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判断初中学生的历史素养主要是通过观察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思维能力,看学生是否用了解历史相关知识等方法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从中让学生拥有他们独到的见解和看法。在新课标背景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该把重点放在学生掌握的知识程度上,指引学生更好的了解历史。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历史教学;学生历史素质的培养
一、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概念及构成
历史素养就是学生通过对于历史知识的积累,根据三观和综合能力得出的一个判断。并且在这个判断过程中,学生会形成一种关于探讨历史的本质能力。所谓历史能力,实际上分为表述、分析和辩证三种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三种能力,历史素养才会有较大的提升。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对历史进行学习研究,为历史研究界的发展埋下深深的伏笔。初中生历史素养的构成一方面是历史知识素养,掌握充足的历史知识是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基础,一个实践方式必须要用历史知识作为保障。另一方面是历史意识素养,意识是不经意间形成的。比如新课标下初中历史要求学生学习抗日战争相关历史,而初中生每周大概会有三到四节历史课。经过教师对历史的讲解,学生有了初步的历史知识素养。在新时代里,出现了许多以抗日战争为题材的电视剧,通过观看历史影片等方式,耳濡目染下,学生的历史意识素养会逐渐的得到升华。
二、初中生历史素养培养策略探讨
(一)培养初中生多元化的目标导向初中历史课程具有丰富的特性,多样化的观点等待学生一一探讨,这便是它的主要特点。初中教师如果只是单纯的利用教材对历史知识进行讲解,效率是十分低下的。唯有把历史教材作为辅助基础,丰富教学内容,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考虑到学生的学习状况与能力去设置多样化的目标,更加有层次的让学生从多方面了解历史。想要高效率的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就应当使用多元化教学,适当采用图片、视频教学等与时俱进的方法让学生对历史有进一步的深刻了解。
(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新课标下要求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习题等多种方式去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过程即为锻炼历史思维能力的过程。如果学生需要获取答案就必将对问题进行彻底的分析。从问题的历史背景,历史外部因素等多个方面来探讨分析出最终答案。这种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融入教师的课堂教学,进一步的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1]。要想高效率的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首先就是要教师对课本教材有足够的了解,打好初中生应该掌握的学习框架,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要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围绕学生进行授课,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去讨论思考。
(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初中生的思维在这个时候尤为活跃,但可能因认知能力存在局限性而产生错误的思想。所以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历史素养进行正确的指导。例如,新课标下需要学生掌握南京大屠杀这个历史案例。学生在学习完这篇课文后,很有可能对日本产生极大的仇恨意识。如果遇上教师不正确的引导,那么学生将会否定所有关于日本的东西,形成极端的思想。这对于学生价值观、人生观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显而易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明确的指导学生正确辩证的看待历史,告诉学生历史是不能忘记的,但日本也有许多突出的成绩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不能因为过去而否认日本杰出的地方。通过教师的引导最终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提升学生的判断能力进而提高他们的思想境界。
三、培养学生历史素养的意义
新课改推动了初中历史的编排,使它更加重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跟上时代的步伐,在课本上增加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考查学生对历史的了解程度,充分的挖掘学生的历史能力,促进学生向全面化发展。从宏观角度上看,历史实际上离人们并不遥远,它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历史所发生的事情使每个人都会拥有真实感,讲述历史能够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让他们懂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理,学习好历史从而带动他们为实现美丽中国梦而奋斗。
四、结束语
初中生身上承担的是祖国复兴的重任,他们素养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祖国的未来。帮助初中生学会崭新的学习方法,吸取历史的精华,舍弃历史的糟粕,有利于学生形成牢记历史的观念,不忘历史,为历史界作出贡献。希望学生能借助以上多种途径形成良好的历史素养,在其中成长,为祖国效力。
参考文献:
[1]王莉.新课标下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策略探讨[J].新校园:阅读版,2017(11X):78.
作者:蔡庆飞 单位:邹平市孙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