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支出理论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支出理论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支出理论浅析

摘要:阐述了市场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图书馆的属性,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服务存在的市场缺陷,主要表现在公共图书馆的正外部效应,市场度量技术和道德层面上,最后通过市场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和政府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对比分析,得出由政府财政支持公共图书馆服务更加顺畅和高效率。

关键词:市场环境;公共图书馆;政府

公共图书馆是一个专门收集、整理、储存、传播文献资料并加以利用的科学、文化、教育和科研机构[1]。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文明进步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经费支出问题一直都在给人们带来不断地困扰,甚至影响到了公共图书馆的正常运作,不能使其发挥最高效的职能,为公众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文章将在市场环境中分析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支出理论,对于判断公共财政支出配置合理与否有着重要的意义。

1公共图书馆财政定位

1.1市场中的公共产品理论

1954年,美国学者萨缪尔森提出了公共产品理论[2],按其理论,公共产品有两个基本特征:①非竞争性。即许多消费者可以共同享有同一产品,在消费者增加后并不会影响原有消费者的消费水平,也不会影响该产品的生产成本。②非排他性。即一位消费者对它的消费无法阻止其他消费者的消费活动,并且每一位消费者都能消费相同的额度。同时具有上述两种特征的产品即为公共产品,如国防、防火、治安等。而有些产品在一定程度及范围内能够保持公共产品的基本特征,但是超过了临界的拥挤点,就会产生竞争性和排他性,这种产品被称为准公共产品,如收费公路、公用的绿地等。市场是竞争性的,它是通过价格机制运作。实践证明,由于公共产品在消费上的非排他性,社会无法对其进行定价销售,从而导致“搭便车”现象,那么只能是政府介入,以弥补市场失灵。

1.2公共图书馆的属性

任何人对公共图书馆的使用权利都是均等的,人们既不能独占公共图书馆的资源,也不能阻碍其他人使用。为了能使公共图书馆资源达到最大的效用,避免浪费,公共图书馆是免费服务的。其次是公共图书馆的非竞争性。在公共图书馆中,读者可以自由入馆借阅文献,即未达到拥挤点之前,每增加一个读者都不会引起图书馆的成本增加或降低。公共图书馆的基本服务,一般指传统方式的服务,比如图书借阅、文献查找等,这是每一位读者都能享有的服务,这样的基本服务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随着读者数量的增加,当进入公共图书馆进行消费的读者超过一定的临界点之后,相应地就会带来“拥挤成本”,读者平均可共享的文献资源大大降低,个人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数量减少,质量降低,其边际效用呈现递减。此时公共图书馆的非竞争性就会转变为了竞争性。另外,由于公共图书馆的用户多样化,需求也趋于个性化,对公共图书馆的消费目的和消费能力呈献出差别,相应地公共图书馆的服务也会表现出多样性,如撰写综述资料,专题调研报告,文献代译、文献检索、论文检测、定题定向服务等,提供的这些具有针对性的读者服务需要一定的边际成本,呈现出竞争性和排他性,因此公共图书馆基本服务之外的深层次信息服务和特殊服务就属于准公共产品性质[3]。

2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市场缺陷

在经济理论中,大量的政府干预与市场失灵密切相关。公共图书馆服务是一种特殊的产品,有需求、有供应、有市场。那么公共图书馆服务市场存在着市场缺陷吗?依靠市场机制能够实现公共图书馆资源的最优配置吗?一般来说,只要有不确定性和不完整的信息,市场就会出现缺陷。在这种情况下,市场机制不能够很好地保证社会资源的有效分配,就会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由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特殊性,也存在着大量的市场缺陷,完全通过市场机制来提供图书馆服务,将导致公共图书馆服务提供的数量不足,质量不好。

2.1正外部效应

如果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对其他经济主体有直接影响,而受影响的经济主体既没有因为获得利益而支付费用,也没有因为遭到损失而得到补偿,那么这就是外部效应[4]。在外部效应的情况下,产品生产或消费的后果不仅由个人承担,而且还蔓延到其他人或整个社会,导致消费者或生产者的成本收益不对称,从而导致市场限制此产品或服务的提供(或消费)。对于准公共产品,例如公共图书馆,个人的消费将会产生积极的正外部效应。对公共图书馆的消费相当于是对知识的消费,读者从图书馆文献资料中获得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被读者吸收后,就会转化为潜在的生产力,全面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促进文化水平,民族道德的提升,确保国家的民主制度能够在更加文明的环境中运作[5]。知识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会增加社会产出和国民收入,由此带来的利益全体社会成员都能分享。具有正外部效应的公共图书馆服务完全依靠私营部门根据市场机制进行分配是不可能的。因为私营部门根据市场机制分配资源时,是按照个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原理,而有效的资源分配必须按照社会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成本相等的原则。由于公共图书馆所产生的社会边际收益是远远超出个人边际收益的,因此,市场机制下,私营部门提供的图书馆服务将无法达到社会最优水平,因此政府干预是一种客观的方法。另外,因为所有国家和社会都可以从中受益,因此政府和社会也应根据“利益原则”参与图书馆服务的生产和提供。

2.2度量技术困难

在市场环境中,为了使产品的配置效率最大化,人们需要将度量和计算要素耦合在一起,例如成本的度量以及对投入与产出转换过程中如何进行收费。如果度量成本技术难度极大,并且消费者的消费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无法准确测定,则难以通过市场机制提供这一产品或服务。公共图书馆具有保障全社会信息公平的职能,为其投入的成本及所获得的收益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也看到,作为一项长期收益类型的社会收益,需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实现明显的效果。信息的公平性也是涉及极其广泛的范围和规模,受益者众多。一般来说,在消费群体较小的情况下,消费者就很容易制定契约,并通过市场独立供应,而当受益人众多时,可想而知,交易成本太大,很难做到达成一致性契约,单纯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准公共产品是难以实现的[6]。

2.3道德层面

市场的资源配置存在着金钱本位的缺陷,追求的目标是经济效益,然而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目标是丰富多样的,包括生命、健康、平等、民主、自由等。公共图书馆的职能就在于推进民主政治、传播文明,增进人民福祉,保障公民自由、平等地获取信息和知识,维护社会的和谐和稳定。①公共图书馆能使低收入家庭等信息弱势群体享受到信息知识服务,有利于信息知识分配的公平;②政府通过税收获得提供公共图书馆的资金,人们免费地、均等使用公共图书馆,政府从收入再分配的角度参与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提供,有助于国家的政治稳定,也有利于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政府财政支持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作用机理[7]

公共经济学认为,对于公共图书馆、博物馆等这些具有高度正外部效应的准公共产品,由政府来提供能表现出顺畅和高效率[8]。

3.1市场提供情况下

在市场提供条件下,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价格及供求关系,如图1所示。其中,个人需求曲线DD,表明消费者由价格来决定消费。供给曲线S,由生产成本决定。正常市场条件下,S与DD在E点相交,此时需求和供应的均衡价格是P2,数量是Q1。但是,由于公共图书馆的正外部效应,消费者,即读者从公共图书馆进行知识消费,提高了读者的科学素养,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按照社会的有效率的供求,公共图书馆的社会边际效用曲线为MU,均衡点为G,最佳的供给数量为Q2。阴影部分的面积则为市场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效率损失。此时,需要政府的介入[9]。如果政府给予公共图书馆的财政支持为K,使得公共图书馆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或免费为读者提供更多质量更好的服务。于是,个人需求曲线DD上升到社会边际效用MU,读者对图书文化产品的消费数量也随之增加到Q2,公共图书馆所获得的财政支持由P2提高到P0,而消费者,即读者对图书馆的消费所支付的价格仍为P1,通过政府财政的补贴,弥补了阴影部分的效率损失。

3.2政府提供情况下

图2政府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效应对公共图书馆采取政府提供的方式,其结果又会如何呢?如图2所示,S为供给曲线。由于政府拨款即为生产成本,读者无须付费,因此没有需求曲线。MU为社会边际效用曲线,与S相交于E点,则P1为其均衡价格,Q1为最优生产数量。然而,由于免费,没有了价格约束,每个读者都会尽可能地消费,一直消费到社会边际效用和个人边际效用为零,甚至过度使用。此时,如果政府为了满足公众的对公共图书馆采取政府提供的方式,其结果又会如何呢?如图2所示,S为供给曲线。由于政府拨款即为生产成本,读者无须付费,因此没有需求曲线。MU为社会边际效用曲线,与S相交于E点,则P1为其均衡价格,Q1为最优生产数量。然而,由于免费,没有了价格约束,每个读者都会尽可能地消费,一直消费到社会边际效用和个人边际效用为零,甚至过度使用。此时,如果政府为了满足公众的需求,不断地加大资金投入,就会导致边际效用低于边际成本,效率损失就发生了。如这时消费量达到了L,那么产生的效率损失为三角形EMN的面积,这就是效率损失超过社会收益而产生的不经济。可见,在政府提供的情况下,公共图书馆的供给规模需达到这样的程度:每个消费者,即读者的要求都能够得到满足,且不会过度消费[10]。

3.3小结

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高公平的正外部性准公共产品,如果单纯由市场私人提供将是高消耗、低效率、低回报。由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严重差异,导致市场私人提供者无法得到激励,因此没有动力也没有热情,造成公共产品的提供不及时,不能满足大众的需求。政府财政补贴可以既保证公平,又弥补了市场的效率损失。在完全由政府来提供公共图书馆服务的情况下,要注意供给的规模需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既保证社会的公平,又不会引起过度消费的效率损失。

4结束语

经费是公共图书馆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系着公共图书馆的现在和将来。通过公共财政学的理论分析,我们知道政府是推进公共图书馆职能实现的主体,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也必然是公共图书馆经费的主要来源。当然在市场环境中,市场与政府之间没有完全隔离,实际上两者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政府在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保护、社会教育、知识共享[11]等信息公平保障职能上表现出高效率,而随着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给公众提供更高效率的产品和服务,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来支持市场。

作者:韦晓冰 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