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财政云系统运行问题及对策探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全面提升财政管理决策的科学化、资金监管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能力和水平。陕西财政云是一场技术引领下的财政管理革命,通过引入先进的云计算技术、“管理创新+技术协同”的理念,将财政业务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了财政业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一体化协同和数据共享,实现了财政数据及相关外部数据的实时汇聚、有效治理、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展现,辅助财政预算编报、资金审核、内控监督、核算监控等管理全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决策”,更好满足了业务变革需要,规范了权力运行,提升了财政风险防范能力,全面支撑财政管理改革再上新台阶。财政云的推广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大数据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操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加以关注和应对,故本文以此为视角,结合本单位应用实例,简要分析预算单位在财政云系统运行中的问题,提出应对措施,以实现财务管理品质跃升。
关键词:财政;财政云;问题;应对
引言
加速建立健全“互联网+”技术手段与行政管理制度相融合,标志着国家层面对数字技术的充分肯定。2017年陕西省财政厅党组提出了“加快财政信息一体化建设,构建‘陕西财政云’”的战略构想。2020年在陕西省推广实施以统一标准规范体系为基础,以业务系统的一体化为着力点,以大数据创新应用为支撑,以网络信息安全及统建统管为保障的财政信息一体化系统,打造了管理智能化、业务一体化、数据规范化、应用服务化、资源云化(“五化”)智能财政云系统。
一、财政云概述
云计算是运用技术手段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数据,通过应用软件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财政云是采用全面云化模式,实现各区域基础设施的云化+财政应用微服务化,采取大应用拆分成小应用,快速迭代、持续交付、资源弹性分配,快速响应业务需求,充分发挥云的优势,彻底解决长期困扰财政部门的数据标准庞杂、业务流程脱节、信息资源分散、数据无法共享等问题。财政云操作系统几乎涵盖所有财政业务,应用于预算、决算、绩效考评、国库集中支付、会计核算、人员台账、惠民补贴、政府采购、财税银根、资产管理等各大管理模块,可实现监督和内控管理效能的兼顾提升。“云”系统的智能不仅实现了业财衔接,管理流程,信息资源和数据标准的一体化模式,为预算单位提供了信息共享的决策支撑;还通过数据流全面管理,彻底打通预算单位业务、财务与技术的隔膜与瓶颈,实现财政业务管理高度透明。在部门预算、支付、报表、资产管理和会计核算、监督、审计等模块最大限度实现数据相互提取,同时解决了国库集中支付的无纸化管理和电子印章简化操作,达成各业务层面的流程无缝衔接,高效通畅办理。另外,财政云还提供了附加服务,如方便地学习途径,内嵌的制度管理,智能的推荐功能,并始终紧跟变革之路,呈现更深内涵,“陕西财政云”作为财政信息系统云化改造标准,在全国发挥引领着示范作用。
二、财政云系统运行中预算单位存在的现状
财政云操作系统对于预算单位的海量数据处理实现了进一步快速、及时监督管控,在纵向和横向维度对财务数据进行统一处理,提高信息可靠与全面性,降低财政监管耗时成本,但与此同时,云端操作在预算执行上也存在一定问题需要完善和解决:
(一)理念层面中存在的问题在对杨凌示范区46个预算单位开展财政云运行情况的调查了解中显示,达60%左右的预算单位部分领导对“财政云”这项财政变革认知仅为一般了解,可见部分单位领导对财政云相关理念和运行模式了解不足,需要加大对财政云的宣传,首先让各单位领导在思想上重视,才能更好地推动财政云在单位切实有效的执行。
(二)硬件配备中存在的问题财政云操作系统有着资源集中处理和存储特性,但集中受众也会带来操作系统拥堵、业务系统异常等问题。财政云操作系统依赖网络带宽,如果没有强大的后台数据处理系统,频繁的存取数据与海量的信息交换将会造成网络延时和拥堵。平时,单位在云系统操作时存在网速慢的情况,尤其在月末、季末和年末的数据基本都在同一时间段操作,运行很不通畅,犹如春运时的高速路,只能望车兴叹。杨凌示范区在的资金占比比较小,其中资金量达1000万元以上的单位占20%,100-500万元的单位占39%,在调查中尚存在网速的问题,如果三级财政部门2.7万余家预算单位同时使用财政云系统,没有相应硬件和软件支持,其高效运转的能力将无法切实发挥。
(三)网络操作中存在的资金安全问题财政云操作系统的运行改变了预算单位传统的会计核算、数据储存和数据处理方法,使信息资源共享和实效性大大提升,实现了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资金支付“无纸化”、资金运行“透明化”、财政管理“数字化”。但不可否认的是财政云操作也给预算单位资金使用的安全性带来风险隐患。财政云操作系统中所有应用模块置于云端,使用者的身份及识别合法性是首要面对的问题。在“财政云”执行过程中发现,有预算单位存在法人UK和经办人UK由同一人保管使用情况,违背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中业务分工负责不相容原则,UK混用将会诱发窃取、共享等数据安全风险隐患,也会存在被泄漏、篡改、伪造、变造、冒领等恶意转出资金的行为,使资金使用存在安全风险。
(四)监督管控中存在的风险2020年财政云在陕西省各预算单位推广,云系统在运行中还不够稳定,虽然系统功能已高度集成且功能明确,数据压缩处理响应速度提高,但在票据业务支付的合理、合法、合规政策宣导上,根据调查杨凌示范区57%的单位仅一般了解,而在票据录入业务中,65%的单位对票据使用范围、科目和原始票据也仅停留在一般了解层面。另外,“财政云”系统中,系统操作人员缺乏财务知识,对相关财务制度不够熟悉,必然会造成原始凭证不规范、审核不严格,多报、少报情况。从三公经费、培训费、会议费指标执行情况看,容易出现没有严格按年初预算执行,指标混用情况。尤其在政府采购方面,部分单位存在资金支出后才发现应该走政府采购程序而没有执行的情况。
(五)部门之间协调的问题财政云建成前,财政各业务系统都是割裂分散的,即使是最基本的单位基础信息,也没有进行有效统一。财政云建成后,整合了原有各个分散系统。在业务流程上,预算编制、批复、执行、预算调整等财政核心业务实现了一体化贯通和动态协同,部门预算与政府预算、预算编制与指标系统之间,建立了完整的衔接协调机制,同时也对各环节的衔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实际操作,可以发现存在预算指标下达错误,单位日常预算执行未按项目进行支付,“三公”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执行上存在混用情况。尤其在票据审核记账环节,截至2020年9月,对杨凌示范区20家单位进行了统计,有1036笔业务,涉及金额1.24亿元,在“财政云”系统中已经支出,但未及时审核记账,致使资金在“财政云”系统显示未支出,而国库系统却已支出的情况,因此无法及时对各预算单位的资金走向进行核对,也无法让单位法人及时了解单位资金使用状况,不仅会造成资金安全隐患,还会让财政监管流于形式。
(六)人员配备方面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在人员的专业技术方面,预算单位从事经办岗的人员普遍存在专业胜任能力不足情况,预算单位在“财政云”系统办理票据支付业务时,41%的单位对票据支付的合理性、合法性、合规性等政策依据很了解,57%的单位一般了解。在办理票据录入业务时,32%的单位对票据使用的范围、科目、应付附件很了解,65%的单位一般了解。在人员的岗位设立上,30%的人员是专职专岗;74%的人员是单位的正式在编人员,存在没有专职人员情况。操作支付系统时,本着谁经手、谁便去“财政云”系统转账情形,尤其部分单位存在临聘人员上岗操作等情况,这些均较易引发资金安全隐患。
三、财政云系统下打造预算单位资金风险防控着力点
财政云总体思路是搭建预算单位数据核心,实现标准、可控的资源平台,采用“放管服”模式进行管理,前台关注用户体验,中台遵循技术标准,后台构建数据底座,实现决策、运营、使用和监管的智能运行,最终形成管理智能化、业务一体化、信息规范化、应用服务化的管理目标。因此,为了更好地打造预算单位财政数据生态的智能、网络及立体化新引擎,实现预算单位层面信息共享、动态优化宏观分析格局,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观念层面:转变思维,护航服务财政云操作系统改革时间短、任务重,不仅涉列财政一家之事,更需要不同部门协同合作,包括财务层面预算单位、国库支付银行系统和上级主管财政部门要齐心合力,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做好工作流程前后衔接和职责划分,同时还要及时反馈、沟通衔接,形成工作合力解决财政云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在整体层面做好财政云操作系统的筹备和“7×24”小时的上线运行。另外,在预算单位中,要对财政云系统管理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对风险预警给予全员宣贯,对政策执行进行及时培训,建立财政云风险防控机制,明确防控风险点,细化防控工作措施,层层分解任务,层层夯实责任。要建立票据管理台账,抓好硬件、软件建设等基础性工作。真正从制度上、操作上做到资金防范意识全面提升,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安全层面:系统建设,维护安全整个财政云体系建设中最为核心的仍是安全问题,尤其是应用于财政领域,资金安全风险亟须高度重视。在预算单位财政云系统建设和监督管控中,大力推行安全措施,包括日常监管登录账号安全,云端使用安全,恶意代码及插件的防护和UK经办岗的经办权限。同时,为避免资金使用的安全隐患,预算单位务必从思想、制度上高度重视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照“财政云”操作流程,严控风险点,严把监督关。要坚持事前预防、事中监督和事后检查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对重点岗位、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的监督检查,对可能出现财务违规违纪的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早处理,堵塞管理漏洞。尤其在UK使用上,经办岗和审核岗必须严格执行UK保管原则,分别保管、共同监督,对数据信息储存做好备份,提升网络病毒查杀能力,从资金使用源头防范资金运行风险。同时财政部门应履行好财政资金的监管作用,组织专项检查,对资金拨付、使用进行事中的审核、监督,以及对财政资金运行和预算执行中重要环节进行必要的延伸检查核证,及时进行重点监控和实地检查。
(三)制度层面:加大保障,提升管控预算单位财政收支、国有资产管控、政府采购流程监管无一不需要财务监管支撑。在原有模式下,单位已提出加强内控和启动内审机制衔接,但在传统制度运行中,确实存在因部门沟通衔接不善出现各类矛盾,当预算单位启动财政云操作系统时,便可以实现各部门无缝衔接。对此,革新原有制度适用情况,格外关注预算单位收支核算风险,严控专项经费挪用、严防政府采购腐败现象滋生、严把资产管理风险,保障财政云一贯执行,并对违规及违约情况及时识别,全面持续打造一个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的复合管理体制和全流程数据监控。实际管控层面,仍需持续关注财政云操作系统运行稳定性的提升,并保证业务关联性、数据一致性切实落定,梳理相关接口数据规范和票据真实、金额准确问题。实际执行支付职能时,预算单位务必需要与会计中心及时沟通,对用途摘要、附件张数、领导签字等细节做好初审。在与总体规范不矛盾条件下,对预算单位特殊业务可单独解决,并及时督促票据送回,保证时效性,利于持续跟踪反馈。另外,在数据处理方面,可直接采集原始数据进行加工,还要把经其他子系统处理后的数据转入处理,便于各部门问题反馈,及时发现、及时解决,让财政云操作系统化运行更加顺利平稳。
(四)协调机制层面:业务科室要加强与上级部门、预算单位的沟通衔接,形成监督对账机制,细化工作流程,层层审核把关,明确夯实责任财政各业务科室在财政云系统操作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协调和使用资金的中间枢纽。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要对所有预算指标从预算成立、资金支付,都根据不同环节的审核操作权限,严格按照系统流水线执行,在指标下达时需要及时和上级部门及国库核对指标,避免指标下达错误。在单位日常预算执行时,要严格审核单位是否按指标进行下达,应按项目进行支付,尤其在“三公”经费和公用经费的执行上是否严格根据年初预算,无超支或混用,实现对每一笔财政资金的“精确使用”。各业务科室、预算科、国库科需要建立与对预算总指标和下达指标实时对账制度;各业务科室需对照预算编制情况,实时查看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监控资金流向。通过常态化、规范化操作流程,协调沟通各方,跟踪掌握重点财政支出、预算执行进度、资金使用方向等执行数据,确保财政资金拨付的时效性和到位率,提高财政资金分配的科学性,从而最大限度减少预算分配自由裁量权,增强预算约束力。尤其增强各业务科室和国库科、预算单位指标使用的监管能力,建立业务科室与预算科、业务单位与国库科、业务科室与预算单位月对账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从措施上加强财政对预算单位资金的监管工作。
(五)人才层面:吸纳人才,加强培训,提升素质财政云操作系统较以往财务电算化系统升级相比,内容庞杂,头绪和中间流转环节较多,环环相扣,相互影响,一旦一个环节未完成,下一步骤就无法开展。所以,财政云操作系统培训工作需要细水长流,持之以恒。在各单位人员参与层面,信息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存在,单位内部预算、风险控制、绩效和战略的会计职能搭建离不开信息人才助力支持。目前,财政云上线推广阶段其运行的业务应用由省信息处集中维护,推广完成后由96702热线提供统一支持。对此也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由专业技术人员随时解决技术方面的问题,所以单位配备人员方面,最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专业的财会人员。经调查,原有预算单位经办岗人员多为非财会专业出身,懂财经法规和财务基础的综合性人才较少,预算单位在推行财政云操作系统贯彻落实中,亟须有丰富的财务实践经验人才。针对以上问题,一方面需要积极组织财政干部、预算单位,分重点、分层次抓好业务培训工作,补齐业务短板,确保实现业务培训全覆盖,使原有人员在岗位上发挥实效;另一方面,单位需要吸引招纳财会人员充实人员队伍,助力财政云系统落地执行,从而不断推动财政云系统下预算单位资金风险的全员防控。
结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组织财政干部、预算单位,分重点、分层次抓好业务培训工作,补齐业务短板,确保实现业务培训全覆盖,使原有人员在岗位上发挥实效,从而不断推动财政云系统下预算单位资金风险的全员防控。在各单位人员参与层面,信息技术支撑不能独立存在,单位内部预算、风险控制、绩效和战略的会计职能搭建。
参考文献
[1]王颖.浅析预算单位会计风险防范及其控制[J].财会研究,2019(14).
[2]杨洁.浅议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9(1).
[3]张馨戈.云计算背景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8.
作者:张燕 单位:陕西省杨凌示范区会计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