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问题设计教学模式在财政学中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问题设计教学模式旨在打造一个以问题为主线、学生为主角、教师为引导、师生间及学生间多向互动的教学课堂,以改变“财政学”课程理论知识单向传输的模式,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思维,强化其问题解决能力,这对提高独立院校“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问题设计;教学模式;“财政学”;独立院校
一、独立院校“财政学”课程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财政学”作为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有着理论化程度高且实际应用性强的鲜明特点,对于提高学生理论分析能力和经济学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但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诸如强调记忆理论知识、课堂氛围枯燥、理论与实践脱节等诸多问题。一是课程过于注重理论。从学科内容来看,作为一门综合性基础课程,“财政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偏重分析性思维的培养,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二是课堂少互动。从教学模式来看,传统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多教师单向传输而少学生间、师生间的多向互动,学生被动接受、单纯记忆,这种教学模式无法帮助学生形成问题思维能力。三是考核内容多靠记忆。从课程设置来看,作为一门对理论及实务均有着较高要求的综合性课程,对学生的考核、教师的评估多以考试结果为主要依据,成绩导向必然使得老师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学习,学生单纯记忆教材知识点,最终导致所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难以形成解决问题多能力。四是教学缺少特点。“财政学”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独立院校与普通高等院校教学之间的差异,忽略了“财政学”专业与“非财政学”专业教学的差异。
问题教学设计模式以问题为载体,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以培养学生问题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为初衷,很好地弥补了“财政学”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通过完善“课前准备、课中研讨、课后评估”的完整闭环,问题设计教学模式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问题思维、打造知识体系、形成实践能力,还能持续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1.做好课前准备。首先,教师应该做好授课前的准备。问题设计教学模式的关键在于教师对课程问题的选择与设计。课程问题是课堂的起点与主轴,课程问题的好坏决定了教学的成败。一个好的课程问题至少应符合以下标准:一是选题应具备一定的广度。当代“财政学”是界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学科间的交叉学科,与生活联系紧密,因此选题时会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其他学科的内容。为了展现真实的、有实际意义的问题情况,应适度拓展选题内涵,这也有助于给学生以充分思考的空间,帮助他们拓展思维、提升综合能力,形成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当然,课程问题应围绕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展开,偏离了核心,再有趣、生动的问题都是无效的。二是选题应具备相当的锐度。这要求选题应尽可能与时俱进、贴近生活。“财政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符合生活实际的财经热点选题,不仅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认识到“财政学”在实际生活中的价值,意识到“财政学”不是假大空,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将所学用于实践,加强问题思维的训练,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三是选题应具备相当的深度。这要求课程选题要有一定的发散性、层次性,而非标准化、描述性的问题。所谓发散性,是指问题能提供多种思考和解答的路径,可以引导学生尽可能多地思考,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提出多种解决方案,共同探寻最优解。所谓层次性,是指问题具有一定深度,有助于教师引导学生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深入探究,帮助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课程知识、技能体系,从而增强学生敢于面对未知、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学生应该做好课前的准备。课前预习是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的重要教学步骤,对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学习习惯有待养成的独立院校学生来说,这个步骤犹为重要。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问题设计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课前预习显得更有约束力。设计得当的课程问题会吸引学生主动去搜寻线索,从而在无形中完成对知识的储备。教师应在课前预习阶段就给予学生必要的支持。结合独立院校学生特点,教师至少有以下手段可以辅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完成主动学习的第一步。一是提供参考书目、网站等资料目录,二是帮助学生利用新媒体(如微课、翻转课堂、慕课等)进行碎片化知识的获取。值得注意的是,教师不应直接告诉学生所需学习的知识点,这将限制学生的探索空间。2.完善课中研讨。问题设计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构建问题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不再是课堂唯一的讲解者,而是教学活动的推动者、问题的指导者。由于课程选题要求具有发散性,加之学生思维方式等个体差异的存在,其提出的问题往往面广量大,教师应予以引导推动,有针对性地选择与课程体系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既要确保课程在既定范围内推进,又要帮助学生实现知识掌握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从书本到能力的转变。问题设计模式下课堂的主导权在于学生,学生主动学习、思考,获取知识,教师教学的重点应由对知识的讲解转变为对学生能力的塑造。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记忆者,而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问题的解决者。需要注意的是,问题设计教学模式下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这有助于团队通过交流优化思考方式、促进思维形成,同时提升学生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但在此环境下可能会出现个别学生“搭便车”的现象,这需要教师关注每个个体在团队中作用的发挥,并及时予以引导,同时在研讨过程中应给学生较大的容错空间,以此来促进学生思维方式的转化。3.强化课后评估。课后评估是问题设计教学模式闭环流程里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准确的课后评估有利于问题设计、课堂教学的持续优化,能够促进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课后评估包括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评估。对教学效果的评估重在对选题的广度、深度、锐度、难度等方面的评估,可以采用问卷等形式开展。问卷的设计应以课程问题为核心,避免对学生个人进行评价,以确保问卷反馈的准确性、科学性,从而不断优化选题,使之更加符合独立院校的教学特点和不同专业的知识基础。对学习效果的评估重在关注对学生思维及能力的评估,要改变考试、论文等相对单调的评估方式,利用课堂演讲、实践报告等多种呈现方式对“小组+个人”进行综合评价。要重点评估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创新创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要把高分给那些敢于质疑和敢于创新的学生。在精确设计问题的前提下,问题设计教学模式应该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而非简单替代,只有二者相辅相成、相互补充,“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安体富.关于“财政学”的学科属性与定位问题[J].财贸经济,2016,(12):17-27.
[2]邓秋柳,洪源,唐明.“财政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6):78-79.
[3]马艳艳.研究型教学方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2):72-74.
作者:殷倩 单位:南京财经大学红山学院金融税收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