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学习兴趣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教学情境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有重要的作用。在平时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以激励和唤醒学生的求知欲望,促使他们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如,在学习“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在学习之前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一些物态变化的图片,并让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如:(1)炎热的夏季,我们在吃冰棍时会发现刚从冰箱里取出来时,冰棍的包装纸上会有一层白色的“粉”,而剥开包装纸后冰棍又会出现“冒白烟”的情况;(2)衣柜里放置的樟脑丸时间长就不见了;(3)发烧时,用湿毛巾敷在额头上可以帮助退烧。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这些生活中的画面后,可以把学生带入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并使学生产生极大的好奇心和神秘感,从而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通过问题来巧妙设疑,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巧妙地设疑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学习动机。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需要进行巧妙的设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促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开始时先向学生询问两个问题:(1)为什么地上放置的一个桌子或者一辆小车,你不用力推它,它就不会移动?(2)同时为什么用手拉动的桌子或车子,一旦松手就会立刻停下?在学生经过片刻的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再次询问:物体产生运动是因为力的存在,对吗?通过这样有针对性的问题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问题产生原因的欲望,并引发他们的积极思考。经过学生讨论和思考之后,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正确的答案,即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也不是物体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促使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而这个结论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中最关键性的一点。通过这样巧妙的问题设疑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探索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在激烈的讨论和问题争辩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且经过讨论之后再得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会给学生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并促使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通过开展有趣的物理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其学科中的原理、概念和规律等都是在一定的实验事实基础上产生的。并且实验作为研究物理学知识的重要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只有重视实验,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因此,在平时的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新奇有趣的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在学习“大气压”这一部分的内容时,可以用一个硬纸片盖住装满水的杯子后再将其迅速地倒过来,而这时学生会发现水并没有流出来,而且纸片也没有掉落。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的研究欲望,促使他们更积极地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再如,在学习“流速与压强的关系”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即把两张竖直平行的软纸拿在胸前,并使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为1~2厘米,这时让学生思考如果向两张纸中间吹气会有什么样的现象发生。当学生思考之后,教师再继续进行实验,学生很快会发现两张纸片并没有因为吹气来分开,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教师再进行知识讲解,学生就会更好地集中注意力,并且增强对新知识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第二课堂的开辟,增强学生的探知欲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除了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巧妙设疑和物理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外,还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开辟来巩固学生的课堂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第二课堂作为课堂教学的深化、补充、延续和拓展,其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知欲望具有重要的作用。如,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师可以在第二课堂中引导学生开展一些课本中的小实验,并让学生在观察实践中感受到物理学科的奥秘和学习物理知识的乐趣。如,在做筷子提水、纸锅烧水、浮在水面上的硬币、细线割冰和瓶吞鸡蛋等实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这样不仅可以巩固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还可以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求知欲和自信心,从而让他们在学习中真正感受到物理知识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并激发学习兴趣。
五、小结
兴趣作为学生进行知识探索的重要动力,也是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在初中物理课程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学习效率的提升。
作者:宋惠兴 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港区初级中学
(二)
一、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相结合
首先,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将生活中的物理知识告诉学生,引导学生进入生活情境,从而产生学习兴趣。其次,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知识,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把与生活有关的现象搬进第二课堂,引导学生对此进行观察。如纸锅绕水、瓶吞鸡蛋、气球提杯、水火箭、细线割冰、能浮在水面的硬币等,有些能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的现象则尽量让学生练习解释,有些暂时还不能解释的则着重观察现象,为今后学习留下深刻印象。这样一来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也更强了。
二、将物理教学与科普知识结合
学生对科普知识都是既好奇又喜欢,他们就喜欢听教师讲一些课外的科普知识,因此我们可以结合教材进行科普教育,这样不仅避免了课堂枯燥呆板,增加了趣味性和吸引力,而且有助于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扩大知识面,开拓其视野,使学生从小树立为祖国四化贡献力量的志向。例如,讲“摩擦”时,可介绍减少摩擦的例子:气垫船、气垫登陆艇、磁悬浮列车等。另外,还可以让学生设计磁悬浮列车的上下车问题。在讲“动能势能转化”时,可介绍人造卫星从远地点到近地点运动时,势能转化为动能,离地球越近人造卫星运动得越快,可结合此现象介绍哈雷慧星在宇宙间转一周大约六七十年,可是当转到太阳附近时,近日点动能最大,速度最快,只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这样不但解释能量的转化,也吸引学生探求自然奥秘,使其产生好奇心。在讲参照物谈到人造卫星时,也可以介绍一些高科技知识吸引学生。比如,GPS系统,是一个环绕覆盖地球的6个轨道上的24个卫星网。海湾战争时,多国部队每个士兵都携带像摇控器大小的仪器,可随时确认自己所在地球上的经纬度位置。学生若有一个,就可以到世界各国旅游、探险,即使在热带丛林、在南极也不会迷失方向,告别了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历史。
三、抓住物理学科的特征,充分做好物理实验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概念的建立与物理规律的发现都是以实验事实为依据的,实验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也是活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通过实验观察物理事实,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我们只有重视物理实验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进而使物理教学获得成功。如学习“望远镜和显微镜”内容时,教师可组织学生做好“通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的实验,适当增加该观察活动的探究性,选用焦距是50mm和300mm的凸透镜各一个,焦距是–75mm的凹透镜一个,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不同的组合透镜去观察、发现、体验。以凹透镜(f=-75mm)作为目镜,以凸透镜(f=300mm)作为物镜组成伽利略望远镜,使两镜相距150mm左右,调整目镜(凹透镜),学生观察到物体的正立虚像。以f=50mm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f=300mm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组成开普勒望远镜,使两镜相距约300mm,观察远处的建筑物或树木,调整目镜,学生看到清晰的倒立的像。以f=300mm的凸透镜作为目镜,以50mm的凸透镜作为物镜组成显微镜,使两镜相距300mm,将被观察物体(细小物体如头发丝)置于物镜前约80mm处,调整目镜,学生观察到放大的虚像。学生经过自己动手实验,在自主观察、发现的过程中,充分体验了物理学习的乐趣,极大的激发了学习物理知识的热情和兴趣。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知识是比较枯燥的,而且还很抽象,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时候会产生厌倦的心理。多媒体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多媒体有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比单纯讲授更加直观、有趣。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轻松地引领学生进入直观、形象、甚至虚拟的场景,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学习兴趣倍增。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冬天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西藏的雪山、树枝上的冰凌;展示春天到来时冰雪融化成水,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情景,会紧扣学生心弦,引人入胜。
五、结语
初中物理是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第一站,开始带着新鲜感学习物理,然而时间长了,学习内容的难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学生的兴趣也就会逐渐降低。因此我们一定要抓住学生心理,激发学生兴趣,不能使学生输在起跑线上。通过我们以上几点方法,可以切实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但与此同时,还需要我们不懈地努力,探索。
作者:唐守权 单位:贵州省织金县熊家场乡中学
(三)
一、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在教学中引进和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已成为现代教育的潮流趋势,其中使用的最多的是多媒体技术.对于物理教学而言,借助多媒体教学,能将物理教学中的大量实验现象更加清晰明了的展示在学生面前,极大了提高了学生对物质发生规律的客观认知.物理教学中,除了学习现实生活中常见的知识以外,还有许多来自遥远国度和神秘太空的未知事物.对于这些知识的教学,单靠一张黑板、一支粉笔、一本教材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让学生立体的、全面的、系统性的感受和领悟,枯燥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解析,搭配上多媒体音像,模型展示等等.给予学生极多的视觉冲击,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二、悬念疑问,演示课堂小实验
设疑问难一直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同时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物理教学中,结合初中生年龄特点,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使用富有悬念型的问题情景,能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较好的发散学生思维.提出有悬念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探究,在探究中领悟.让学生在感知、困惑、探究、领悟、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例如学习“大气压强”时,笔者在课堂上演示了一个小实验:将空的易拉罐放在装有热水的大烧杯中,然后快速的将易拉罐密封好,一会儿之后,听见“咔叭”的响声,易拉罐变瘪了.同学们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纷纷想要寻求原理:是谁将易拉罐压变形了?笔者这时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的开始了“大气压强”这一课的教学,由于同学们看见了大气压强的神奇“魔力”,上课时十分认真,提出许多问题,积极的与笔者互动,教学效果颇佳.
三、物理趣闻轶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史上趣闻轶事数不胜数,不胜枚举.形形色色的物理趣事,是活跃课堂氛围的“调味剂”,有活跃课堂氛围的良好作用.例如,笔者给学生教授“浮力”时,讲了阿基米德鉴定皇冠的故事.古时候,叙利亚的赫农国王让工匠为他做了顶纯金的皇冠.完工后国王担心工匠在皇冠中掺假.可皇冠的重量与交给工匠的金子一样重,怎么分辨?束手无计之时想到了聪明的阿基米德.阿基米德接到任务之后,苦思冥想仍然毫无头绪.一次在放水洗澡时,不注意将洗澡水放的太满了.坐进澡盆时,看见澡盆里的水不断的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忽然间灵感爆发,领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跳出浴盆,兴奋的衣服都没穿就跑了出去.后来通过将皇冠和等重量的纯金放在盛满水的两个盆里,发现放皇冠的盆里溢出来的多.说明了皇冠体积大,进而证明工匠在皇冠中掺假,浮力定律也由此而诞生了.这一故事的讲诉,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注意力完全被吸引了,对“浮力”也充满了极大的探究兴趣.有了学习兴趣,笔者开展教学活动就事半功倍了.
四、小结
总之,物理教学是一门具有艺术性、技巧性的教学活动.教学中,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进入奇妙的物理世界,培养学生对物理持久的兴趣和热情.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完善物理教学.同时,作为师者,也要做到顺应时代潮流,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活动.不断充实自己,以期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更好的完成教师这一职业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作者:高玉威 单位:河北省深州市第一中学
(四)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学生进入初中后,所学科目的难度都有所增加,特别是新开了物理这一门学科,使得学生面对物理学习感到压力倍增,随之产生兴趣下降的问题。细观当今的初中物理课堂,我们不难发现下面几个问题:
1.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
物理本是一门应用性较高的学科,学生刚刚接触物理的学习,应当对物理的兴趣较高,但是,由于面对中考的压力越来越大,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格,对于知识的掌握要求较多,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的培养,例如,在课堂授课中,教师不注重课程的引导,往往直接切入主题讲解概念和定义,继而应用所讲定理进行相应的联系,课堂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学生对于物理的学习久而久之便失去了新鲜感,而且初中物理课堂应当是活跃的,但是,目前还是有许多教师不注重调节课堂氛围,一味地追求成绩和分数,上课完全采取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导致学生缺乏独立的思维空间,思维固化,学习效率低下。
2.注重教材概念的讲解,脱离学生日常生活
物理的研究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许许多多的物理发明都是从日常点滴小事中发现的,而许多教师在讲课时一味地注重教材概念的记忆,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解”,这样的教学方法实际上只能抹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降低教学效率,学生脱离了生活,很难真正地体会到定理中的实际含义,而现今的中考试卷出题趋势也在慢慢地趋向生活化、应用化,如果一味地去记忆课堂内容,依赖于教材,很难适应中考的新要求,不仅得不到能力上的培养,学习效果也会不尽如人意。
二、新课改条件下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1.综合利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仅凭教师单方面的说教很难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教师应当利用现代电脑软件与网络技术,制作课件、ppt、动画等,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对物理课堂充满兴趣。例如,教师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的课程时,可先不用讲解课本的具体定义,通过一段视频引入,视频内容可以是当今社会对于牛顿定律应用的实例,也可以是牛顿个人生平经历的介绍,在课堂的最开始就引起了学生对本节课的注意。接下来教师可以用悬念式导入方法,向同学们提出问题,例如,为什么火箭在升空时不会坠落,有哪几个力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一现象,这些涉及了本节课中的哪些知识点?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本,回答上述问题。
2.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物理的实用性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教师不应该简单地将物理学习局限在课堂上,应当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真实地感受物理给生活带来的意义,教师在讲解某一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谈谈在生活中的应用,在布置作业时也不要仅仅局限于课本中的几道练习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深入生活,调查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用自己的眼光去审视事物的物理规律运用,思维能力也相对得到提升,而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到物理学习的有效性,也会发现物理本身的实用性和物理的魅力,对于物理的学习也会更加有兴趣。
3.以学生为课堂教学主体,为学生提供平台
教师应当学会倾听学生,充分了解当代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无论是在生活中的物理发现,还是在物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提出来,教师应当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及时解答学生关于物理学习的疑问,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学相长,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上课之前可组织小型研究交流活动,学生可以站上讲台去展示自己在生活中的物理小发明或者发现,进行相应的物理知识讲解与分析,加深同学们的印象,并给课堂带来生机,在课程未正式开始时就让同学产生了浓厚的物理兴趣。
三、小结
物理教学是一个渐进完善的过程,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当前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以活跃的课堂气氛、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加强物理基础知识的教学和适量的习题训练,为学生的中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孔令茹 单位:安徽省明光二中初中部
(五)
一、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1.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教师多少都能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学生的厌学情绪,对物理的不接受性越来越强烈,说明我们现在的教学方法、手段,教材内容必须更新,才能适应当前变化的学生。当前的学生追求学习氛围的宽松,我们必须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3.小组合作学习是现实的需要
我校地处山区乡村九义校,由于各方面的条件限制,我校的物理教学一直采用传授加讲授的教学模式,大大阻碍了教学质量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的一种教学方式。经过不断地实践、反思、再实践,我觉得以下两个方面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让学生如何去进行合作,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教师首先应该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小组的确定、小组成员角色的分配、根据学生个性和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等。小组交流的内容一般应涵盖两方面:一方面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另一方面则要倾听他人的意见。掌握了合作的方法,明确了合作的内容,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二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究竟应该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二、教师参与,是小组学习有成效的关键
教师的角色是要能经常性地参与到学生的探讨之中,和他们一起学习,教给学生如何说出自己的观点,逐渐培养学生发言的习惯和兴趣,这将会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1.小组合作学习实验促进了学生的评价能力的提高,规范了学生的学习行为
通过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端正了学生学习物理的态度、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而且他们在课堂上表现活跃,回答问题积极,社会实践、调查能力增强,课堂气氛活跃,性格发生了很大变化。
2.创设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氛围,开发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组合作学习由于采用了小组讨论、所学知识与社会调查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从而为课堂创设了一种最佳的教学氛围,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各种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促进了教学的多边互助,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平等参与的机会
小组合作学习增加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小组、小组与小组、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的机会,学生获得的表现机会要比单纯的个人学习多得多。
4.小组合作学习照顾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师生互动、互评和个别指导与个别评价的有机结合,通过合作学习,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得以利用,实现了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作者:田杰 单位:四川省安岳县白水九义校
(六)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
作家萧伯纳曾经说过,如果你有一颗苹果,我有一颗苹果,我们相互交换,那么我们还是各自拥有一颗苹果;而如果你有一种想法,我有一种想法,我们相互交换,那么我们各自将会拥有两种想法.这种交换在让我们彼此不受损的情况下增加收益,何乐而不为呢?类似的,在初中物理教学新课标中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即倡导在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初中物理教师作为总指挥,把一个完整的班级分成几个独立学习小组,随后让学生们在一种积极主动和充满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团队中为了完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分工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指导,以小组的成功为评价标准,最终实现初中学生在物理教学中充分体会到学习乐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的教学策略.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物理教学实践意义
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效果显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将学生各人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既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意识,也加强了学生们的竞争精神.此外,这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及社交能力非常有用,因为,它把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主动式教学,实现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最有效沟通和交流,培养的良好学习氛围,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的物理知识,还有利于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和学习乐趣,最终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准备工作
3.1合理分组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一个首要前提就是分组要合理,要遵循“优困搭配和组间平衡”的原则.例如,一个班级中有30名学生,可以按照每个小组6个人分成5个小组,尽量保证每个小组里的男生和女生的比例为1:1,根据以往的成绩排名确保每个小组里的学生成绩好、中、差的比例为1:3:2,此外,还要考虑到学生们的性格特征、兴趣爱好及交往能力等因素来分组,以确保每一个小组内的学生们能够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以及小组间能够公平竞争.同时,在分配小组的时候可以把自由选择和合理分配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的感受,让学生自由寻找学习伙伴,老师们可以稍加指导,最终使得分配的小组结构趋于最优.
3.2小组座位安排
按照上文的小组分配方法,每个小组6名学生,在初中物理课堂上,可以把每一个小组安排成U字形围坐,然后组员根据小组的座位编制学号,每个小组的组织坐在正面讲台的位置.通过这样的座位安排,便于组员之间相互讨论问题及组长的管理,也使得师生之间能够做到最有效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3.3培养小组组长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时,最初选择的小组长可以考虑组织能力较好及威信较高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他们也要进行适当的指导,给他们分配适当的任务,锻炼他们的组长领导能力.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角色轮换,即每个小组的组长采取定期更换的方式,可以每两个星期换一个小组长,让组员轮换担任,也让每一位学生感受到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重视和认可.这不仅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锻炼了学生们的组织协调能力,增强了学生们的自信心.
3.4培养组员间的合作能力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初衷是通过合作教学增强学生们的集体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之间通过合作来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因此,制定合理有效的小组奖励机制对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有效贯彻落实就非常必要.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老师们分配了一项做物理实验的任务,每个小组中的组员都需要各自分管其中的一项工作,每个人的工作都对整个小组的成功至关重要,并且小组的最终实验成绩以小组的组员平均成绩为计算依据.为此,每一个小组在进行物理实验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协调合作的效能,组员之间要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指导,最终使得所有组员都掌握了物理实验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越是合作出色的小组最终获胜的几率就越大.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模式
4.1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的关键是要构建小组进行合作学习的平台,如果没有合适的合作任务,那么成立的小组也就名存实亡了.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老师们要有意识地增加小组合作的机会,可以把一些需要课堂演示的物理实验设置成学生实验,不仅让学生参与其中,体会到做实验的乐趣,还能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还可以把验证性的实验设置成探索性的实验,调动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带给学生物理实验之外的感性体验.例如,老师在讲解《电压和电压表的使用》一节内容时,可以安排学生们进行小组内的水果电池探究实验,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去思考对水果产生的电压存在影响的因素有哪些,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组员之间的讨论碰撞出火花,或许会产生很多非常有价值的想法.此外,对于物理课堂教学中安排单个学生独自完成实验需要花费的时间较多,可能实验器材也不够分配,这个时候就需要采取小组合作实验的方法.例如,物理老师在讲授《阿基米德原理》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影响浮力的因素等相关内容,仅仅教材上的一个实验也难以说服好奇心强的初中生们,此时,物理老师就可以把原本需要课堂演示的实验安排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进行探究性的实验.同时,对于影响浮力大小的六个可能性,例如液体的密度、物体的密度、物体的形状、物体的体积、排开液体的体积及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等,若每个小组逐个进行实验验证可能课堂时间不够用,此时物理老师可以安排每个小组仅验证一项,最后由各个小组汇总从而得出结论,即浮力的大小仅跟液体密度及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相关,和其他因素没有关系.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既完成了课堂教学任务,也提高了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4.2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如果想要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有效发挥出来,就需要物理老师对于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任务进行科学合理地安排,即首先让每个小组明确自己小组的学习任务,继而根据具体的任务在组内进行合理分工,让每一位组员了解自己的具体工作内容,最终使得学生在合作学习的时候既有合作意识和集体精神,又有独立完成任务的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个人和小组的主观能动性.此外,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着重培养学生们三个方面的能力:第一,要学会倾听别人的发言,领悟他人的发言重点,并给予评价;第二,要学会思考和质疑,对于自己不理解的知识,一定要请求对方给予解释;第三,要学会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且能够结合他人看法做最后总结.通过这样的交流式教学,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分享知识的意识.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教学和学习为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意义重大.
作者:王晓华 单位:泰州市大冯初级中学
(七)
一、教师要注意结合多种教材来进行教学活动
目前,市面上的教材复杂多样,学生选择起来会存在盲目性,但是仅靠学校配备的一本教材也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那么,教师就要做到结合多种教材来供学生学习,对于教材的使用要有辩证的态度,不能盲目地将教材中的所有知识都传授给学生;另外,教师还要注意自己来开发课上需要使用的教辅材料,有些教课工具可能昂贵但是顶不上多大的作用,那么教师就要及时摒弃,自主开发的教辅材料既便宜又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比如,可以利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小镜子来学习沪科版物理“光的反射”这一节内容。再比如,医用注射器可以演示抽水机的原理等,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实验当中来,让他们在自己动手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
二、教师要注意变革教学模式
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全新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就要使用创新性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开放化、民主化的课堂。
1.增加课堂实验活动
初中物理教材当中会涉及许多实验活动,那么教师就可以选取适合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来让他们进行实践演练,还可以创造性地增加一些物理实验,像一些物理发明、物理创作等等。让学生在“用教材”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动手、动脑能力。
2.将知识的学习拓展到课外生活当中
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发现我们身边存在的物理现象,并请同学们利用教材中学到的理论知识来解释这些现象。
3.突破教材当中枯燥的文字、数字的制约
主动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化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图片、视频,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教材当中描绘的现象,这也有利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学习。
4.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
教师在物理教学的时候,不一定非要局限在教材的导入上面,也不一定要按照教材规定的授课模式进行讲授,一定要依据自己班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比如,有的班的学生比较活跃,那么教师在学习沪科版初中物理“多彩的光”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采用趣味情境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多媒体上面由光组成的各种图片,请学生说说都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光,光的颜色有什么不同呢?学生在生活中还见过什么样的光呢?通过一步步地设疑和引入,让学生产生对“多彩的光”学习的浓厚兴趣,那么,相信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物理教师要注意将知识结合在一起
在初中阶段,学生会学习不同学科的知识,像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我们说,知识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我们不能够把某一块知识单独列出来学习,因此,教师需要注意的就是知识之间的整合学习。要突破物理教材当中只涉及物理知识这一缺陷,创造性地结合多种知识。比如,学习“地球上的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讲到物理学上面压力、阻力、摩擦力、平衡力时,就要想到学生数学上面也学到的摩擦力,那么学生联系起来就会发现摩擦力在数学应用题当中出现过,摩擦力以及阻力的大小对速度等因素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联想起英语知识,自然就是英语单词的拼写了。这样一来,学生在物理课上将知识很好地进行了整合,也会加深学生对各科知识的一种理解和学习,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增强了,这样学生在理解物理概念的时候就轻松了不少。
四、创新教材的使用,让学生做课堂小主人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另一个方面,教师要充分实行民主化教学,将课堂留给学生,让学生当自己的小老师。现在的物理教学中,教师一般都留出一节课来进行作业评讲,那么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把课堂还给学生,可以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然后让他们在课下将自己做错的习题整理出来,自己先想正确的解题方法,然后,再让他们把自己做对的题整理出来,上课的时候让他们上讲台向学生讲解自己的做题方法、解题思路,对于自己不会的题就要听其他同学的讲解,遇到一题多解的情况,就要请所有有不同思路的同学分别上台讲解,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一下子掌握不同的解题方法,他们的知识储备量也将有所增加。在自主讲课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将得到锻炼。创造性地使用初中物理教材,最重要的也就是要将物理教材灵活运用,不可以把思想局限在教材里面,也不可以完全抛弃教材的讲解。当然,要想做到对教材的灵活运用,教师自身也要有渊博的学识,因此,教师就要不断学习,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这样才能够在遇到新问题的时候应对自如。无论是对教材的创新使用,还是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都是想要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下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因此,教师创造性使用物理教材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与学生的交流,了解他们的兴趣点,要为学生创设活跃、有趣味性的物理教学课堂。
五、小结
现如今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越来越提倡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因为只有创造性地发展才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知识素养。目前学校的教师在使用教材方面多多少少都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一些创造性使用物理教材的方法策略,教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方法的变革、教学知识的整合以及教学角色的转换等方面,将会全面实现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改革,那么,也就能够使学生在接受全新的教学模式下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成为国家最需要的栋梁之才。
作者:邓德兴 单位:福建省武平县万安中学
(八)
一、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的意义
1.师生角色互换是新课改的趋势。课改不仅是变革课堂,更重要的是变革教学参与者。教师变传授者为启迪者,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吸收。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进行物理实验,营造积极和谐的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学生模拟物理实验时,教师可以听取其中的闪光点和不足。参与小组活动时,发掘不同的见解,对于后进生可以多关注、鼓励,要做到不仅研究教材,还要研究学生。
2.师生角色互换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传统物理教学中,学生缺乏主动性,看教材,听讲授,机械地靠教师带着一步一步走。学生慢慢就会养成被动消极的心理状态,限制了其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也使教育缺乏活力和生机。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步入讲台,走进实验室,主体地位真正体现,符合教育心理学的要求,是角色互换很重要的方式之一。一旦学生走向讲台,他会得到一次锻炼,对所讲内容也会更深入地把握,不管所讲内容如何,都是一次特殊的体验,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感。还可以采取让学生出卷子、批作业、组织班级会议等方式,充当课堂的主角,有效利用课上课下的时间,发挥主导作用,开发自己的潜能。
3.师生角色互换促进教学方法的革新。日益竞争激烈的新环境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师者必须不断革新思想,变更教学方法,反思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创新。在组织形式上,要打破学生听、教师讲的单向传输形式,把角色互换当做一面镜子,从中得到一些借鉴和启发,形成师生互动的双向组织形式,经常站在学生角度想问题,更有针对性地反思、准备和实施教学。把教师的作用更多地运用到课堂上,实现对学生的指导和课堂的引导,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二、变传统物理课堂教学模式为师生角色互换教学模式的步骤
传统物理课堂师生互换新教学模式的探求可以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教师布置课堂任务。每堂课开始布置本堂课的任务,给学生指明本堂课的学习方向。在此之前教师应仔细研究教材,清楚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点,给学生布置好预习任务。
2.划分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将全班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进行集体讨论完成教师安排的教学任务。
3.教学方案审查。每个小组将自己的教学流程以书面形式递交给教师,教师进行审查,给学生以指导。
4.小组代表授课。小组选出教学代表进行授课和物理实验,教师应掌握总体流程并予以指点。
5.评价总结。教师根据每个小组代表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并给出分数,可将该分数作为平时成绩结合考试成绩作为本学期学生表现的最终成绩。
新课程追求素质教育,以人为本,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师生角色互换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物理实验过程中会产生各种物理现象,出于好奇心理,学生会有探求的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可以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开拓进取,大胆思维。
作者:李晓东 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章贡中学
(九)
一、培育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教育者的艺术表现在使学生能够透彻地、迅速地、愉快地学习知识技能。”可见,培育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艺术的重要表现,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会使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从而使学生产生不断追求真理的动力。因此,在整个物理教学中,老师的教学必须遵循培育学生学习兴趣这个原则,精心设计导入,设计教学活动,从而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树立敢于探索问题的意志,并将学习当做快乐的事去做。
1.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初中学生刚学习物理,他们对物理知识常常用生活常识去理解,因而存在很多误解。如果老师在教学导入的时候,能充分利用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将物理知识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那么学习兴趣就容易被激发出来。比如,在进行“光的折射”教学时,用这样的小实验进行导入:将一个用塑料泡沫做的小鱼,放在比较大的水槽里(悬浮着),然后请几个同学到讲台前,手拿铁针(相当于鱼叉)做叉鱼实验。由于学生只是盯着“鱼”,并不知道“小鱼”的真实位置,因此他们都没有叉到“小鱼”。然后老师拿着铁针叉鱼给学生看。学生看到老师一叉就叉到了,感觉十分好奇,总想知道隐藏在其中的奥秘,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这种将光线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的导入,可以说是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为学生创造了很好的学习情境,并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体验探究的乐趣。物理教学中向学生呈现的知识,其实在物理学上早有定论的,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只将知识灌输给学生,或者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会将学生培养成书呆子的,且无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探索能力,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只有让学生学会探索、发现、创造,才能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因此,新课改大力提倡探究式教学。学生在探究物理问题的时候,不仅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还需要学习的毅力与顽强的意志,如果知难而退,则一定会半途而废。如果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将探索问题当成一件快乐的事去做,那么学生会自觉并有兴趣地进行探究学习。快乐学习是产生学习兴趣及保持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老师能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探索问题的乐趣,是教学艺术的很好体现。比如在进行“密度”教学的时候,假如老师进行注入式讲解,也许不需要很长时间,就能将密度的概念、公式讲完了,还能抽出很多时间,让学生记忆并进行巩固练习。这样一来学生是学会了,但没有体验到密度知识的来龙去脉,更没有机会掌握获得知识的过程,也许能考试,但没有真正地形成能力;假如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测量不同物质的质量、体积,并分析每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不仅使学生懂得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掌握了密度的内涵,还学会了探索,体验到了知识的获得过程,内心是快乐的,而且对以后物理问题的探索积累了经验。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在长期的应试教学中这个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不少老师为完成学校下达的升学指标,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因此,老师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总是将考试的方向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并设计出如何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方案,没有真正地考虑学生是怎么学习的,有什么感受,也就是忽视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因素。新课程教学要凸显学生是学习主人的地位,老师的教学艺术必须在这方面表现出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点。
三、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课改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教学的根本目标,物理教学必须依据自身的特点,为实现这个目标做出应有的努力,也就是说,物理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开展教学,并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老师的教学艺术应该在实现新课程教学的根本目标上得以体现。
1.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有没有自主学习能力,直接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后能不能再学习的问题。假如一个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成绩比较好,但离开了老师后,就不会再学习了,那么他是无法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的。当今世界,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当学生走出校门的时候,新知识已经产生了,一走上工作岗位就需要再学习。如果没有自主学习能力,则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这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任何益处。在新课程理念下,老师要充分发挥其教学艺术,扭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在物理教学中,老师要善于创新,设计一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在学习压强的时候,有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拿出一张漫画,漫画上画一个老人不幸误入了沼泽地,眼看就要沉下去了。此时万分紧急,而且周围没有人来帮助。请问学生:假如你是老人,你应该采取什么办法来求生?这个简单的问题,立即得到了学生的回应,促进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体现了这位老师的教学艺术。
总之,艺术是无止境的,教学艺术也一样,是永无止境的。欲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就需要钻研教学方法,并重视自己在实践中的积累。无论是教学的用语,还是板书的设计,甚至是自己的肢体语言,都需要教师在实践中总结,一堂成功的课必然是各种教学艺术的集成,也是教师多年教学经验的累积。
作者:沈玉泉 单位:常州市武进区邹区初级中学
(十)
一、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现状
我国当前的基础教学受到历史条件和现在的考试制度及观念等多方面的影响,仍处在应试教育环境下。这种状态下,基础教学明显存在着很多弊端,例如,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中学生虽然是教学的主体,但是却处于被动的状态,教师把物理知识强硬地灌输给学生,这样做很难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阻碍创造性人才的发展。学生对物理学习缺少自主性,没有主动发现、探索的学习氛围,对社会和国际上的信息资源认识不足,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差,都将无法迎合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最终会与社会脱轨,不利于国家的发展。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把提高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重点工作,有利于满足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需求,可以完善我国基础教育体系。我国将迈入新的实际,对人才的需求发生了转变,为了跟上新世纪的步伐,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物理课程标准》中把“科学探究”和“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明确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也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所以在我国基础教育中,科学探究处于重要的位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二、初中物理采用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探究式教学可以促进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科教兴国策略的实施。目前国际上的教育改革重点放在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上,世界上的各个国家都把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融入到中学生物理课程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当前,我国把全面推进素质教学作为新世纪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建立一个全新的基础教育体系,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满足新世纪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同时要充分地体现出素质教育精神和基础教育的性质。要想实施素质教育,一定要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能力,从根本上提高素质教育质量。通过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切身体会和理解知识产生及发展的过程,重点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培养学生分析、解决课程中遇到的问题,等等。现实中的初中物理教学课程大多数都是重视知识的精确度和数量,对现有知识的强行记忆,教师大都采用以讲述、灌输为主的传统方式,导致学生缺少自主性和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因而使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发展,也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探究式教学的实施可以促使教育从根本上改革,给初中物理课程注入新的活力,让素质教育得到落实。所以,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应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
三、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种类
探究式教学是学生通过相似或者模仿科学研究的方式参与活动。新课改的初中物理教材加大了物理实验量,开设了一些探究活动。在进行探究活动过程中,依据教师和学生所起到的作用程度划分为课内探究活动和课外探究活动两类。
1.课内探究活动
在课内进行的探究活动主要是以教师为主,物理教师依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物理知识,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设计探究方案,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课堂内的探究活动要按照之前设计好的方案进行科学探究。这类的探究活动的内容一般都是教材里的核心内容,难易程度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来设定,主要是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对新鲜事物的求知欲。例如,探究“大气压强”,可以使用周边学习和生活中的物品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演示来让学生体验到大气压强的存在。找一个玻璃杯,装满水后倒入水槽里,然后,慢慢地把玻璃杯向上提,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观察杯子里的水是否是满的,之后再换量筒重复做几次。在这个试验中让学生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以及对大气压强的计算,通过关注生活和社会,了解大气压强和天气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中的自主意识。本节课并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通过实验、观察和学生之间对问题的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和用于发表观点的学习物理的良好习惯。
2.课外探究活动
课外进行的探究活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把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由学生独立设计探究方案,学生自己主动进行科学探究。对这类探究活动的探究内容一般有以下几点要求:(1)对物理知识的运用。例如,在学习了浮力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在课后制作一些简单的浮力物体,像热气球和密度计等,学生通过参与制作,能够加深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沉浮条件方面的理解,利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2)延伸课内学习内容。在课上学习了关于密度的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去测量人的密度、不同类型的石头的密度等。(3)能够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比如在环保、能源上的问题等。对于这类问题的探究活动不宜过大,要有针对性,在学生能够进行操作的基础上进行。在学生选择课外探究活动内容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教师把学生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联系学生的实际能力来确定探究课题。然后学生自己选择比较感兴趣的探究课题自行分组,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要定时检查学生探究活动的进展,定时组织学生交流。新课程改革提倡多样化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是多样化教学方法中比较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的要求。
四、结语
目前我国仍以考试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都是以考试为核心进行讲解,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严重地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初中物理是学生知识体系中最重要的一门学科,具有实验和探索的学科特征,是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能力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要在初中物理的教学中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从而弥补传统物理教学的不足,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中的创新人才。
作者:徐丽珍 单位:广东省遂溪县遂城第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