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课改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有着天然的便利。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掌握语文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可获得身与心的双重提升。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教师应重视课前情感导入,在课上落实情感实践,并创新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净化心灵、磨砺意志,做到教书并育人。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情感导入;情感实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不少教师对当下的教育方式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努力改变现状,旨在创新教学,帮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情感教育是教师进行教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是因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极为显著,而且对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格健全有重要影响。学生在各种情境中掌握语文知识并获得情感体验,可获得身与心的双重提升。因此,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将情感教育渗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是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相关内容概述

(一)情感教育的内涵情感教育是基于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它重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进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以使其形成独立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情感教育要求教师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不只重视学生成绩的高低,还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观念等情感倾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要求教师以多样的教学方式发挥主导作用,指导学生深入品读教材文本中传递的真情实感,并在此过程中搭建供各方沟通情感的平台,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收获饱满的情感体悟。

(二)情感教育现状首先,虽然新课程改革理念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但因应试教育观念的长期影响,教师在课堂上天然地拥有优势地位,他们还不习惯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完全让渡给学生。教师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时,会更多地关注课时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甚至学期教学目标,而学生学情反而被忽视。教师的教学目的如此功利,致使情感教育根本无从谈起。其次,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语文教学现状有了很大的改观,“以学定教”“为学而教”的理念深入人心。但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教师或囿于固有教学模式,或为追赶教学进度,会有无意或有意地忽视师生、生生互动,这就导致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程和深度,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布置的作业自然也难以契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如此教学,又何谈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最后,学生发展是教学的全部理由与价值。每个学生皆是独立的个体,不管是学习能力还是性格、情感都存在差异,若想开展情感教育,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教学内容、选取教学方式。不同的学生在接受情感教育时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比如学生将会用怎样的态度对待教师,能否彻底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情感教育氛围中。而教师能否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情感教育方案设计,将会决定情感教育的最终效果。

(三)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加强情感教育的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应试教育被素质教育逐步取代,这也意味着当前教育的重心应转变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强化学生的情感体悟,以使教学有真实、有真情。以往的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若想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以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必须在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围绕情感来为学生创建一个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其中健康成长。那么,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意义何在呢?首先,情感教育能够有效加强师生、生生间的沟通交流。因为情感教育更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年龄特征与知识水平,能够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所以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师生、生生互动的频率也会随之增加。其次,情感教育更关注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此其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还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形成健全人格,实现人生理想。

二、新课改背景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策略

(一)课前情感导入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趣的课前导入将对整节课的教学成效产生极大的影响。虽说课前导入只占用几分钟时间,但教师若能利用好这几分钟,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致,更能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以为之后开展情感教育做好铺垫。例如教学《最后一次讲演》,教师就可于课前导入之际,借助问答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教师可以提问:演讲能最直接地表现一个人内心的情感状态,若演讲者动情发声,势必会引发听众或愤慨悲伤,或热情激动的情绪变化,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又会带给大家怎样的震撼和鼓舞呢?如果换作你们来做这次的演讲,你们又会讲些什么呢?教师在导入中提出这些问题,目的是让学生以此为起点搜集闻一多先生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展开问答互动,从而促使学生进一步阅读文本,了解闻一多演讲时的情感态度。又如教学《济南的冬天》,为了让学生领略到作者笔下温晴又温情的冬天,教师可在导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对冬天的记忆,有学生说“冬日的朝阳红而大,看上去非常温馨,让人暂时忘记了身体的寒冷”,有学生则认为冬天肃杀凄凉、严寒冷峻,一提到冬天,身体就不自觉地瑟瑟发抖,还有学生认为北方的冬天也可以是多彩的,有皑皑白雪,也有不老青松,相对其他季节有着别具一格的风景。这样的课前情感导入有助于缩短学生熟悉文本的时间,从而为教师接下来的深入讲解做一铺垫。

(二)课上情感实践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教师还需围绕教材文本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获得情感体悟和共鸣,升华精神感受。情境的创设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才足以引发学生的情感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获得正面情感的熏陶。例如教学《背影》,文本用质朴的文字传达了深沉的父爱,仅在第5段中,父亲就为“我”做了6件事:看行李、讲价钱、送上车、拣椅子、叮嘱我、嘱托茶房,作者用一个个细节将父亲对孩子那种深沉而不善言辞,总用实际行动来表达爱的内敛展示得淋漓尽致,语言真挚,令人感动。教学时,教师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回想每天上学前父母对自己的再三叮咛,自己外出游玩时父母不停打来电话的关怀,自己提出要求时父母尽力满足却忽略他们自己的那份爱,强化这些细节,让学生站在父母的角度体会爱之深沉。教师借助情感实践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这样既让学生理解了文本,更有效地理解了父母之爱,懂得了感恩。又如教学《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这是撰写的一篇新闻稿,报道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的作战情况,全文仅六百余字,语言精练生动,气势磅礴,读来荡气回肠,在当时发挥了鼓舞士气、瓦解敌军斗志的作用。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也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方法,所以他们读懂文本不成问题。但因为中学生是首次接触新闻,因此教师需要着重介绍新闻的特点,让学生了解新闻的构成要素、写作格式等,同时,由于新闻没有生动的情节,学生阅读时很容易产生懈怠、抵触的情绪,教师应考虑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多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历史图片或影视片段,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顺利达成情感教育的目标。在学生阅读文本后,教师再补充解放战争的历史背景,对比如今的美好生活,让学生充分感受和平的可贵,铭记历史,珍惜当下。

(三)创新教学方法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相当丰富,既有古文诗歌、名著片段,也有介绍科学常识的说明文。所以,教师教学时要依据文本类型采取不同的情感教育策略,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情境之中,使其理解文本,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例如教学《刘姥姥进大观园》时,因为文中人物众多,教师就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分别扮演刘姥姥、贾母、王夫人、凤姐、李纨等人,根据自己的理解来演绎人物性格,以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心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个个都有鲜明的性格,角色扮演不仅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此外,教师还可以仿写的方式来落实情感教育。比如《海燕》一文中,“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一句语言极富气势,读来朗朗上口,有酣畅淋漓之感。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仿照课文写一写另一种动物,借助手中的笔传达心中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把握“海燕”这一经典形象的现实意义,并实现听说读写的融合提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教师应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注重听说读写之间的有机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应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巧妙地发挥语文课程的优势,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完善人格、净化心灵、磨砺意志,真正做到教书并育人。

参考文献:

[1]胡映雪.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科学中国人,2017(15).

[2]王颖.浅谈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赤子(上中旬),2017(5).

[3]王换雄.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考试周刊,2018(21).

作者:白巍伟 单位:安徽省宿城第一初级中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