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有效教学初中历史论文3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有效教学初中历史论文3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有效教学初中历史论文3篇

第一篇

一、探析实现初中历史有效教学的具体策略

1.巧用历史课本图片,设置课堂提问

有人称21世纪是“读图时代”,图片能够解释人类的生活现状,也可以传输更多知识,初中历史教材中经常会附有一些插图,这些图片要么告知学生学者对历史事件的见解,要么再现历史事件的社会背景,要么展示某些价值极高的历史文物,等等。基于此,初中历史老师恰可以巧妙使用历史课本图片,设置一些意义深远、值得思考的课堂提问。比如,在看到“焚书坑儒”这一图片时,老师可以提问学生:“秦始皇为什么要烧毁民间诸子百家典籍呢?这样做的具体意义是什么?”在读到“丝绸之路”的图片时,老师可以设置:“丝绸之路开启的最初目的是什么,又是经过怎样的历程走到最终的西域之地呢?”在看到“四大发明”的具体分类图片时,可以提问:“中国古代自大发明的时间和重要影响意义?为什么现在有别国将四大发明据为自己所有,这种做法是否侵犯了中国的权利?”初中历史所学内容看似十分宽泛、凌乱,实则涵盖整个中国的历史发展历程,利用图片讲解历史是实现历史有效教学的一种手段。

2.张扬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施行,传统老旧的教学理念、教学思想处于日渐摒弃的状态,应试教育理念也变为素质教育,整个教育界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现下,新课改十分关注的问题就是如何弘扬“生本”理念,继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那么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老师应该采用一系列有效的新颖教学手段,比如任务教学法、学案教学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事先预习历史教材,大致了解课堂教学内容,为后续重难点知识的获取打好基础;其次,老师要锻炼学生的论辩能力,可以提出“李鸿章是卖国贼吗?”这一核心论点,让学生针对此问题发表看法,勇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对于一些比较生僻的历史事件,老师可以督促学生自己寻找材料加以了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3.善于借用科学史料,培养知识迁移能力

在世界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四大方面无不经历过巨大变动才有今天的繁荣,科学技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功不可没。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史是历代科学家用研究成果堆积出的一条路,它凝聚着无数科学家的心血,是人类社会极其丰富、宝贵的历史资源。在初中历史实现有效教学的征途中,老师可以借用科学史这一条重要发展线路,为学生创设斑驳多彩、内容丰富的优良教学情境。比如,老师在介绍“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时,不仅要介绍他个人的伟大发明,而且要针对他的发明创造分析几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从而做到将历史知识由科学领域转移到经济领域,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4.理清历史知识脉络,切实实施有效教学

历史学科虽然可以归属到文科学科的范畴,表面看去这些知识点可能比较细碎、零散,但认真分析还是会发现其具有系统化、理论化的潜在特征,找到这种特征的联结事件,自然可以更好地理清历史知识脉络,从而切实实施有效教学。在记忆这些比较零散的历史知识时,老师可以教导学生将一系列历史事件放在大的历史环境中,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处理,或者采用思维导图的手段,由一个历史事件联想起一条完整的历史线索,串联起不同历史时期的大事件,从而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效率。比如,教学学生复习“近代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重点系列事件时,就可以按照事件发生的前后时间,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欧洲革命、意大利统一战争、内战等事件梳理成一条清晰的线路;又如,老师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就可以将几位开辟者的经历路线按照比较记忆法进行记忆,自然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实现有效教学、有效学习。

二、结语

纵观全文,历史有效教学必须具备一定的实践基础,它需要优质的教学手段、历史史料和客观历史史实为基准,同时它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良好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有效教学是一个时常被提起、被追求的字眼,上文所提出的几条关于历史有效教学的策略手段,仅仅只是个人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所得的看法,有效的策略还有很多种,希望更多的教育研究者今后可以对此课题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探析。

作者:赵军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奔牛初级中学

第二篇

一、中学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现状

优秀的教学设计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但教师的讲授并不能总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同时,教学方法单一、滞后的情况在目前的历史课堂中仍普遍存在,教师仍旧偏好采取满堂灌或者满堂教的教学模式,不能真正地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因此,有学者将目前低效率的历史课堂归结成:“作报告式教学”、“才子式教学”、“自己给自己讲课”、“无教学设计的课”、“只研究怎么教,没研究教什么的课”、“重形式,轻效果的课”等。

二、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1.备课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

俗话说的好:“功夫在课前,功夫在备课”,教师只有课前认真完成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上课时才能诱导若定,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里所说的“备课”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怎样教学生”,而是要重点研究“怎样教学生学”。教师在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教材以及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明确教学内容的结构体系,根据需要深入开发、整合课程,设计探究问题,预设教学流程,完成预设教学设计。每次教学活动结束后,根据课堂反馈的信息,重新修改预设教学设计,完成典型教学设计,并总结经验和方法,形成良性循环。

2.课堂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主阵地

现在的教学已经不是单纯的教师“教书”、学生“念书”的过程了,而是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的过程。如何才能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导向性信息的运用导向性信息就是教师给学生学习课程时的一个航标,就是以教师的循循善诱实现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一个“桥梁”。具体地说,就是教师提供一个信息,这个信息对学生开展某项学习活动时,提出的导向性基本要求。日常教学中要以实际教学时的学情、内容为基础,根据需要设计可取、有效的导向性信息,从而达到“诱思”的效果。学生按照导向性信息开展学习活动,在自主基础上开展必要的合作探究,完成导向性信息所提出的任务,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随时给与学生一些点拨、启发、诱导,以实现“及时反馈,促进同化”。最终由学生展示学习活动的成果,其余学生充实、修改、评价,必要时再由教师做出归纳、总结。

(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改的一个显著特点,“自主、合作、探究”的基本理念被提出,要求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因此,日常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这三种学习方式的运用。现在的课堂上,教师必须学会放弃话语霸权,将课堂还给学生,学会用导向性信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满堂学”。而在这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根本,“能自主、不合作”。历史课堂教学中探究学习是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开展的学习活动,具体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则根据学习内容的难易度进行选取。

(3)积极营造课堂氛围实践表明,探究学习的开展必须依靠自由、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因此,为了实现有效教学,教师需要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我们教师要明确自己在课堂中作用——“引导”,因此,我们要相信学生,放心大胆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鼓励学生多角度、多层次认识历史。当然,放手的同时,教师也要做到对课堂的随机调控,确保课堂形散而神聚。当学生探究学习遇到问题时,教师要给与学生指导;当学生的探究学习即将偏离学习主题前,及时调整方向,聚焦学习主题等等。

3.有效评价是实现有效教学的保障

评价是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这里的评价不仅仅指对学生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自身的评价。首先,教学过程中以及教学活动结束后,我们要及时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评价,使学生和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调整把握思维的方向,提醒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调整预设教学设计,从而确保教和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其次,在每次课程结束后,教师要根据课堂反馈信息,反思教学过程,客观评价该课的优点及不足,并形成文字,完成典型性教学设计,为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作者:陈星林 单位:江苏省盐城市潘黄实验学校

第三篇

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教学关键是教师在课前进行有效的备课

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地反思自身的备课备课就是教学方案,教学方案对课堂教学来说是很重要的引导索,只有把初步的教学方案完善,在课堂中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教学。新课标的实施使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改变,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自身的实际教学水平及时地反思自身的备课教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不断地总结自身备课的不足之处并且及时地加以改正,能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案,这样教师才能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

二、有效教学的初中历史课堂关键是教师的课堂教学

再好的教案最终都要落实到课堂上,因此,教师除了要重视课前的备课工作,更应该将工作重点放在历史课堂上的教学实践。离开课堂教学实践,空谈备课教案,也只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的意义。所以,教师要注重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切实地落实教案内容。

1.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创建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下学习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那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创建有意思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从教师创建的教学情境中体会到历史文化的乐趣,缩小学生所生活的时代和历史课本中的时代的差距。让学生从被动的位置转变到主动、积极的位置。教师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对历史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上营造轻松、活泼的学习氛围。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用诗词歌赋、歌曲、历史故事、图片和影视资料等引出课堂教学内容,教师这样导课,能够在课堂开始前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障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2.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角色扮演

历史教师让学生在课堂上扮演历史人物,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深入地感受历史文化,体会历史人物的情感变化,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增加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只有学生设身处地地置身于历史环境中,才能够更好地体会人物内心世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学习有关“红军长征”这一课时,找几个学生来扮演红军的角色,甚至老师也可以参与其中,这样能够增加学生的积极性,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让学生与老师平等相处,学生在扮演红军角色的时候可以自己根据课本上的知识点来创建长征的路线,老师随后可以做补充完善,学生在创建路线的时候就能够对有关的知识点进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学

通过多媒体,教师不仅仅能够展示课堂教学课件,节约课堂板书书写时间,还能够向学生展示影视资料,让学生在影视资料中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文化的熏陶,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历史文化图片。教师这样做能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有关历史的影视图片资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沉闷的课堂变得活跃起来。构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教师长时间地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不断的探索。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不断地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创新自身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够切实地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质量。

作者:谢标伟 单位:四川省广安友谊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