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析(7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析(7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析(7篇)

第一篇:生本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分析

摘要:在当前的物理教学设计中,物理情境的设计可以改变枯燥、抽象的物理教学现状,是当今新课改下的必然要求。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向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实现学生积极、主动、活泼、健康地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以生为本;创新能力

一、注重科学猜想,让学生的思维活动更有效果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尝试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可能答案提出猜想。”对于初中孩子而言,猜想的意义就在于: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敢于质疑,勇于创新,意味着解决物理问题的路径愈来愈多,自主探究物理问题的意识愈来愈浓,学生也就愈能得到多方面的锻造、和提升。例如,学习《液体的压强》时,可以让学生猜想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猜想可能与深度、高度、液体密度、液体重力、容器形状、方向等因素有关后,应该让学生说明猜想的理由或依据,防止学生胡猜瞎说。尽管在猜想中,学生所提的问题可能意义不大,针对性不强,但教师正好可以抓住这一契机,尽可能指出其合理之处,让学生有继续参与的勇气,同时引导学生能提出更好的问题。

二、激励引导,让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师在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还应过多的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认知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会为创造高效课堂提供了重要保障。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讲台,敢于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进而发现问题,要给学生质疑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展示的平台,使学生可以随时质疑,会质疑本身就是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通过质疑使学生获得有益的思维训练,变“学会”为“会学”。让学生在自学中自己发现问题,并且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老师的“教”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完全融入到一起。对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表现突出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对学生能积极地发言、认真地练习,及时完成作业等都要及时地鼓励。我们适当的激励,正是为实现全体学生高效学习,实现课堂更大面积高效做准备。

三、解决展示问题

学生将小组预习的任务(自己提出的问题)或者连同本组对这个问题的结论,书写在老师规划的展示区,在某一小组展示(发言、讲解)的同时,其他小组的同学注意聆听、思考,待某一学生发言完毕,其他同学便可以自由地表达赞同、反对、补充见解,老师适时对学生的发言做点评、补充或修正。这样在新课改理念下解放了学生、发展学生、相信学生、依靠学生。老师课前通过设置,给学生一个预习的指导,课前准备,课堂小组探究、合作。获得知识,在课堂上展示,教师补充,亦即反馈。教后教师反思,成功与不足的地方,也就是达到以生为本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学生会的老师不教,让学生自己做;学生不会的老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做。

四、以生为本,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科学探究是物理课重要的教学方式,进行探究式教学,能把学生的学习重心从知识传承和积累向知识探究转化,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得知识转化。实验中,体验过程,感悟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因为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方法,真正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例如,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时,我提出:如果用木块来做实验是否可行,哪个步骤需要修改?怎么修改?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各探究小组讨论得热火朝天,有的考虑到用大头针把木块压入溢水杯中,有的想把把石块和木块绑在一起,有的想换用其他液体等,想法甚多。最终打破小组界限,想出了用二力平衡法求浮力,即F浮=G木,再将木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将收集溢出的水G排和F浮比较。在每个小组进行实验后,教师可以推选出1~2名同学到实验台前进行展示,与其他小组分享,或点评,或提出疑义,其他小组及时进行交流与评估。当然老师适时地点拨和对学生恰当而不过分的指导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提出,课本上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四个图中,甲、乙两个图顺序能不能互换?为什么?课本上为什么这样做?教师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也贯彻了一个原则,能不集体讲的,就不集体去讲,只要有可能让学生自己学的,我们就不教。根据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做好探究性实验,有利于否定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充实自己,不断超越自我,改变并完善教育教学行为。广大物理教师,要不断学习课程理论,更新观念,不断的实践,不断反思总结教学中的经验和不足,营造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婧.基于生本理念的初中物理微课教学[J].学周刊,2016,(10):186-188.

[2]杨淑敏.低成本实验构建初中物理“生本课堂”实践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作者:朱瑞省 单位:山东省单县南城中学

第二篇: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析

摘要:为了提高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效率,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能力水平,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积极性,文章结合教学实际经验,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合理目标,因材施教;小组讨论,共同进步;作业分层,各有提高四等方面就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初中物理;分层教学;教学效率

初中物理不仅是一门较难的学科,对于教师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学好这一学科,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断实现教学效率的提高,以为学生后续的物理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初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要考虑到物理教学的难度可能会对学生造成的困扰,还要考虑到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因没有基础而无法适应这一门新的学科。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创设更为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得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例如,在学习平面镜的成像特点时,会总结出四个特点: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②像与物体大小相等;③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④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里成的像与物体左右倒置。在学习前三个特点时,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并观察出来,第四个特点就需要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观察能力。这时就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进行分层练习,领悟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对较难的部分直接进行探究,领悟能力较弱的学生就可以继续对前三点进行仔细分析、观察,真正掌握后再继续学习。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量,还对知识点有更深的感悟。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对知识点进行实践学习,就能够有效引导学生感悟文章理论知识,通过自身的感悟自然而然喜欢上物理学科。

二、合理目标,因材施教

大部分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往往是带有好奇心的,希望对新鲜事物更深层次的了解,所以物理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抓住关键时机,进行有效教学。根据学生特点以及实际情况设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开展分层教学。教师要对教材内容加以掌握,再对学生特点进行分析,认真抓好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制定合理的目标。例如,在进行“光”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实现高效学习,然后再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光的概念,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就可以对其反射原理以及平面镜的成像原理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分析,并且可以借助实验的作用,形象地将理论知识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组讨论,共同进步

教师根据班级学生特点进行分组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是不同的,有的学生能快速掌握新知识的精髓,而有的学生则需要一定时间的理解,如果在课堂上进行统一教学,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就会不够明显,也会比较缓慢。但是如果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让学生进行合作性学习,就能使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进来,最终实现所有学生的共同进步。例如,在学习“运动和力”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定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如:运动和力的关系是什么?力的作用是什么?学生根据老师的问题展开讨论,大家一起交流,不断练习和实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还能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四、作业分层,各有提高

在课堂上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统一布置课堂上的作业,统一讲解,努力完成教学目标;而课外的作业就要根据学生的不同区别对待,因为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就不一样,所以在作业的布置时就要有所区别。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要布置一些难度比较大的题目,这样有助于其对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探讨;对于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将作业难度放低,给这类学生一个缓冲的时间,让他们将基础知识掌握牢固后,再继续爬坡的学习。例如,在学习“蒸发现象”时,成绩较差的学生只需要列举出蒸发现象的例子;成绩优异的学生则需要分析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并根据影响因素合理应用蒸发现象。通过作业的分层布置,可以使成绩优秀的学生能更深层次地挖掘理论知识,也可以帮助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没有太大压力的情况下按部就班地学习。

五、结语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分层教学,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物理学习能力。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课内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还要关注学生课外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有效拓展,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练习,进而提高学生成绩。

参考文献:

[1]陈建辉.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6):31.

[2]丛建明.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探究与思考[J].科教文汇,2016(32):172-173.

作者:孙逢春 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庙港中学

第三篇:初中物理注重实验教学的分析

【摘要】初中生刚开始通过书本接触物理知识,很多人都觉得力不从心,主要原因就是物理太抽象,不直观。作为老师,如果在物理教学过程当中注重实验教学,教学效果将会大为增强,因为教师实验法的准确运用,有利于课题的引入,有利于对实验概念和规律进行构建,有利于对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深化和巩固,有利于应用物理知识。作为学生,只有经过反复的实验,才能致使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不断增强,对物理知识的认识更为清晰,理解更为深入,学习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每个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演示实验法

实验教学就是借助实验来完成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初中生刚开始通过书本接触物理知识,很多人都觉得学有所困,力不从心,主要原因就是物理太抽象,不直观。初中物理教学如果能把实验教学贯穿于课堂始终,课堂实效性将会明显增强。

一、教师演示实验法的准确运用

1.演示实验有利于教师对课题的引入引入课题具有引人入胜以及激发思考的优越性,教师在传授新的物理知识之前如果先做实验,就会让学生的好奇心增加,学习物理的兴趣被有效激发,求知欲望空前高涨。例如讲授“浮力”时,可以在引入的过程中把质量相同的铁块和铁皮放入水中进行对比实验,使学生在产生强烈的视觉震撼的同时思维速度也开始加快。一小块铁很容易浸没在水中,而它变成船型的铁皮后,却能漂浮在水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过这种现象,但不知道其中的奥秘,老师此时开讲浮力知识,学生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枯燥的物理知识在有趣的实验中被学生有效地掌握。2.演示实验有利于教师对新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述传统教学法在对新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述的过程中,老师主要是先通过列举一些学生熟知的现象,然后再结合课本上对新知识的描述,来促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新概念,建立新规律。而演示实验在对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中,不仅具备明确的实验条件,而且能够突出观察对象,还具有十分明晰的实验层次。比如在讲“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时,可以演示“漏斗吹乒乓球的实验”,由于这个实验具有非常重大的物理意义,实验中所阐述的“流体的流速越快,压强越小;流体的流速越慢,压强越大”这一知识点和应用的“物理实验”这一科学的思想对于科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感性材料进行了提供,为建立“飞机”这一物理概念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寓教学于实验,学生形成新概念建立新规律时就不会觉得有多难了。3.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对新的物理知识进行掌握教学过程少不了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深化和巩固,失去了它,学生对新的物理知识的掌握就会是支离破碎。如果教师对新的物理知识进行讲述之后能够很好地关注这个环节,学生对物理概念和相关规律就会记得更牢固,就会促进相关物理知识的进一步扩展和推广,学生的学习效果就会被大大强化。而这个环节的有效实施,唯有依靠演示实验才能得以完成。例如在“电阻”这一课时,演示“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学生很直观的看到灯泡的亮度与电阻的长度、粗细、材料有关,即电阻的大小与长度、粗细、材料有关。4.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对新的物理知识进行应用无论是在新知识传授之后还是进行复习的时候,都有必要对应用物理知识进行演示。比如对“液体密度的测量”、“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等一些中考热点实验进行演示,这样做的好处是既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又能让老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率实施课后反思,师生教学相长,系统的物理知识才能得以有效构建。

二、学生操作实验法的恰当安排

初中物理教学,唯有实验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对物理知识的学习活动当中。比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电路的串联和并联”“光的反射和折射”等。当然,这些活动离不开老师的有效指导。学生在实验当中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测量、记录和处理,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科学的实验结果,脑海中加深了相关物理概念和原理的印象。因此,学生实验法赢得了学生的喜爱。物理课堂上,教师恰当安排学生进行积极的实验,对于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独立精神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当然,课外实验也不可或缺,因为它可以极大地补充和延伸课堂所学物理知识,并且课外实验通常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又很少受到课堂时间和教学进度的约束,每个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他们可以凭借自己的实验兴趣不断挖掘和深入自己喜欢的领域。比如:在学习了物态变化以后,可以让学生回家之后在手上蘸上冷水去拿要出锅的热馒头。在小有成就之后,不光物理知识在每个人的身上潜移默化,而且实验能力和独立思考精神都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综上所述,物理教学工作要想有新的突破,必须打破死教书,教死书的传统格局,必须借助物理实验,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成乐趣。一堂物理课,老师在演示过程中激发学生趣味,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前提下获取新知,这样的知识不仅得来轻松,而且容易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样的课堂,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坚守下去呢?

作者:郭芬 单位:中卫市沙坡头区黑林学校

第四篇: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为实验教学法不仅可以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中学生自己动手的能力以及独立操作的性格,再加上它的直观性、形象性,更加得到老师和学生们的认可和肯定,但中学生不论从身体素质、思想素质还是学习能力上都会有所不同,如果还采用传统的统一管理与教学的方法,难以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达到理解、渗透的效果,也实现不了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所以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运用也成为老师进行课堂实践性教学的法宝。本文从分层教学法的作用入手,对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运用

一分层教学法的作用

(一)对学生们的帮助

分层教学法简单的说就是对每个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因为所有的初中生会因为生活环境、家庭条件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影响,会在学习程度上有所差异,而这种差异性如果在教学过程中置之不理,很可能会使那些差等生更差,从而失去自尊、失去学习的信心,一直堕落下去,甚至将来走上社会以后会成为问题青年,而分层教学法可能像裁缝做衣服一样,为每个学生进行量身定做适合他们的学习方式及模式,并且通过老师针对性的教学,使他们的差异性逐渐缩小,与优等生达到同步的状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获得成功的体验。而且分层教学法还能有机的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操作融合在一起,达到多能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二)对老师的辅助

在一定程度上分层教学法对老师的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大的推动和辅助的作用,达到了师生交流,有的放矢的目的。因为老师在课堂上对学生们进行摸底测试以后,可以把学生们按一定的方式分成各个层次,并对每个层次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及授课计划,确定好每个层次的不同目标,尤其是在比较抽象化的物理教学中,更需要针对学生们对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基本素质来进行等级的划分,然后才能进行分层的授课及指导,从而避免了传统课堂上老师统一教学所产生的好学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而差学生消化不了的弊端,而且有些老师为了等差等生赶上来,在一个章节上耽误太长的时间,而影响了好学生们的学习,最终落个得不偿失的结果。所以分层教学法可以给差等生以信心,中等生以鼓励,优等生以骄傲,使他们都能为自己的目标而努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分层教学法的优点是有目共睹的,但也会因为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而得不到推广和使用,被社会及学校所不理解、不认同,因为凡事有利必有弊,所以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比如说,分层教学法虽然是对学生们的一种激励,但有时也会使一些差等生受到伤害,产生自卑心理,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一蹶不振,而且如果老师不能合理的把握分层的度,也容易取得适得其反的结果。

(一)思想观念的制约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理念中,所有的学生都是平等的,都有受到平等教育的权利,在这种思想理念的约束下,分层教学法很难推行下去,受到学生家长的诸多反对,觉得这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侮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且新的教育法也并不提倡学校分快、慢班,觉得是对学生的一种不公平待遇,在一些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心目中也觉得对于学生必须一视同仁,根本不去想同一个课堂上孩子们的差异性更引起他们的自卑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一开始如果落后了,如果不想办法去激励他们,奋起直追,最终也不会获得胜利,尤其是像物理学科,是初中阶段刚刚设立的一门新科目,对于学生来说都比较的陌生,再加上物理学的知识比较的抽象和难懂,这就让那些差等生对物理学的认识就像天书,拿起实验工具,没有理论基础也等于白搭。

(二)教学条件的限制

虽然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进入到各个学校,而且实验教学的方法也成为物理教学的一种常态,但做实验总比课程教学的费用要高,因为它不仅要设立专门的实验教室,而且还要增设实验仪器、设备等等,这肯定不是一项小开支,对于一些农村学校或办校条件差的学校来说,很难满足所有的学生都能拥有动手的机会,如果再加上分层教学法,需要不同层次的学生分设出不同的实验仪器和场地,就更增加了学校的资金支出,所以在这些诸多条件的限制下,使分层教学法在物理实验教学中不能顺利的开展,也取得不了良好的成绩。

(三)师资队伍的素质

如果要用分层教学法进行物理实验教学,那么对于物理老师来说就是备课任务以及教学任务的加重,因为同一个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拿出不同的教学方案与教学计划,进行不同层次的教育,如果老师对于各个层次的把握不够精准,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状况不能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就很难使这些学生得到真正的提升和发展,因此,师资队伍的建设也是分层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需要老师们能具备较好的分析能力和专业水平,能做到高屋建瓴,能观满棋盘,而且还要在教学的过程中给予学生及时的鼓励和引导,避免学生在心理上形成阴影,禁锢他们的思维发展。

三各种问题的解决策略及方法分析

要想达到让所有学生都能稳步上升的目的,就必须针对分层教学过程中所出现的各项问题进行追根溯源,进行深入的挖掘与探讨,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更加的完善。

(一)对于学生的分层一定要具有客观性、公平性

分层虽然对于学校和老师来说都是为了让学生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得到提升,但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有的会有一种思想就是“宁做凤尾不做鸡头”,不愿意让自己流落到中等生或差等生的行列,觉得这是对他们的一种放弃,这时老师一定要从心理上给他们做工作,让这些差中生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还要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差异进行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做到各个层次划分的公平、公正,以免打击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尤其是作为老师更不能存在高看优等生,小看差等生的心态,学校也不能以升学率来定层次,所以说,要想使分层教学取得实效性,进行科学、合理、客观、公平的分层是其中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进行分层教学的目的就是想让所有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土壤里生存、发展,所以在进行物理课程的制定时必须要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还要做到兼顾全面,照顾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自己的学习目标,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理论,尤其是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更要根据其理论知识掌握的程度来安排实验的内容,因为如果实验屡次失败就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所以要想让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和热情,就要用胜利和成功来激励他们,让他们相信自己“我能行”。

(三)加强老师综合素质的培养

老师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且老师也是每一位学生心目中的榜样,所以对于老师们专业能力和思想政治道德素养一定要进行定期的培训与学习,成为学生们的标杆,而且分层教学法也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如果还按传统的教学方式肯定是行不通的,有些老师认为,分层的备课内容都一样,就是给差等生讲的速度放慢一些就行了,这就想法就大错特错了,作为老师,尤其是初中物理老师一定要明白,分层教学法是一种方法,是为所有的学生寻找一种适合他们的学习模式,而并非是教学速度的快慢能决定的,所以对于老师来说,其思想理念也需要进行时时的更新,要彻底理解分层教学的含义,比如说在进行物理实验时,可以对差等生进行积累式教学,让他们把积累下来的经验和知识来运用到物理实验中;而对于那些脑子灵活的优等生可以鼓励他们进行创新,用创造性思维来进行实验,分析并总结出实验中所发生的各种现象,这样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收获到实验的乐趣,能在分层实验教学中获得成长。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各个章节的实验较多,而且运用实验的方法来进行物理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但传统的实验教学法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不管学生们学习成绩的优劣,也不管他们动手操作能力的强弱,老师都会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演示,然后进行实验,这就使一些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的学生很难把实验顺利进行下去,而分层教学法正好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重视每个学生的特长及差异性,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对每个层面的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实现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林文波.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237.

[2]胡祥静.浅谈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才智,2013,06:119.

[3]周礼琴.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刍议[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116.

[4]张华.分层教学法在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08:173-174.

[5]刘仁仲.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6,01:63.

作者:齐伟 单位:吉林省榆树市城发乡李合中学

第五篇:分层教学法初中物理教学应用

摘要:分层教学法作为因材施教的具体实施方法,对初中物理教学提高教学水平及落实科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文章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意义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策略,即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分层;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

关键词:分层教学法;初中物理;目标分层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物理学习存在着兴趣不足、理解误差、基础知识障碍等多种问题,导致物理学习效率低下;也有部分学生成绩突出,兴趣足,却缺乏进一步的引导。在教学中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帮助学生快速取得进步,使整体学习效率上升。本文对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意义、方式等进行探索,以期为日后初中物理教学的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一、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意义

(一)能够照顾到不同的学生

同一个班级中的学生,对于物理学习的领悟能力可能是不同的,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工作往往是针对班级多数学生的,也可以理解为成绩在班级中部的学生,而对于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关注度却不够。初中阶段学生初步接触物理,正是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面向大众的泛泛教学往往会打击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对未来进一步学习物理产生不利影响。采用分层教学法,能够巧妙地将班级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并为之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作业内容及评价标准,使学生切实参与到学习中,能够全面推进教学的发展。

(二)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物理学基础

初中阶段是兴趣培养的重要阶段,也是物理学习的基础阶段,只有初中教师为学生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才能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中愈发轻松。在教学中,教师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能够使学生在日后的学习事半功倍。采用分层教学法,教学工作变得更为精细化,教师就可以抽出时间了解学生,为学生进行分层,使教师对学生的辅导更具针对性,长期坚持,就能够极大地缓解学生的学习困难,实现物理学习的突破,为学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一)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行分层

分层不是简单的分组,需要教师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知识掌握程度、兴趣所在等综合特征进行分析与分组。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分析学生,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学习习惯、考试分数等多个角度去认识学生,而不是单纯地根据学生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划分。通常情况下,一个班级学生的构成框架为1∶2∶1,分别代表着学优生、普通生与学困生的比例。如果教师还想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就需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可将普通生进一步划分为上、中、下三层,而学困生也有缺乏兴趣、缺乏方法、记忆不牢等多种情况,这些都需要教师在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分层。

(二)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在进行合理分层之后,需要教师为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比如,学优生要在学习之后进行进一步的拓展,除了在所学知识的运用方面进行拓展,更要培养他们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方法等。而对于中等生,其目标是要突破那道横在自己与学优生之间的屏障———探讨与学优生的差距在哪里,如何提高自身的学习水平等,这些都是普通生需要考虑到的问题。对于学困生,要培养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与信心,这是教学目标所在,并且要帮助他们夯实基础,扎实的基本功才是日后进一步学习的保障[1]。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得以体现,在课后的作业中也要继续体现,实现整个学习体系的完整。

(三)为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内容

在目标制定之后,还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而不能再针对全班学生泛泛教学。教师首先要明确不同学生的特点与目标,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教学组织。比如,在一节课的设计中,既要有为学困生进行基础知识复习,也要有适应大部分中等学生的基本知识讲解,还要在收尾的过程中,为学优生布置一些拓展性思考内容。物理学科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目,尤其是初中阶段,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相联,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与准备过程中还要紧紧依赖于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并以一定的教学内容为依托,形成问题体系,难度从简到难,让学生能够全面参与其中,并做进一步的探索[2]。

三、结语

分层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巧妙地提高课堂效率,关注到个体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并且能够全面推动物理教学的发展,实现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教师要即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且进行分组的调整,使教学的针对性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任昌卫.分层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学习,2011,17(3):50-78.

[2]林寿兰.分层递进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教育研究,2002,16(2):65-66.

作者:吴国振 单位:临沂市第四十中学

第六篇: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学开始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切入点、导向和主线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模式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物理综合素养的培养。然而,开展该模式的先决条件是,学生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继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够实现物理学习的层层深入。基于此,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促进初中物理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问题能力;问题;策略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一系列创新型人才。针对于教学工作而言,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尤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具备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这是由于提出问题能力能够帮助初中生更加全面的去思考初中物理知识点,以及如何更好的解决物理问题,对学生的物理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但现在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有着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在新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每个初中物理教师最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存在的问题

教学模式单一会固化学生的思维,与此同时,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初中物理教学往往缺乏“提出问题”的环境与氛围。学生刚刚接触物理这门学科,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教师迫于教学任务的压力,在课堂上对知识内容进行大量的讲授,导致学生无法充分的吸收,而且枯燥的理论知识也严重的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教师的上课效率直线下降,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长期以往,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物理知识的学习,不会去思考,更不会对已学习到的知识进行提问。而且任课教师都是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培养学生却忽视了学生性格以及在接受知识的差异程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及发展性的评价,最终导致学生成为不会思考不会质疑,其对问题举一反三能力的发展也受到制约,这均是教学环境所致。学生的信息接收量也和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有一定的关系。但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往往会存在着学生因怕回答错误而踊跃发言的现象,这就影响了初中物理任课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例如,任课教师对回答错误的学生加以批评,这使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更加的降低,长期以往,学生在即使有问题也不会提出,形成心理障碍,甚至会对提出问题产生了恐惧的心理。

二、初中物理教学中提出问题能力的改革策略

(一)创造好的问题氛围

良好的教学氛围,能够使学生放松,头脑更加的灵活。那么,创造良好的初中物理教学氛围,则会使学生在课堂中畅所欲言,发散思维,这对于训练学生提问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为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任课教师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多做一些实验,锻炼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此同时,在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提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以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继而提出问题。可谓是既给学生创造了思维空间,又能够培养学生的问题能力。例如,在声音的传播教学中,任课教师可以拿“固体,液体及气体测试声音在哪种介质下传播的速度最快”进行发问,并做出相关实验。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根据实验产生疑问,为什么声音会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呢?又如,在进行浮力的教学中,笔者提出了“为什么在死海中的人为什么不会淹死,而是漂浮在海面上”的问题引导学生,对学生的思考进行一定的引领作用,使他们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这样学生也会浮力的学习有很大的兴趣学习,学生也会默默埋下“问题”的种子,即浮力是怎样计算的呢?长期以往,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就更有积极性和发散思维,对学生具有真正的吸引力。另外在考试中任课教师也要多出一些没有固定答案的题目,多注重考查学生的答题思维,开放式的答案,可以多推荐一些生活,物理相关的刊物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不知不觉中,学生就会养成提问的习惯,知道了生活物理知识。不仅如此,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多问多观察多实践的好习惯,这才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高效手段。有助于寓教于乐教学目的的实现,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提高老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有意识的提升自我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为了满足新课改对初中物理任课教师的素质要求,中学应该积极组织相关的培训课程,或者请相关学者和专家进行讲解。让老师在培训过程中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积极改进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有意识的将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作为关键教学任务,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调动学习的学习主动性,以便更好地教学,更好的指导学生,并保证教学方法的科学性和灵活性,彰显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从而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物理综合素质。

(三)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勇于创新

任何事情都是从无到有,不断的自我否定才能更好地前进。不断提出质疑才能更好的改进,社会才能更好地进步与发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任课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勇于创新,即使学生回答错误,任课教师也应该给予一定的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够敢于发问,敢于质疑,敢于思考。例如,笔者在天体运动教学中,笔者先引入了个物理故事,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并经过长年的观察和计算完成他的伟大著作《天体运行论》。哥白尼的“日心说”沉重地打击了教会的宇宙观-地心说,这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斗争的伟大胜利。通过这个故事,学生也会理解,只有敢于质疑才会提出问题、发现问题的存在,才有可能去解决问题,而学生也只有从根本上意识到思考、提问的重要性,才会有创新,最终推动教学事业的发展,并促进社会的向前发展。

(四)在团队合作中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目前

在初中物理自主学习的大环境下,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团队意识,从而共同探究物理知识的奥秘,在协作中互相提问,继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共赢,这也是提问的升华。例如,在进行物体质量以及加速度、外力关系知识点的探究时,任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有的小组探究当外力不变时,物体质量以及加速度的关系,有的小组探究当质量不变时,加速度、外力关系是怎样的?当研究问题的答案时,任课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由提问假设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这样学生就能够在提问假设中自主的进行验证和评估,继而集中分析,从而完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提问能力均会得到有效地培养,而提问的过程也意味着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过程。

三、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教学中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得到所有任课教师的高度重视。中学是孩子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是物理综合素养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任课教师更应该把握时代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和自身的综合素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不断的创新,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东绪.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2013,(12):1-2.

[2]王书海.浅谈初中物理科学探究中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J].中学物理,2011,(06):58-59.

[3]王云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5,(09):127.

[4]王华.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培养研究[J].东方青年,2013,(17):102.

作者:张海洲 张丽贤 单位: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芝瑞镇芝瑞总校

第七篇:初中物理教学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分析

【摘要】物理学是自然学科的一个分支,它将会带领我们去探索一个未知的领域,而初中物理是学生追寻物理学奥秘的初始阶段,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对学生物理学习的成效至关重要。本文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践对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初中物理;培养;激发;学习动机

在学习物理学的初始阶段,学生的物理学习动机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物理学习的成效。如果学生对物理学有着强烈的学习动机,他将会在物理的学习中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就会乐于参与到物理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来。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

科学探究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提出问题,有了疑问,才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唤醒学生的求知欲。研究表明,人的注意力往往很容易被新奇的、相互矛盾的或无法确定的事物所吸引。问题情境并不是建立在那些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上,而是问题要与将要学习的知识相关联,这样学生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流体压强与流体流速关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吹漏斗中的乒乓球的实验,先让学生猜想,乒乓球会怎样。大部分学生会想当然的认为,当向下吹乒乓球时,球会下落,而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是乒乓球并不会下落。实验现象和学生想象的完全不一样,学生就会觉得很神奇,会感得自己所学的原有的知识远远不够,就会对接下来学习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样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学习动机培养和激发有很大的帮助。

二、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实践为基础的学科,实验能起到“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明白”的作用,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物理课程标准》中也提到:“注重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加强实验教学,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自动手,去见证实验现象带来的和想象不一样的结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例如,在光的折射教学中,采用全体师生共同探究实验的方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做实验,对实验现象和规律进行认识和总结,并以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进行。

三、学会正确归因

正确的归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物理学习起到促进作用;而错误的归因,会导致学习动机的降低,对学习起到阻碍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合理的归因。例如在一次月考中学生取得好成绩,应积极归因为学生自身的努力,方法的得当和学习能力的充足,而不要归因为运气,天气等,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和自豪的情绪。如果成绩不理想,应多分析主观原因,自己平时是否做到了认真、刻苦努力学习;而不是只寻找外在的客观原因,如考试难度大,考试中受到天气干扰等问题,这样学生就会养成自欺欺人的习惯。如果归因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学生就会产生不甘心的情绪,从而暗自下决心要努力学习,用行动来争取下次的进步。

四、提高自我效能感

经常的失望和失败容易造成学生的极度疲劳,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将会明显降低。学生亲身经历的失败对自我效能感影响最大,成功的经验会提高自我效能感,多次失败的经验会降低自我效能感。不断的成功会使人建立起稳固的自我效能感,特别是在学生亲自动手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给予正确的指引,提高实验的成功率,这样有利于学生积累成功的经验,减少失败,让学生在在实验中充满自信,期待下次实验的来临,有利于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提升。

五、评价和激励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表现给予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让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避免评价的片面性。评价时要具体,从知识、语言、方法、态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评价。对于他们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但言语要注意,不能挫伤其自尊心和学习热情。表扬他们的同时,与学生分享经验,打消他们的自卑心理,从而提高后进生的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多面带笑容鼓励学生,让他们自己要敢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不怕犯错误,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知度。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让学生有成功的喜悦,这样对于培养和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动机有很大的帮助。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注重其实践过程,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强大的自信心和勇于解决困难的勇气,让动机真正成为初中物理学习的引擎,进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夏建平.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习动机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4月.

[2]孙颖.新课程改革教学中激发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5月.

[3]王亚平.中学生物理学习动机的发展与培养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5年.

[4]詹展.新课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探讨与实践[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

[6]刘海燕.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前提[J].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年27期.

作者:雷致萍 单位:山西省吕梁市兴县晋绥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