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加强品行素养的初中历史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生所应该具备的道德品行素养内在结构是复杂的,但是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从广义概括看,包括了集体爱国主义和自身品行道德部分,也就是一方面在面对国家民族存亡危难之际,能够贡献出个人的力量,捍卫国家的主权、领土以及民族尊严,而另一个方面在和平时代,青年学生能够主动承担社会民族的责任,参与到社会主义的建设当中。因此,初中历史所包含的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两个部分,能够较好以生动的历史事实告诉学生,什么品德和行为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什么行为和品格是让人所唾弃的。因此,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当中,要擅长运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促进学生形成完整的人生观和正确的价值判断。
(一)历史事件具备强烈的爱国品德感染力
历史事件的感染力比枯燥的道德说教更容易打动初中学生,因为历史事件非常生动,具备非常丰富的感染力,能够让学生以更加直观的方式理解道德价值观这些抽象概念所产生的影响。比如在抗日战争历史的讲述当中,可以让学生非常直接理解到抗击日本侵略战争当中无数革命烈士选择杀身成仁的原因,特别是整个世界上,比人类生命更加高贵的是民族尊严。学生也能够从汉奸、特务背叛民族和国家利益的历史事实当中,理解到苟且偷生让人不齿的原因。这些方面都能够对中学生的爱国情怀进行培养。爱国精神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学生而言,虽然已经不再是杀身成仁了,但是杀身成仁的历史事实可以生动地告诉学生,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肩负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责任,参与到社会的建设当中,贡献自己的力量。民族气节在中国古往今来的历史当中都是鲜活的、非常直观的品行事实。
(二)历史事件具备民族团结的培养力
中国是一个不断融合的多民族国家。从古代中国炎黄部落战争,到中国和番邦结盟、民族大迁徙等历史过程,中国面对的分分合合是非常多的。而面对国家的分合,历史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民族的团结和统一形成价值观取向。中国有很多历史事件和人物为了维系良好的民族关系而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以及牺牲,诸如汉代的昭君出塞,唐代的文成公主和吐蕃联姻等,都是促进国家民族统一的行为,其彪炳功勋也和郑成功等民族英雄一样,都是为国家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这些都是民族团结培养力量的重要来源。
二、初中历史教师运用历史教学进行品行塑造的思考
(一)教师要深入到历史材料当中挖掘品行教育内容
正如上述所分析的两种常见的历史教学的品行道德教学的影响方向,教师仍然可以继续挖掘出更多丰富的品行道德历史教学内容。历史教材本身的内容和跨度是非常丰富的,从古代到现代的历史发展当中,中国以及外国都有十分多的历史事实。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应该深入到历史教材当中进行教学,由教材当中挖掘出能够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教育意义的历史材料,结合当前的一些现实状况,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塑造和教学。比如孔子的儒家思想当中就包含很多道德品行的思考,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这些都可以进行适当地阐发,从而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而对于一些历史性的观点,教师也应该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要让学生能够分清楚一些负面的价值观、陈旧落后的价值观等,比如对于汉代学者董仲舒当时提出的一些观点,如天人合一等,应该去除其封建迷信的部分,将其正确和科学的观点予以吸收。这一点也是历史在进行历史材料的挖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点。
(二)教师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多途径地进行品行引导
初中历史教学过程当中,历史教师可以考虑从不同的载体以及不同的途径当中,对学生进行品行和道德方面的引导。比如在教授一些相关的历史内容,如甲午中日战争,或者是巴黎和会,都可以把一些相关的历史影片节选之后进行播放,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当时的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以及当时各个方面的价值情感状态。初中历史教师也应该更加大胆地进行创新,比如历史课题的探究,布置一些历史课题让学生通过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等途径去搜索,然后将这一部分的内容整理成为课外的历史探究报告等,而历史课题的探究可以结合道德品行方面的课题,比如巴黎和会上当中民国政府的和谈代表顾维钧拒绝各个国家公使的原因等,这一方面又可以从顾维钧个人的品行和价值观方面进行分析。而针对巴黎和会等,初中历史教师也可以举行模拟的和会,让各个参与的学生组成不同的国家,从当时各个国家的利益点出发,进行模拟和会磋商,从而感受到当时各个国家互相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碰撞,形成更为立体的价值观评价体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品行价值观。
三、结束语
初中的历史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而初中历史教师不应该仅仅着眼在历史知识的教授上,更应该从多个方面挖掘历史材料本身的魅力和价值,从当前素质教育的观点出发,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教育培养,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行素养,最终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培养更多品学兼优的初中学生。
作者:管明杰 单位:山东省郯城县高峰头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