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学论文(共10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创设生活情境,联系生活实践教学
物理知识比较抽象、理性,学生不易理解和接受,因此物理课堂教学要结合教材知识,联系日常生活创设情境,让学生明白物理现象及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从而以强烈的好奇心、高昂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机械效率》的教学中再现生活场景:从水井中提水,工人用口袋背水泥上楼,农民用滑轮组往屋顶吊粮食,起重机提升重物等,让学生明白,为达到目的做的功叫做有用功,而任何机械在做功时都要克服摩擦和自身重力做功。这部分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就是额外功。接着讲解什么是总功,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水到渠成的得出机械效率的概念,完成了新知识的学习。又如速度的教学,我们播放运动员百米赛跑的视频,跑到中途暂停,此时比较哪位运动员跑得快,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得出结论后继续播放视频,到达终点的时候提问:哪位运动员是冠军?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的?接着出示一些不同竞速项目运动员的成绩,针对材料提问:如何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在学生的强烈需求下引出速度的概念,再结合列车时刻表计算列车的速度,这样一系列的生活化问题,让知识的建立有了依托,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这种开放式教学情境的创设,把教学目标隐含在生活情境中,学生学习起来既不枯燥又非常感兴趣,学习效果好,而且课本知识与社会生活、生产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明白了物理学科的实用性,让学习热情化为持久学习的动力,提高了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
二、加强实验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开放式教学强调以人为本,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超越,积极参与实验教学,养成独立探索、研究的习惯。
1.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教科书中安排了许多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作为旁观者,如同看影视节目一样,观察教师把这些实验按照严格的步骤和要求,演示一遍,只看个热闹场面,对于概念的建立和规律的形成缺乏主动性的探索。所以在开放式教学中把一些现象明显,不利于大多数学生观察的演示实验变为分组实验。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由演示改为分组,把学生5~6人分成一组,共同设计步骤,亲自参与,分工协作,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探究,既观察到了清晰的现象,又锻炼了操作能力,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2.加强分组实验的探究性。分组实验教学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调动主观能动性,在兴奋的状态中探索,有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抓住时机,适时引导,让探究向深处发展。如学生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在他们顺利完成实验操作及规律的总结,认为实验已经结束的时候,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凸透镜残缺不全,还能得到完整的像吗?你如何进行实验?学生的思维顿时又被调动起来,他们积极的讨论,最后想出了方法,用一张白纸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来观察现象,他们惊喜地看到了完整的像,只是像的亮度变暗。学生对凸透镜成像的认识又上升了一个高度。这种开放式的实验教学,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激发了他们的热情,主动参与探究,既掌握了操作技能,又培养创新能力。
三、开放教学手段,拓宽课堂教学方法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还要与时俱进,结合实际的需要,注重教学方法的开放性,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素质教育的水平。
1.注重学科渗透。如《乐音的特征》教学采用控制变量法,结合乐器来进行音调的教学,改变二胡、小提琴弦的长短、粗细、松紧振动发声,判断音调的高低;通过学生吹奏长笛、箫等乐器,让学生思考,音调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决定音调变化的因素是什么;对于响度的教学,通过改变敲击大鼓的力度,鼓上碎纸屑、粉笔头跳动的幅度,让学生领会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音色的教学,采用分别敲击鼓、锣,吹奏笛子,让学生闭着眼睛猜是哪种乐器发声,掌握音色的概念。这样,一堂枯燥的讲授课变成了一节声情并茂的欣赏课,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兴趣。
2.利用网络学习。在信息高速发达的今天,网络成了人们学习的另一个阵地。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喜欢从互联网上获取信息的特点,适当引导,让网络辅助教学。如在讲授《升华和凝华》时,提问电冰箱中的霜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上网搜索无霜冰箱是如何自动除霜的,并观看利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的视频。
3.加强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课堂教学的深化,给学生提供了自由的空间探索学习。如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后,发动学生自制针孔照相机,懂得了杠杆的原理后,回家自制杆秤。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联系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使课堂教学具备鲜明的时代气息,充满生机与活力。总之,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模式,服务于教学,为新课程的改革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郭晓辉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星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班级自主管理的探索
一、自主学习管理的必要性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广大教师和学校管理层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中小学教师的课时任务量大,教师负担重,所教班级较多,每个班班额都较大,所以很多工作并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井井有条。很多情况下,学生往往只重视班主任的科目,课堂听讲认真,作业完成得较好,教学成绩也会很好。而对于一般科任老师的课堂和作业往往不够重视,不能自主完成,抄袭甚至不做作业的现象很多,教师对于课堂的学习管理和作业的检查经常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认真面对每一个学生的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量很大,并且效果不会很好,也同样耗费了宝贵的研究教学的时间,久而久之,对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非常不利。所以,教师研究采取对班级学生进行先进、有效的学生自主管理非常重要。
二、笔者的探索
1.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关键是制订班级自主学习公约。利用班级公约制度制约管理学生的学习以及改正不良学习习惯等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班级学生自主管理,利用学生管理学生,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有的教师经常在课堂纪律方面和学习习惯方面直接管理学生,耽误宝贵的课堂时间,经常完不成课堂教学任务,甚至有时出现学生和教师不愉快的场面。而采取学生自主管理,制订有关的纪律、学习习惯措施,全体学生遵照执行,如此利用制度公约约束、管理学生,教师在课堂上减少了面对面的直接管理学生,转化为学生管理学生,教师指导和监督督促制度的执行,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和避免师生不愉快的现象发生,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加深了师生的感情,减轻了教师工作的压力,还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实现班级自主管理的四个程序。进行班级学习的自主化管理,可以分以下四个程序进行:一是制订一个统一的各小组综合实施的公约;二是由全体同学遵守公约、执行者按照公约进行执行;三是对公约的执行情况进行落实;四是公约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对于部分公约进行必要的修订。自主管理公约最难的部分是执行问题,执行难的关键是公约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切实可行,所以公约的制订最关键,制订的班级公约措施必须做到切实可行,易于执行,并且设立好执行者和监督者。公约制订需要专门的时间共同制订,不可马马虎虎将现成的拿来用,否则就不会出现好的效果。
3.实施班级自主管理的时机。学校在每年的九月接任新班级的九年级教学,正常情况下,是在开学一周后进行自主管理方式的实施。不在开学第一天就实施,是因为刚开学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不熟悉,应该有一个熟悉和相互了解的过程。开学一周后,班级小组内的学生、教师和学生有了初步的了解,避免部分学生出现认生、胆怯的心理,不能很好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从而难以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
4.制订班级自主管理公约的准备工作。要制订班级自主管理公约,教师应当提前布置管理公约的制订任务,给学生准备的时间。笔者作为初中物理教师,在制订公约前,一般会向学生说明以下内容:为了我们班级的物理科学习,使每个同学学有进步,学得更好,请大家积极思考一下,制订我们班级的物理学习公约,请每个小组讨论制定一些利于我们学习的行之有效的措施,我们将集合各小组的措施,全体同学表决通过后,组成班级的学习公约,各小组同学遵照执行。班级物理学习公约措施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同学们在课堂展示时应做到脱稿,规范快速,注重总结规律、方法;(2)回答问题声音宏亮,对于被老师提问到不回答或答非所问的怎么办?
(3)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情况的检查;
(4)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的检查;
(5)对于不完成作业或抄袭作业的现象怎样处理。措施制订注意应包括问题、解决措施、执行者三方面,必要的措施要考虑是否应跟上监督者。我们采取优先得分的方法,哪一个小组制订的措施切实可行,被班级采纳,就给该小组加一分。制订措施时由每个小组说出一条,如果措施可行、有效,且半数以上同学通过,班级就采纳,该小组先得一分。措施不被采纳不得分,并且失去一次发言的机会,班级已采纳选用的措施其他小组不能重复制订。这样就能提高各小组制订公约措施的积极性,能够做好公约的制定工作。
5.班级自主管理公约的制订。
(1)利用小组记分和个人记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量化。实践表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采取小组记分和个人记分相结合的办法,对小组和个人分别进行记分,然后根据得分情况进行必要的奖励和惩罚,效果很好。当然有些习惯和行为不能用来记分,分数也不是万能的,而应结合表扬、鼓励或其他措施来进行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灵活变通,发挥教育艺术。
(2)自主管理公约制订要求、过程。给学生一定时间准备之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全班同学着手讨论制定自主管理公约。制订公约的过程是学生接受和学习公约的过程,教师要再宣布一下制订班级公约的方式。制订的班级学习公约是全体小组同学都须遵照执行的公约,公约制订的过程可能会出现某条措施的制定者在课堂上被攻击的现象,教师要注意引导,措施制订的过程应该是大家发表意见的过程,如果你认为该措施可行你就举手通过,如果你认为该措施不可行,你也可以提出修改的意见。这样就会避免或减少措施制定过程出现的针对措施提出者个人的矛盾。同时,还要强调措施不是某个人制定的、也不是针对某个人制订的,而是整个班集体都应遵循的。制订公约的过程,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可以设立两名记录员,小组提出措施后,进行记录和整理。最后,在班级内核对公示,正式成文后,誊写或打印全班同学签名遵守执行。
(3)尊重各班级制订的自主管理公约特色。对于班级学生学习习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各班级小组提出的解决措施一般不同,各有特色,教师应当尊重这些特色。例如,九年级三班的十组同学提出对于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的情况,提出的措施是,发现一次,男生做俯卧撑20个,女生做仰卧起坐30个。马上就有女同学提出异议,凭什么女生做得多,男同学做得少?有男同学提出,女生做30个仰卧起坐容易做,男生做20个俯卧撑很难做到,有同学甚至一个俯卧撑也做不起来;有同学提出最好是标准统一;有同学提出为了显示惩罚的作用,也为了体育考试锻炼身体,可以做蹲起,受到同学们的一致赞同。“多少个?”“30”,有同学回答。“可以可以”。“谁来执行?”“应该组内负责,组长执行”。“需要不需要监督?”“需要,课代表监督。”这样一条措施订好了。“对于考试作弊、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现一次,做蹲起30次,执行者组长,监督人课代表”。而九年级四班同学制订的该条措施则是“对于考试发现作弊、该次考试试卷重做一遍;抄袭作业发现一次,抄写该次作业一遍,以后每发现一次加一遍,执行者组长,并将重做的作业上交老师”。结果,这两条措施都执行得很好。就这样,学生一条一条的提议、建议、表决、通过,班级学习公约就制订好了。
(4)班级自主管理公约宜精勿滥。班级自主管理公约内容要具体,表述清楚,不用面面俱到,只要涉及影响班级学习的课堂展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作业检查几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果涉及内容太多,每一项小事都有公约规定,反而不好。一是易引起学生反感,二是公约制度多了执行起来很麻烦,难以做到。
6.班级自主管理公约的执行和修订。班级自主管理公约制定好了,由课代表宣读,全班同学签名后就正式执行了。措施的制订过程是全体学生参与的,学生应该很熟悉公约的内容,执行起来就行得通。对于违反公约的学生,应进行处罚,违反公约的学生知道自己错了,能够主动接受处罚,措施易于执行。如果出现个别执行难的问题,教师可以采取个别谈话或在班级当面询问是否应该执行的问题,这样,不执行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在执行过程中也会遇到个别条文的制订不太符合实际或较多同学难于完成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考虑对公约个别条文进行必要的修订。仍然采取提出修改建议,全体同学举手表决通过的形式,形成新的公约条文后再执行。
班级自主学习管理在公约的制约下,学生的学习走上轨道,学生的学习习惯也养成得很好。学生都能比较自觉地执行学习公约。教师比以前也有更多的精力研究课堂教学,研究备课,教学效果越来越好。
作者:陈传芳 单位: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东省诸城市龙源学校
第三篇:初中物理生活化元素的发展
一、物理教学生活化合理性的重要依据
1.1生活化理论。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成人才,而人才标准的基础要求就是要学生用所学知识来更好地生活。所以,教学生活化才是教学的本质,教育是为生活服务的,任何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都是不现实的,只有认清了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改革才会进步。
1.2杜威理论。著名的教育家杜威总结过“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为“经验改造”,这个教育理论给世界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其内容包括三方面;(1)教育就是为了满足于生活。出于生活的需要,才有了教育,教育就是为生活而服务的;(2)教育与人的生长同步。生长就是人在生活中的表现,教育是在不断的生长的,所以,教育是不会停止的,尽管学生离开了学校,但是,随着学生生活的继续,受教育也会继续;(3)教育就是生活中的改造经验。通过受教育,可以提高生活质量,让人们生活的越来越好。
1.3建构学理论。这个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生活经验的更新,是一个建构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根据学到的知识进行推理,新的知识会代替旧的想法和观点,这只是一个知识的更新和观点的转变。所以,它是一个知识建构过程,而并不是简单地知识的传递过程。学生通过知识的构建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纠正了部分错误的知识,让自己的认识更加丰富,更加准确。
二、教学生活化的重要性
2.1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供了动力。所以,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才是改革中要优先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多融入生活化元素可以很好地做到这一点,这是因为物理知识枯燥乏味,有些知识很难理解和掌握,而把物理知识生活化,让原本枯燥的内容贴近于生活,学生们能感受到学习中的乐趣,他们不仅学会了知识,也会在生活中运用知识,找到自信的同时也找到了快乐。
2.2可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理解。物理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物理知识进行实践,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检验物理知识。这样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不仅让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更深刻,也提高了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符合科学发展的需要。学习物理就是为了科学的发展和进步,而向生活化改革可以提高人类的生存能力,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真正的满足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
三、物理学科生活化的教学实践
3.1合理设计生活化问题。物理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教师一旦融入生活化问题就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让学生们在研究中学会知识,学懂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入物理知识,你见过瓶子开口,但里面的水不流出来吗?把一个装满水的瓶子倒过来放到一个盛水的盆子里,瓶子里的水不流出来,因为大气压可以保证深度不超过10m以内的瓶子倒过来里面的水都不流出来。这样就解释了大气压强的作用。还可以采用图片进行教学。例如:把一只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物体的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因为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当蛋浸入清水中,鸡蛋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蛋将下沉。当鸡蛋浸没在盐水中时,由于盐水的密度比鸡蛋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蛋将上浮。
3.2多开展课堂活动。物理教学生活化要想更好地发展就要多开展课外活动,通过进行活动来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这是因为任何语言都只是理论的讲解,就算领悟能力再强,认识再深刻也只能算是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操作是不可能学会融会贯通的。开展物理活动可以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体验到物理知识的全部内容,可以了解到物理结论得出的全部过程,从而提高了认识,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用人体进行测量长度,体验单位的形成;测量自身衣服尺寸来确定自身衣服的大小等。
3.3多布置和生活化有关的作业。布置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可以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如果多布置和生活化有关的作业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有更高的热情去完成,更可以培养学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
3.4多搜集日常生活内容编入教学课程。教学课程多融入生活化元素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是因为日常生活资源丰富,可以改善物理学科枯燥的内容,通过新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视野开阔了,实践能力更强了,综合素质上去了。例如:学校可以从校外工厂、电视节目和互联网上搜集生活化的素材,融入新教材中,这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更浓了,学习成绩也就自然提高了。
四、结语
物理教学生活化是符合教学改革的需要,真正的解决了教学中的有关问题,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需要灵活教学,为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而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而贡献。,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水,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鸡蛋却缓缓上浮。
作者:陈维振 单位:怀集县岗坪镇东中学
第四篇: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
一、对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重要性的认识
1.1教学生活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深思的问题。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实现可以让学生摆脱物理学习过程中单调、枯燥的公式推导与记忆过程,让学生可以在实际生活中探索物理规律并通过对生活的认知来理解并记忆物理规律。这样的过程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可以转化成一种钻研的兴趣,进而推动学生努力学习。
1.2教学生活化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受物理知识
在熟悉的情境中进行物理学习,可以让学生感到轻松,在课堂上直接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元素,让学生直接联想生活中熟悉的场景,学生就会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爱好,并且愿意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在这种状态下,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掌握课堂知识。
1.3符合以人为本的教学观
生活化要求教师观察和注意学生私下生活,然后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方案,这种坚持从学生出发,兼顾学生喜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值得推广使用。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是现今形势所趋,并且用学生生活经历开展物理课堂教学能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和课堂教学效果。同时,物理知识的学习能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基本的物理现象,让学生能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物理问题,提升学生自我生存能力,帮助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实现物理教学生活化的措施
2.1开展探究式教学
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开展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理,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以提问的方式展开课堂内容的学习。如学生在学习机械能量守恒定律时,通过学习发现能量守恒即一种物体重力保持平衡。教师在此时可以提出,在生活中你们认为除了文中这组平衡力之外,你们还能发现哪些平衡定律。当学生带着疑问继续下面课程内容的学习时,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并且主动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学习,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能积极的思考。同时还能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将班级学生分为4个小组,组内成员与组组之间都开展激烈的讨论。当学生有了自己的见解之后,教师再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坚持以积极鼓励为主,如果学生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不对的机械守恒定律,教师还要要求学生课下去发现和收集,然后在下次开讲之前,教师要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让学生真正的掌握和运用课本知识。
2.2创设情趣性课堂
针对物理课堂教学一般都比较枯燥,教师要创设情景式课堂教学氛围,改变以往的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课堂大部分时间教育学生自主学习。这种课堂教学氛围能让学生放松心情,不会对教师讲课产生厌烦情绪,学生的思维就会得到极大的扩散。此时,教师要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将物理课程内容通过多媒体,以更加生动的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观察和发现知识点。
2.3物理习题训练生活化
物理课堂教学的知识必须通过习题的训练才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记忆和掌握物理知识,并且能运用到现实生活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开展时间调查活动,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并且记录、收集物理现象的基本特征,如学生收集树叶作为植物标本时,树叶的颜色会发生变化等。通过这些生活化的训练习题,让学生全面了解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性,积极投身到物理学习中,进而提升学习成绩。
三、结束语
生活中随处包含着物理小知识,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对提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生活环境下学习,不仅能充分开拓学生的思想,还能改变物理课堂教学的枯燥氛围,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物理课堂学习氛围。同时,随着物理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能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好习惯,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知识,真正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达到教学的理想效果。
作者:朱克强 单位:贵州省桐梓县娄山中学
第五篇:初中物理实验素材的开发和利用
一、教室环境资源的利用
1.1教室固定的资源的利用
(1)灯:教室里大多都是日光灯管,我们教室里6个灯管受3个开关控制,每年初三第一学期讲到电路设计的时候,笔者启发学生用学过的电路知识思考并解决我们每天都会用到的基本电路,结果有的学生凭自己的理解就把一个开关控制的两个灯管画成了串联电路,纠正过来时学生才恍然大悟;还有灯管静止不动,可以在受力分析时区别一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日光灯工作时也涉及到电能向其它能量的转化.看着教室里熟悉的物品,他们显然动脑筋思考了,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2)风扇:夏天教室很热的时候,风扇要工作很长时间,初二讲“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风扇就派上了大用场.另外,讲滑动变阻器的时候可以用教室里的调速器让学生体会知识.还有电动机通电转动,都可以和风扇联系起来.
(3)黑板:教室里的磁性黑板可以把板擦吸住不掉下来,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力和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还有黑板用的时间长了,两侧的同学看不清黑板的字主要是镜面发射,有这样的体会理解起来更容易.
(4)粉笔:粉笔的用处最大,学习蒸发现象的时候用粉笔在酒精里蘸一下后拿出来,在黑板上写几个比较大的字,刚开始很淡几乎看不清,当学生瞪大眼睛观察时,奇迹发生了:像变魔术一样,随着酒精的快速蒸发,字变得越来越清楚,他们都鼓起了热烈的掌声.粉笔还可以用来讲重力的方向、物质硬度的比较.彩色粉笔还可以用来讲物体的颜色.
(5)门:门把手为什么装在离门轴最远的地方?力的三要素涉及到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这些都可以在关门的动作上体会出来.
(6)其它:如电学中测电笔,直接在教室里的插座中使用;瓷砖可以吸住吸盘,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笤帚可以让学生理解费力杠杆费力却省距离.
1.2学生的文具用品的利用
(1)书包:学习压强时,让学生体会自己的书包效果更好:肩带宽是为了减小压强,装书少也是为了减小压强.
(2)铅笔: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双手顶住铅笔的两端感受力的相同,而压强的不同(如图1所示).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用测力计匀速拉动木块时,直接测量的数值与木块下放一排铅笔测量出的数值不同.
(3)笔帽:嘴对着边缘吹,响声很大———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钢笔帽下压住一个纸条,猛地抽动纸条,钢笔帽纹丝不动———惯性的体验就如此轻而易举.
(4)橡皮:学生理解“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总是有误区认为摩擦力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有关.如果请学生用自己的橡皮去擦本子上的字迹,轻擦与重擦时,橡皮的重力没有变化,但橡皮对纸面的压力变化了,所以摩擦力也不同了,表现出来擦字迹时的效果不同.这样一来,易错点就在学生自己体验中轻松地被化解.
(5)直尺:学生用的直尺基本都是塑料尺或者小钢尺,在讲弹力、弹性形变、弹性势能时,直尺的作用不容忽视,尤其是区别重力与压力时,有学生认为压力的方向就是重力的方向,不妨用直尺搭成斜面,用手指垂直尺面施加压力,可以清楚显示压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接触面指向被压物体”.还有将直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拨动直尺振动或者改变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可以研究直尺振动时振幅、响度的影响因素.虽然实验很简单,但是用自己身边的文具,学生就会觉得理解物理知识并不难.
(6)矿泉水瓶:用大饮料瓶和小玻璃瓶制作“浮沉子”,随着瓶子的重力变化,小玻璃瓶子实现上浮或者下沉,效果如同变魔术一样神奇.在空瓶子侧壁的不同高度和同一高度的不同方向钻上小孔,给瓶内装水,比较孔子喷水的远近,得到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实验就变得简单明了.空瓶子还可以用来演示“声音具有能量”———将瓶子底部剪去磨平,蒙上薄膜,然后将瓶口对准点燃的蜡烛,轻敲薄膜可看到烛焰的晃动甚至熄灭.还可装入淘米水演示光的直线传播,铅笔放入水中探究折射,瓶盖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7)其它:眼镜———凸透镜或者凹透镜的应用,钢笔吸墨水———大气压的作用,一套三角板———精确测量硬币直径.
二、课外环境里
2.1器材类
(1)易拉罐:易拉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几乎是最不起眼的物品.但是如果我们把它的实验价值开发出来,那它就可以作为很多实验的素材了.验证大气压的存在时,先将易拉罐加热,再堵好瓶口,轻轻放置旁边,随着“嘣———喀”的声音,易拉罐变瘪了!利用易拉罐还可以做成针孔照相机,在空易拉罐的底部中央,用细针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利用它可以观察到窗外的清晰的景物,学生惊叹于良好效果的同时,对于光的直线传播不仅达到知识的理解,也增强了对于实验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在学习机械能的时候,易拉罐还可以用来做成一个能自动回转的“魔罐”.在罐的盖子和罐底各开两个小孔,用细线将一个钩码系在橡皮筋的中部,然后将橡皮筋穿过盖子和罐底的小孔并固定起来.这样,一个“魔罐”就做成了.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后,能自动滚回来.在此过程中,易拉罐不仅可以用来显示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而且达到了变废为宝的作用.
(2)纸:纸学生每天都会用到,纸盒可以用来做“纸锅烧水”的实验,现象很奇妙:水烧开了,而纸锅安然无恙.还可以用纸做成纸锥,“比较两个纸锥下落的快慢”;卡片纸可以做成“会跳的卡片”,在卡片对面分别做好两个凹槽,绷好橡皮筋后,用手把卡片按在桌面上,松开手时,卡片就会跳起来.硬质的纸加上两个小镜片还可以用来做潜望镜,理解光的反射现象.
(3)蜡烛:小小的蜡烛能在水面漂浮,演示声音具有能量时,可以敲击瓶子的薄膜,将瓶口对准蜡烛,观察烛焰的晃动甚至熄灭感受到声能的大小.蜡烛跷跷板的制作则更有意思,将一支蜡烛的两端削尖,在中间垂直插入一枚大号缝衣针,将针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玻璃杯子上,用小刀对蜡烛的两端进行加工,使跷跷板在水平位置平衡.点燃蜡烛的两端,两端的火苗就像两个玩跷跷板的孩子一样开始摆动起来,慢慢由小幅度变化到大幅度,启发学生说出其中的道理,就更能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了.
(4)吸管:每天喝牛奶都会用到它,在学气压的时候,让学生重新体会熟悉的过程,感受大气压给我们的帮助.利用两个吸管和瓶子还可以做成“口吹喷雾器”,在研究“压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受压的玻璃瓶形变不明显,这时可以给瓶盖上插放一个细吸管,通过观察瓶内液体在吸管内液面的上升,将微小的形变放大,便于学生的观察和理解.“翻滚的乒乓球”可以用长一些的软吸管来做实验,将乒乓球放在L型吸管的上方位置,当嘴在另一端吹气时,松开手乒乓球就可以在吸管口上方附近旋转翻滚.
(5)水果:取一个橙子,把铜片、铁片插入其中,就制作成了水果电池.用电压表还可以测量其电压大小,换用苹果、西红柿、土豆、金属物体(如硬币、铝片)来做实验,效果还真的不一样.
2.2场景类
(1)挖掘大自然中的素材:学习光学的时候可以到户外去,用三棱镜来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去公园树林里研究树荫下的光斑的形状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也得到了将理论运用到实际锻炼的机会.
(2)利用家里环境中的素材:比如学习电路设计时,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这样的作业:在大人的陪同下,调查自己家里的用电线路,画出电路图并标明各个用电器以及电能表、熔丝、开关的名称和规格.还有学习电功率的时候,让学生查看家里很多家用电器的铭牌,抄写下标注的额定功率,比较不同用电器的功率大小,给学习电学时的功率、电热相关计算时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用电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时,可以自制“冻豆腐”或者冰淇淋、冰块,也可以将等量的水、牛奶、糖水、盐水、醋等液体放入冷冻室内,每隔一定的时间打开电冰箱观察液体的状态.研究它们的凝固点是否相同,记录实验结果和同学们交流,利用这样的机会,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参与研究实验的积极性.
三、结语
实验素材在我们的生活中丰富多彩,文中提到的只是常用的一部分.总之,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运用物理知识本身就是不断发现素材、利用素材来将内容变得鲜活丰富.这样一来,学生觉得物理的学习既有趣又有用,平时我们也可以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挖掘实验素材、开发物理资源的活动中去,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不断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爱上实验,让学生喜欢物理!
作者:冯玲娜 单位: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
第六篇:初中物理教学现状与改革
一、我国农村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现状
1、物理教学受到特殊地域性的影响
由于农村中学通常在后勤这块做的比较差,如一些学校没有学生宿舍楼,即使有宿舍楼也是条件比较差。许多学生没有办法只有选择走读或寄宿在附近亲戚家中,许多学生在往返学校的时候花费了较多时间,且花费了学生大量的精力。其次是农村各种生活设施较为落后,商品经济也不发达,进书店、图书馆、上网等都较为不便,因此当学生想查阅一些参考资料也比较困难。
2、物理教学质量受学校教学设施的影响
我国农村的现状是总人口多、地域广、学校服务面积大,通常为每个乡镇一个或两个初中,导致班级人数众多,甚至挤得密不透气。这样一来严重影响各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尤其是物理课程,任课老师通常会顾及不周,且物理课程经常需要进行演示实验和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由于农村中学很少会配备物理实验室,许多实验都需要在教室中进行,这就需要将实验仪器带到教室,如天平、一些简单的电学实验仪器等都需要带到教室中来,由于学生多,经常出现教室吵翻天,实验难以进行。另外许多农村中学由于经费不足,实验仪器老化陈旧,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教学需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着学生的学习效率的提高。
3、物理教学质量受师资力量的影响
虽然我国现在高等教育培养出不少的具有高学历的教师人才,但当今我国农村物理教学还是处在较为低下的水平,这是因为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学生们根本就不愿意留在乡村,都向往大城市的生活,即乡村没有吸引力留不住人才。有些乡镇中学由于教师资源稀缺,许多物理教师也要作为数学、化学等课程的任课教师,甚至是让语文教师来带物理课程,这样一来必定会影响初中的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其次是许多学校根本就没有配备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师,都是由物理教师来兼任,顶多全校配一个物理仪器管理员,这些不利因素均会影响到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二、我国农村中学物理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1、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第一次接受物理课程的教学,物理对于学生来说还很陌生,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兴趣来引导学生的物理学习,物理课程的内容都是研究生活一些常见的现象,包括热、力、声、光、电,这些生活现象如果老师用心来引导学生学习兴趣,其实也是比较容易入手。2、用实验来加深理解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对学生来说如果实施的好那是非常有趣的,当然农村中学可能在资源方面较为欠缺,但只要人肯想办法,很多东西都是可以通过一些土办法来进行弥补的,生活中很多小器具均可以用来作为实验演示,例如,在进行大气压的实验时,笔者通过用一个小盘子和一个面盆,在面盆里装满水,然后将盘子扣入水中,此时将盘子往上提,会发现很吃力。这样一来将学生的积极性给激发出来,让他们充分将生活中的现象与物理进行结合。
3、教给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虽然初中物理课程的知识点都是相对来说较为固定的,但物理课程的知识点的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导致其在命题上可以与生活紧密联系,变化万千,这就要求学生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学习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这些综合能力。创造性思维主要注重培养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首先是"发散法",即让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尽量提出多种可能性的猜想,并尝试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其次是"换元法",即让学生灵活的转换影响现象的诸多过程的一个,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思路。再就是"转向法",就是让学生在思维进入围墙后,要及时知道回头,因为可能那条路走不通,需要进行思维转换。最后就是"择优法",引导学生用心思考,寻找到最有的解决方案。在实施新课改计划的时候,教师应该尝试将一些试题改成验证性实验,允许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器材来完成验证,锻炼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4、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由于我国教育一直处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想一时迅速跳出应试教育的范围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但作为教师应该以国家政策为方针,坚持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把素质教育与提高教学效率相结合,适当布置作业,且作业的范围要深思熟虑,要有创新精神,做到题不在多,在于精,既让学生跳出题海,也可以提高学习质量。
作者:李用 单位:桂平市油麻镇第二初级中学
第七篇: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
一、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应该以实验为基础,由于实验是一种探究性的活动,而物理教学中的物理理论又很多,为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和积极性,要采用通过实验的方法来加强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并探索问题,让学生在亲自参加实验活动的基础上探究物理规律原理,提高知识技能;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堂的主体性,培养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其学生学习的内驱力;第三,采用探究式教学,由于物理是一门观察实验的学科,在教学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来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最后得出结论,让学生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
二、初中物理“密度”教学的目标
初中物理“密度”实验的教学重难点是:建立起学生的密度概念,并且能够根据实验提出假设并设计相关的实验方案,掌握使用天平、量筒技能,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自己分析整理获取的信息,正确记录实验报告.知识技能目标是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对生活中有关物体密度的物理现象进行科学解释,并且会测量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过程方法目标是通过实验掌握具体的实验流程方法,能够采用归纳演绎法和比值法分析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是通过物理实验,让学生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体验实验的神奇,并且提高自我的认识价值,形成勇于创新和热爱科学的精神.
三、初中物理“密度”教学中实验探究式教学分析
为了达到物理教学的实验目标,教师要掌握好课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合作的实验,同时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在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和交流合作的氛围下进行物理实验的学习.以苏教版为例来进行具体说明.
3.1教师要做好教学设计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确定好教学目标和教学流程,针对物体的体积、质量和密度三种变量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假设1:密度不变时,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影响,以此来进行实验1的探究,并引导学生分析总结;进行假设2:体积不变时,质量和密度会有什么影响,也以此为条件进行实验,并通过对两种实验的分析,来得出体积、质量和密度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进行实验时,可以把学生分成两个大组,分别对实验进行独立探究,最后再根据结果分别进行交流讨论,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
3.2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用气味鉴别水和醋、用颜色鉴别来区分铜块和铁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提出问题:矿泉水和自来水怎么辨别?刷上一样颜色漆的铜块和铁块怎么辨别?其次,借助已经掌握的知识,来提出假设.针对已经提出的问题,学生可以先试着提出用质量来判断一块铜比一块铁重,这时教师可以质疑:一块铜就一定比一块铁重吗?可以采用测量大体积的铁和小体积的铜来否定刚才的猜想.教师再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在比较时要限定物体的体积一样,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初步提出假设:同体积不同的物质质量一般不会相等,同一物质的物体质量和物体体积有关.
第三,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并设计实验.在进行试验时,可以分组,A组确定物体体积一致,B确定同一物质,分别探究两种假设,然后得出实验结论,并在两组的实验结束后组织两组互相讨论,交流实验结果,并综合结果设计出实验的记录表格和标准步骤.
第四,根据实验,记录相关的实验数据.学生要详细记录在实验中操作的数据:刻度尺测量铜、铁的体积数据,天平测的质量数据,量筒、铁丝和谁测的蜡块体积以及用量筒测的水的体积,并利用测出的数据计算铜、铁、水和蜡块的质量、体积比例,认真记录到实验表格中.
第五,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教师要认真检查每个组的实验数据,看是否基本一致,让学生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交流,并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一般不相等,质量和体积比也一般不相等;?同一物质的物体,质量和体积成正比例,而且其比值是一个不变量.综合两个结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得出:一定物质的单位体积质量是一定的,它是物质的特性,这种特性在物理上用“密度”表示,从而根据这个结论来学习密度的定义和密度公式.
第六,学生会运用密度概念解决一些问题.教师通过带领学生做实验,引导学生自己运用密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去鉴别体育课上用的铅球是否是纯铅;如果有一捆缠乱的很长的均匀细铁丝,可以用一架天平、一台磅秤和一把直尺,能够准确而快速的设计出计算铁丝长度的方案.
物理实验教学是符合新课改要求的教学,而实验也贯穿物理课程的始终,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并且在轻松的环境里探索问题,与同学交流合作,也在实验中对物理课程中“密度”的内容有了彻底的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的自主探究能力.
作者:程新 单位:启东市天汾初级中学
第八篇:初中物理激励性教育分析
一、采用激励性教育的可行性
在初中生的学习生活中以激励性教育的方法提供教育教学成果的扩大化,具备理论上的可行性。具体说来,初中生这个群体本身就属于年龄不大,刚刚具备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群体。尤其是到了现在,初中生更是以00后居多。这个群体和以往的80后,90后都存在很大的不同。他们是中国国民经济水平提升之后第一代初中生,在心理上其实更加具有自我为中心和标榜自由、随性的特点。针对这一学生群体,开展以激励性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也可以避免以往那种强制性教育带来的弊端,具备更好的适用性。而激励性教育作为建立在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之上对特定学生群体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和策略,是通过激励性的语言和激励性的教育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习潜力,从而实现学生的学习成果提高。二、激励性教育的现状激励性教育和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理念都存在一定的出入,属于一种拓展思维。在当前初中生的物理教育教学中,激励性教育的开展尚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根据调查,目前初中生的物理教育教学中激励性教育仅仅处于鼓励学生好好学习的表面层次。这显然是不够的。实际上,这种停留于表面的口头式宣教和鼓励,根本谈不上任何激励意义和作用,更无法触动学生的心灵获得认同感。因此,从激励性教育的实际效果来说,并不令人满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三、激励性教育存在的问题
1.激励教育表面化
根据我们对初中物理课堂激励性教育的相关调查发现,对于老师们在课堂上采用的激励手法,学生们普遍反映没有什么独特的地方,以口头提醒和宣教为主。对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遭遇挫折、遇到困难、有所迷惑和无所适从的心理,老师们没有采取效果更为积极的激励方式,仅限于口头说说而已,缺乏深度,不能赢得学生深层的认可,因而不具有有效性。
2.激励方式单一
激励性教育说起来浅显易懂,但是在实际操作上,是要具有充分的心理学知识、心理教育学知识做基础才行的。而且,对学生的心理学经验和教育经验也有着很深的要求。而对于大多数物理老师来说,他们对教育心理学的了解也仅限于常规的知识层面,而对于心理学可能根本就没有涉及,因此在执行心理学的一些方法或者将心理学的激励艺术融入到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并不是那么顺利。加上有些学校的老师执教经验不足,没有能力在物理教学中把握学生们的心理状态,因此也就无从进行激励教育。除此之外,缺乏激励性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系统规划的教案教材也是物理老师无法执行复杂的激励性教育的主要原因。
3.激励性教育与课堂内容结合不够
激励性教育只有贯穿到课堂内容之中才能真正发挥激励的作用。而在实际初中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真正可以将物理课程中的内容与激励性教育联系到一体的很少。一方面来说,物理教育属于知识教育的范畴,不属于心理或思想教育的范畴,因此要把激励方式、激励策略与物理课堂的话题联系起来感觉比较生硬。第二是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更注重对物理定律、原理、实验和课题的讲解,经常会忽视其中的心理激励方面;无法针对课堂上学生的反应来了解其心理和情绪上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有效的处理办法。
四、如何更好的进行心理激励性教育
1.物理老师本身的心理学理论要加强
对初中生进行激励性教学,首先要老师们能够掌握如何分析学生的心理,如何把握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激励方式等因素才能加以开展。所以,当前最重要的是对初中物理老师的心理学知识进行培养,重点内容为如何正确的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哪一些激励性方法可以进行尝试以及如何结合物理课程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激励性教学。除了要传授相关的激励性教学的理论基础、方法之外,适当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也是很有必要的。对于大部分物理老师来说,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并不擅长,多进行一些实用性的方法讨论与指导,对他们尽快开展激励性教学有推动作用。
2.要尝试变通具体的激励措施和方法
在物理课堂上进行激励性教学,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重点进行。第一是激励学生进行物理实验和实践操作,比如涉及到体积计算、加速度实验、重力实验等一些简单的试验项目,难度不大,学生参与的热情更高一些。老师们可以特别注重鼓励大家尝试去操作,甚至可以在课堂上设立对比实验项目或同学之间分组对抗实验比赛的形式,让两个小组之间展开互相监督比赛,从而促进学生的参与热情。第二是在课堂提问和解答环节,有时候可以考虑让学生来提出问题,让学生来解答问题。这样的互动教学,也会提高学生的参与热情。初中生的认知中,对老师的认同和称赞还是有很强的期待的,老师们也可以通过适度的认可和称赞来表示激励,促进学生进行更多尝试。
3.物理老师之间开展的激励性教育研讨
物理课堂上的激励性教育活动,可以说进行尝试的难度比较大,一方面是老师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二是也缺乏足够的方法指导。因此,有必要让从事物理教学和激励性教学尝试的老师们定期的坐下来分享自己的经验成果,大家一起针对学生群体的情况想办法,制订激励性教育的计划和方案,进一步观察教学成果。为了保证效率,也可以让初中的思想政治老师或心理健康导师参与进来进行讨论,以把握激励性教育的方向和策略。
五、总结
初中物理激励性教育的研究,需要物理老师们投入不小的时间和精力来进行,而且也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验证才能逐步建立完善。因此这是一个长时间开展的工作,不能寄希望于短期内的效果。只要能把握基本的教学目标、思路和对学生心理的掌握不存在差错,相信激励性教育的效果最终会让人满意的。
作者:雷兴福 单位:甘肃省天祝县赛什斯教育辅导站古城初级中学
第九篇:初中物理实验作用浅析
一、物理实验教学中的问题与不足
教师注重知识的灌输和目标的达成,往往忽略了教学效果。传统教学无非是灌输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教出来的学生不是具有一定的“模具性”,就是过于“理论化”,不会与生活实践衔接。绝大部分教师在进行物理实验课的时候,经常是简单讲一遍,即使做实验也是简简单单地自己做,学生看。这种“演示教学”造成了学生缺乏主动性,对物理实验没有兴趣,对于物理教学之中的知识没有激情去钻研,课堂的效率更低。即使在讲到具体知识的时候,也没有与实践紧密相连,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进行提前计划与知识整合,这都是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实验教学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让学生通过实验,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和发展能力,促进学生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同时,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掌握实验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能力。这样就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注重结果而轻视过程的弊端,实现了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目的。
三、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物理小实验能够培养初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自我探究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凸显初中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比如在学习了杠杆平衡条件后,教师可以布置实验任务给学生:独立制作小杆秤,并且评选谁做得最好、最准确。通过让学生亲手制作小杆秤,能使学生对杠杆平衡条件的理解、运用更加深刻。通过评比,还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他们会思考究竟如何做才能在制作中胜出,这些别出心裁的小设计都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在物理小实验中,教师让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以及进行实验等,都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体现。比如在进行大气压强实验时,教师可以提倡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器材及实验方案,在班级内进行评比。以这样的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四、实验教学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物理新课标强调通过实验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精神以及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比如在进行“纸锅烧水”小实验时,初中生所学到的知识告诉他们纸锅不可能烧水,但出于好奇心,他们希望尝试这个实验。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以及结果的仔细观察,听教师讲解并总结物理知识,对燃烧的重要条件———“着火点”这一新的名词有了认识,明白了为什么纸在烧水过程中不会被点燃。通过整个实验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探究能力、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等都得到了发展。这样的实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物理小实验,加深了学生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契合度,让学生不但能学,还能用。为了更好地进行物理教学,教师必须大力加强实验,改变重讲述、轻实验的教学方法。在物理教学中,教师用深入浅出的生动语言和有趣的实验,把物理课题以新奇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引人入胜,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乐趣中获得知识,巩固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实验,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探究能力、总结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等都得到了发展,这样的实验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发展。
作者:杨宝峰 单位:陕西省府谷县第二初级中学
第十篇: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探究
一、教学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学内容的导入工作做好了,就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一节课的时间只有几十分钟,教师不能仅仅依靠最开始的几分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这个注意力能够持续的时间不会太久,所以教师就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以便能够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自己走。教师要在平常就多了解一下学生,看看学生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做过哪些事情,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会接触到什么样的物理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方便地开展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一定要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始终与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够在一节课中一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教学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1.课堂进行的实验活动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在物理课堂上,实验永远都离不开课堂,实验能够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很好地激发出来,而且实验也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他们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实验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缓和课堂的气氛,使得教学活动可以更好地进行下去。教师想要提高实验的实用性,就必须让实验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回归自然,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将实验所具有的活力以及魅力焕发出来。物理实验中的许多实验现象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遇见的,只不过由于他们只是层面的限制,他们并不知道这种现象是怎么回事,也不知道应该如何解释这种现象,当他们在物理课实验中遇到之后,就会将他们的注意全都吸引过来,他们也就能够领略到这一门自然科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使得他们对物理更加感兴趣,学生就更加喜欢物理,最终将会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同时,学生自己的联想能力以及应用能力也能够通过物理实验得到培养,并且使得学生对于自身周围物理现象的本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2.开展贴近生活的物理活动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自身所处的环境,因地制宜地开展物理探究活动,让学生利用自己身边所能得到的东西来进行探究活动。这样能够更加拉近学生、物理、生活三者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这一门自然科学的科学性以及真实性。这样的物理探究活动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起到一种启迪的作用,因为学生从自己所得到的材料上得到了一种直觉上的集中,使得自己的兴趣以及欲望都被吸引了过来,最终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将为教师今后的物理教学活动提供一大助力。如何才能做好生活化教学,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必须长时间进行思考的问题,希望笔者所写的内容能够给读者一些启发。
作者:彭丽珍 单位: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区横琴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