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物理家庭实验必要性与可行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家庭实验必要性与可行性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初中物理家庭实验必要性与可行性

摘要:新《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在校必做的20个分组实验项目,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规定必做的学生分组实验一般做不全,更别说其他小实验。如何弥补课堂教学中的这一缺失呢?笔者认为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是一个好策略,家庭实验是学校实验的必要补充,家庭实验架起亲师、亲子沟通的桥梁,互联网+为家庭实验提供了有力支撑。

关键词:缺失;延伸;家庭实验;必要性;互联网+

一、家庭实验是学校实验的必要补充

新《物理课程标准》中规定学生在校必做的20个分组实验项目,而传统的物理教学方式主要以教师教授知识为主,规定必做的学生分组实验一般做不全,更别说其他小实验。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任务重,课堂时间紧,教师需要赶进度,有时就省略了一些实验。但物理实验能为学生创设生动的物理学习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与求知欲,激发原驱动力,能发展学生手脑并用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形成科学思维、养成科学态度,使物理科学素养的养成真正落到实处。有什么好的方式弥补实验教学中的这一缺失呢?笔者认为将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从课堂延伸到课外、延伸到家庭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一)家庭实验填补了课堂上“对待个别差异”不周的空缺

新课程基本理念之一: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以提高全体学生科学素养为目标,为每个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机会,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都得到发展。在学校分组实验或演示实验中,面向的是全班同学,由于受到人数多、场地小、时间紧、距离远等因素影响,学生的好奇心、动手欲很难得到满足,很难让每个孩子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而家庭实验则是以孩子为主导者,家长为协助者进行的实验,家庭就是实验室。学生因不同材料做同一实验的选择性大,实验的时间灵活,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难易度不同的实验进行操作较自由。如在“装满水的杯子里能放多少回形针”的家庭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兴趣,用纸杯、玻璃杯、塑料杯、清水、盐水进行多次实验组合,探究出影响放入回形针数量多少的因素,而在学校演示实验中,老师通常只做一种实验,满足不了学生更多探究的欲望。在学气压强这一节中,可以让学生在家中做“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这些实验器材简单易得,易于成功。在学习浮力时,可指导学生在家庭中做“浮沉子”小实验,这个小实验每个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之下,都能做成功,从QQ群发给我的图片和视频上看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洋溢在他们的脸上,家长在一旁也会心地笑了。实验中每个孩子的大瓶与小瓶子又各不相同,千差万别。学校实验与家庭实验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做到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加与科技有关的活动,培养运用研究方法的意识;家校实验的有机结合能让学生保持探究科学的兴趣与热情,把学习科学的主动权还给了学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发展,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

(二)家庭实验与学校实验实现了实验器材互补新

《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学校应从实际出发,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具体情况的实验校本资源,尽可能让学生在家动手多做实验。”但由于应试教育原因,又因为有些学校实验资源匮乏,许多物理实验因器材少、耗费时间长等原因,在学校是无法完成的。如“探究盐水与纯水凝固点的高低”的实验、综合实践活动“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等实验活动,如果在校完成,则需要学校班级有电冰箱,事实是班级没有电冰箱,而现代家庭中绝大多数是有电冰箱的。再如“筷子提米”的家庭小实验中,玻璃杯、筷子、米等实验器材在家庭中可信手拈来。另外,在家庭中有许多瓶瓶罐罐、剪刀、打气筒、镜子、指甲剪、吸管、纸杯、雪碧瓶、筷子、磅秤、吸盘、保鲜膜、电风扇、电饭锅、电冰箱、电水壶等,都是学校实验中所不具备的器材,这些器材可以做“土电话”,“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大气压强”,“浮沉子”,“摩擦起电”,“测电水壶实际电功率”等家庭小实验,这一系列的小实验补充了学校实验的不足,在增强学生的物理认知和动手探究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家庭实验与学校实验实现了实验时间互补

国家规定中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7小时,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进度的影响,教师很少带领学生进行分组或演示实验,认为物理实验浪费时间,进行一个物理实验的时间,可以背几个物理实验现象和结论;同时,教师直接讲解物理实验,能够使学生在极短的时间内掌握物理实验内容和实验现象,以期望快速提高物理成绩。可是这种急功近利的物理教学无异于拔苗助长,杀鸡取卵。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家庭实验能够将学生课后闲散细碎的时间得以很好的利用,学生在家庭中除了阅读、做作业,再做做物理小实验,如此动静配合,让学习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四)家庭实验与学校实验实现了实验场地互补

在学校有些物理实验是不好也不能做的,例如讲大气压强做的“覆杯实验”,这个实验要求学生心静、手巧、动作慢,不然杯子中的水就会冲出来,如果在班上做实验就会导致桌子上、书上、地上到处都是水,甚至会引起骚乱。在家庭实验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卫生间、厨房、客厅作为实验场地,父母作为实验的协助者,干扰因素少,便于观察实验现象,而且能够重复多次实验。

二、家庭实验架起亲师、亲子沟通的桥梁

如今,很多学校和家庭都存在师生、亲子关系的不和谐,甚至冷漠的状态。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些是因为沟通方式的不适宜,而要想改善这样的关系,需要成人有一定的沟通技巧或成人和孩子之间有个适宜的沟通媒介,否则过多的说教,即使是无目标的表扬,也会令孩子生厌。而笔者发现,家庭实验却能在亲子、亲师关系的改善过程中起到桥梁媒介作用,能达到润物无声改善沟通的效果。例如教师在新课之前布置学生做体验或探究式实验,而教学过程中把一些学生家庭实验的照片、视频或探究出的实验结果加以运用,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老师选用时会产生被尊重被关注的社会情感,从而激起学生的亲师感、成就感。如此就能积极调动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进一步探究的动力,当学生遇到问题或有想法时愿意和老师交流。另外当老师通过QQ群或微信群对学生的实验作品进行实时指导和评价时,实验的话题给了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老师会对遇到困境的学生给予帮助和点拨,对坚持不懈的学生给予及时真诚的表扬……在这样的互动交流中,一个动画加文字的表情或一段恳切的文字,会让学生对受到的鼓励和表扬激动不已,它弥补了课堂中因时间的关系导致师生个别交流机会不多的不足。与此同时,家长参与和老师、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机会也增加了。家长会协助孩子拍视频、照片,和孩子一起寻找、选择、制作实验材料时,给予孩子适时的支持,对孩子的学习状态有更多的了解,交流沟通的话题也变得更有实在性和及时性,从而改变了因家长的唠叨使孩子产生厌恶,且尴尬的亲子关系。

三、“互联网+”为家庭实验提供了有力支撑

家庭实验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教师须用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来促进学生认真完成。互联网+为教师督促和评价学生的家庭实验作业起到了有力支撑,它能及时传达师生间的对话,让隔空互动变得可行。教师要求学生通过QQ群或微信群将实验过程拍成微视频、图片进行上传,真人真像避免了一些偷懒的学生抄袭或照搬别人答案的不良现象。在学生交作业的过程中还出现了你追我赶的赶超学习的氛围,有时学生、家长、教师还会一起就一个实验进行探讨,大家各抒己见,群策群力,在探讨中收获更多拓展实验的话题。这样的氛围让大家,尤其是学生感觉到就像聚集在一个大家庭,大家在民主发声,每个学生的点子都可能引起大家的关注,在放松聊天式的氛围中完成家庭实验作业,毫无压力感和被动感。教师在指导学生家庭实验时,通过互联网渠道进行指导,能够提高家庭实验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成功率。通常可以有以下方式:一是文字的指导,二是影像的指导。文字指导一般适用于帮助学生制定实验方案、选用可实验器材、强调实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表格的设计等。影像的指导则是指根据需要用图片或微视频形式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当学生对指导文字出现理解不一样,而有多种操作方法出现时,或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对有关量和度的把握不准,造成学生在实验中难以看到预期的实验现象时,图片或视频的指导会让学生豁然开朗。如在“针孔照相机”小制作实验中,有的把孔开得过大,有的把孔开得过小,结果都无法成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将自制的小孔相机进行成像实验拍成视频上传QQ群,并配合语音指导,学生很快就解决了问题。在“沉浮子”家庭实验中,有的学生在小瓶内装的水过少,结果挤压大瓶时,小瓶不能下沉;有的小瓶内装水过多,小瓶会直接沉底。这时教师可以用图片方式指导学生,小瓶内大约装水比例,让学生突破难点,实验获得成功。

四、家庭实验的注意事项

家庭实验器材简单易得,易于成功。但一般不宜做学校规定的分组实验,因有的实验需要老师做指导;有的实验有一定的危险性,需在成人的监护之下才能进行,如测量“电水壶的实际电功率”等。以上是笔者长期从事家庭实验的一点感想,请物理教学同仁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

作者:孙松 单位:扬州市江都区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