外开放的水平,云南省自贸区的建成更为云南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遇。并且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具有直接的关系,产业结构调整可以促进云南省经济的增长,反之,经济增长也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说,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就是云南省经济发展的过程,这一理论已经被诸多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所验证。从目前全国经济发展形式和产业结构来看,云南省都处于落后的位置,且云南省在调整产业结构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无法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云南省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云南省自贸区的建设是一个必然的选择,这也将成为一个明智的举措。

五、云南自贸区建立给云南产业结构升级调整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自贸区的建立,给云南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发展机遇。云南省可以结合自身的特点,发展壮大云南的特色产业;自贸区的建立会给云南带来更多的外商投资,被投资机会的增加,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自贸区的建立,达到了改革与创新的高地;自贸区的建立,给经济带来了转型升级的动力;是我们国家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的着力点;最后,自贸区的建立,会给云南的贸易带来极大的便利、降低贸易成本。同时,自贸区的建立也会给云南的发展带来挑战。贸易方式的转变使本土的企业难以适应,短时间内难以找到符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由于建立自贸区属于站在发展战略的前端,缺乏相应的发展经验,无经验可借鉴只能靠自己慢慢的摸索前进,只能边前进边改善。云南省则是着力打造“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的重要通道,建设连接南亚东南亚大通道的重要节点,推动形成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开放前沿。

(一)带来的机遇分析南亚大通云南省可以利用自贸区的建立发展壮大云南的特色产业。云南省是一个旅游大省,经济发展主要靠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云南省也有其他特色产业,如云南的烟草产业、糖产业、茶产业、橡胶种植业、花卉产业和咖啡产业。这些产业都是云南省的特色产业以及支柱产业,云南省自贸区建立包含三个片区,涵盖云南重要的发展州市,连接三个片区在云南省内呈正三角形形成一个发展辐射中心。云南自贸区的建立给云南带来更多投资机遇。外商投资增多会增加云南企业数量,开拓云南其他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无论是企业数量的增加,还是新产业的开拓,都会扩大云南的生产发展。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改革与创新的高地。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丰富多彩,为经济的发展增添了一个新的发展路径,各种在其中的贸易都获得了经济利益。但是,近年来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逆全球化”的浪潮汹涌翻滚,此时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虽然带有不可忽视的压力。但是根据上海以及河南自贸区建立带来的机遇和他们的经验表明在云南建立自由贸易试验区仍然能够促进云南的产业升级,同时自贸区的建立是改革与创新的高地。自贸区的建立会给当地的贸易带来便利化。自贸区采用的是“境内关外”模式,不同其他地区“先申报、后入区”的海关监管模式。自贸区内企业的报关程序简单易操作,降低了其贸易的成本。简化的贸易手续提高了企业的物流效率,进出口产业得到充分发展。所以,给商人带来更多都贸易动力,自由贸易区会给企业创造极大的贸易便利化。

(二)带来的挑战分析自贸区的建立会导致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贸易发展方式是各个企业进行对外贸易的主要策略,当自贸区的建立导致贸易发展方式的转变时,会给企业带来一些挑战。云南省的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都需要自己独特的发展方式,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所以企业难以在段时间内需求到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自贸区建设发展经验不足。2013年9月27日,中国第一个国境内关外的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距离现在7年的时间不到,其他自贸区也还在不断地探索自己的发展建设。对于一个依靠自身特色产业来发展的云南省来说,能借鉴的经验甚少。所以,在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环境下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生产发展、优化产业结构都是存在风险挑战的。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根据历史的自贸区建设的经验表明,云南省自贸区良好的建设发展会给当地的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动力,会促进云南省产业结构升级,会带来风险挑战。但是,有机遇就会有挑战,他们的并存才使企业在逆风中发展壮大。因此,在当今云南省自贸区挂牌成立的机遇下,云南省应该抓住机遇,在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自贸区建设的同时以产业升级为中心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合理有效的开放路径和方法改善云南的经济发展,提高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本省企业的整体竞争力和推进本省产业结构升级,完善自身发展的劣势,使之适应当前云南三个自贸区的步伐。这对云南的发展和云南的对外贸易有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和促进作用,对云南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文楚江.广西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贸易效应分析[J].中国市场,2019(23):81-82.

[2]宋成涛.中国自由贸易区出口贸易效应实证分析[D].山东财经大学,2016.

[3]刘秉镰,吕程.自贸区对地区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分析——基于合成控制法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8(03):51-66.

[4]廖永泉.自贸区金融创新对中国产业升级影响及对策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6(32)

[5]徐琳.自由贸易区战略对河南产业结构升级影响[C].辽宁大学,2017.

[6]张晨阳.自贸区建设对上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效应研究[C].郑州大学,2019.

[7]陈柳钦.中俄自由贸易区问题探讨[J].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2008(04)

[8]曹庭.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可行性与实现路径[D].吉林大学,2010.

作者:李娜 张华朋 单位:云南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精选范文推荐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