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倘若教师能对学生的证据意识加以培养,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历史证据的认知,使其能自主地利用历史证据对史实进行论证,借此在与历史对话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水平。同时,证据意识的培养还有利于学生准确把握历史、掌握历史思维方法,逐步地形成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于证据意识在历史教学中的价值,我在本文中主要就如何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进行详细说明。
【关键词】初中历史证据意识培养方法
1.提出问题
问题作为学生思维和证据意识发展的起点,其往往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往往会将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围绕有关的历史内容提出极具探究价值的问题,接着则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搜集有关的历史史料,如此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这些史料自然而然地会成为验证历史的证据,如此史料才具有教学价值。在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往往会利用以下问题链的方式引发学生的证据意识:这份史料来源于哪里?这份史料产生的时间是?这份史料能成为论题中的历史证据吗?这份史料可以成为你证明观点的证据吗?在这些问题链的驱使下,学生会意识到历史证据的重要性。接着,我再立足新知比教学内容提出几个极具客观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围绕这些问题搜集有关的历史证据,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其对历史知识的认知。以《甲午中日战争》这一内容教学为例,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根据日本的一些史学家的说法,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由偶然因素引发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马关条约》中割让台湾省的这一条约对中国人民有何影响呢?甲午中日战争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在这些具体历史问题的作用下,学生可以真正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体会到借助历史证据解释历史的重要性。
2.史料搜集
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其所使用的历史证据大都是史料,对史料的搜集其实就是在搜集历史证据。我在组织历史教学活动的时候,往往会从教科书、教科书以外的其他资源入手引导搜集历史证据。仍以《甲午中日战争》为例,在该内容教学活动开展中,我除了立足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搜集有图片或文字证据之外,还打破教材的界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渠道或微信公众号搜集与该内容有关的资料。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有的学生阅读了宗泽亚编著的《清日战争》一书,如此在客观角度对战争得失的分析下,学生可以深层次地认识到战争的背景及其胜负原因。有的学生则阅读了陈舜臣的《甲午战争》这本小说,通过实地考查资料的阅读了解到清王朝是如何被日本打败的……在这样的史料搜集过程中,学生的历史视野可以得到拓展,其也可以在极具客观性的内容阅读中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3.解决问题
史料成为证据的思维过程其实就是证据意识的形成过程。在该环节开展中,我往往会先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新知内容,准备有关的历史证据。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我则会以小组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回答问题,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一般会随机地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请小组代表回答问题。在这样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在已有的历史证据的支持下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初步养成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为其证据意识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之初,我向学生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我则将这些问题作为基点,引导学生给出证据,解决问题。以“根据日本的一些史学家的说法,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是由偶然因素引发的,你认同这种观点吗?”该问题的解决为例,有的学生出示了教材中的内容给出了否定了回答,有的学生则利用《清国征讨方略》中的有关内容否定日本史学家的观点。在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其也可以在长期的训练下历史学习要做到“论从史出”。
4.培养情操
纵观历史课程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加以培养,实现由理论知识向情感高度的升华。对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过程中,我往往会向学生呈现历史证据或鼓励学生搜集历史证据。历史证据的呈现不仅是要验证历史,更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爱国情感,使学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态度。对此,我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往往会利用历史证据来实现德育。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要对学生的证据意识培养给予充分的重视,借助多样化的方式将证据意识培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学生在的大量历史证据阅读、搜集过程中,实现知识储备的扩展,养成证据意识。
参考文献:
[1]刘心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及其重要性[J].文教资料,2018(11):236-237.
[2]高通.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J].西部素质教育,2017(22):101-102.
作者:陈色红 单位:福建省漳浦达志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