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内控论文:企业内控体制状况与改善途径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企业内控论文:企业内控体制状况与改善途径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企业内控论文:企业内控体制状况与改善途径探究

本文作者:肖莉 单位:江苏省武进曲棍球训练基地

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不仅能够进行科学的岗位分工,而且有助于提高会计管理水平,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控制等制度,在监督管理机制的作用下,能够确保会计资料的真实并且及时的记录,并有助于发现会计信息中的虚假记录,确保会计信息真实性与及时性,能够有效的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实施严格的内控制度,建立会计核算控制、预算控制、财产保护控制等一系列控制制度,能够够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对财产使用的各环节财产收支、拨付等全面监督,防范资产浪费,提高财会管理水平,保证财政资金安全及有效使用,防止随意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减少贪污腐败现象的产生。建立健全内控制度,不仅能够有效监督事业单位会计编制和执行以及会计核算,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地位,而且能够改善经营管理,保证其他各项制度的有效实施,提高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事业单位工作效率。此外,内控制度要求建立风险识别系统,能够防范和化解事业单位存在的风险,促使事业单位持续健康发展。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

事业单位为提高管理水平而实施内控制度,能够保证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但我国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方面存在一些不足,影响了事业单位管理的科学发展:

(一)内控意识相对薄弱。内控意识的提高能够保证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健全,也能确保内控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我国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内控意识相对薄弱,这对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造成不利影响。事业单位主要领导对内控制度的了解不深入,导致对内控制度建设不重视。而作为内控重要部分的财务部门仅作为付款职能部门,对财务管理和财务控制水平不高。员工缺乏相应的知识,对内控制度不了解,对内控制度的执行缺乏有效的配合。

(二)预算控制不到位。事业单位随着改革的深入,逐渐建立起了预算控制体系,但由于体制原因,事业单位预算控制不到位,财产使用和划拨随意性强,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和监督制度。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使得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计划不深入,导致预算资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使得在实际工作中难以严格按照预算执行,导致预算控制的不科学,随意性较高。

(三)相关配套制度不健全。事业单位重大事项决策制度不明确,导致决策权主要归领导所有,缺乏民主性,也缺乏必要的监督约束程序,容易导致决策的失误,给事业单位造成损失。另外,岗位职责不清晰,没有建立起专人专岗,不相容职位相分离制度,存在大量人员兼职现象如记账人员、保管人员等存在相互兼职的现象。财产定期清查缺乏必要的程序,清查内容范围狭窄。缺乏相关内部审计制度,内部审计部门设置不合理,审计会计相互兼任现象严重。

(四)监督机制不健全。事业单位基本上没有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并且由于监督范围不明确,内容不清晰,监督缺乏权威性,导致内控制度建设不完善,内控制度实际执行力度降低。另外,监督机制不健全容易导致事业单位发生违规违法行为,会计信息失真,经营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事业单位停滞不前。

(五)人员素质相对不高。事业单位中,由于人员素质不高,对内控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深入,并且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导致人员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主观性和随意性,内部控制制度执行大打折扣,难以发挥有效作用。

事业单位内控制度设计建议

事业单位建立健全内控制度,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1.全面性原则,内控控制要在各个环节中全面贯彻和实施;2.重要性原则,内部控制在全面性的基础上重点关注重要业务事项和高风险事项;3.制衡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确保相互制约、相互监督;4.适应性原则,内部控制应当与事业单位职能、管理模式等方面相适应,并随着情况的变化及时加以调整。5.成本效益原则,内部控制应当权衡实施成本与预期效益,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有效控制。内控制度设计应在坚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事业单位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设计方面,主要应采取以下措施和方法:

(一)提高内部控制意识。只有建立自上而下的内控意识和文化,才能保证内控制度得到良好的效果。首先对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培训学习,让负责人认识到内控制度对事业单位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意义,提高负责人的内控意识;内控制度的执行不仅需要负责人的支持与重视,还要求员工的主动配合,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各岗位员工的内控意识,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内控制度执行到位。

(二)明确人员岗位职责。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首先取决于岗位权责设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控制主要对于不相容职务进行分离,形成专人专岗、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的机制。授权审批控制主要指根据企业常规授权和特别授权的规定,明确各岗位办理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以及应负责任;在确保管理层集中控制的前提下,适当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

(三)强化预算控制制度。事业单位预算是事业单位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预算控制是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核心,预算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编制和执行预算。首先要科学编制预算,确保预算计划的全面性、细化性、合理性。其次要严格执行预算,制定预算编制调整规章和程序,调整预算编制审批之后,不得随意调整。再次,扩大预算范围,尽可能将事业单位收支纳入预算,提高预算的全面性和科学性。此外,加强专项资金的管理和调拨,防止随意挪用资金,占用国有财产的现象发生。

(四)加强财产保护控制。事业单位的财产保护要求保证财产安全高效运行。由于事业单位资产的特殊性,基本上属于行政拨款,导致事业单位对资产控制不严格,资产保值增值意识薄弱,因此需要加强财产保护控制,主要是要求建立财产日常管理制度和定期清查制度,采取财产记录、实物保管、定期盘点、账实核对等措施保证财产安全。

(五)健全监督管理机制。监督管理制度是内控制度的保障。通过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理性,能够确保内控制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并取得良好效果。应设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有专人对内控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其次要加强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还要实施有效的激励与惩罚制度,调动员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我约束与监督。此外,还要完善内控监督报告制度,对内控实施结果及效果向上级领导部门进行报告,掌握内控的实施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