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研究论文(9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习的动机是激励学生努力学习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而构成学习动机的成份中最主要、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乃是学习的兴趣.所谓学习兴趣,是指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不断探求真理而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正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所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也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科学材料的兴趣.”
物理课是初中学生的起始学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于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防止学生的分化现象,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传统的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曾一度忽视了学生兴趣的培养,结果初二的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就出现了大分化,以至许多学生偏废了物理学,认为自己不是学物理的“料”.即使一些物理学得较好的学生,到了高中也不断掉队,因为他们对学习物理本身并没有多大兴趣,只是为了考高分而死记硬背一些物理概念和规律,做大量习题.虽然在初中阶段的考试中能得高分,但他们缺少学习物理应该具备的一些观察和思维能力,因此不能适应高一阶段学习的要求.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没有兴趣是不行的.近几年来,我们逐渐注意到这方面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摸索出了一些培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方法.
1发挥物理学史在教学中的作用,引起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物理学史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面既有可敬可佩的英雄人物,也有物理学家的欢乐与痛苦,有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有奋力拚搏激动人心的科学革命……,它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阅读材料,并根据需要设计一些启迪学生思维和兴趣的思考题.如介绍了牛顿的“苹果落地”这一富有浪漫色彩的故事后让学生讨论:苹果落地很多人都看见过,为什么牛顿就想到了这是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呢?通过讨论学生们认识到,牛顿并不是凭他的天才一看见苹果落地就想到了万有引力,而是他长期思考地球引力的结果.苹果落地只不过触动了他的灵感,而灵感却来源于努力探索.这样就避免了学生认为卓越科学家的发现是高不可攀的.再如介绍了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定律之后向学生提问:法拉第为什么能从一个连小学都没念过的图书装订工成为恩格斯称赞为“到现在为止最大的电学家?”法拉第整整十年,菩思冥想,设计了数百次实验从而发现了这一定律的事实向同学们揭示出一个真理:“科学宝座人人可以攀登,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不懈地努力.”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
我们常常利用物理学的史料引入新课,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讲《物体的运动》一节时,我们先介绍了伽利略在船舱中观察到的一些有趣的现象,从而使学生对运动和静止有了生动而具体的印象.
2加强演示,把演示和讲解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的注意力一般说来还不够稳定.心理学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如果注意的对象是单调的、静止的,注意就不容易稳定;而注意的对象是复杂的、多变化的,注意才能比较稳定和持久.特别是对那些与他们的知识经验相距较远的过分抽象的材料,更难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保持稳定的注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尽可能地采用把演示和讲解结合起来的方法,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静动结合,用演示实验作为学生学习过程的支柱,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如在“观察惯性现象”的教学中我们是这样进行教学的.一开始教师不提出“惯性”这个词,留有悬念,增加学生的好奇感,在经过举例及一系列演示实验后,再提出“惯性”的概念,使这个词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首先例举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然后问:“这些例子如何解释呢?”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然后演示纸板托小球的实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纸板弹出前后小球的状态,以便得出结论:小球要保持静止状态.再演示小车上直立木块的实验(分别用一块表面光滑和一块表面粗糙的木块进行),提醒学生注意观察木块.小车在停止前后,木块都要继续向前运动(光滑的向前滑动,粗糙的向前倾倒).这时教师总结得出物体都要保持原来的状态,进而提出“惯性”这一概念,使它建立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之上.然后再演示较复杂的一些实验,以深化概念.如利用惯性紧锤头,手执着线的一端使系在另一端的小球作圆周运动,然后把线从手中放开,观察小球的运动状态等.在演示以前让学生从已掌握的惯性知识分析可能的结果,演示后再让学生对观察的现象进行解释.这样讲述、演示交叉进行,使学生兴趣盎然,思维、观察都非常专心.
3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影响和爱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学生是喜爱模仿的,教师的思想、行为、兴趣都直接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努力提高道德修养,不断充实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经常检查和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学生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在教学的实践中我们看到,如果一个教师的学识渊博,关心学生,教学艺术高,那么学生就对他的课特别有兴趣.我们调查了一个学习物理兴趣很浓的班级的学生时发现,除了本文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的作用外,教师的影响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学生们说:“我们的物理老师讲得有声有色,例子举得多,听了真有味,每天我们都盼着上物理课.我们的老师懂得那么多东西,上课声音响亮,条理清楚,一听就懂,物理越学越有味.”
物理学科的知识常与数学、化学,文娱、体育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知识发生联系.因此,教师要广泛地阅读一般的科学技术和文艺读物,使自己具有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因为初中学生的兴趣是非常广泛的,这样我们在教学中就有更多的条件和机会接近学生,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以上四个方面是互相渗透的.既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又要考虑教材中章、节的类型、难易程度等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才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指出,在强调培养学生兴趣的同时要反对一味地迁就学生兴趣而脱离教学目的的做法,反对用无关材料甚至用庸俗的笑料来迎合学生的做法.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几年来我们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注意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而学生的物理成绩普遍提高.
作者:陈少华 单位:苏州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
第二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法实效性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发展,应试教育观念已经落后,素质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初中物理教学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也受到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实验教学法为初中物理教学开辟了新的教学途径,对于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中通过分析当前初中物理实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实验教学法的实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的几点策略,意在为初中物理教学提供新思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实效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效性
前言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法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但大多数学校的物理教师存在对实验教学过于轻视的态度,没能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让实验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位置,阻碍了实验教学作用的发挥。本文中对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予以肯定,希望对广大初中物理教师有所启迪。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必要性分析
1.1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实验教学法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学生的被动处境,充分调动了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尴尬局面,缓解了课堂的紧张氛围。实验教学法要求学生在阅读相关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后,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的重要过程,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物理课堂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1.2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脱离了实验的物理教学是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的。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实验产生对物理的兴趣,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求知精神。
1.3注重因材施教: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自己设定学习步调,学生在实验中可以互相探讨问题,对于有争论的地方可以向教师发问。成绩较好的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发现更多的问题,促进自己对物理更深入的学习,发现自身潜能。成绩稍差的学生在实验中能够培养对物理的兴趣,在开放式的环境中可以跟成绩好的学生交流探讨,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能对不同知识水平学生因材施教的不足,为所有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学习机会。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现存问题
在现阶段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师过于重视对知识点的灌输和教学目标的达成,往往忽视教学效果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在物理实验课中通常是对知识点简单讲一遍,实验全部由教师自己完成,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这种演示性实验教学会造成学生缺乏主动性,对物理实验没有足够的兴趣,对实验探究的问题也不愿加以思考,导致物理实验教学流于形式,课堂效率低。一些教师即使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也没有做足课前准备,对课上可能出现的问题没有预先设想,导致课堂效果不尽人意。
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3.1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工作:
物理教师在展开实验教学前一定要做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实验仪器完善、实验步骤合理。对于一些学校没有的实验设备,教师应从多渠道事先准备好。为确保课堂上实验的顺利进行,教师在课前应进行事先探究,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课堂实验的效率。
3.2重视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是教师在课上为学生进行示范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思考和观察,具有较强的指引性作用。演示实验不仅仅对学生展开实践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重要方式。对物理学习存在障碍的同学,并不是智力不如别的学生,而是缺少对生活的敏锐观察,头脑中缺乏来源于生活的物理基础思维。因此,初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应利用多种手段向学生展现出丰富多彩的物理情景,让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才能够引导学生课上积极参与、课下认真观察。同时,高质量的演示实验也是避免学生实践中发生意外的有效手段,教师在实验过程中将注意事项提前向学生讲清,以免学生自己操作时出现操作不当等问题。
3.3注重小组实验:
初中生具有活泼好动的特点,在课堂上很难将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实验上,小组合作则能够增强学生在实验中的责任感,督促学生坚持完成实验。同时,小组合作探究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互相交流和探讨的机会,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同学间的交流则更为方便。例如在电磁铁的实验中,一些预习过课本的同学知道通过加绕线圈能够增强磁铁磁性,让一些没有掌握这一知识的同学感到十分惊奇,也激起了这些同学的好奇心,主动向掌握这一技巧的同学询问,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对物理问题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4总结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实效性,是广大初中物理教师长期探索的问题,实验教学法的优势应引起越来越多物理教师的重视。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验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学生通过动手实验的过程对物理知识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对神奇的物理现象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养成,从根本上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朱正华.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6(02)
[2]郭玉英.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下)[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5(07)
[3]王令斌.浅谈初中物理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4]庞建茹.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研究[J].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2)
作者:毛毳 单位:吉林省大安市第三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习能力培养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仅要帮助学生认识物理规律,获取物理知识,还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学习能力
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组成,在为学生揭示物理概念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价值观念中都体现着重要作用.但在传统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对实验教学缺少必要的重视,都是依照教材要求进行实验,缺少对实验的反思和师生的互动,使得每次物理实验的教学目标都过于单一,流于表面.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师要加快教学观念的转变,提高对实验教学的重视,利用好每一次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努力为学生营造出宽松、积极的学习氛围,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培养学生自主意识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都不能仅仅停留在“看”和“做”上.教师要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优势,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八年级期末复习时,教师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给你一张纸、一枚硬币和一杯水,你能设计哪些物理实验呢?这些实验又能验证什么物理规律或物理概念呢?”学生听到题目后都很感兴趣,设计出的物理实验远超教师想象:将纸张折叠成纸卷缓缓没入水中,以证明光的折射现象;将纸片盖在装满水杯口上,利用覆杯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将装水的水杯放在桌面上,通过水面的波动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也可以验证声音的响度与物体振幅的关系;将纸张裁成纸条,向纸条中间吹气,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完全不拘泥于教材,在为学生提供了纸张、硬币、水、杯子等基本实验器材后就完全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根据已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方法、实验步骤、实验目的.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思维保持活跃.从课堂实践来看,学生在这种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思维条件下都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设计实验,很多设计出来的实验都是教师都未曾想出的,大大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锻炼了学生发散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深化知识理解,收获成功喜悦.
二、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物理分组实验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在其中要做好组织和引导,引导学生在实验中总结、反思、延伸,在不断探究中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例如在学习“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教师先组织学生对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进行猜想,学生提出了液体温度、液体质量、液体体积、液体表面积、空气湿度、表面气流快慢等很多因素.接着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相关物理实验,探究自己提出的这些因素是否真的可以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学生基本都是利用控制变量法控制单一变量来进行探究:比较一杯热水和一杯冷水的蒸发速度探究液体温度对蒸发快慢的影响;比较吹风和不吹风的两杯水的蒸发速度探究表面气流快慢对液体蒸发快慢的影响……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利用探究性实验教学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相比于传统教学中直接将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告诉学生,再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更具直观性和趣味性,也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喜爱.教师先是引导学生思考和猜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作出假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一直集中于课堂.接着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都很积极的参与讨论交流,提出自己对探究实验的看法,提高了学生课堂参与度,促进了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高.
三、强化实验创新设计,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初中物理实验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创新教育内容,是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最好载体.例如在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后,教师为学生布置了一个课下作业,让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设计一个小实验,来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大小成反比”的物理概念.学生在第二天课堂上展示了很多自主设计的实验:将两张白纸平行地自然下垂放置,向两纸之间吹气后发现两张纸相互靠近;将一张半卷着的硬纸片摆在桌上后用力向它下面吹气,发现硬纸片不会被吹翻;将一支吸管插入盛水的杯子中,用另一支吸管对着第一支管口吹气时发现有水进入吸管……
在这个课例中,教师摆脱了课堂的空间、时间束缚,让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寻找实验器材,设计物理实验.从实践结果来看,学生设计出了很多创新型物理实验,而且这些实验都充分证明了“流体压强与流速大小成反比”的物理概念,可以看出学生在设计这些物理实验时思维都很活跃,也都清楚的认识到设计实验的目的所在,大大锻炼了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在选择实验器材时学生也大都是利用了生活中很常见的物体,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物理学习就在身边的观念,消除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抵触,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意识,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帮助学生树立尊重事实、认真严谨的科学意识,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宽松的学习氛围、多元的教学形式带领学生走进实验,全面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使其逐步成长为更具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春榆.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科;2015年11期
[2]刘海英.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5年05期
作者:冉金云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庞家九年制学校
第四篇: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方法
摘要:初中生学习物理的思维可以从提升思维形象性、培养思维抽象性、提高思维等效性和强化思维发散性等方面入手,通过实验操作、数形融合、等效类比和一题多解等办法,培养多元化智能,为今后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物理科目是理科学生的必修课程之一,囊括了力学、光学、电学等内容,是以科学研究为依据,培养学生物理思维以及物理能力为目标的教学课程。初中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常常会因物理知识的抽象和枯燥而过分估计物理学科的难度,从而阻碍学习效率的提高,导致物理知识接受慢、基础不牢固等现象的发生。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要在教学中学会“看”“听”“想”“做”,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听取学生的学习困难,用心思考教学方法并将之付诸教学实践中,这才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可行方式。我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掌握物理基础知识提供了一定帮助。
一、实验操作,增强思维形象性
在现阶段的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着不重视物理实验操作的现象,很多教师认为:只要对物理知识进行详细地讲解,便能提高学生物理学习的方式和方法。这就阻碍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了解,只能让学生肤浅地、片面地学习物理知识,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在物理课堂上,较重视学生的物理实验实践过程,有效转化了物理的抽象性,使之更直观、更形象地展现出来。
苏科版初中物理“光的折射———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由于光学知识较多,包括了折射、反射等现象,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有平面镜、凸凹面镜和凸凹透镜等光的折射、反射规律。学生在这部分知识的学习中,普遍存在着知识混淆的现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我在实验课堂上,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操作,加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直观认知。学生在做实验前,我进行了实验问题的创设。
例1:凸透镜在()的距离时才会成像呢?学生带着疑问开始了实验操作,通过有目的性的实验实践,学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更加认真严谨,小组内成员也合作得非常默契,大家进行了合理分工。很快,学生便得到了结论:当凸透镜在u>2f,f<u<2f,u<f的情况下,才能成像。这种办法有效强化了学生的理解记忆,提高了其思维的形象性。物理实验是对物理知识的论证方式,是降低物理知识抽象性的有效表现。教师在实验中,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和指导,提升学生的实验速度,使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时间对知识进行理解记忆。
二、数形融合,培养思维抽象性
初中生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能力,但对于物理知识中的陌生课题却缺乏有效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够扎实。物理知识中也有与数学内容重合的区域,即计算题目部分,这部分往往因学生抽象思维的禁锢而导致丢分现象时有发生。因此,在学生的习题练习中,我常常鼓励他们以数形结合的形式来思考问题,通过两者的配合运用,使问题更直观,有效降低物理知识的抽象性。苏科版初中物理“简单的机械和功”这部分知识是初中物理中较难的部分,需要学生充分调动抽象思维来理解知识点。杠杆、滑轮的知识会让学生有望而生畏的感觉,往往会成为学生丢分严重的“灾区”。我在课堂习题讲解的过程中,重点强调了图形配合的思维方法,让学生通过图形来进入题目,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
例2:现有一可绕O点随意转动的杠杆OA现将OA中B处悬挂一木块G,将竖直力F作用于A处,请大家思考:当杠杆和墙面的夹角增加时,F力应当怎样变化才能保持杠杆的平衡?学生在做题时会有纷繁杂乱的感觉,但当进行了图形结合后,解题思路便可一目了然,根据关键点AOBO、G不变,推得AFBE、F也不变,最后得出:F的大小不变,但F<G。图形导入是物理能力应用的一种,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练习中,要学会并习惯使用图形配合,以提高习题的解题速度。我们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数形结合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进行图形配合并不是每道题都要如此,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过分套用图形而忽视逻辑思维的应用,反而会起到相反作用,因此,我们要正确引导学生。
三、等效类比,提高思维等效性
类比思维培养是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学中,我利用了微格教学法,用5~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体系的类比思考,并根据习题做好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和解题速度。在苏科版初中物理“压力与压强”教学中,这两个知识点都是物理学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学习的重点与难点。由于学生的思维能力尚在发展中,所以有时难免会混淆压力与压强的含义,在做题时也常常因此而丢分。为了让学生明确两者的区别,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了详细分析,并要求他们列举出两者的区别。学生经过详细分析后得出:(1)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而压强是物体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2)压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3)压力的公式是F=PS,压强的公式是P=FS。简单而明确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了两者的区别,我们还可以用下面的例题来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例3:小明将一个长方形的纸盒箱子在桌子上进行平、侧、竖三种放法,已知箱子重量为g,箱子的长、宽、高分别为10cm、20cm、40cm,请大家思考:三种不同放法对桌子的压力比为多少?压强比又是多少呢?通过类比思维的引导,学生很快算出了答案1∶1∶1和1∶2∶4。学生通过对类似知识、习题等进行比较,可以强化学生知识的理解记忆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在教学中要巧妙地利用这一点来教学。
四、一题多解,强化思维发散性
物理与其他学科知识一样,都需要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强化知识。现阶段,在物理习题练习中,大多数初中生的表现为思路狭窄、做题时间慢、正确率低,这是由于学生对知识掌握得不够扎实。我在物理课堂上,对物理知识的习题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一题多解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做题速度和思维运转能力。苏科版初中物理的“力学”知识中,由于力学包括的种类很多,又与其他知识点相交叉。因此,力学知识习题是典型的一题多解类型。我在教学中,对习题进行了详细讲解,有效扩宽了学生的思维域度,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例题4:现有一物体在离地面5m处落下,其到达地面用时2s。已知该物体无初速度且空气阻力恒定不变,请大家计算其落地速度以及阻力大小。学生在分析此题时容易当成自由落体运动法来求解,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此题有三种解法:(1)运动学方程、动力学方程方法;(2)运动学推论方法;(3)动量守恒方法。这三种有效方法都能求出最后的答案F=22.5N。一道题的多种解法,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验证。通过我的详细讲解,学生受到了启发,扩展了思维,在一题多解中达到了强化所学知识的效果。最后,我为学生留了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趁热打铁,使发散思维在学习中形成常态化。物理知识纷繁复杂,每个知识点之间总有或多或少的联系,我们在教学中要经常进行总结,向学生传递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智能,为物理知识的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渊方.压强概念的辨析与教学设计[J].物理教师,2014(12).
[2]王恩华.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教学设计[J].物理教学探讨,2013(5).
[3]蒋荷花.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研究与实践[D].苏州:苏州大学,2012.
作者:杨艳 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新城实验学校
第五篇:情景交融培养初中生学习物理兴趣
初中物理是学生接触物理学科的重要阶段,在开始上课时教学内容往往无法立即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通过创设教学情景,能够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培养学习兴趣。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初中生物理兴趣培养展开探讨。
情景教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有机结合物理知识与相应的情景,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迅速吸引其注意力,使其融入情景之中,善于发现并积极探索问题,确保其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发挥学习自主性,享受物理学习的乐趣,寓教于乐,事半功倍。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总结了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创设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利用物理实验创设教学情景
在物理学科的情景教学中,创设情境的一种常用方法就是引入实验。实验除了激发并维持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同时还是学生学习物理的有效途径,实验的直观性较强,可促使学生主动发现、分析和探究问题。例如,讲解“光的反射”部分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将一面放在讲台上,接着要求学生站在讲台上,将手电筒的光斜着照射在镜子上,从而呈现出方面不同的反射光,墙壁上出现了许多反射光形成的亮点,均清晰呈现在学生眼前,不仅具有直观性,而且还有很强的趣味性,学生看到后立即会产生浓厚兴趣,很想了解存在于入射光和反射光间的关系。情景教学的方式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简化了冗长的讲解环节,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于科学问题的探究兴趣增强。
物质是开展物理实验的基础,为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教师可从实验设备或器具入手,丰富学生的个人体验,赋予物理实验较强的趣味性且十分简单,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展开实验教学,提高其综合能力。比如,教授浮力一节时,教师可将自制工具作为实验材料,用剪刀从中间剪开饮料瓶,在分开的上下两部分各戳一个小孔,上下部分的出水孔分别充当出水孔和排气孔,确保排气孔高于乒乓球的位置。接着向放有乒乓球的瓶内注水,下部水上升至乒乓球下表面时,球会逐渐浮起,表示上下两部分间存在压力差,导致水中形成了浮力。采用生活材料完成的小实验能够营造有趣的课堂氛围,将学生引入实验情景中,调动其积极性,促使其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二、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景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学生在家庭与校园生活中会遇到许多涉及物理知识的问题,所以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应紧密联系学生生活,拉近学生和物理的距离,消除其对物理知识的陌生感,促使学生多关注、观察生活。例如,讲解大气压部分的知识时,将用吸盘挂衣服的照片展示给学生,该生活场景基本上是每个学生都看到过的,但是之前却并未引起其足够的注意力,另外还能将鸡蛋掉入玻璃瓶内的实验展示给学生,该实验的趣味性较强,且道具十分生化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一些教师讲解“大气压”一节时,会先在玻璃瓶内注入热水,接着多次振荡,马上将瓶盖拧紧。待教师在课堂上拿出这个瓶盖拧紧的玻璃瓶时,热水早已冷却,学生很难拧开盖子,教师可鼓励学生思考和讨论难以拧开瓶盖的原因。其实学生在生活中遇到过许多类似的情况,懂得通过热水浴方法解决问题,只是不了解具体原理,因此针对该问题的探索能够激发其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热情。又如,教授“摩擦起电”一节时,为将学生带入情景,教师可要求其回忆秋冬季节脱毛衣、梳头发时有什么困扰,待其回答后引入摩擦起电的概念,引导学生共同探索发生这些现象的原因。又如,酱油几乎是学生几乎每天都会吃的调味料,讲解“物质的导电性”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学生很快能肯定人体、湿的物体、金属等可以导电,但始终不能确定酱油能否导电,并针对该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此时教师可进行简单的实验,将学生熟悉的酱油作为实验材料,证实其具有导电性,这种学习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使其记忆深刻。
三、通过设置悬念创设教学情景
初中阶段学生的好奇心强烈,教师应把握好这一特点,精心设置问题,制造悬念,创设有意义的情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自主思考和探索问题,发现规律,并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例如,讲解“惯性”这一概念时,在课堂上创设情景:要求一位学生手拿装满水的杯子,迅速从最后一排跑到讲台上,并在讲台上放置水杯,确保水不从杯中溢出。开始学生以为这个任务很简单,纷纷踊跃参与,然而在亲自实践时,学生们都无法达到教师的要求,每次水杯中都会溢出水,这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就可以导入新课,说明惯性的概念,并和学生共同探讨其相关性质。又如,介绍“密度”时,由于其不具有直观属性,所以教师可先向学生提问,要求其思考质量和体积的关系,留出一定的思考时间,充分激发其求知欲和学习热情,接着将与此有关的试验视频播放给学生,鼓励其展开探索和讨论。
综上所述,通过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在物理教学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与学习热情,勇于探索物理问题。在创设情景时,教师必须充分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能力,适当联系生活和实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苏进华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
第六篇:数字化实验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物理的根基,也是学生理解物理规律的重要教学手段。但是传统的实验不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不利于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而数字化实验系统非常的先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该系统能够有效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因此,文章对数字化实验系统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在初中教学中,物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而物理实验的教学则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数字化实验系统主要采用的是传感器、计算机以及数据采集器等结合在一起教学方式,利用该系统进行物理实验的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帮助学生掌握物理实验的本质规律。数字化实验系统具有非常强大的信息收集能力与信息处理能力,为了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更好的应用数字化实验系统,就需要加强对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研究。
一、数字化实验系统物理实验的设计原则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数字化实验系统进行实验的教学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实验设计原则,从而确保数字化实验系统在物理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首先,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物理实验设计需要遵循科学性原则。科学性是数字化实验系统物理实验设计的关键,教师应该确保数字化实验系统物理实验的实验方法与实验原理要具有科学性,并且根据初中物理实验的原理与规律进行实验内容的设计,从而充分的发挥数字化实验系统的作用。
其次,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应用还应该遵循针对性原则。教师在进行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实验设计时,需要根据教学中实验教学的目的进行设计,明确实验的意义与目的。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数字化实验系统时,主要替换的就是传统实验中的数据处理与数据读取环节,这就要求教师从教学实际出发,结合实验教材中的难点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进行解决。
最后,适用性原则也是数字化实验系统应用应遵循的主要原则。教师在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进行初中物理实验的设计时,需要确保实验的内容与知识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通过数字化实验系统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数字化实验系统应该能够使用与初中物理的光学、力学、电磁学以及热学等物理知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进行数字化实验系统的教学。
二、数字化实验系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1.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探究
声音特性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声波的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需要通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声音的特性。在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应用教学中,教学需要从以下几点进行实验教学的设计与分析,从而提高学生的物理水平。
首先,教师应该对实验的目的进行确定。
其次,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对物理实验进行合理的设计。在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进行物理声波实验的设计时,教学需要先对实验器材进行选择,并通过实验器材的合理分配进行实验操作。教师需要将声波传感器与数据采集器进行连接,同时将手持分析仪的相应实验模板打开,之后就能够进行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声波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声波传感器接收到的信号波形会借助电脑进行准确的描绘,从而得到科学准确的振动波形图。
再次,探究过程也是数字化实验系统物理实验中的关键环节。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让传感器接收到不同响度的声音,对电脑绘制的声波图的振幅进行观察,对影响声音想读的因素进行探究。
最后,教学需要对数字化实验系统的实验优点进行分析。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进行实验教学时,能够直观地将声音的特点与性质反映出来,并通过数字传感器将其可视化,不仅对声音记录、测量方法进行了简化,还能够丰富实验的内容与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
2.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因素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摩擦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虽然在传统的物理实验中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摩擦力的存在,但是却不能够通过传统实验装置第七进行控制,只能够完成摩擦力定性的探究,而无法完成定量的探究实验。在物理摩擦力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实验系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摩擦力的探究。数字化实验系统中的定位传感器与力传感器能够准确、有效地将摩擦力的变化情况反应在电脑上屏幕上,并且还能够对影响动摩擦力的因素进行探究,例如接触面积、压力、运动速度以及接触材料等因素。数字化实验系统的摩擦力实验装置主要包括数字化实验系统、滑块、铁架台、带小车的模板以及砝码等。对实验器材进行合理的安装,采取控制变量法对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在实验中学生能够通过电脑直接观察到摩擦力变化的图像,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数字化实验系统具有精确性和灵敏性,能够准确地反映出实验的变化情况,从而提高了物理实验教学的效率。
综上所述,数字化实验系统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实验的教学质量,还能够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用数字化实验系统时,需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与适用性原则,并针对物理实验的具体内容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法,从而确保数字化实验系统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合理应用。
作者:马丽 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第三中学
第七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分析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传统课程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新课程的提出非常有必要。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十分重要。本文就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措施展开系统论述。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物理;有效教学
初中物理打开了学生认识物理知识的大门,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理念要求我们对学生、对教学、对课堂进行重新思考,在此理念下,课堂教学变得更有效。本文就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的有效教学展开分析,着重论述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使初中物理教学更有效。
1.新课程理念的基本内
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尊重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新课程的重中之重。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师应该作为学生的引路人,积极引导学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与选择的权利。
1.1新课程理念要求关注每一位学生。
基础教育不仅要求我们培养品质卓越的人才,还要求我们培养能够从事工农业的社会建设者。所以,新课程提出关注每一位学生,帮助学生发现自身长处,发掘学生潜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在热爱的行业中发光发热,使学生拥有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成长为不同领域的人才。
1.2新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着眼于学生发展,学生的发展实质就是促进学生在能力和个性方面的发展。新课程强调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强调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对个性的发展,好学生不可以仅仅拘泥于成绩好,自身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2.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措施
2.1打开丰富的物理世界大门。
部分学生没有认真地了解过物理这门学科,只是单纯地认为物理是一门枯燥乏味的学科。新课程理论要求教师向学生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如:从一个下落的苹果而发现万有引力的牛顿;举世闻名的现代物理开创者和奠基人爱因斯坦;被轮椅禁锢身体,思想却在宇宙遨游的霍金……教师也可以给学生播放一些有趣的物理科教片,揭开宇宙神秘的面纱,探索声音的奥秘,走进光的世界,分析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力,等等。这些有趣的科教片不仅给同学们普及了相关物理知识,对学生认识物理世界也起到启蒙作用。
2.2创新引入学习内容。
一个好的引入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物理知识大多是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学生往往只靠死记硬背记住相关公式定理,这样不但不能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的含义,反而使学生不能灵活运用物理原理,更使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厌学心理。教师在引入物理教学内容时应当精心准备一个有创新的开头,从而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对于可以进行实验的课程,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准备好实验内容,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在帮助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同时,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比如:在学习与电有关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自己组装一些小彩灯,探索串并联对电路的影响;对于一些不能做实验的抽象内容,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多媒体也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不断普及,教师可以精心准备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和图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模拟实际生活中无法完成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软件模拟出的实验现象自己总结实验结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总结能力。
2.3把老师的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
新课程要求老师不能只是灌输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应该跟学生站在同一起点,跟学生一起探索未知的物理世界。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动手实验,并通过思考努力解决问题。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梳理思路,完善学生的观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终身学习意识。
2.4投入感情,提升教学实效。
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时期,教师的品德行为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有重要影响。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投入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榜样,从自身做起,勤动手、勤动脑,不怕吃苦,努力创新;教师还应该细心观察每一个学生,多多关注其情感变化,发掘其优势,开发学生的潜能,展现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使学生有信心有勇气面对失败,在人生道路上充满信心。
3.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愈来愈重视学生自身的培养,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学习成绩不再是评判一个学生好坏的标准,新课程理念更注重学生是否有理想、是否有创新意识、是否有信心。有效的初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学质量会有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徐辉.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的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3(7):28-29.
[2]赵旭娟.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研究[J].新校园(上旬刊),2015(3):75.
[3]季连玉.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初中物理有效教学案例探究[J].教育观察(中旬),2014(11):62-63.
作者:次仁多吉 单位:亚东县中学
第八篇:新课标理念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讨论
2011版《初中物理课程标准》的理念已经融入在了各种版本的新教材之中.要达到新课标设定的教学目标,重要的是必须变革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课堂,是贯彻新课标理念的主阵地,是体现师生生命价值的45分钟.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过去的课堂教学,摒弃一切不利于学生发展的做法,将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分分秒秒里,建立起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从教学过程的结构要素: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谈谈新课标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
1教学目标
要指向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新课标理念下的教学目标必须指向促进人的个性发展,力求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尽可能地发展到一个最理想的程度.因此,新教材的教学目标首先要做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内在统一.与过去相比,更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将过程方法与知识技能目标摆在并列的位置.首先,要以教材的内容为素材,以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为载体,让学生经历创新和实践的过程,学会科学和辩证的方法,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样才能使三维目标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达到内在的统一.其次,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制定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要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有弹性,给学生留有发挥主体性、创造性的空间,以促进学生创新能力与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基准线,但不是最高线.教学目标和要求也没有最高线,完全可以根据情况尽量进行拓展.
例如,学习长度的测量方法之后,由最基本的要求正确使用刻度尺,到常见的特殊测量方法,再到汽车行驶路程的测量、飞机飞行高度的测量,利用雷达进行测量,利用数学的三角形知识进行测量等,还有几个同学设计制造出一个测跑道长度的测量工具.要求越来越高,并不要求每一个同学都达到最高要求,经努力达到他可能达到的高度即可.只有将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为一种积极因素加以利用,才能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才能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
2教学内容组织要得当
教学内容组织首先要符合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要贴近绝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要紧跟现代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的发展水平;第三要注意综合其他学科的知识,达到三维目标的内在统一.最后还要留给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内容的空间.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多种多样的学习方式.斯宾塞指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尽量多些.”因此,不是书中所有内容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教学过程应该是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的过程.在教学内容的组织时,不仅要规划好用于教的教材、教程,更要规划好作为学的学材、学程.尽量留给学生多一点自主发展的空间和时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3教学方式方法选择要贴切,运用要有科学性、艺术性
探究式学习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多种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活动,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的过程,了解科学方法,学到科学知识,从而受到科学价值观的熏陶.
如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弹力”一节的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始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这是一个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涉及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反思”六个要素.由于刚学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而且本次探究也只需测长度和时间,所以探究内容的难度比较适合学生所具有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又由于这是学生初次进行的科学探究,所以教材图文并茂、十分详细地介绍了整个探究过程,实用性、可操作性很强,只要学生认真地钻研,仔细地领会,一定可以掌握好这种教学的方法.在学生的科学探究中,其探究过程可以涉及所有要素,也可以涉及部分要素.
例如,探究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只有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实验、分析论证三个要素.科学探究的问题可以是学生提出的,也可以是教师提出的,可以是课标要求的内容,也可以是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内容.科学探究的形式有课内的探究活动或课外的其他学习活动(如家庭、社会调查的活动).
例如,观察盐溶于水这个现象,你能提出哪些问题进行探究?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物理知识都要用探究学习的这种方式获得.应该选择那些重点知识,那些对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例如,绝大多数的物理规律在学习条件允许时都可以用探究式学习获得.而那些陈述性的知识,物理量的名称、单位、概念、事实、应用等都不需要学生花时间去探究.例如,长度、时间的测量,声音为人类服务,声音的传播速度等.对于不必要用探究式进行学习的知识点,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的意识,也必须改革传统的教法.可以应用“尝试”学习的方法.该方法的特征是“先试后导,先练后讲,先学后教”,
主要过程如下:
(1)提出尝试问题.例如,如何正确使用刻度尺?
(2)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①自学课本.指导学生阅读书中的例题,实验说明书等,从中获取解决问题的信息.
②合作讨论.同学之间相互帮助,合作攻关,增强同学之间的互动
.③动手操作.先动手尝试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④提问请教.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合作攻关仍不能解决,或者出现新的问题,鼓励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敢于请教老师,推动师生互动.
⑤查询.在网上或参考资料上查询.
(3)解决问题.
尝试问题基本解决,假如尝试学习并没有完结,此时让学生对结果进行自我评价,自我鉴别.尝试学习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要认真设计尝试准备题,为学生解决尝试题做好辅垫.学生决定尝试策略时,教师要加以指导,了解尝试情况,学生尝试解决问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在教学中,要本着“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不要把探究与其他教学方式对立起来,应相互配合,灵活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学习方式多样化.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时,不仅要注重科学性,也要注重艺术性和个性化.要有动员学生全员参与自主探究,设计令人跃跃欲试的活动方案的艺术;有促进学生协作互补、合作交流的艺术;懂得在最恰当的时机给学生最恰当的激励,语言简洁、通俗易懂、表达准确的艺术;有控制课堂张弛有度、机智灵活应变的艺术;有选择恰当的教学仪器,合理应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艺术等.最终目的是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领路人,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新课标、新教材对教师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加深对新课标的理解,密切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才能驾驭好新教材,以达到“以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的目的.
作者:陈亮 单位:张家港市鹿苑中学
第九篇: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困境与策略
摘要:随着经济时代与信息社会的到来,许多东西迎来了改革,同时教育也面临着新课改的问题,初中物理教学的改革也随之展开.学生可以在物理的世界里遨游,感受物理的奥妙所在,这正是学习物理所带来的巨大作用.新课改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困境.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中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困境;策略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素质人才越来越多.物理作为中考科目之一,其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很多人认为物理靠的是脑力,其实不然,生活中处处皆物理,因此,物理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很重要.但是,就目前的物理教学情况来看,物理教师仍需高度重视,提升教学效果.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的困境
1.教学方法不当
新课改实施以来,许多物理教学工作者的思维仍停留在课改之前,在进行教学工作时沿用旧的教学方法,造成与课本内容不相吻合,违背了新课改教学思想.尽管课本内容并没有改变太多,但其中的一些知识点要求教师运用新的思维,找寻新的思路来完成教学工作.但多数教师采用传统的手把手式教育,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更大的依赖性,无法独立完成任务,同时,由于老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台下听,学生很容易走神,慢慢地,学生就会对物理课产生排斥感,代之而来的就是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更别说其它了.
2.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与创新思维
物理是初中新加课程,很多学生对物理这一门学科并不了解,并且,他们也没有专门花时间去了解,只是听学长学姐说说,然后凭空猜测.很多人就是因为受这个影响,认为物理很难,学不会,因此在还没开始学之前,就已经失去了对物理的兴趣.也有好多人,他们很想学好物理这门课,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但在老师提出问题后并不能准确回答,提出不同的观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这些都是因为缺乏创新思维,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通病吧.因此,老师在上课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的爱上物理,同时,老师也应该注重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的大脑在课堂上处于高速运转状态,积极配合.
3.教学设施存在缺陷,物理实验不足
动手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重要的,物理实验不仅需要动手能力也需要严谨的思维,因此,可以说,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但是,实际情况并不乐观,很多学校并不重视物理实验,物理器材购置较少,教学资源分配不合理,致使物理器材严重短缺,学生无法亲自动手做实验,从实验中感受物理,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应对新课改的策略
1.改善教学方法
社会在发展,学生的思维也在跟着变化,老师的旧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应当今时代的潮流,虽然学生在接受新鲜事物时表现出不一般的能力,但是这种教学方法并不能与他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对新事物的要求相适应,对学生产生的诱惑力不大.因此,为了使学生学好物理知识,能够举一反三,教学工作者必须改变教学方法与教学思维,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尽量适应他们的思维方式,听取学生对物理教学的看法,针对每一个人制定出适当的教育方式,从他们的兴趣点出发,才能使得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2.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与创新思维
兴趣对一个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对某一事物感兴趣,那么他就会不遗余力的去做,积极投身于它,直至成功.因此,要想学生能够掌握好物理知识,必须先使学生对物理产生兴趣.这就需要老师使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进行物理实验,在“光的折射”实验中,如果只是根据课本凭空想象,很难想通这一现象是怎么产生的,但是当我们进行实验时,我们很容易就会了解清楚.我们会知道渔民为什么在打渔时要瞄准鱼的下方才能把鱼叉到,为什么把钢笔放水杯里笔杆看起来好像“错位”了,这些都是折射现象引起的.由此看来,把课本上抽象生硬的知识转换成形象有趣的图片、动画、实物之类的对调动学生兴趣有着很大的作用.同样,创新思维对一个人的学习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创设法、探究法等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
3.加大对教学设备的投入
做实验最重要的是设备齐全,让学生通过实验来增强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促进全面发展对物理学习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教育部门要加大对学校教学设备的完善,改善教学环境,改进实验室条件,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亲自做实验,感受其中的奥妙,真正掌握基础知识,用知识武装自己.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物理教师有着很大的压力与使命感,为了使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加大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例,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新时代下更强大.
参考文献
[1]张兴全.浅析探究性实验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5,33(8):90.
[2]刘念东.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12):68-69.
[3]沈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4,32(9):35-36.
作者:沈军 单位:江苏省灌南县张湾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