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意境教学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从教学路径程序化、教学主题单一化、教学目标应试化等方面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策略进行研究阐述,比如借助多媒体教学、重视创作背景、强化诗词诵读等。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古诗词意境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路径程序化
初中语文老师,多以朗读、讲解题目、翻译、讲解内容、分析感情五个步骤进行古诗词的讲解,这种方式看似每一步都很清晰,但也会流于形式,使古诗词教学更加教条化和程序化,久而久之,教学过程会变得单调,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在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应用广泛、且相对成熟的教学形式,但依然还有较多的语文教师没有对其进行利用,忽略其为教学带来的趣味性。在程序化的教学路径下,学生很容易失去对古诗词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得不到提升。
(二)教学主体单一化
初中古诗词教学应充分注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唤醒学生的学习潜能。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依然没有做出及时的调整,“一言堂”的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古诗词的教学成为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缺少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以及学生与古诗词的对话,使得学生的朗读和思考不能得以进行,学生的主动性降低。
(三)教学目标应试化
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没有被当做文学作品体裁而进行教学,其教学重点多集中于中考试卷中常常出现的题型,并以此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背诵,许多语文教师的教学主要是为了保证考试中不失分,削弱了教学中对古诗词的品读和赏析。此外,由于教学任务和教学时间上的限制,古诗词的教学甚至简化为了翻译课,对古诗词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未能进行延伸,教学缺少人文色彩和精神熏陶,长期下来,教师的教学受到阻碍,学生的兴趣降低,古诗词教学的特色逐渐丧失。
(四)教学方法概念化
一些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往往把作者的时代背景、诗词的含义、表现手法等作为概念传输给学生,学生缺乏对这些内容的思考和吸收,最后只是进行了死记硬背。过于概念化的教学方法,会导致学生忽略对诗词的情感体验,没有深入的体会诗词的美感,对学生审美能力的挖掘受到束缚,没有达到借助古诗词的学习,掌握鉴赏方法、发展思维、提升品位的目的。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
(一)借助多媒体教学
在现代化的教育背景下,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积极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营造生动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多媒体教学中,以图片、视频等形式,提升学生的感官效果。比如,在《如梦令》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投影出《夏日绝句》这首诗,引出作者,并将两首诗中作者不同时期的生活写照进行对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重视创作背景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作品,大多出自名家,其意境高远、思想向上,学生不仅可以得到知识上的提升,也能在精神食粮方面得到储备。但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往往会出现理解上的问题。在开展古诗词具体课程教学之前,教师立足于古诗词的背景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创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比如思想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处事态度等。这样可以减小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排除时代隔阂,改变学生对古诗词枯燥、晦涩的认识。教师通过介绍作者身份、所处时代背景以及写作背景等相关知识,可以辅助学生增强对古诗词的理解并领会作者的创作动机,还可以更加切实的理解和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文化和思想情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更深入的去探究古诗词。在这个过程中,古诗词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难度也会降低,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比如在《行路难》的教学中,教师应对当时的背景做出简单的介绍:天宝元年,李白奉召供奉翰林,然而唐玄宗只赏识李白的文学才华,李白的政治理想不能得以实现,最终被赐放,李白心中饱含苦闷。学生对李白的心情有所了解之后,更有助于后面的具体学习。
(三)强化诗词诵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充分利用诵读这一学习古诗词的技巧,可以加快学生对于古诗词的认识速度,提升记忆效果。古诗词讲求平仄音韵,音律美强烈。古诗词作者在创作时,将心中的旋律、节奏等意象,与某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的外部世界客体粘连在一起,在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精神与物质以及人与自然等方面形成异质同构的现象,实现物我的统一和融合。在此过程中,古诗词的意境和美感在创作者的语言、节奏和韵律中得以呈现。诵读古诗词,有助于学生认识古诗词中规范的语言,并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系统的印象,便于记忆。当前“重背诵,轻诵读”的现象,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为了调整这种状态,教师首先应认识到诵读在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和有效记忆古诗词这一途径的重要性和便捷性,然后引导学生去实践中不断去感悟诵读的意义所在。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古诗词的意境和韵律,可以借助语调的高低长短、抑扬轻缓、深沉明快等表现出来,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朗诵技巧,还可以通过课堂范读、播放名家吟诵音频、学生反复诵读等形式,帮助学生逐渐明白如何朗诵。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以自己理解进行朗诵,再划分诗词的节拍,让学生按节拍朗诵,加深印象和体会,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发挥朗诵在学习古诗词中的推力作用。
(四)关注诗词美感
语言方面。诗词的语言,是学生在学习古诗词过程中的第一感知对象,是体会古诗词美感的最自然的外在因素,同时也是学生养成语文素养的最直接的媒介。初中学生要想深入体会到古诗词的优美韵味,首先,应清楚诗词中字的读音、语义和词与词的关系等,从古诗词的语言这一源头开始学习,才能为后续的记忆和深入了解做好铺垫。其次,应掌握语言的修辞,教师可以通过指导学生对关键字词和重点词句的修辞进行重点揣摩和赏析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创作者对于古诗词语言的巧妙运用,进而体会古诗词中多元的文意、丰富的文化等。再次,了解古诗词的语言风格。古诗词的教学目标,应由浅入深,由对文字的表面解读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语言的生命、情感,激活学生的语言体验和对语言的多层次的想象,以古诗词语言教学为实践基础,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文字的能力。通过语言教学,让学生掌握必备的语文知识,以语言学习为出发点,帮助学生建立古诗词学习的方法,为学生语文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情感方面。古诗词中的情感往往涵盖独特的审美风格、理性沉淀和生命关切,可以从中挖掘出创作者内在的情感宣泄和归宿,关注诗词的情感,可以提升学生的洞悉和感悟能力。在初中古诗词的教学中,应力求透过诗词创作背景和语言等外在表象,体悟到创作者的情感内涵,驱动学生以文本为基础,与创作者进行对话,还原创作者的情感状态,从而进入到创作者的精神世界,以帮助自身成长。引导学生在自己生活经历的基础上,激发出不同的感受,建立自己丰富而充满活力的精神世界。比如,在古诗《春望》中,作者杜甫通过描写春日长安的破败景象,抒发了兴衰的感慨,用“恨别鸟惊心”表达了思乡之情,在结尾又流露了忧国忧民的情感等等。意境方面。理解诗词的意境可以提升学生的鉴赏水平。中国古诗词中的意脉彰显着诗歌的意境和韵味,教师应在更高层次的古诗词欣赏中,引领学生了解诗歌的主旨思想,疏通诗歌的意脉。具体来说,对古诗词的理解应由外到内,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领悟内在的意义,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应教会学生在古诗词的鉴赏中,从核心和本质入手,进而影响其他古诗词的学习,由此及彼,把握古诗词的意境。比如在《渔家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播放视频朗读,并针对诗词的意境提出问题:你从朗读者的朗读方式中听出怎样的情感?朗读者这样朗读的目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品味诗词的语言。然后组织学生借助工具书,梳理诗词的大意,并让学生以现在语言对诗词进行改写,帮助学生充分理解诗词的意境。然后带着学生精读,解决诗词中的重难点。
(五)拓展教学方法
古诗词的教学方法应具有多样性,在教学中应根据古诗词类型的不同,合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过程。初中学生具有思维活跃、联想丰富的特点,在初中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采用情景交融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触发学生的联想,进而加深印象,增强记忆,比如在《观沧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大海的视频,或者海浪的音频等方式,引导学生想象沧海的波澜壮阔和一位伟大诗人在此时的所想,加深学生对于诗词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采用扩写故事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自主鉴赏的空间。比如在《江城子•密州出猎》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作者苏轼所表达的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扩写,补齐故事情节,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和创作能力。
三.结论
古诗词具有韵律优美、意境深远等特点,展现着我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初中语文教师应打破传统教学观念,重视教学策略的体会和研究,帮助学生切身体会古诗词独特的美感,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耿怀青.浅析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改进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30-131.
[2]张伟娜.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现存问题及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34):84-85.
[3]高瑛辉.初中语文中的古诗词教学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07):85.
作者:康婷 单位:湖北省潜江市园林二中南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